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東村位於福建省 漳州市 漳浦縣 深土鎮西南部,灶山南麓、浯江出海口,北與示埔村為鄰,東與車鰲村相接,西與舊鎮鎮上蔡村交界並隔浯江與霞嶼相望。經濟以農為主業,耕地面積1773畝,其中水田878畝,農地895畝,有大片山地。
改革開放以來生活逐步提高,已有電源,用電燈照明,通程控電話。
錦東舊名江頭,即是從浮頭灣海域進入浯江的開頭之意。江頭附近有大片的海積沃土,烏石林氏第九世林黻(字廷華)看中江頭的地利,率子侄前來墾荒拓土,形成村社。嘉靖年間始建大祖祠“紹德堂”。歷經清初“遷界”,族人內遷於烏石20年,“復界”後遷回江頭。傳至江頭第七世,即烏石第十六世林升澤,由肩擔小販而經商致富,於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開始建造圓土樓,命名錦江樓,江頭自此易名錦江。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年實行保甲制度,多是將同姓的鄉村編屬同一個保。錦江原屬海烏鄉,民國三十三年(1934年)編並鄉保,錦江改屬金塘鄉,其附近的東埔社也為烏石所傳衍的林姓所居,所以將其與錦江合編為一保,名錦東。解放後屬第八區,1951年劃屬第九區(後改名深土區)。那時“區”之下的基層單位為“鄉”(相當於現在的行政村),沿用“錦東”為鄉名。人民公社時為深土公社錦江大隊,公社改鄉鎮以後為錦東村,雖然後來東埔劃屬示埔村,而“錦東”村名一直沿用至今。現轄江頭、西平、下江、樓腳4個社,全村540戶,2500人。
浯江河道逐漸淤淺,民國初年還可通小舟,現在如果遇到乾旱便會斷流,交通全靠陸路。錦東村修造一條公路至示埔與漳東線相接,長2分里,寬12米。農田水利建設實現灌溉渠道網路化,由眉力水庫和東平水庫放水灌溉。錦東有國小一所,原來利用舊祠堂為校舍,現建有教學樓一座,校園面積4000平方米,建築面積1426平方米,二層12開間,設12個班級,教師11人,學生374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