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錢斑躄魚
- 拉丁學名:Antennarius nummife (Cuvier, 1817)
- 界:動物界
- 門:脊索動物門
- 亞門:脊椎動物亞門
- 綱:硬骨魚綱
- 亞綱:輻鰭亞綱
- 目:鮟鱇目
- 亞目:躄魚亞目
- 科:躄魚科
- 亞科:躄魚亞科
- 屬:躄魚屬
- 種:錢斑躄魚
- 分布區域:分布於印度、非洲沿海及紅海以及中國南海等海域。
形態特徵,棲息環境,生活習性,分布範圍,生長繁殖,
形態特徵
體長為體高1.7倍,為頭長1.6倍。頭長為吻長6.6倍,為眼徑11.4倍。 體粗短,側扁,長圓形,背緣深弧形隆起,腹部突出,尾柄寬短。頭大,頭高和頭長几相等,前端圓鈍。額部在背鰭第二鰭棘的後方具一凹陷區,凹陷區皮膚光滑,無棘突。吻較短,為眼徑1.6倍。眼小。眼間隔寬。鼻孔每側2個,前鼻孔具鼻瓣、圓形,後鼻孔大、橢圓形,嗅囊較大,具初級嗅板。口大,口裂幾近垂直狀。下頜突出。上頜後端為皮膜所蓋,不伸達眼前緣。上下頜牙尖銳,細長,梳狀,犁骨、齶骨具4塊牙叢,2犁骨牙叢橫列,2齶骨牙叢縱列。唇發達。舌發達,游離,之前端圓形。鰓孔小,圓形,÷位於胸鰭基部下方。鰓1/2+2+1/2個,鰓絲髮達。鰓耙退化。·肛門位於臀鰭前方。體無鱗,密被細小顆粒狀棘突。側線不明顯,由腺孔連線而成,一支側線由吻端經眼上方沿體背緣延伸,在胸鰭後上方下彎,伸達尾鰭基,另一支在口角下方沿頰部外緣作弧形彎曲,向上在額部凹陷區的一側與側線相連。 背鰭具3分離鰭棘:第一鰭棘形成吻觸手,細弱,位於眼前上方的吻背中央,頂端具一球穗狀皮瓣,第二鰭棘位於第一鰭棘後方、額部凹陷區的前方,粗強,似棍狀,基部由皮膜所蓋,第三鰭棘位於頭的後上方,粗強,全為皮膜所蓋,呈三角形隆突,距第二鰭棘和鰭條部較遠。背鰭鰭條部較高,起點在胸鰭基部前-上方,各鰭條以膜相連,僅尖端外露。臀鰭起點在背鰭第七和第八鰭條下方,鰭條分支。胸鰭位於體側下方,具一埋於皮下的假臂。腹鰭近喉位,較小,最後鰭條分支。尾鰭圓形,鰭條分支;胸鰭前方體側及頭腹面具皮須狀小突起。
棲息環境
棲息於舄湖或向海礁區之魚類,棲息深度在0-293公尺間。棲息於在兩者的舄湖與臨海礁石上的潮間帶到深度至少 25 公尺。 從表面到大約 176 公尺可能是在印度-太平洋的區域中占據任何地方, 以 19 公尺平均已知抓取的深度。 來自東大西洋的那些在更深的水域,在 44 與 293 公尺之間,平均 107 公尺的深度。
生活習性
利用吻觸手頂端的衍生物-釣餌(Esca)及配合極具保護色作用的身體,可吸引別種小魚來覓食,然後出其不意地予以吞食。活著時,它的餌球與一個極小的身體矮胖的蝦相似。卵生的。
分布範圍
生長繁殖
錢斑躄魚所產之卵,形成絲狀團狀,具有漂浮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