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安漁鼓是一種古老的傳統說唱藝術,以坐唱為主,大部分流傳在西部的下湖人居住地區,如雲鎮、東川、柴坪、木王等地。演唱者手抱漁鼓兼操簡板(牙子)和小鈸,俗稱“三下響”。常用曲調有“開腔”和“流水”等。唱詞基本為七字句,“開腔”為四句體,用於所有曲目的開頭。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鎮安漁鼓
- 地理標誌:陝西省鎮安縣
- 批准時間:2007年
- 非遺級別:陝西省非物質文化遺產
- 代表曲目:《漁鼓秧歌》、《栗鄉鼓韻》等
- 三下響:魚鼓、操簡板、小鈸
地理環境,起源,基本特徵,主要價值,瀕危狀況,歷史意義,
地理環境
鎮安地處秦嶺南麓中段,北通長安,南入巴蜀,東西長176公里,南北寬72公里,總面積3487平方公里,屬商洛市管轄。全縣設25個鄉鎮,206個自然村,28.66萬人。素有“栗鄉”之稱的鎮安,山清水秀,民風純樸,是全國典型的山區貧困縣之一。勤勞善良的鎮安人世世代代都在這“九山半水半分田”的生存環境中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由於鎮安地理位置比較偏僻,交通、信息較為閉塞,受外來文化影響較少,加之地方歷屆文化工作者的辛勤努力,使我縣保存了許多較為完整的民風民俗和文化空間,一部分古老的民間傳統藝術和特色劇種得以沿襲。
鎮安漁鼓是清朝末年由湖北潛江傳入,大部分流傳在本縣西部“下河人”居住地區,如雲鎮、東川、柴坪、達仁、木王等地。
起源
鎮安漁鼓起源於明末清初,最早形成與雲蓋寺鎮黑窯溝,早期那裡山高水深,有一部分人就以捕魚為業。久而久之,當地的漁民在閒暇之餘就創造了一種以本地水竹為材質的樂器漁鼓。民間盛行花鼓小調、道情戲等來抒發自己質樸的感情,漸漸地就形成了獨樹一幟的曲藝形式:漁鼓表演。
由於鎮安漁鼓曲韻婉轉,頗受當地人喜愛,因此就出現了許多民間藝人以此賣唱為生。到清朝末年,這種文化達到了頂峰。每逢農忙,傳統節日,甚至紅白喜事等都少不了漁鼓的風采。
基本特徵
鎮安漁鼓、曲藝的一種,是道情的一個分支。其表演形式分坐唱和站唱兩種。演唱者懷抱漁鼓兼操簡板(牙子)和小鈸,俗稱“三下響”。常用曲調有[開腔]和[流水]等。唱詞基本為七字句,[開腔]為四句體,用於所有曲目的開頭。其固定的唱詞為:“漁鼓本是一根竹,生在終南山裡頭,魯班砍來做成鼓,湖家抱鼓游九洲。”後面是正文,上下句結構。
主要價值
早年間,鎮安漁鼓曾以其古老而獨特的藝術魅力,彌補了民間文化生活十分匱乏的落後現象,滿足了廣大民眾的精神文化需求,至今仍深受人們喜愛。同時還是地方劇種“鎮安花鼓”音樂創作的重要素材之一。1983年西影廠拍攝《野山》時曾引用為該片尾的背景音樂,蒼涼古樸,感人至深,為地方文化藝術事業的繁榮與發展有著不可估量的潛在價值。
瀕危狀況
鎮安漁鼓因受人們觀念和認識所限,除部分精彩旋律和唱段被創作花鼓音樂採用外,其餘大部分內容(包括表演技巧),樂器製作工藝,演奏鼓譜、傳統曲目腳本等)早已無人繼承,即將失傳。據調查,我縣境內現有活在的民間老藝人僅張國泰、趙光儒等3人,已年逾古稀。張國泰本人也雙目失明,且孤身一人,靠沿途賣唱、乞討為生,生活十分艱難。
歷史意義
據《鎮安縣誌》記載,鎮安漁鼓起源於雲蓋寺鎮黑窯溝,主要流行於我縣西部“下河人”居住地區,至今已有400餘年的歷史。鎮安漁鼓被列入第一批陝西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以來,鎮安縣先後創作了《漁鼓秧歌》、《栗鄉鼓韻》、《杜鵑花開》等漁鼓劇目。
鎮安漁鼓、曲藝的一種,是道情的一個分支。其表演形式分坐唱和站唱兩種。演唱者懷抱漁鼓兼操簡板(牙子)和小鈸,俗稱“三下響”。常用曲調有[開腔]和[流水]等。唱詞基本為七字句,[開腔]為四句體,用於所有曲目的開頭。其固定的唱詞為:“漁鼓本是一根竹,生在終南山裡頭,魯班砍來做成鼓,湖家抱鼓游九洲。”後面是正文,上下句結構。
早年間,鎮安漁鼓曾以其古老而獨特的藝術魅力,彌補了民間文化生活十分匱乏的落後現象,滿足了廣大民眾的精神文化需求,至今仍深受人們喜愛。同時還是地方劇種“鎮安花鼓”音樂創作的重要素材之一。1983年西影廠拍攝《野山》時曾引用為該片尾的背景音樂,蒼涼古樸,感人至深,為地方文化藝術事業的繁榮與發展有著不可估量的潛在價值。
鎮安漁鼓因受人們觀念和認識所限,除部分精彩旋律和唱段被創作花鼓音樂採用外,其餘大部分內容(包括表演技巧),樂器製作工藝,演奏鼓譜、傳統曲目腳本等)早已無人繼承,即將失傳。據調查,我縣境內現有活在的民間老藝人僅張國泰、趙光儒等3人,已年逾古稀。張國泰本人也雙目失明,且孤身一人,靠沿途賣唱、乞討為生,生活十分艱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