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良擇(1645-?),清詩人。字玉友,號木庵,常熟人。康熙十七年(1678)與劉廷璣等讀書於北京無倦軒,又交惠周惕、查慎行等。曾隨大吏出使海外,又同朝貴使塞外絕域,後皈依佛門。沈德潛《國朝詩別裁集》稱其“為詩感激豪宕,不主故常,而所選唐詩,又兢兢規格,如出二人,議論不可一律拘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錢良擇
- 國籍:清代
- 出生地:常熟
- 代表作品:《撫雲集》、《出塞紀略》
錢良擇(1645-?),清詩人。字玉友,號木庵,常熟人。康熙十七年(1678)與劉廷璣等讀書於北京無倦軒,又交惠周惕、查慎行等。曾隨大吏出使海外,又同朝貴使塞外絕域,後皈依佛門。沈德潛《國朝詩別裁集》稱其“為詩感激豪宕,不主故常,而所選唐詩,又兢兢規格,如出二人,議論不可一律拘也”。
錢良擇(1645-?),清詩人。字玉友,號木庵,常熟人。康熙十七年(1678)與劉廷璣等讀書於北京無倦軒,又交惠周惕、查慎行等。曾隨大吏出使海外,又同朝貴使塞外...
《唐音審體》是清代錢良擇撰寫的一部文集。...... 《唐音審體》是清代錢良擇撰寫的一部文集。作品名稱 唐音審體 創作年代 清代 作者 錢良擇 卷數 1 ...
錢良擇《唐音審體》說:“律詩始於初唐,至沈、宋而其格始備。”原有文集10卷,已散佚。明人輯有《沈佺期集》。事跡見新、舊《唐書》本傳。沈全期詩文評價 ...
“情深”(錢良擇評語),是此詩的特色。詩人將“比”“興”這兩種手法揉合在一起,用環境景物,烘托渲染自己的思想感情。風露塘竹之悲,觸動加深了人之悲切;紅荷...
居庸關城門上有“天下第一雄關”門額為錢良擇親眼目睹,當不為虛。嘉峪關關城西門外矗立著刻有清朝嘉慶十四年(公元1809年)肅鎮總兵李廷臣書寫的“天下雄關”四...
清人錢良擇《唐音審體》:義山無題詩,直是艷語耳。楊眉庵謂托於臣不忘君,亦是故為高論,未敢信其必然。清人屈復《玉谿生詩意》:一二昨夜所會時地。三四...
⑦清 錢良擇 《寄內》詩:“無方賢俊皆簪筆,有道乾坤漸止戈。” ⑧清 姚瑩 《朝議大夫刑部郎中加四品銜從祖惜抱先生行狀》:“四方賢嶲,自達官以至學人士...
錢良擇雲:“語艷意深,人所曉也。以句求之,十得八九,以篇求之,終難瞭然。”葉嘉瑩評:“像李商隱《燕台》這樣的詩,它不是那么簡單,很難說它是由心及物...
清·錢良擇《唐音審體》:此等詩氣韻沉雄,言有盡而意無窮,少陵之後一人而已。清·張文蓀《唐賢清雅集》:閒閒寫去,一結深情,無限絕世風神。怨而不怒,真正風...
《出塞紀略》,書名。清錢良擇撰。1卷。是書為作者於康熙二十七年(1688)扈從內大臣索額圖擬前往尼布楚參加中俄談判的途中日記。始於當年五月一日,迄於八月十三日...
錢良擇:味淡聲希,言近指遠,乍觀不覺其奇,按之非復人間筆墨,唯有丞也。昔人謂讀之可以啟道心、淀塵慮。 [29] 趙殿成:右丞通於禪理,故語無背觸,甜澈...
清代錢良擇《唐音審體》:劉夢得詩云“更與殷勤唱渭城”,白居易詩云“聽唱陽關第四聲”,皆謂此曲也,相傳其調最高,倚歌者笛為之裂。...
清代錢良擇《唐音審體》:通篇侈陳壯麗,而以繁華不久終之,仍是臨望傷情之旨。 [4] 臨高台作者簡介 編輯 王勃(650—676),唐代詩人。字子安,絳州龍門(今...
錢良擇評這首詩說:“平平寫去,淒斷欲絕。”說出了此詩平易而富感情含蘊的特色。[2] 王十二兄與畏之員外相訪見招小飲時予以悼亡日近不去因寄作者簡介 編輯...
明郭奎有《望雲集》,清錢良擇有《撫雲集》,周作人有《看雲集》,我這止是孤零零一朵雲耳。又,“雲”者,“說”也。本書包括兩部分。一是《丙戌丁亥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