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錢稻孫
- 外文名:Qian Daosun
- 國籍:中國
- 出生地:浙江吳興
- 出生日期:1887年
- 逝世日期:1966年
人物經歷,人物著作,人物家庭,人物評價,
人物經歷
1900年(9歲時),隨外交官父親到日本,先後畢業於成城學校、慶應義塾中學和高等師範。
1921年,他發表譯作《神曲一臠》,用文言楚辭體裁,從義大利語原文譯出《神曲》地獄篇的前5章。
1927年起在北京清華大學教日本語等課程。
1931年起專任該校正教授,兼圖書館館長。華北政務委員會(後與汪精衛政權合併)成立後,他歷任北京大學秘書長(1938年起,輔助職稱“總監督”的首長湯爾和)、校長(1940年起,1942年到1943年兼農學院院長)。
抗日戰爭爆發後,錢稻孫受國立清華大學委託,留京保管學校資產。
北京(時稱北平)淪陷後,他先後擔任"北京大學"秘書長、"北京大學"校長兼文學院院長、"北京大學"校長兼農學院院長(1942年至1943年7月)。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他被分配到齊魯大學教醫學。此後,他調到衛生部出版社擔任編輯。
1956年退休後,他被聘為人民文學出版社特約翻譯。
1966年,錢稻孫去世,享年79歲。
人物著作
早在1921年,他就用離騷體將但丁的《神曲》由義大利語翻譯成中文。他的譯文讀來極有韻味,詮釋也針對讀者需要,深入淺出、如數家珍地介紹許多關於義大利和西方文化的知識,是漢譯歐洲中古文學中的一支奇葩。他畢生的志願是完成日本平安時代的名著《源氏物語》的翻譯工作,但由於種種原因,他改譯日本近松的作品和日本江戶時代著名小說家井原西鶴的作品。在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的《日本文學叢書》(30卷)中,有他的一卷完整的譯文《近松門左衛門·井原西鶴選集》,翻譯難度之大,絕不亞於《源氏物語》。他填補了中國對日本江戶時代文學翻譯介紹的空白,且是無人所能替代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他在家裡翻譯日本古典文學作品,譯出源氏物語的前幾回,在刊物發表後,影響很好,應人民文學出版社委約,翻譯全部《源氏物語》(未完成),社方改請豐子愷譯出全部後,請他和周作人在責任編輯文潔若協助下校訂譯稿。
20世紀50年代,《譯文》雜誌(《世界文學》的前身)發表了他翻譯的《萬葉集選》,並附有譯者對該日本名著的介紹,頗受矚目。此外,他還翻譯了樂器專著《東亞樂器考》等。
他是中國史上漢譯但丁《神曲》的第1人,同時是從義大利原文漢譯的第1人,他從原文漢譯《萬葉集》和《源氏物語》,都是史上第1個,雖然都沒有譯完。
人物家庭
錢稻孫的祖父錢振常是清代同治舉人,做過禮部主事、紹興龍山書院山長。
錢稻孫的祖父錢振倫曾注釋過六朝詩人鮑照的詩和唐朝詩人李商隱的駢文。
其父錢恂是清末著名的外交家,擔任過中國駐日、英、法、德、俄、荷等國使館的參贊和公使,著有《史目表》等書,曾任清朝政府派往日本的留日學生監督。武昌起義後領導湖州光復,做過湖州軍政分局民政長、浙江圖書館總理,在任時編成《文瀾閣缺書目錄》、《壬子文瀾閣所存書目》5卷。離職後,發起籌措專款,補抄文瀾閣《四庫全書》缺書13種,缺卷20種,共268卷,著有《二二五五疏》2卷,《中俄界約覯注》7卷等目錄學著作,後赴北京任大總統顧問。
他的母親單士厘更了不得,是我國最早邁出閨門、走向世界的知識婦女之一,著有《癸卯旅行記》、《歸潛記》、《清閨秀藝文略》等著作,是我國第一個撰寫出國遊記的女性,是我國第一個使用公曆的人,也是把俄國作家托爾斯泰介紹到中國來的第一位女作家,最早把歐洲神話介紹到中國來的第一人,當得起中國婦女的光榮和驕傲這個名號。
其叔父錢玄同是著名的語言文字學家。
堂弟錢三強
堂弟錢仲聯
人物評價
抗日戰爭前,他是一位備受學術界尊重的著名教授、學者和大翻譯家。
現在提起錢稻孫幾乎無人知道,但是提起他的學生喬冠華、茅盾、曹禺、楊聯升來,大家就會明白錢稻孫的學術成就、翻譯成果是多么巨大了。他和魯迅原來是密友,中華民國的國徽就是他和魯迅、許壽裳三人合作設計的,圖案就是他畫的。
《東亞樂器考》對研究東方各民族的音樂和東方文化史頗有研究價值,"除了錢稻孫,很難構想還有第二個人能把這么一部艱深的學術著作譯得如此通俗易懂,而且文字優美"(著名翻譯家文潔若語)。對於他的學術功底與造詣,文潔若還曾說到,像他這樣本國學問底子厚,文筆好,而對所譯作品又理解得那么透徹的老譯者,今天可真難覓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