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錢的千年興衰史:稀釋和保衛財富之戰
- 作者:金菁
- 創作年代:現代
- 類型:經濟學著作
- 字數:25萬字
- 首版時間:2020年5月
內容簡介,作品目錄,創作背景,創作緣由,創作過程,作品鑑賞,作品影響,出版信息,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該書從“用什麼衡量財富”和“什麼才有資格被稱為錢”談起,介紹了“錢”的發展歷史及其本質,梳理了與“錢”相關的貨幣、信用、銀行、債券等金融要素的邏輯脈絡,並闡述了為什麼要學會作出恰當的財富決策進而實現財富的保值增值等問題。
作品目錄
第1章 用什麼衡量我們的財富? |
第2章 什麼才有資格被稱為錢? 具有內在使用價值,是商品生產鏈條的一部分 形態不滅,適合囤積 質地相同,便於分割 單位價值高,便於攜帶 不易偽造 |
第3章 錢的替代品———貨幣 紙幣的產生 元朝的紙幣帝國 元紙幣在西亞 |
第4章 錢的法律框架———契約、利息和槓桿 歐洲中世紀的通脹 錢的法律框架 非常規存管契約的槓桿 中世紀禁收利息的規定及其影響 |
第5章 跨國銀行的雛形———聖殿騎士團 聖城耶路撒冷 十字軍東征 聖殿騎士 匯票業務 地中海貿易 堅守存管契約 代理司庫、家族信託和私人理財 聖殿騎士團的解散 共濟會的興起 |
第6章 文藝復興時期的槓桿———教皇的銀行家,美第奇銀行 中世紀晚期和文藝復興前夜 美第奇家族 美第奇銀行 外匯遠期匯票 上帝的銀行家 |
第7章 當槓桿遇到紙幣———英國的債務、英格蘭銀行和紙幣 15世紀的歐洲:“搞到金子!” 15—16世紀英國的戰爭和債務 英國的大貶值 托馬斯·格雷欽爵士 格雷欽法則 英格蘭銀行的前輩銀行 英格蘭銀行 英格蘭銀行的紙幣成為法幣 |
第8章 當槓桿遇到債轉股———泡沫、泡沫、泡沫 南海泡沫 密西西比泡沫 |
第9章 坎蒂隆效應和貨幣數量理論 坎蒂隆其人 坎蒂隆效應 關於貨幣數量理論的討論 紙本位時代下的貨幣數量理論 坎蒂隆效應在今天的驗證 坎蒂隆對開創現代經濟學理論的貢獻 |
第10章 從美金到美元 第一次世界大戰 歐洲:在美國的採購和融資 美國參戰 美國:為參戰融資 美聯儲的成立 美聯儲的角色 兩次世界大戰期間的金匯兌本位制 重建戰後匯率體制的熱那亞會議 又回到貨幣數量理論 1929年大蕭條 應對大蕭條 |
第11章 從歐洲美元到石油美元 布雷頓森林體系 馬歇爾計畫 是“特里芬難題”,還是賴賬的辦法? 1960年代和歐洲美元 1970年代和石油美元 |
第12章 貨幣體系的輪迴? 21世紀的石油美元? 美元、尼克森與中國 未來的貨幣體系:金匯兌本位、浮動匯率制還是金本位? 美國到底還有多少黃金? |
第13章 比特幣是貨幣的未來嗎? 什麼是比特幣? 比特幣是錢嗎? 比特幣是貨幣嗎? |
結束語 |
注釋 |
創作背景
創作緣由
考慮一下如何才能將掙到手的鈔票保值,可能會部分地緩解人們對掙錢的焦慮。財富的積累和財富的保值其實是同等重要的問題。要做到財富的積累和保值,除了各種投資,人們還是要回到問題的根本,搞清楚與錢相關的方方面面:什麼樣的東西可以成為錢?所有的貨幣形態都是錢嗎?錢的價值來源何處?錢為什麼會貶值?它是如何貶值的?當然人們最關心的是有什麼辦法可以讓它保值。人們從歷史上的教訓里可以看到多少今天的影子?人們從中可以學到什麼?面對未來,人們應該怎么辦?這僅就對個人和家庭的影響而言的。那么在一個更大的範圍,乃至一個經濟體、一個國家而言,又是什麼樣的情況呢?一個讓人擔心的現象就是脫實向虛,企業家突然都熱衷搞地產和金融。儘管國家出台各種政策來扭轉這個情況,但是脫實向虛仍然動力巨大,這背後的動力又來自何方呢?這和貨幣又有什麼關係呢?貨幣數量是通過什麼途徑來影響人們的經濟結構的?在產業變化中疲於奔忙和為保住工作而焦慮的人們,無疑也更應該關心經濟結構的變化,因為產業分工的變化,產業間的此消彼長,對就業都會產生大面積影響,這不是一個簡單的GDP數字可以告訴人們的,所以作者希望寫一本大家都看得懂的書,即是該書。
創作過程
作者認為,寫作的過程有時覺得相當夢幻,經常有似曾相識的感覺,不知是在陳述歷史,還是在描寫現實。在寫作過程中,中央財經大學中國經濟與管理研究院的五名學生孫乾、岳丹楓、張森、孟一博和鐵浩做了大量的研究和校對協助工作,還貢獻了建設性意見,同時提供研究協助的還有戎天珅女士。書中引用的古文和對一些字、詞的考證,得到中央財經大學特聘教授楊逢彬老師的指導和幫助。在美國的馮治平博士(Dr.MarFung)幫助在海外購得了重要且部分已經停止出版的文獻。從事金融交易的業內人士張志堅、閆釗、陳威、魏思衡、申鉉尚(Mr.stephenShin)、陳濤和毛劍閱讀了初稿,並提出了意見和建議。外交學院闞四進博士對作者引用的法文及文獻給予了翻譯上的幫助。王斌紅女士對文中有關會計方面的討論給予了指導,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責任編輯夏貴根先生和蘇雪瑩女士為該書的編輯加工做了大量細緻的工作。
作品鑑賞
該書可以從兩個維度去解讀,一個正如其書名所示,歷史的維度。而另外一個,則是潛藏在歷史浮沉中的邏輯維度。相較而言,邏輯的維度更為重要,而歷史的維度正是圍繞著邏輯的維度而徐徐展開的。在時間的流轉中人們可以看到,事物演化的前因後果。而邏輯則是梳理在什麼因緣條件下,不同的人在不同的立場上,依據何種需要,會作出何等的判斷,採取何種行動,造成何種後果。該書讓人們看到,在不同的法律框架、歷史條件、社會結構和制度安排下,產生出不同的金融機構和金融工具。而不同時代里,它們的區別並沒有表面看上去的那么大,只是不同技術手段下的改頭換面。
一、錢的邏輯維度
作者運用了人們的生活常識,讓錢的本質袒露在人們面前。人對錢的最大需要,就是錢作為間接交換的媒介,必須能夠在跨越時間和空間的交換中保持購買力。書的第1-3章,首先就探討了能勝任這個功能的東西需要同時具備的質素,並用人們日常生活的商品和資產(如蔬菜、房子和原油),來比較黃金這樣的商品貨幣,和紙幣這種信用貨幣在保持購買力上的能力差別。就保持價值而言,人類迄今的歷史,證明了紙幣是無論如何也無法和黃金這樣的貴金屬相媲美的。這背後所隱藏的錢的本質,就是人們保衛財富時要採用的基本立足點。前三章作為後文張本,對於錢(以黃金為代表)和以紙幣為代表的錢的替代品貨幣作出了區分。對於人們的每天打交道的商品,錢和錢的替代品計價所表現差距十分巨大。比如以人民幣計價的蔬菜價格,在1951到2014這六十多年裡漲了45倍多,而以黃金計價的蔬菜價格下降了42%。這種差異會引導讀者對錢的本質產生思考。隨著歷史的徐徐展開,人們可以看到,推動這個變化的主導力量就是“稀釋財富”的力量。在“稀釋與保衛財富之戰”中,人們看到了兩種影響非常大的經濟現象。用貨幣理論的術語來說,一種是因“貨幣非中性”對社會財富進行大規模的再分配,另一種是老百姓為實現自己手中貨幣購買力最大化,產生的“劣幣驅逐良幣”的市場現象。前者以提出這種理論的理察·坎蒂隆(Richard Cantillon)命名,稱為“坎蒂隆效應(Cantillon Effect)”。而後者以托馬斯·格雷欽(Thomas Gresham)的名字,被稱為“格雷欽法則(Gresham’s Law)”。作者在闡述了錢的本質時,時時提醒人們思考:黃金,這一人類歷史最為持久的錢,其價值何在。
二、錢的歷史維度
大多數的貨幣史著作,比較強調錢的形態變化。然後,在各種形態下,敘述相應的貨幣體系或者國際結算體系。人們所看到的錢的歷史,就是從實物到金銀到紙幣再到數字貨幣。這種角度雖然比較直觀,但是,卻很難理解錢之所以如此變化的原因,因此對人們理解當下乃至未來錢的角色能提供的知識相對局限。該書則更為強調錢的運作體系。從而,這裡錢的歷史,就是錢的運作體系逐漸展開的脈絡。一旦理解了錢、貨幣背後各種立場和動機的人的認知、他們的行動,以及因此而形成的這一整套的運作體系,也就掌握了錢的本質。那么,對錢、貨幣、信用不同形態的理解就變得順理成章。該書從第4章到第12章,展現的是錢和貨幣跨越1000多年的歷史脈絡,這段歷史大致又可以劃分為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主要是中世紀十字軍東征開始到文藝復興時期(第4-6章)。這一階段,西方世界的金融運作體系在其背後的法律、經濟活動、政治形態催生下誕生,相應的金融工具也應運而生。這其中又伴隨著基督教會和世俗王權的合作與博弈。第二個階段主要是從發現新大陸到第一次世界大戰前(第7-9章)。在這個階段,從發債,到債轉股再到紙幣、法幣及其槓桿的運用,使得財富洗劫的形式逐漸升級。最後,以中央銀行為壟斷核心的銀行-貨幣供給體系因此誕生,這個體系一直延續至今。第三個階段(第10-12章)主要是從第一次世界大戰到現在,這一階段是從金本位到紙本位的跨越。同時,作者對這個體系未來何去何從也進行了理論上的探討。在第一階段,作者在第4章首先介紹了羅馬法體系下錢的存管和借貸的法律框架。順著這個法律框架,金融組織形態如何受到影響,金融服務如何因貿易需要而產生並演化,以及金融產品產生和創新的邏輯過程十分明了。法律體系孕育了銀行業務的構成方式,人們甚至可以說銀行就是一個法律框架。日常生活中,人們有時候也記記賬,但人們涉及的只是簡單的收支賬目,簿記的作用並不明顯。但是對於一個企業而言,它需要處理的賬務則非常繁複。從第7章到第9章,也就是第二個階段,人們就能看到財富被稀釋和洗劫的歷史過程了。在分析密西西比泡沫時,作者通過對比約翰·勞(John Law)和坎蒂隆對經濟運行原理的認識,為人們講明了貨幣非中性的原理對一個經濟體的長治久安的重要。作者用整個第9章來對比坎蒂隆效應和貨幣數量理論,引導讀者自己得出結論,看哪種理論可以更好地解釋實際經濟問題。第三個階段從第10章到第12章,涵蓋一次世界大戰至今,集中講述了一個美元主導下的國際貨幣體系的形成和發展,以及未來可能的發展方向。這個階段也是坎蒂隆效應在美元作為全世界儲備貨幣的體系在全球範圍的印證。同時,從美元過去100年的經歷,人們可以看到,一個國家在全球範圍內要維持紙本位貨幣體系所需要的暴力基礎,和元帝國在它的版圖下所做的,本質上是一樣的。最後,在該書的十三章,作者對比特幣進行了分析。
作品影響
榮譽表彰
2020年7月,該書入選中國圖書評論學會發布的“2020年5月中國好書”。
2020年8月,該書入選“八月光明書榜”。
2021年1月,該書入選由《中國出版傳媒商報》發起的“2020年度影響力圖書”。
2021年4月,該書入選中國圖書評論學會評選的“2020年度中國好書”。
出版信息
書名 | ISBN | 作者 | 出版社 | 出版時間 |
---|---|---|---|---|
錢的千年興衰史:稀釋和保衛財富之戰 | 978-7-300-27879-7 | 金菁 |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 2020年5月 |
作者簡介
金菁,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央財經大學中國經濟與管理研究院副院長,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國際政治經濟學博士。先後就職於世界銀行、瑞士銀行、雷曼兄弟、摩根大通,從事資本和金融衍生工具市場工作十餘年,對金融市場的深刻體會和認識來自理論研究和實務操作兩方面的積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