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鐵丁族
- 別名:丁克族
- 分類:人口問題
- 人群:大部分80後青年男女
社會現象,出現原因,專家建議,產生問題,現實問題,雙方家庭壓力,輿論的壓力,住房的壓力,養老的壓力,
社會現象
“丁克”現象的日益增多,對於中國這樣的已經受到人口加速老齡化影響的社會而言,無疑是一個非常令人憂慮的問題。但也有人支持說,是否選擇丁克,它完全來自個人自由,誰也無可厚非。況且生養、照料和教育一個孩子的費用確實高得驚人。
出現原因
之所以有“鐵丁族”,是因為“白丁”的出現,在各大醫院產科,近年來,35歲以上的新媽媽越來越多,但回溯10年左右,她們中的不少人卻曾是堅定的丁克一族。
上世紀80年代以後,“丁克”家庭模式從歐美進入國人的視野,眾多嗅覺敏銳的時尚“70後”成為“丁克”最忠實的擁護者,他們當中的大多數人擁有高收入、高學歷、高生活、高消費的顯著特點,被稱為新一代的“四有(高)新人”。
如今,在經歷了幾年甚至十幾年的丁克生活後,越來越多的丁克開始“反悔”,或順利地生兒育女,或為求子歷盡艱辛。這類人被網友調侃為“白丁”,即白白做了一回丁克的夢。
專家建議
雖然難免會被“鐵丁”們嘲笑為“偽丁克”,但“白丁”們大多經過深思熟慮甚至“艱難抉擇”,因此抱著“有子萬事足”的平靜、幸福心態。
對此,華中師範大學社會學院性別社會學和社會工作教授祝平燕博士則認為,是否選擇丁克,是個人或家庭選擇生活方式的自由,應該得到充分的尊重。
年輕人選擇做丁克,除去追求個人自由和生活品質的因素,更多是怕難以承擔育兒的“高成本”,或是擔心孩子會影響事業發展。
眼下,“孩奴”等辭彙頻現網路,也為這一思想推波助瀾,導致不少人過高地評估了育兒成本。但是,因噎廢食絕不可取,比起養育孩子的種種辛苦,父母從孩子身上會收穫更多難以計數的幸福。
畢竟,在中國這樣一個有著幾千年儒家文化影響的文明古國,男大當婚女大當嫁,生兒育女是人們的主流文化生活。“白丁”當道,也就不足為奇。
產生問題
不過,搭上生孩子的“末班車”,“白丁族”並不輕鬆。在多享受了幾年甚至十多年的逍遙生活後,由“丁克”轉為“白丁”,需要面對的一個最現實的問題,就是高齡生育的尷尬。一方面,年齡偏大的媽媽比起20多歲的媽媽,在精力和體力上都相對較弱,另一方面,30多歲又正是職業女性的事業發展高峰期,此時孩子的“來訪“,會讓這些高齡媽媽在事業和家庭的雙重角色衝突更大,已經年邁的父母很難有精力去幫上他們一把,反而需要子女的照顧。“上有老、下有小”的中年夫妻不得不承擔更大的壓力。
此外,高齡爸媽和孩子的年齡相差較遠,在教育中,代溝也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 祝平燕教授表示,沒有人天生就是好父母,成為父母也是一個學習的過程,因為年齡偏大,“高齡”爸媽們更需要及時關注新的育兒知識,而這也未嘗不是另一種人生體驗。
現實問題
雙方家庭壓力
作為長輩,希望自己的生命得以延續而抱孫心切。兒女一結婚,全家人的目光全聚焦於女方的肚子上。一年半載沒有動靜便千猜測萬擔心千囑咐萬叮嚀的。一旦得知是自願放棄生育,必然會引起軒然大波,眾口矢之有之,大罵不肖有之,尋死尋活有之……
輿論的壓力
他們往往被人議論為“沒有生育能力”,或者被指為“個人享樂主義者”、“絕代佳人”、“行為怪異者”……
住房的壓力
一些單位,在福利分房時,往往把“丁克”家庭與獨生子女家庭區別對待,即按人頭做為分房的基數。
養老的壓力
誰也不敢說老了就沒個病就不用住院,誰也不敢說未來你的另一半就一定可以照顧的了你。夫妻雙方年老之後的養老問題,也是“鐵丁”一族要面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