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藝術經歷
以直聞名
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進士,授
翰林院檢討,歷任國史館纂修官、
江南道御史、
通政司副使、
湘南學政、湖廣道察御史、值軍機等職,時和珅用事,錢灃曾當面指責。又曾上疏彈劾過陝西總督畢沅、山東巡撫國泰等人的貪污營私案,因此《清史稿》中贊他“以直聲震海內”。
錢灃所處時代,是滿朝上下皆學
董其昌書法的時代,而惟有他對魯公情有獨鐘。平生仰慕
顏真卿為人,書亦法之,得其神而不襲其貌,堪稱學顏第一人。大楷臨摹《顏氏家廟碑》、《告身墨》、《中興頌》、《
麻姑仙壇記》、《東方畫像贊》;行草從顏真卿《爭座位稿》、《祭侄文》、《十二意》入手,晚年以顏為本,參以歐、褚筆法,行筆頗為沉著痛快,亦有八面出鋒之勢,蒼勁雄健,耐人尋味;小楷則博採眾家之長,習過
王羲之、
王獻之、
鐘紹京等歷代書家的精品。晚年還得益於
褚遂良、
米芾書法的精髓。錢書小楷剛健婀娜;大楷筆力遒勁,力透紙背;行書、草書風神獨絕。他學習古人而邁出古人的法度,自成一家。在清代,學顏書的人必先從學
錢南園入手。如譽滿全國的另一大書法家
何紹基即刻苦研習錢字而卓然成家。
藝術特色
李瑞清云:“能以陽剛學顏公,千古一人而已。豈以其氣同耶。”
包世臣《藝舟雙楫·國朝書評》列其行書為“佳上品”。
楊守敬《學書邇言》曰:“自來學前賢書,未有不變其貌而能成家者,惟有
錢南園學顏書如重規迭矩。此由人品氣節不讓古人,非襲取也。”
錢灃一生走的是純帖學之路,由約到博,以德養字,以文養字,故其作品雖韻味有餘,然難得高古之妙,這也是他得中有失主處。
錢灃還善畫馬,尤愛畫瘦馬,風鬃霧鬣,筋骨顯露,神姿逼人。當時畫名反在書名之上。直到嘉道以後,書名
方顯。錢灃的詩文有很高的造詣,主要著作有《南園詩存》、《南園存》、《南園集》等。
身致富貴,躬守清貧。亦嚴履蹈,不苟笑嚬。
正色立朝,遇事直陳。戇章每上,權杵怒嗔。
——清·施有奎《錢南園先生像贊》
藝術成就
除政聲清廉外,錢灃的書畫名氣亦很大。其書法摹顏、歐、米諸家,而又自成一體,筆力雄勁,結構嚴謹,氣勢開闊。錢灃(南園)的書法,端莊厚實,氣勢雄偉,使人“初見敬而畏之,愈久愈可愛”。也許會有人說,常見的
顏體字怎么會有如此感人的魅力?其實書法作品達到經久耐看是不容易的,要達到較高水平,必須經過會、通、精、化的艱苦歷程。錢南園的書法有此顯著成就,是與他的人品氣質和刻苦磨練分不開的。他為人耿直,敢於當面指責乾隆皇帝的權臣
和珅的過失,先後曾上書彈劾過陝西
總督畢沅、山東
巡撫國泰和
布政使與易簡等的貪官營私重案。《
清史稿》稱他“以直聲震海內”。五十歲後曾兩次到湖南任
學政。他從小愛好書法,遍臨各家,專攻顏體,終身不懈。這與他景仰顏真卿的人品氣質有關。他的性格氣質與顏真卿有相似之處,雖然時代不同,遭遇各異,但剛正不阿,敢於鬥爭的性格是相同的。因此,南園一生專攻顏體不是偶然的。他不僅在書法上有卓越的成就,還是個多才多藝的畫家和詩人。他善於畫馬,當時頗有名聲,人稱瘦馬御史。其畫以馬為主題,尤喜畫瘦馬,風鬃霧鬣,筋骨顯露,神姿逼人,筆墨凝重而傲岸有神。錢灃的詩、文、書、畫、聯都很有名。被譽為“滇中第一完人”。其書法集諸家之長,尤其精於顏體,筆力雄勁。錢灃書聯,結構嚴謹而剛勁清潤,如筇竹寺中二聯,都是珍品。其身後著作《錢南園遺集》、《南園詩存》、《南園文存》等行世。其楷書代表作有《枯樹賦》、《冒雨尋菊序》、《守株圖詩》、《端陽競渡序》,行書代表作有《桂花廳記》等。
經歷簡介
官場經歷
清乾隆年間最大的寵臣是和珅,最能與和珅頂著乾的是昆明人錢灃。
錢灃(1740~1795)號南園,清乾隆年間考中進士後步入官場,一生高風亮節,剛正不阿,極富傳奇性,被譽為清代知識分子的泰山北斗。
當時朝廷內外貪腐成風,錢灃初入政壇,一反官場明哲保身之風,彈劾
陝甘總督畢沅貪污之事,查實之後,畢沅被處分降級。錢灃由此聲名鵲起,有“鳴鳳朝陽”之譽。
乾隆帝寵臣和珅權傾一時,貪污受賄,無所不為。和珅的黨羽國泰做了山東巡撫,竟敢貪污府庫銀兩,被錢灃奏了一本。錢灃查到國泰寫給和珅的信,知道二人準備借銀填庫,應付檢查。將此信奏報
乾隆帝。和珅探得風聲,要收買錢灃,遭到拒絕。錢灃堅持封存府庫,徹底清查。國泰被揭穿,終於伏法。錢灃名聲,更震動全國。
錢灃此舉得罪了乾隆帝,後來被乾隆找個藉口降了官。一直到死,錢灃也沒有得到重用。56歲時,錢灃又準備彈劾和珅,卻突然病死在北京雲南會館。在錢灃枕下,發現了奏本底稿,寫了幾千字,開列了和珅罪狀20多條。據說錢灃是被和珅用毒酒害死的。錢灃逝世後5年,和珅終於事發,被抄家,賜自縊。
錢灃生於昆明銀匠之家,年幼時家貧,無錢買書,就從水德庵
惜字爐旁的廢紙中揀出殘篇斷簡,熟讀深思。在外做官時,錢灃仍念念不忘故鄉。昆明經常發生水災,錢灃曾提出治理六河方案,並捐資家鄉水利工程。
人物經歷
錢灃的父親是一位銀匠,家道貧困,清乾隆三十三年(1768),錢灃中了
舉人,乾隆三十六年(1771)中三甲第十一名進士,入仕後任
監察御史,祖籍江蘇省
江寧縣(今屬南京),先祖錢鑄在明
成化年間作為朝廷命官幕賓,來到昆明,從此安家落戶。錢家世代寒素,過著亦耕亦讀的平民生活,沒有高官顯貴,也沒有富商巨賈。因世代讀書,受儒家影響很深。錢灃父親錢世俊由於社會動亂,家境破敗,繼承了祖傳的銀匠手藝;母親李氏出身破落士人家庭,初識文字,是虔誠的佛教徒和賢妻良母。錢灃六七歲時開始讀書,但因家貧,弟妹又多,他身為長子,每天除讀書外,還要幫做家務、照顧弟妹,一度打算輟學,但母親堅決反對。錢灃於是更加發奮,十幾歲即才藝初顯,人稱“滇南翹楚”。但功名並不順利,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才考取秀才,三十三年(1768年)考取舉人。同年冬赴京參加第二年春天的會試,又落第了。他去湖北公安投奔在此做知縣的好友
萬鐘傑。乾隆三十六年又回京參加“恩科會試”,中進士,為
翰林院庶吉士。後為檢討,充任
國史館纂修官,前後任職將近十年,乾隆四十五年與正考官
邵晉涵到廣西主持
鄉試。次年任江南道
監察御史,到
通州稽查糧倉。清乾隆六十年(1795)八月卒,享年55歲。錢灃死後歸葬於昆明龍泉鎮羊腸村北山,今墓已修復,被列為昆明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翠湖東畔舊時有錢灃祠,俗稱“草公館”,館前小巷又稱“學士巷”。1995年3月,錢灃逝世200周年之際,“錢南園紀念碑廊”在曇華寺中園落成。
人物軼事
叫板和珅
錢灃一生最大的亮點是智破山東巡撫國泰的貪污大案,使得和珅庇護國泰的圖謀沒有得逞,給了他沉重的一擊。清乾隆四十七年(1782)四月,錢灃直接舉報國泰貪縱營私以及其他種種不法行為。國泰是皇親國戚,權傾一方,為人狠毒,朝中又有和珅撐腰,錢灃只是一個六品
監察御史,力量的對比相當懸殊,但他決心以智慧將國泰扳倒。當時,乾隆派戶部尚書和珅、
左都御史劉墉與錢灃一道前往山東查辦此案,國泰事先得到和珅的通風報信,早早做了準備,他向商人借來許多銀子,湊足了庫存數量,以掩蓋庫銀嚴重短缺的真相。誰知這一切沒有瞞過錢灃的眼睛,錢灃開封檢查庫銀,發現庫銀多半是商家的雜色銀,與成色十足、色澤明亮的帑銀不符,於是,國泰貪贓枉法、造成國庫短缺的罪行徹底敗露。國泰曾向和珅行過重賄,和珅在確鑿的證據面前也不敢為他開釋。錢灃因此而名聲大振,一年之內,連升三級,出任
通政司副使。
清乾隆六十年(1795)八月,錢灃隨乾隆皇帝從
熱河返京,因過度疲勞而一病不起,一個月後竟溘然長逝。他的兒子錢嘉棗在整理其父詩稿時,在他的枕下發現有一份數千言的彈劾和珅奏疏草稿,列舉他罪證20餘條,但這份奏稿生前沒有送到乾隆手上。這說明錢灃早在秘密收集貪污證據,準備在合適的時機給和珅以致命的一擊,由於天不假年,他的心愿生前沒有完成。錢灃一生清廉節儉,是清朝有名的清官。他當京官時,不飾車馬,只是買了一匹瞎了一隻眼睛的騾子當坐騎。他當湖南
學政時,前往各縣視察,按當時的規則,學子要湊錢向學政致意,稱之為“棚規”,但錢灃一概不受,當時湖南就傳誦著“錢灃來了不要錢”的民謠。到了晚年,錢灃名滿朝野,清乾隆五十八年(1794),他在昆明任職期滿,回京復職,連路費也沒有著落,當地官員打算贈路費,卻被他謝絕,最後他向親戚借錢上路,回到北京。
勇斗貪官
錢灃為人剛直不阿,為官清正廉潔,敢於諫議彈劾貪官污吏。先後舉劾山西巡撫畢沅和山東巡撫國泰。錢灃入仕二十餘年,一生與貪贓枉法進行鬥爭,清乾隆年間的三起反貪大案,也就是
勒爾謹、王檀望的“冒賑折捐案”,山東巡撫國泰貪污案,閩浙總督
伍拉納與福建巡撫
浦霖的貪污案,他都是積極的參與者。甘肅勒爾謹、王檀望“冒賑折捐案”被揭發後,他抱著除惡務盡的決心,首先彈劾陝甘總督畢沅,認為他作為陝甘兩省政務的最高領導,對此案負有失察之責,乾隆將畢沅的官階從一品降為三品。
清乾隆五十四年(1789),福建發生一起駭人聽聞的貪污大案,那就是閩浙總督伍拉納、
福建巡撫浦霖、福建布政使
伊轍布、福建
按察使錢受椿的共同貪污案。此案的貪污額巨大,達白銀250多萬兩,涉案的官員達30多人。錢灃對此案不是直接舉報者,但他與此案的主犯浦霖有過一段爭鬥的往事。錢灃任湖南
學政時,浦霖任湖南巡撫,兩人在湖南共事過三年。浦霖是個貪黷小人,清乾隆五十年,湖南大旱,他卻試圖以辦壽禮為名藉機斂財,錢灃對此加以譏諷,浦霖被迫取消壽慶,還受到警告處分。有意思的是,清乾隆六十年,錢灃病故於北京,他的靈柩出京返回雲南,途經北京良鄉,浦霖因案發被押解到北京處斬,他的囚車也經過良鄉,靈車與囚車不期而遇,相對而過,令人發出無限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