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置沿革,行政區劃,人口民族,地理環境,位置境域,地貌,水文,氣候,經濟,概述,冶金產業,新型建材產業,機械裝備產業,五金醫療產業,社會事業,文化,衛生,教育,特色文化,飲食,方言,宗教,榮譽稱號,
建置沿革
清同治十三年(公元1874年),在北沙即常陰沙與劉海沙之間開鑿常通港,港南地區屬
常熟,港北地區隸通州管轄。常通港以南的地區,清末民初歸常熟縣沙洲市自治公所治理,治所設在
合興鎮,後遷往
西港鎮。
宣統三年(公元1911年)屬劉海沙鄉自治議事董事管理局治理。
民國18年(公元1929年)8月,常熟縣實行區鄉制,以區轄鄉,港南地區屬常熟縣第四區(南沙區)管轄。
民國23年(公元1934年)4月,重新劃區,屬第七區,即
西港區。
民國30年(公元1941年)1月,錦豐地區屬東沙區,後以二乾河為界分為乾西區和在山區。
民國35年(公元1946年)5月,常熟縣擴、並鄉鎮,重編保甲,西港區改稱沙洲區。
民國17年(1928年)歸劉海沙區行政局三興鄉管轄,治所設在三興鎮。日偽時期歸入常熟縣版圖。
1949年4月,原屬南通管轄的劉海沙劃歸常熟縣,錦豐在常通港以北的土地劃入沙洲區北固鄉治下。
1950年2月,廢除
保甲制,設定行政村組,重新調整、劃分區鄉。沙洲區分拆成常陰、沙洲、南豐3個新區。錦豐地區分屬沙洲、常陰兩區管轄。
1956年,民豐鄉併入錦豐鄉。
1957年7月15日,撤區並鄉,錦豐地區錦豐、南興、店岸、西港4個小鄉合併成大鄉——錦豐鄉。
1958年2月,常熟縣撤銷區級建制,錦豐鄉直屬常熟縣人民政府管轄。
1958年9月,沙洲人民公社成立,撤銷原行政鄉、村建置,錦豐鄉改為錦豐工區,村改為大隊,大隊設連、排編制,實行政社合一體制。
1959年1月,撤銷沙洲人民公社,成立東、西沙洲人民公社,錦豐工區隸屬西沙洲人民公社。
1962年元月,建立沙洲縣,錦豐人民公社隸屬沙洲縣管轄。
1978年9月,民豐大隊在二乾河西的2個生產隊被劃出,建種子場。
1981年,撤銷公社革命委員會,恢復公社管理委員會體制。
1986年9月,撤縣建市,錦豐鄉屬張家港市管轄。12月5日,錦豐撤鄉建鎮。
1991年5月,錦豐鎮居民委員會成立。
1995年9月,豐樂村併入聯興村。
1997年7月,種子場劃歸向陽村管理。
2003年由原錦豐、三興、合興三鎮及原東萊鎮三個村合併組建而成錦豐鎮。
行政區劃
錦豐鎮面積114.34平方千米(2017年),轄2個辦事處、23個行政村、9個社區居委會。
下轄地區:鎮北社區、濱江社區、三興中心社區、海沙社區、合興中心社區;紅光村、店岸村、向陽村、建設村、西港村、協仁村、交通村、福利村、錦豐村聯興村、郁橋村、厚生村、久生村、新港村、西界港村、登瀛村、鼎盛村、耕余村、樂揚村、星火村、洪橋村、洪福村、悅來村、光明村、南港村、常家村、永盛村、明星村。
人口民族
錦豐鎮總人口182100人(2017年),主要以
漢族為主。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錦豐地處長江南岸,太湖平原的北緣。鎮中心所在地地理坐標為東經120°38′,北緯31°57′。距張家港市政府所在地楊舍鎮15公里。位於張家港市沿江經濟技術開發區的中心。
地域範圍 錦豐北臨長江,與
如皋市、
通州區隔江相望,東北以二乾河和北中心河為界與三興鎮轄區相鄰;東面北段以老三乾河(橋北港段)為界與樂余鎮轄區相接,南段以老三乾河(南港段)為界與東萊鎮轄區相連;南面隔南中心河與合興鎮轄區毗鄰;西面與大新鎮轄區接壤,面積114.34平方千米(2017年)。
地貌
錦豐大地原系江水攜帶泥砂沉積,形成大小沙洲,逐步積漲、延伸、並聯而成。清末民初,經過圍墾,境內有大小圩塘122個,無山多水,地勢低而平坦。地程高度 以吳淞零點為標準,高程為1.7米至4米,平均高程為2.4米。
水文
錦豐鎮河道境內河道密布,縱橫交錯。流經境內的區域性河道有二乾河,市級河道有一乾河、老三乾河、北中心河、南中心河。鎮級河道有錦陽河、錦一河、錦西河、團結河、協豐河、田家港、建設支港、夾漕港、元西河、雙紅港、太平港、九龍港、楝樹港等15條,總長度30.44公里,有橋樑48座。
氣候
錦豐鎮屬北亞熱帶濕潤氣候,四季分明,雨水充沛,日照較豐富,無霜期長,季風環流是支配本地氣候的重要因素,夏季受來自海洋的東南信風控制,以炎熱多雨天氣為主,冬季受歐亞大陸強冷空氣侵襲,以乾旱寒冷氣候為主,春秋兩季則是冷熱季風交替時期,形成乾、濕、冷、暖的多變天氣, 年平均氣溫為15℃。
經濟
概述
2015年,錦豐鎮(冶金工業園)完成地區生產總值527.1億元,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2032.58 億元,工業開票銷售收入1061.81億元,公共財政預算收入21.77億元,入庫稅金47.66億元,固定資產投資149.09 億元,實際利用外資1.08億美元,全鎮村級可用財力1億元(23個行政村與2個涉農社區合計),農民人均純收入30940元。
錦豐鎮現有各類企業1400多家,外資企業150家,形成冶金、新型建材、機械裝備、五金醫療等四大產業板塊。
冶金產業
2015年,錦豐鎮冶金產業實現產值1917億元,經濟總量占園(鎮)規模工業總量的94 %左右,以黑色金屬、有色金屬、稀有金屬的冶煉、加工為主業。
以鋼鐵輔助材料和公共輔助設施為配套的江蘇省首家千萬噸級鋼鐵生產基地和最大的板材生產基地。
園區已形成煉鐵3365萬噸、煉鋼4150萬噸、軋材3865萬噸、不鏽鋼100萬噸、20萬噸電解銅的年生產能力。
新型建材產業
2015年,錦豐鎮新型建材產業實現產值11.6億元,擁有以愛麗塑膠公司為龍頭,以天成鍍膜玻璃、厚迪玻璃、早發玻璃、天方玻璃等玻璃深加工企業為輔助,初步形成塑膠地磚、鍍膜玻璃、玻璃深加工等新型建材產業群。
機械裝備產業
2015年,錦豐鎮機械裝備製造業實現產值10.8億元,形成了飲料機械、塑膠機械、建築機械、港口機械、環保機械、紡織機械、工程機械、智慧型儀表儀器等產品群。
基地擁有年飲料機械生產能力2.2萬台套(成套生產線1600條),年產塑膠機械生產能力6000台套(全自動混料、配料生產線120條),國內市場占有份額30%左右,從業人數10000多人左右,2015年行業實現年銷售額5.7億元。
五金醫療產業
2015年,錦豐鎮區域內有五金工具企業117家,醫療企業59家,共完成產值10.5億元。 五金產業初具規模。目前已形成以金鹿集團、錦豐五金、振宏五金、紅光五金等生產企業為主,一批配件生產企業和銷售企業為輔的產業格局。
社會事業
文化
1975年,建立錦豐公社文藝宣傳隊,1980年10月,錦豐公社籌建以文化站為核心的公社文化中心,地址在原鎮老街西市梢。1981年1月,經縣、地區兩級驗收批准正式成立,設文化中心管理委員會,管理民眾文化活動場所。文化站負責業餘文體活動和各種街頭宣傳活動。
文化中心是以集鎮為核心的綜合性、多功能的民眾文化活動場所。文化中心管理委員會,有主任1人。管轄文化站、影劇院、中心俱樂部、各大隊俱樂部、農樂園、文藝宣傳隊及彩印廠等單位。1992年,省文化廳命名錦豐鎮為江蘇省文化先進鎮。
1997年11月,因房屋拆遷改造,鎮政府投入80萬元,將文化中心移址公園路錦豐大橋西堍航豐公司大樓辦公。除影劇院外,其餘文化單位相隨遷移新址。新址占地面積300平方米,建築1800平方米。
主要設施有圖書閱覽室、書店、奕棋室、桌球室、桌球室、電教室、健身房、遊戲機房、錄像放映廳、錄像發行站、舞廳和老幹部活動室等。1998年5月,通過省特級文化站和蘇州市明星圖書館驗收。同年8月,廣播電視站與文化中心合併,組成文化廣播電視站。
衛生
錦豐鎮人民醫院是全省首家鄉鎮級紅十字醫院。醫院占地面積2.5萬平方米,建築面積1.7萬平方米。醫院擁有現代醫學領域先進的醫療儀器設備,如能組織遠程會診的全身螺旋CT機,
多功能島嶼式低劑量直接數位化X光機、彩色都卜勒超聲診斷系統、彩超、電子胃鏡、C臂機、腹腔鏡、宮腔鏡、全自動生化儀、五分類血球計數儀、愛滋病初篩實驗室、進口除顫器等。
教育
張家港第三職業高級中學是錦豐鎮鎮屬國家級重點中等職業學校。2003年5月經市政府統籌,由原市機電職業學校與原錦豐中學職高部組建而成。
錦豐初級中學前身為錦豐中學,2003年獨立建制,於2003年年底高標準創建成“江蘇省教育現代化示範國中”。學校占地面積35889.9平方米,建築面積15950平方米,教學用房11010平方米,校園綠化面積6000平方米。
特色文化
飲食
解放前,境內居民以元麥為主食,輔以少量的米、面、雜糧。元麥的食法是將元麥磨成細顆粒,俗稱麥粞。用篩子把麥粞分成粗細兩種,粗麥粞做飯,細麥粞煮粥。如果在麥粞飯和麥粞粥里摻和大米一起煮,則稱作“和米麥飯”“和米麥粥”。大米為珍貴食糧,只有少數地主、豪紳、富商能終年享用。普通農戶一日三餐吃麥粞,只有在秋熟稻穀登場和逢年過節才以大米改善生活。
極貧困者一日兩餐麥粞粥。平日佐餐除新鮮蔬菜外,常以醬、鹹菜、醃蘿蔔、醃茄子、秧草乾作菜餚。境內流傳這樣的話∶“富人一倉糧,窮人一缸醬,一甏鹹菜可渡荒”。居民常在春季自製豆醬和面醬,醃製鹹菜以備常年食用。
傳統家常菜有鹹菜豆瓣湯、黃瓜麵糊羹、毛豆鹹瓜丁,常吃的點心有面衣、饅頭乾、韭菜茄絲餅。居民淳樸好客,來了客人,上集鎮割肉打酒,裹餛飩、做圓子款待。解放初期,大米稍有增加但仍以麥為主食。但食法有所變化,除早晚兩餐吃麥粞粥外,中午改食麥片飯。
1963年開始,國家放寬糧食定量,減少統購,歸還農民自留地,開放糧油等國家統購統銷物資以外的集市貿易。市場有蔬菜、禽、蛋、魚供應和憑票供應的豬肉。居民飲食條件好轉。70年代,國家增加了大米供應,居民飲食米麥各半。1981年,錦豐由稻棉夾種區改為純棉區。
國家增加了這一地區的大米供應。居民飲食由過去的以麥為主米為輔的時代,進入到以米為主麥為輔的時代。這時,集市貿易放開,雞、鴨、魚、肉、蛋和糧食製品大量上市,大大地豐富了人們的菜籃子。到80年代後期,原屬國家統購統銷的糧油完全進入集貿市場,居民不再持卡上糧管所購買糧油。
至此,人們以大米為主食,輔以麵粉。90年代,糧食和各種副食品充斥市場,居民飲食求精求細,講究烹調,套用現代化炊具,液化氣、電器灶具進入尋常人家,雞、鴨、魚、肉登上日常餐桌。
方言
境內三種方言中,人們講常陰沙話的居多,在機關、團體、學校等公眾場合,人們把常陰沙話作社交語言。從20世紀50年代起,常陰沙話逐步演變為境內通用語言,其他方言一般只在自己的方言社區或老一輩人群中流傳。
60年代,境內西北沿江地區居住的靖江、如皋、通州等地的移民後代,因坍江而東遷南豐、東沙等地,講江北話的人群減少,社區縮小。其餘講江北話的居民與講常陰沙話的居民聚居於同一圩埭,天長日久,其後人都學會了講常陰沙話,而對於自己的母語反倒生疏了。
60年代出生的江北人,有許多已不會講祖先的方言了。講老沙話的居民居住於境內西南邊境沿線,與大新、合興講老沙話的社區相連,故至今仍保持說自己的方言。在公眾場合講常陰沙話時,人們儘量運用現代漢語辭彙,避免用土氣十足的方言辭彙。例如,不說“雞葛、鴿葛”,而講“這個、那個”;不說“糾化、過化”,而講“這裡、那裡”;不說“哈啦、喳啦”,而講“什麼、怎么”。三種方言都有自己特殊的元音和輔音,與國語的發音迥然不同。僅舉數例以漢語拼音拼寫讀音的字詞,以示三者語音上的差異。
宗教
解放前,境內宗教主要有佛教、道教、天主教和理教。它們各自擁有一批信徒,其中
佛教、道教影響較大,信奉的人較多。但就廣大鄉民來說,並不局限於信仰某一宗教的教義,他們將日月星辰、河海山嶽和祖先視為神靈,並對它們進行祭祀和祈禱等崇拜活動,由此而形成了天神、地獄和人鬼的神靈系統。
又因所處的環境影響,他們崇拜與自己生活、生產環境息息相關的民間流傳的俗神。因此,鄉民的宗教信仰包括兩方面的內容,一是流行較廣的佛教、道教、天主教和理教,二是歷史上流傳又受環境影響而形成的多神崇拜。
榮譽稱號
全國文明鎮
全國環境優美鎮
中國綠色名鎮
國家全民健身工程示範項目
實施婦女兒童發展規劃(2011-2015)示範鎮
2018中國鄉鎮綜合競爭力100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