概況
涪陵區轄街道。位於區境中部,長江與烏江交匯處的烏江東岸。面積147.74平方千米。常住人口51078人(2010年六普)。轄5個社區、15個行政村。辦事處駐建陶一路86號。主要道路有群沱子街、中渡口街、團結路、涪清路等。名勝古蹟有雨台山、插旗山、文峰塔等。
沿革
境內清代有抵塘鋪、涼水鋪、天台寺等3個場市。1931年置涼塘、天台兩鄉。1953年分為涼塘、插旗、馬驢3個鄉。1955年,涼水、插旗、菜場等鄉合併為菜場鄉。……1987年分菜場、涼塘兩鄉5個村成立江東街道,以地處烏江東岸而命名。駐跑馬丘,轄橋頭、高石、雙江、插旗、灘澇5個居委會。1992年,撤銷涼塘鄉、天台鄉,併入江東街道。1996年,面積162.1平方千米,人口5萬人,轄高石、插旗、灘垴、雙江、橋頭5個居委會和壩上、文峰、朝陽、天台、大河、芋荷、盤蛇、蠶溪、菜場、團堡、馬嶺、騎龍、金堂、桃子、鵝坪、涼水、水車、稻莊、營盤、天福、嶺崗、熊山、土龍、三門、水田、金鼓、梨子、磨溪、鐵場、雙塘、太陽31個行政村。1998年復置天台鄉。
2000年末,面積72.57平方千米,總人口41750人,其中非農業人口15176人,轄19個村、5個居委會,127個村( 居 )民小組。2004年末,面積73.57平方千米,總人口45239人,其中非農業人口20154人,轄8個村、3個社區,93個村(居)民小組。2006年2月5日,《涪陵區政府關於同意江東街道撤銷菜場村設立菜場社區的批覆》同意撤銷菜場村、設立菜場社區,以原菜場村的行政區域為菜場社區的行政區域,面積6.14平方千米,下設9個居民小組,菜場社區居委會駐原菜場村村委會辦公室;至此,江東街道轄群沱子、插旗、黃桷嘴、菜場4個社區,文峰、雲盤、朝陽、稻莊、涼水、金桃、七龍7個行政村。2008年,撤銷天台鄉,併入江東街道。
【郵編】408003【2013年代碼及城鄉分類】500102010:~001 111群沱子居委會 ~002 111插旗居委會 ~003 111黃桷嘴居委會 ~004 111菜場居委會 ~005 111磨盤溝居委會 ~201 220文峰村 ~202 220營盤村 ~203 220朝陽村 ~204 220稻莊村 ~205 220涼水村 ~206 111金桃村 ~207 111七龍村 ~208 220青雲村 ~209 220太陽村 ~210 220天福村 ~211 220御泉村 ~212 220辣子村 ~213 220新梨村 ~214 220磨溪村 ~215 220鐵場村【2006年代碼】500102005:~001群沱子居委會 ~002插旗居委會 ~003黃桷嘴居委會 ~201文峰村 ~202雲盤村 ~203朝陽村 ~204稻莊村 ~205涼水村 ~206金桃村 ~207七龍村 ~208菜場村
原【天台鄉】位於區境中部,涪陵城東近郊。轄青雲、太陽、天福、御泉、辣子、新梨、磨溪、鐵場8個行政村。鄉政府駐天台場,距城區10千米。〖沿革〗境內清代有天台寺場,以其地有天台古寺而得名。1931年置天台鄉。1953年分出辣子、土龍等鄉。1955年將天台、辣子、麻溪3鄉及土龍鄉的1個村合併為天台鄉。……1992年,撤銷天台鄉,併入江東街道。1998年復置天台鄉。2000年末,面積72.95平方千米,總人口12465人,其中非農業人口247人,轄12個村,100個村民小組。2004年末,面積72.95平方千米,總人口12187人,其中非農業人口329人,轄8個村,53個村民小組。〖2006年代碼〗500102209:~201青雲村 ~202太陽村 ~203天福村 ~204御泉村 ~205辣子村 ~206新梨村 ~207磨溪村 ~208鐵場村
街道概況
行政區劃
江東街道下轄蠶溪村 石橋村 芋荷村 文豐村 壩上村 朝陽村 天台村 大河村 稻莊村 水車村 涼水村 雲盤村 桃子村 金堂村 沃坪村 騎龍村 馬嶺村 團堡村 菜場村
人口數據
(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
總人口
| 39677
|
男
| 20069
|
女
| 19608
|
家庭戶戶數
| 11020
|
家庭戶總人口(總)
| 33597
|
家庭戶男
| 17043
|
家庭戶女
| 16554
|
0-14歲(總)
| 6994
|
0-14歲男
| 3565
|
0-14歲女
| 3429
|
15-64歲(總)
| 30249
|
15-64歲男
| 15288
|
15-64歲女
| 14961
|
65歲及以上(總)
| 2434
|
65歲及以上男
| 1216
|
65歲及以上女
| 1218
|
戶口本地住在本地
| 33985
|
經濟發展
經濟發展勢頭強勁。2002年末,街道實現農業總產值2247萬元,比上年增長4.5%;鄉鎮企業實現總產值16860萬元,比上年增長15.6%;農民人均純收入2298元,比上年增長3.2%;街道財政收入441萬元,比去年增長36%。
水陸交通
水上交通溯長江而上100公里至重慶,順江而下抵武漢、上海;沿烏江逆行經武隆等地直達貴州沿河。陸上交通經渝涪高速公路1小時可達重慶江北國際機場;涪豐公路(涪陵至豐都)縱貫其境;渝懷鐵路橫跨轄區;聯繫周邊鄉鎮公路全為砼路面,鄉村道路四通八達。
基礎設施
資源豐富設施完善。轄區有萬畝良田,森林茂密,水面廣闊,農產品及礦藏豐富。境內有日產3萬噸的自來水1座,大型變電站2所;有涪陵最大的開然氣配氣站一座;市話網、程控電話、寬頻網融入城鄉;文化娛樂、醫療衛生、商業設施齊全,市面市場繁榮,人氣旺盛。
涪陵區
涪陵,夏商至春秋前期,為
濮人居住區;春秋中後期至戰國中期為
巴國地;戰國中後期為
楚國枳地。
秦朝,屬
巴郡地。秦昭王三十年(公元前227)置
枳縣,為區境置縣之始,屬巴郡。東漢時,分枳縣置
平都縣。三國蜀漢時,增置
漢平縣,隸
涪陵郡。東晉,穆帝永和三年(公元347),在巴郡枳縣僑置涪陵郡,治漢復城。北周時,移郡治至漢平縣。
隋開皇初年(581年),撤銷涪陵郡。開皇十三年(594年),移漢平縣治於涪陵鎮,改名涪陵縣,屬巴郡。唐武德元年(618年),設涪州,屬江南西道。天寶初年,改為涪陵郡。乾元初年,復名為涪州。
北宋,改隆化縣為賓化縣,建置同唐;南宋置涪州,轄涪陵縣、武隆縣。
元朝,置涪州,轄武龍縣。明代,置涪州,轄武龍縣(後改為武隆縣)。
清朝,置涪州,不領縣。
民國初(1913年),改涪州為涪陵縣,先後隸屬
川東道四川省和四川省第八區。民國三十年(1941年)五月,因涪陵縣第五區地廣,劃為武隆局。民國三十三年(1944年),從涪陵縣分置武隆縣。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1950年初置川東涪陵專區,轄涪陵、南川、酆都、石柱、武隆、長壽、彭水七縣,隸川東行署區。1952年,川東酉陽專區併入川東涪陵區,增轄墊江、黔江、酉陽、秀山四縣,隸屬四川省人民政府。1958年,長壽縣劃入重慶市。1968年改稱涪陵地區。1983年撤涪陵縣設涪陵市。1988年,分黔江、酉陽、秀山、彭水、石柱五縣設黔江地區,涪陵地區轄涪陵市、南川縣、豐都縣、墊江縣和武隆縣。1995年11月5日,撤縣級涪陵市,設枳城區、李渡區;撤涪陵地區設地級涪陵市,下轄枳城區、李渡區、南川市、墊江縣、豐都縣、武隆縣。1996年9月,涪陵市劃歸重慶市代管。1998年12月,正式撤銷地級涪陵市和枳城區、李渡區,設立重慶市涪陵區,重慶市涪陵區轄原枳城區、李渡區的行政區域;原涪陵市所轄(代管)的
南川市、
武隆縣、
豐都縣、
墊江縣正式歸重慶市管轄。
區位優勢日益突出。江東街道與涪陵主城區僅一江之隔,2007年前將完成度江三橋、烏江二橋以及江東路網(濱江路、二環路等)建設,形成“兩江三橋二環”,全面拉開城市建設骨架。
1、地理位置:涪陵區位於東經106°56'—107°43',北緯29°21'—30°01'之間。地處重慶市中部,東鄰豐都縣,南接南川區、武隆縣,西連巴南區,北靠長壽區、墊江縣。 涪陵區居重慶市及三峽庫區腹地,扼長江、烏江交匯要衝,歷來有川東南門戶之稱,經濟上處於長江經濟帶、烏江幹流開發區、武陵山扶貧開發區的結合部,有承東啟西和沿長江、烏江輻射的戰略地位。
2、幅員面積:全境東西寬74.5公里,南北長70.8公里,幅員面積2942.34平方公里。
3、歷史文化:涪陵因烏江古稱涪水,巴國先王陵墓多葬於此而得名。2000多年前,巴國在此設郡,秦、漢、晉時設枳縣,自唐以來一直為州所在地。新中國成立後為涪陵地區,轄10個縣,1995年撤地設涪陵市(地級),下轄兩區一市三縣,1998年重慶直轄後改設涪陵區。
4、地形地貌:涪陵區地處四川盆地和盆邊山地過渡地帶,境內地勢以低山丘陵為主,橫跨長江南北、縱貫烏江東西。地勢大致東南高而西北低,西北--東南斷面呈向中部長江河谷傾斜的對稱馬鞍狀。海拔最高1977米,最低138米,多在200~800米之間。
區內地貌類型多樣,以丘陵、台地為主(共占54.4%),其次為低山(占31.1%)、中山(占13.3%)、平壩(僅占1.2%)。地貌格局形成條嶺狀背斜低山與寬緩的向斜谷地相間有序排列,而被長江、烏江河谷橫斷為江東、江北、江南三大片。
4、氣候:屬於中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常年平均氣溫18.1℃,年均降水量為1072毫米,無霜期317天,日照1248小時。
5、河流:境內長江流程77公里,烏江流程33公里。匯入長江的一級支流有35條,其中流域面積大於100平方公里的河流有烏江、梨香溪、小溪、渠溪河等12條。
6、水、電、氣:水資源豐富,電力工業超前發展,地方電網自成體系,電力供應自給有餘,天燃氣充足。
7、港口:23個。 大型新建貨櫃碼頭已投入使用。
8、公路和水上運輸:公路通車裡程達到4346公里,其中高速公路21公里,全區行政村公路通達率為100%。
9、機場:距江北國際機場80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