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屏河口鄉

錦屏河口鄉

錦屏河口鄉是錦屏縣主要的民族風情旅遊鄉、地處雲貴高原向中部丘陵過渡地帶的苗嶺山麓,清水江畔。

河口鄉位於錦屏縣西南部,東經108°49′45″至109°00′57″,北緯26°27′02″至26°37′22″,清水江畔,東鄰平略鎮,南抵啟蒙鎮固本鄉,西與劍河縣南加鎮毗鄰,北與彥洞鄉接壤。距黎平機場70多公里,距隆里古城50多公里,距國家十五計畫重點工程三板溪水電站大壩壩址40公里。新一輪扶貧開發和國家重點建設項目三板溪水電站建設,“三個文明”建設得到長足發展。三板溪電站蓄水後,河口鄉是仰阿莎湖庫區第一個民族生態旅遊鄉鎮。水陸交通發達,是錦、劍、黎三縣的交通樞紐

全鄉地貌為低山,中山山地,海拔相對高差大,山谷切割深,最高海拔1266米,最低海拔340米,大部分地區海拔在600-800米之間,土壤類型主要有黃壤、黃紅壤、紅色黃壤和水稻土,由於受地理條件和植被等因素的影響,地區分布差異很大,山區偏多,壩區偏少。境內氣候溫暖濕潤,年平均氣溫16.4℃,年平均降雨量1400毫米,相對濕度80%,無霜期年平均314天,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全鄉國土面積126.2平方公里,居住著、等民族和革家。這些民族中,苗族漢族侗族及革家使用的語言主要是苗話、侗話。耕地面積9725畝,森林覆蓋率達65%。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錦屏縣河口鄉
  • 外文名稱:The Hekou Township Jinping County
  • 別名:百年環保第一鄉
  • 行政區類別:貴州省錦屏縣河口鄉
  • 所屬地區:錦屏縣
  • 下轄地區:瑤光 裕和 文斗 中仰
  • 政府駐地:黨中
  • 電話區號:0855
  • 郵政區碼:556703
  • 地理位置:錦屏縣西南部
  • 面積:121.5平方公里
  • 人口:總人口15618人
  • 方言:苗話、侗話
  • 氣候條件:亞熱帶季風氣候
  • 著名景點:文斗、古戰場遺址、三板溪湖光、仙谷瀑布、青山界雲海、天然天池
  • 機場:距黎平機場70公里
  • 車牌代碼:貴H
  • 特色美食:裕和醃魚、稻香狗肉、啟蒙酸菜
行政區劃,歷史沿革,旅遊資源,青山界,文斗苗寨,三板溪湖區,韶靄八景,資源狀況,土地資源,水資源,生物資源,交通,經濟發展,困難和問題,對策與思考,

行政區劃

轄瑤光村、文斗村、裕和村、韶靄村、中仰村、九佑村、岩灣村、南路村、錦中村、錦來村、加池村、格翁村、中寨村、河口村、唐東村、美蒙村、韶靄村、培隴村全鄉19個行政村,53個自然寨。

歷史沿革

文斗《姜氏族譜》記載河口地區在宋元時期即有人居住,明洪武時期,朝廷在瑤光地置茂廣屯,駐軍屯墾以御上游生苗。清康熙時,鄉境內上文斗、加池、岩灣三寨主動向黎平府附糧入籍,被劃歸龍里蠻夷長官司,而文斗下寨則歸附鎮遠府天柱縣。雍正初年黎平知府張廣泗到瑤光等地“巡邊”,並招撫瑤光、塘東、番鄙、俾尾、踐宗、俾隴、苗餒、中仰、苗吼、格翁、鄙亮11寨,歸黎平府直屬。雍正五年(1727),廢五開衛設開泰縣,河口鄉境內除文斗下寨屬天柱外,其餘歸屬開泰縣,雍正後期,清水江中上游地區完成軍事征服行動在文斗和瑤光各設一塘。民國時期廢黎平府及官司,河口地區均隸屬於開泰縣。民國3年廢開泰,設立錦屏縣,河口鄉地遂歸屬錦屏。
原歸屬天柱縣的文斗下寨亦劃歸錦屏。縣下設五個團防總局,管理地方行政事務。第五團防局駐瑤光,下轄瑤光、邊沙、固本、文斗4個團防分局。中國成立後,1950年1月人民解放軍和平解放錦屏。同月廢除民國瑤光鄉公所,建立瑤光鄉人民政府,原甲更為行政組。1953年實行民主建政,河口鄉轄瑤光中寨、九項、小錦來、瑤光河口、瑤光里寨、黨支、培亮、格翁、北斗坡、培了、錦中、鄉政府駐瑤光、裕和鄉轄培尾。1992年2月縣下撤區並鄉,文斗、裕和、河口三個小鄉並未河口。河口轄中寨、里寨、培尾、裕和、培隴、美蒙、韶靄、塘東、錦來、中仰、九佑、文斗上寨、文斗下寨、文斗河邊、加池、岩灣、南路、格翁、錦中、河口20個村民委員會。2007年11月,根據州、縣並村精神,瑤光中寨和瑤光里寨合併成瑤光村,文斗上寨和文斗下寨合併成文斗村。

旅遊資源

旅遊資源豐富,融旖旎的自然風光、濃郁的民族風情和濃厚的歷史文化於一體,開發前景可觀。名勝古蹟和旅遊亮點有:“百年環保第一村”——文斗苗寨、青石文化的故里——瑤光千戶苗寨、三板溪湖上令人神往的度假村——裕和苗寨和風光旖旎的韶靄苗寨,三板溪湖區風光,烏斗溪瀑布群,青山界萬畝草場及九十九眼天池,加池清代四合院,被國內外專家學者稱為是我國乃至世界現今保存最完整、最系統、最集中的林業契約文書及毛澤東同志過瑤光曾住過的地方——瑤光李家大屋等,作為苗侗民眾聚居區,各民族在這裡繁衍生息,形成了自己獨具特色的節日、歌舞、服飾、民居、飲食等傳統文化,如“青山界四十八苗寨歌會”、“韶靄花燈”、“大河腔”、裕和“十二詩腔”、“嘗新節”、“瑤光楓樹耙節”、“裕和醃魚”等,很具代表性。

青山界

青山界素有黎、錦、劍三縣屋脊之稱。海拔900-1250米,總面積3000多公頃,山勢起伏波瀾,土地遼闊,特產豐富,既有如詩如畫的自然風光,又有古樸的民族風情和寶貴的文物古蹟。山界最引人注目的九十九眼塘天池,其中有四大湖泊,自東往西,首先見到的白岩塘,長600餘米,寬300米,深10餘米,庫區蓄水約90萬立方米,湖底全是白岩鑲嵌,一眼望去整個湖底泛著白光,故名白岩塘。沿著白岩塘往1公里便是長塘,又名海馬朝天,此塘長約1000米,要想游湖一周,至少需半天的時間,因此此塘是九十九眼天池最長的塘,所以人們稱之為長塘。青山界的四大湖泊靜靜地臥在青山界的懷抱中,春天潮水高漲,湖水隨著沸騰起來,使整個湖面好似一鍋沸騰的水翻滾著。湖周繁花似錦,百花爭艷,百鳥爭鳴。漫山遍野的奇花異草散發出芳香。
錦屏河口鄉

文斗苗寨

文斗苗寨位於錦屏縣西部,歷史最悠久、綜合性最強的景區。其中最為有名的還數原始古樹古碑,花飄香的季節,在橋上漫步穿越鄉村,正可謂心曠神怡,成為來到河口鄉景區遊客必游景點。坐落於青翠的半山上,前臨滔滔清水江,後為碧綠的烏斗溪圍繞,離寨不遠有一處高達90餘米的飛瀑,如詩如畫。全寨居住著400餘戶苗家,民居均系木質吊腳樓。全寨掩映於參天古木之間,其中包括松杉、紅豆杉、銀杏、香樟和楠木。村內保留著古石板路、古寨門、古寨牆、古峰大台、古四合院、古炮、古號和古旗,還有數十塊古石碑,記載著文斗村的滄桑。最令人驚訝的是,該村苗家保存著清代木材貿易契約3萬餘份。2000多人口均系苗族,百分之七十為姜姓,居住的全是要木質吊腳樓,從文斗河邊村舉目仰望,兩條青石板路尤如二條青龍宛延順坡登寨頭,這裡有參天的古樹,古樸雄偉的寨門,數不清的大小碑刻,修築考察的墳塋,數十座規模恢宏的宅基及大宅院的殘壁和清代古戰場防禦工事石牆、哨卡卻依稀可見。文斗苗寨是一個有著悠久環保歷史的苗寨,距今有600多年的歷史,村內幾乎所有老百姓家中都珍藏有清代林業契約,約有3萬件,是我國及至世界現今保存最完整、最系統、最集中的林契文書,成為我國繼故宮博物院的清代文獻和安徽“徽州艾書”之後的第三大珍貴歷史文獻。

三板溪湖區

三板溪湖片區面積63平方公里,河口鄉占41公里,是一個以綠色為特色,生態環境為優勢,集山水風光、民族風情、歷史文化為一體的風景名勝區。其中主要景點有三板溪湖光山色,沿岸原始森林、峽谷瀑布,參觀電站大壩、沿河瑤白北侗風情、瑤光等苗寨風情及青石板文化,堪稱“天下第二個桂林”。江湖煙波淼淼,岸畔綠杉依依,山光水色莫不令人感慨萬千。入夜燈火璀璨,更是美不勝收,妙不可言。出遊其間三兩聲鳥鳴,卻有遠離塵世,猶如草木皆妖的靈山秀水,此地修身養性是有造化的。
錦屏河口鄉

韶靄八景

烏下江峽谷風光、雲仙、谷瀑布群。沿路夾岸,碧水倒影,相映成趣,山水一體,山光水色,青山流水,亦靜亦動,時而野鴨浮於潭中,時而魚兒翔於淺底,給人以虛幻,朦朧,至深至遠的意境。兩山高壁陡,盡顯瀑布之聲洪亮無比,其跌盪之聲如萬鼓齊敲,萬雷齊鳴,響徹山谷,震耳欲聾,催人激奮。炎熱夏季,在這裡待上一會兒,就會覺得身上汗已落淨,涼爽宜人。素有“清涼之鄉”之美稱!
錦屏河口鄉

資源狀況

土地資源

全鄉總面積121.5平方公里,林地面積11804公頃,積耕地占34%,水域占7.8%,城鎮建設用地占2.7%,其它占13%。耕地總面積8683.25畝,其中基本農田7859.416畝,人均占有耕地 0.65畝,人均基本農田0.3畝,境內耕地主要以坡耕地為主。

水資源

河口鄉水資源較為豐富,全鄉年平均年降雨量1400毫米,三板溪水電站庫區在河口鄉境內水資源總量300億m3,其中地表水資源量為300億m3,人均占有水資源量3000m3。

生物資源

境內礦藏主要有鉛礦、金礦、矽礦、鐵礦等,岩灣村和南路村有鉛礦和矽礦。加池村的寨腳一帶有豐富的金礦,青山界一帶含有鐵礦,因交通和投資問題未被開採。

交通

交通方面,鄉內油路里程80公里,基本實現村村通公路,交通狀況日益改善,多為晴通雨阻。水路方面,水路運輸成為河口鄉的一種重要的交通工具,同時也是旅遊者喜歡的交通方式,從三板溪大壩直達劍河。
三板溪旅遊公司冬季發班時間表
三板溪(始發)
南加(終點)

南加(始發)
三板溪(終點)
第一班:
9::30

第一班:
7:30
第二班:
11:30

第二班:
9:30
第三班:
13:30

第三班:
12:30
第四班:
16:30

第四班:
14:30

經濟發展

中草藥天麻
錦屏縣河口鄉“五措施”大力發展中草藥種植:一是以青山界為軸心,在瑤光村、培尾村發展天麻種植150畝,在培隴、美蒙、裕和等村發展桔埂、滿山香種植300多畝,逐步形成點、面、線相結合的規模化藥材種植基地。二是對全鄉現有的8個藥材種植點實行領導包片、幹部包點的聯繫幫扶指導制度,定期入點開展技術指導,隨時掌握農戶的種植動態。三是不定期地組織鄉農業技術員,聘請有經驗的種植能人,深入種植基地開展技術培訓班。共開展大小技術培訓班16次,受訓農戶158戶,461人次。四是以省直機關工委深入開展“雙萬”幫扶活動為契機,利用他們的信息資源優勢,擴大與市場的接軌力度,形成一條“村兩委+協會”、“公司+農戶”的生產經營模式。五是鼓勵種植農戶成立協會組織。河口鄉成立有藥材種植協會組織2個,通過協會組織,促進農戶相互溝通,取長補短,彌補因擴大種植規模出現的資金、技術短缺的缺口,達到共同致富的目的。
野生天麻野生天麻
2010年河口鄉農業總產值3175.97萬元,人均農業總產值2139元,地方財政收入22萬元,支出261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196元。全鄉農業雖然經過結構調整,開始由傳統型農業向效益農業、現代農業轉變,但目前產業層次和生產力發展水平尚處於較低階段,經濟總量小,結構不合理,總體效益低等現狀仍然客觀存在。境內糧食作物主要以水稻、玉米、薯類為主,2010年全鄉糧食產量3842噸,人均占有糧食453公斤;養殖中蜂140箱,年產蜜2800公斤;全鄉肉類總產量420噸,生豬存欄9322頭,牛存欄1430頭,馬存欄212匹,羊存欄1120隻,家禽存欄8417羽;完成水產總產量260噸,稻田生態養魚800畝,網箱養魚8780口,庫叉攔河養殖4000畝,池塘養魚500畝,2010年畜牧業產值達940萬元。
社會事業方面。教育方面,全鄉目前有國中1所,鄉級完小1所,村級教學點7個,中國小教師112人,在校學生 1121人,學齡兒童入學率達99%。醫療衛生方面,有鄉衛生院1間,村衛生室11個,從業醫師17人,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達91.26%。
錦屏河口鄉
社會保障方面。到2010年,農村尚無居民參加養老保險,農村五保、低保供養人口覆蓋全鄉17個村3583人。 發展潛力河口是傳統的農業鄉,全鄉丘崗山地廣袤,占總面積的一半以上,耕地少而分散,不利於發展糧食作物,但發展種養殖業優勢較明顯。
1、生態條件優越,境內山地小氣候特徵明顯,典型的山地地貌,具有多種類型的立體農業氣候,自然環境條件適合發展特色農業,特別有利於大力發展油茶、中藥材、漁業養殖等特色產業,是錦屏內發展特色農業的理想區域。
2、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天然草山草坡面積廣,載畜量大,是發展牛羊等草食動物的理想區域。
3、隨著近年來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全鄉在農業結構調整上有了很大的突破,傳統的單一生產模式有了較大的改觀,綠色特色農業產品逐步被民眾接受,油茶基地、中藥基地、漁業養殖初具規模,生豬養殖規模不斷擴大,生態養羊和肉牛養殖呈逐步壯大的發展勢頭,民眾的市場意識明顯增強。

困難和問題

河口鄉有濃郁的民族風情和豐富的旅遊文化資源。瑤光寨的楓枝崇拜,韶靄寨的百家飯和漢戲,九佑、中仰、美蒙等偢家的油茶,裕和等寨的刺繡,青山界歌會,無處不在的苗侗歌聲等等;碧波蕩漾的二十多里三板溪湖,青山界數萬畝天然草場,被譽為“環保第一村的”文斗,瑤光寨的古石板街道,規模宏大、沉睡於湖底的姚百萬舊居遺址,加池古樸的四合院,數以萬計令中外學者頗感興趣的清代民間契約文書,工藝和味道獨特、令人垂涎的裕和醃魚,美蒙、九佑、中仰等寨神秘的偢家風情,中國工農紅軍長征兩過河口鄉境所留下的革命足跡,這些寶貴資源,只要合理地開發利用,將會產生巨大的效益。我鄉旅遊產業歷經十多年的發展,已初步形成了產業框架。但與全國旅遊產業蓬勃興起的大勢和我們建設“文化旅遊名縣”的任務相比,仍然存在著一些困難和問題。主要體現在:
1、景點開發定位不夠明確。旅遊產業前期的開發存在盲目性和無序性。景點至今尚無總體規劃和詳規;旅遊前期開發沒有明確開發前景定位和市場定位,景區沒有體現資源特色,造成資源的破壞。如文斗村在2005年遭火災後,農戶無序建房,缺乏統一規劃及標準。致使原有的原始“掉腳樓”風味蕩然無存,造成對原有旅遊資源的極大破壞。
2、軟硬體設施發展滯後。一是接待能力有限。尤其是餐飲住宿條件有待改進,雖然旅遊局在2007年在文斗村實施了10戶集飲食住宿為一體的“農家樂”,但硬體設施簡陋,衛生及服務質量較差。其餘景區(如青山界)幾乎沒有吃、住設施,不能滿足遊客的基本生活需求,更難吸引商務、會議和大型旅遊團隊,但目前這些情況大有改善。二是行路難的問題非常突出。大部分景區路況不良,甚至公路都無法接點。聯結各景點間的環線公路尚未打通,旅行線路不順,循環通道不暢,成為阻滯旅遊產業發育壯大的重要因素。三是“游”的要素沒有充分整合提升。現已開發的景區,都還處在依靠原始的自然人文景觀招徠遊客階段,缺乏深度開發和包裝打造,資源潛力未能釋放;景點的自然和歷史文化內涵基本沒有挖掘,加之導遊人員匱乏,難以激發遊客的旅遊興趣。四是旅遊紀念品開發滯後。具有地域特色的工農產品、民間工藝品沒有得到開發提升,旅遊紀念品交易通道還未打開,沒有經營旅遊紀念品,“購”的要素幾乎缺位,弱化了其對經濟的帶動輻射作用。五是娛樂項目單一。缺乏能吸引遊客遊樂興致的新、險、奇、特娛樂項目,遊客玩不樂,留不住。
3、資源保護亟待加強。一要大力整治景區的環境衛生,改變農村生活中的不良生活習慣。二是生態環境保護滯後。例如青山界大量投資牧養業,踐踏啃食草坪,對景區的草資源破壞嚴重。由於景區沒有觀景步行道路,遊客隨意踩踏草地,亂扔塑膠袋、飲水瓶等雜物,破壞了景區環境,致使景區環境污染和植被退化加劇。三是古建築保護措施不力。在2005年文斗遭遇火災前,文斗村尚存部分古建築,可惜一場天災,使之蕩然無存。

對策與思考

河口鄉當前,我鄉旅遊業正面臨著良好的發展機遇。應著力做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一是在基礎設施方面,隨著我鄉公路網路的進一步建設完成,將有力的改變我鄉的交通條件。今後仍將結合國家“十二、五”農村公路網路化建設的規劃,加大投入力度進一步改善我鄉的交通條件。二是對景區的發展作出強制性規劃。加強對景區民眾的培訓,提高民眾對景區自然環境、文化的保護、傳承、挖掘意識。三是著力搞好旅遊下游產業的開發。具有地域特色的飲食文化、工農產品、民間工藝品(如本鄉本土的民族刺繡、裕和醃魚等)要開發提升,打開旅遊商品和紀念品的交易通道。四是加大旅遊人才的培養力度,建設高素質旅遊人才隊伍。對具有旅遊特色的村的村乾和從業人員開展旅遊知識培訓,結合上級組織部門選聘大學生到村任職的實際情況,積極向上級爭取優秀的旅遊管理人才。五是積極籌辦節慶活動,加強宣傳。充分利用“三月三”“六月六”“九月九”的鬥牛會、賽歌會等民俗節日,提高知名度和吸引力。也可以利用新聞媒體、建立信息網、拍攝風光片、出版書刊畫冊等,吸引影視文化企業拍攝電影、電視,進行廣泛宣傳。六是加強旅遊線的帶動作用。選準一個景點進行重點打造,從而輻射鄰村,達到共同富裕。
我們在開發中必須走可持續發展之路。即在保護中開發,開發中保護,絕不能走以犧牲資源換取經濟利益的路子。做到生態環境效益、社會效益、經濟效益三者統一協調發展。因為我們深知:我們的優勢在生態資源,我們的吸引力也在生態資源,如果生態資源倒退了,我們的旅遊也就走到末路。由於旅遊資源,特別是自然旅遊資源是不可再生的,一旦毀損是無法彌補的。所以,我們要把有價值、有開發前途的旅遊資源保護起來,實行“保護第一、開發第二”,只有在充分保護原有旅遊資源和生態環境的基礎上,才能合理開發利用。使今後我鄉旅遊業有很好的生存發展條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