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如歸(德富蘆花著長篇小說)

不如歸(德富蘆花著長篇小說)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3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不如歸》是日本明治時代小說家德富蘆花的成名作,也是其代表作。

《不如歸》寫的是一個非常淒婉的故事,故事中的女主角“浪子”幼年喪母,童年不幸,幸得好夫婿,卻難料肺癆纏身,惡婆婆素日加以刁難,又因她患上了此種不治之症而私下休了她,使得恩愛夫妻終不得相見,浪子悲慟死去,獨留丈夫於塵世悵惘。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不如歸
  • 外文名稱:不如帰
  • 創作年代:1898-1899年
  • 文學體裁長篇小說
  • 作者:(日)德富蘆花
  • 字數:106000
內容簡介,作品目錄,人物介紹,創作過程,作品賞析,作品思想,藝術特色,作品影響,作品評價,中文譯本,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小說的女主人公浪子因是中將片岡毅前室所生而不被後母喜歡。浪子由姨母做媒,嫁給了海軍少尉川島武男,夫婦恩愛甚篤。而武男的母親性情乖張,不喜歡浪子。軍人武男又常常征戰在外,浪子抑鬱成疾得了肺結核。愛慕浪子的武男表弟千千岩慫恿浪子的婆婆以不治傳染肺病會毀滅川島家族為由,將浪子休回娘家。而武男因家庭糾紛決然參加中日甲午海戰,後負傷臥病於醫院中。浪子因受辱肺病加重,其父親全力照料才免於一死。命運捉弄,浪子和她的父親外出在火車站上竟迎頭碰見重赴戰地的武男。無情的火車汽笛一嗚,將兩個相愛的人帶向不同的地方。浪子不久離世。

作品目錄

上卷
第一章
度蜜月
第二章
敘浪子
第三章
第三章 采厥
第四章
山木兵造別業
第五章
片岡子爵燕居
第六章
記武男之母
第七章
通書
第八章
武男燕居
第九章
山木燕客
第十章
女友談心
第十一章
逗子養疴
第十二章
仇復
第十三章
母子辯論
下卷
第十四章
山木訓女
第十五章
中將允歸
第十六章
浪子大歸
第十七章
武男見母
第十八章
鴨綠大戰
第十九章
戰余小紀
第二十章
武男養創
第二十一章
浪子圖死
第二十二章
耶穌宣言
第二十三章
記旅順口事
第二十四章
武男歸朝
第二十五章
火車斗遇
第二十六章
浪子死訣
第二十七章
翁婿掃墓
(以上目錄為林紓譯本目錄

人物介紹

浪子
浪子(なみこ)與日語眼淚(なみだ)的發音相似,看似溫婉的名字,從另一層面上來看卻象徵著表面物質生活優越而內心精神苦痛的女主人公,以在流淚這一形式來傳遞這一寓意。
她八歲喪母,小小年紀就在繼母的陰影下過著“不被愛是不幸的,不能愛更加不幸”的無奈生活。
浪子嫁到川島家不久,便處處受到婆婆的譏諷。浪子雖然有著與丈夫短暫的幸福新婚生活,但肺結核病病發的同時,被慶子以此為藉口讓他們離婚,最終,浪子大叫著“太痛苦了!太痛苦了!再也不做女人啦!”而痛苦地死去了。
川島武男
與柔弱似水的浪子相對,武男是以海軍中尉的職業軍人身份出現的,字面上就強調了與他相關的武力、軍人這些特定效果。縱使他如何地深愛浪子,但對男性來說工作、地位永遠是第一。
浪子繼母
繼母是有名的仕宦人家出身,早年留學英國,但她卻不肯對男子讓步,又染上了西洋風習。凡是留有浪子生母痕跡的地方,都想要要徹底改掉,仿佛要把它們全部打消。對浪子父親也件件事情都毫不客氣地評長道短。
這繼母不通世故,剛愎自用,炫耀學問,再加上猜疑和嫉妒,總是擠兌、懷疑溫婉順從的浪子。
慶子(武男母親)
慶子是一個很傳統的婦女,欺弱怕強。慶子丈夫在世時,慶子受盡丈夫的暴行,丈夫離世後,她鬆了一口氣,覺得自己終於成了一家之主了。兒子結婚後,慶子一是擔心兒子的愛被媳婦奪走,一是看到兒媳的軟弱,於是對新婚不久的兒媳百般刁難。
有著傳統觀念的慶子,對傳宗接代是非常看重的,所以在浪子患上了肺結核這種不治之症後,她對浪子的不滿也越來越多,最後還私下休了浪子。

創作過程

根據明治四十二年(1909年)2月印刷的第一百版《不如歸》的卷首記載,德富蘆花在相洲逗子的一個叫做“柳屋”的旅館中養病的時候,遇到了福家靜子,她是一個陸軍中佐的遺孀。這箇中佐是征清第二軍司令官大山岩的中將副官,是在日清戰爭中病死的。德富蘆花從福家靜子那裡聽到了以下這件事,由此創作了《不如歸》。
作為小說人物的原型,陸軍大臣大山岩的女兒信子與三島彌太郎是一對恩愛夫妻。婚後,信子得了肺結核,回家養病期間接到夫家的離婚通知。信子不久病逝,年僅20 歲。然而,信子婚姻的破裂並非丈夫的意願,而是婆婆的命令。三島彌太郎是日本銀行的第八代總裁、子爵,曾留學美國,是新派知識分子,卻依舊不能打破“家”的屏障。小說中浪子的繼母的原型是山川舍松,她是日本最早的留美女學生,學習護士課程。因為她非常清楚肺結核的傳染性,所以她將信子帶到別墅療養,所用物品都消毒使用。然而,在外人的眼裡,將信子“隔離”於人間,無疑是冷酷的行為。信子過世一年半後,《國民新聞》上開始連載《不如歸》。

作品賞析

作品思想

儘管愛情的主題早已超越時代,但在明治維新後的特殊時代里,男女純愛與封建倫理道德間的對立卻越發醒目,由此所引發的家庭、愛情悲劇也越發深刻。魯迅說,悲劇是將人生有價值的東西毀滅給人看。如此說來,《不如歸》就是通過浪子與疾病、家庭問題的鬥爭來把她對愛的渴求與生的希望統統毀滅殆盡的一出充滿“淚、苦、悲”的時代悲劇。
德富蘆花的文筆優美,描寫動人;而在這單純的美與悲之外,又使讀者感到興奮,因為這作品中又富有社會性與啟示性。他指出當時婦女處於聽天由命狀態;指出日本資產階級的荒謬腐朽的道德。他所描寫的不是偶然的個別的悲劇,而是典型的悲劇。讀完了這部作品,可以分明感到上流社會的冷酷殘忍、假仁假義和愚蠢頑固,正是該書中的女主角浪子慘遭天死的原因。

藝術特色

《不如歸》塑造了一些生動、鮮明的藝術形象,更是將浪子與武男真摯熱烈的愛情淋漓盡致地表現出來。春色黯然的山間風景以及武男夫婦間甜蜜的對話勾勒出“幸福而純淨的空間”。那些只存在閨房的對夫君的表述,明明白白表現浪子的“大膽”。武男看望患病的浪子,離別時充滿離愁別緒。結局細膩地描寫了武男與川島中將在浪子墳前的傷心情景。
《不如歸》比較情節化,故事發展跌宕曲折。在新婚夫婦勾勒出“幸福而純淨的空間”的時候,陷入危機的入侵者也同時登場,形成不詳的預兆。在浪子進入困境的時候,武男總是因為軍務不在現場。由於存在偶然的必然的原因,以至於浪子的悲劇越發深刻。

作品影響

《不如歸》是德富蘆花的成名作,最初於明治三十一年(1898年11月29日)到三十二年(1899年5月26日)連載於《國民新聞》。明治三十三年(1900年)由民友社出版發行其單行本,短短九年內(1909年)單行本已發行至第一百版,名副其實地成為明治最受歡迎的大眾小說之一。
《不如歸》中的問題,不是日本獨有的問題,而是尚未擺脫封建桎梏的各國人民所共有的問題。因此該部作品不但在日本銷行百版以上,改編成戲劇和電影;還被譯成中、英、德、波蘭、俄各種文字,廣泛流傳於全世界,成了世界文學傑作之一。

作品評價

林紓在《<不如歸>序》中評價說:“余譯書近六十種,其最悲者,則《籲天錄》,又次則《茶花女》,又次則是書矣。”
蔣瑞藻《小說考證·拾遺》中對《不如歸》這樣評價道:“此書為哀情小說中之傑出者,前後再數十次,漢英皆有譯本,蓋日本小說近來之最著名之作也。”
周作人在《日本近三十年小說之發達》一文中講道:“蘆花的《不如歸》最為有名,重版到一百多次;雖也是一種傷感的通俗文學,但態度很是真摯,所以特有可取。”
豐子愷1959年譯著《不如歸》後,在譯後記提到:“《不如歸》具有那樣深刻的揭發性和抗議性,又具有這樣美妙的文筆,因此思想性和藝術性並茂,成了日本近代文學的傑作。”

中文譯本

譯者版本名出版社出版年備註
林紓,魏易
說部叢書第二集
《不如歸 哀情小說》
商務印書館
1908
1915年發行第四版
小本小說叢書
《不如歸 哀情小說》
商務印書館
1913
1923年發行第五版
林譯小說叢書第四十三編
《不如歸 哀情小說》
商務印書館
1914
1916年發行合訂本,1981年再版發行
《林紓譯著經典 珍藏版 第2冊》
上海辭書出版社
2013
《林紓譯著經典 珍藏版》共4冊,第2冊收錄《迦茵小傳》、《離恨天》、《不如歸》
殷雄
世界名著譯本
《不如歸》
中西書局
1926
大通圖書社
1937
林雪清
《不如歸》
亞東圖書館
1933
書前有章衣萍的長文《不如歸新序》,介紹了作者的生平和思想,對作品作了評介和考證,並對林紓譯本進行了比較。
錢稻孫
《朔風》創刊號
北平朔風社
1938
只有第一章
徐雲濤
《不如歸》
經緯書局
1965
五洲出版社
1972
逸群圖書公司
1984
於雷
春風文庫
《不如歸》
春風文藝出版社
1986
外國暢銷小說系列
《不如歸》
瀋陽出版社
1989
豐子愷、鞏長金
日本文學叢書
《不如歸·黑潮》
人民文學出版社
1989
收入《不如歸》和《黑潮》兩部小說。《不如歸》是豐子愷1959年譯,《黑潮》是鞏長金譯。
豐子愷
《不如歸》
上海譯文出版社
2010
(中文譯本參考

作者簡介

德富蘆花(1868-1927),日本現代作家。出身熊本縣葦北郡水吳町,本名健次郎,蘆花是他的號。蘆花曾加入兄長德富蘇峰創辦的民友社,和兄長一起共事過。不過,長久以來,兄長在世人面前的出色表現一直使他感到自卑而苦惱,直到明治三十一年(1898)才以小說《不如歸》在文壇確立獨特的地位。明治三十四年(1901)他以社會小說《黑潮》和兄長蘇峰斷絕兄弟關係。蘆花的言行雖稍過激烈,但因受俄國小說家兼思想家托爾斯泰的影響,使他始終立於基督教人道主義的立場。之後,他在粕谷(東京世田谷區)過著田園式的半農生活,以“生活即藝術”的文學為目標,而撰成主觀且富濃厚宗教色彩的作品。蘆花作品有隨筆集《自然與人生》與《新春》、小說《不如歸》、自傳小說《富士》與《回憶錄》等書。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