鐮葉腎蕨

鐮葉腎蕨

鐮葉腎蕨(學名:Nephrolepis falcata (Cav. ) C. Chr.)根狀莖短而直立,密被暗棕色披針形鱗片,具橫走的匐匐莖,匍匐莖粗約1毫米,疏被開展的鱗片,鱗片披針形,中部棕褐色,邊緣棕色,有睫毛。分布在中國雲南省和東南亞地區。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鐮葉腎蕨
  • 拉丁學名:Nephrolepis falcata (Cav. ) C. Chr.
  • :植物界
  • 蕨類植物門 Pteridophyta
  • 亞門真蕨亞門 Filicophytina
  • :蕨綱 Filicopsida
  • 亞綱:薄囊蕨亞綱 Leptosporangiatidae
  • :真蕨目 Eufilicales
  • :腎蕨科 Nephrolepidaceae
  • :腎蕨屬 Nephrolepis
  • :鐮葉腎蕨
  • 分布區域:中國雲南省、越南緬甸菲律賓馬來西亞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主要價值,來源,

形態特徵

葉簇生,通常下垂;柄長11-25厘米,粗3-5毫米,老時為枯禾稈色,葉柄和葉軸疏被貼生的卵形小鱗片,鱗片中部褐色,邊緣棕色;葉片長60-80厘米或更長,寬9-11厘米,闊披針形,一回羽狀,羽片多數 (約40-60對或更多) ,互生或對生,相距約2厘米,平展或略斜展,下部的羽片較短,長2.8厘米,寬1-1.5厘米,橢圓形,先端鈍圓,中部的最長,5-6厘米,寬1.5-1.8厘米,鐮刀形,先端短漸尖,基部上側截形,稍呈耳狀突起,下側圓形,邊緣有不甚明顯的矮鈍鋸齒或疏遠的小缺刻。主脈隆起,側脈纖細,兩面均明顯,斜向上,二至三叉,不達葉邊,小脈頂端有圓形水囊。葉薄草質,乾後淡綠色,兩面光滑無毛。孢子囊群圓形,寬約1毫米,相距約2毫米,靠近葉邊,生於每組側脈的上側小脈頂端;囊群蓋圓腎形,褐棕色,無毛。

生長環境

附生於海拔600-800米的棕櫚樹幹上,葉下垂。

分布範圍

分布於雲南南部 (景洪河口) 。越南、緬甸、馬來西亞及菲律賓也有分布。

主要價值

本種為美麗的熱帶觀葉植物,尤其適於庭園栽培。

來源

中國植物志>>第6(1)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