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遠橋

鎮遠橋

鎮遠橋始建於明代,是太原府城鎮遠門外的護城河上跨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鎮遠橋
  • 所屬年代:明代
  • 出土地點:太原市捷運2號線北大街站
  • 重現時間:2017年11月4日
文物歷史,現狀,文物價值,

文物歷史

鎮遠橋始建於明代,是太原府城鎮遠門外的護城河上跨橋。後由於城市改造,隨著城壕被填埋,鎮遠橋塵封地下近70年。

現狀

2017年11月4日,山西太原,這座被塵封70多年的明代古橋在太原軌道交通捷運2號線北大街站的施工區域內被挖出,考古部門對其進行了搶救性發掘。該遺蹟位於北大街-解放北路交叉口西北,明清太原府城鎮遠門(大北門)瓮城城外。
鎮遠橋是在2017年秋被發掘出來的,由於位置正處於捷運基坑和擬建解放路北大街跨線橋高架樁基處,是否在原址進行保護,給有關部門帶來了難題。從2月8日起,鎮遠橋開始被拆解、編號、分塊整裝進行搬遷保護。
國家文物局於3月25日發訊息稱,自施工過程中發現古橋遺蹟後,文保部門積極行動對遺址進行搶救性挖掘。下一步是搬回原址還是異地安置還得根據太原市的整體規劃確定保護方案。
2018年3月28日,山西省人民政府也發微博稱,據山西省文物局訊息,鎮遠橋始建於明代,位於太原府城鎮遠門外的護城河,鎮遠橋的發現是明清太原府城防交通系統遺存難得的實物。鎮遠橋已被搬遷保護,確保捷運施工的順利進行。

文物價值

據乾隆《太原府志》卷十“津梁”記載:“鎮遠橋在北門鎮遠門外”。因此,這座因捷運施工而重見天日的古蹟,正是當年太原府城大北門外的鎮遠橋,是明清太原府城城防交通體系的重要實物遺存。
現階段搶救保護的是這座石拱橋的北半部分,單拱磚石結構。根據現有公開資料,城釋設計團隊通過數位化技術建構了遺址虛擬場景,並嘗試對鎮遠橋進行數字復原。至此我們得以看到這座明代古橋的全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