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斑躄魚(學名:Antennarius nummifer)是躄魚科、躄魚屬的一種魚類。一般個體的體長在50-60毫米左右,最大的可達90毫米。體粗短,側扁,長卵圓形,背緣弧形隆起。尾柄短,尾柄長為尾柄高0.4-0.6倍。頭高大,頭高和頭長几相等。第二、第三背鰭棘間有一凹窩區吻較短,約為眼徑1.6倍。眼小,側上位。鼻孔每側2個。口大,上位。鰓孔小,圓孔狀。鰓耙退化。體無鱗片,但密被細絨狀皮棘,棘雙叉形。胸鰭前方的頭側面和腹面具有一些皮須狀突起。背鰭2個。臀鰭與第二背鰭相對,起點在第二背鰭第七至第八鰭條下方,均為分支鰭條。胸鰭位於體側下方,假臂狀構造發達,埋於皮下,均為不分支鰭條。腹鰭喉位,最後一鰭條分支,余均不分支。尾鰭圓,均為分支鰭條。液浸標本淺棕色,腹部淡色,體側隱具暗褐色網狀斑紋,背鰭第九至第十一鰭條基部具一明顯的黑色睛狀斑。各鰭具細小褐色斑點。
錢斑躄魚為熱帶近海小型底層魚類,棲息水層自表層到176米,多數棲於50米以內的海域中。利用吻觸手頂端的衍生物-釣餌(Esca)及配合極具保護色作用的身體,可吸引別種小魚來覓食,然後出其不意地予以吞食。廣泛分布於印度洋和太平洋;西起紅海,東至夏威夷,北至日本,南至紐西蘭;東大西洋區。在中國分布於東海南部、南海及台灣沿海。
(概述圖參考來源:)
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棲息環境,生活習性,分布範圍,繁殖方式,主要價值,
形態特徵
一般個體的體長在50-60毫米左右,最大的可達90毫米。體長為體高1.5-1.9倍,為頭長1.6-2.2倍。頭長為吻長4.1-6.2倍,為眼徑6.2-10.5倍。
體粗短,側扁,長卵圓形,背緣弧形隆起,腹部突出。尾柄短,尾柄長為尾柄高0.4-0.6倍。頭高大,頭高和頭長几相等,前端圓鈍。第二、第三背鰭棘間有一凹窩區吻較短,約為眼徑1.6倍。眼小,側上位,眼間隔寬而隆突,眼間隔寬為眼徑1.7-2.7倍。鼻孔每側2個,前鼻孔具鼻瓣,圓形,後鼻孔較大,橢圓形。口大,上位,口裂幾呈垂直狀,下頜突出。上下頜、犁骨、齶骨均具齒;頜齒尖銳細長,呈梳狀;犁骨齒叢為2橫列;鱷骨齒叢每側1塊,呈縱列帶狀。唇發達。鰓孔小,圓孔狀,位於胸鰭基部下方。第一鰓弓背部無鰓絲,腹部僅前半部具鰓絲,鰓絲髮達。鰓耙退化。
體無鱗片,但密被細絨狀皮棘,棘雙叉形。第二背鰭棘的前面及側面覆有皮棘;第二、第三背鰭棘間的凹窩區光滑,無皮棘。側線不甚明顯,由一些側線孔相連而成。胸鰭前方的頭側面和腹面具有一些皮須狀突起。
背鰭2個,第一背鰭3鰭棘,第一鰭棘形成吻觸手,細竿狀,位於眼前上方的吻背中央,其支鰭骨的前緣位於上頜聯合的後方,吻觸手長為體長8.8-14.7%,約與第二鰭棘等長;擬餌體由一大形皮瓣及一些細絲狀突起組成;第二鰭棘緊位於第一鰭棘後方,較粗強,基部為皮膜覆蓋;第三鰭棘位於頭的後上方,粗強,全為皮膜覆蓋,呈三角形隆突,其長約為體長的18.1-27.9%,距第二鰭棘及第二背鰭均較遠。第二背鰭較長大,起點在胸鰭基部卜方偏前,大多數鰭條不分支,僅最後少數鰭條分支。臀鰭與第二背鰭相對,起點在第二背鰭第七至第八鰭條下方,均為分支鰭條。胸鰭位於體側下方,假臂狀構造發達,埋於皮下,均為不分支鰭條。腹鰭喉位,最後一鰭條分支,余均不分支。尾鰭圓,均為分支鰭條。
液浸標本淺棕色,腹部淡色,體側隱具暗褐色網狀斑紋,背鰭第九至第十一鰭條基部具一明顯的黑色睛狀斑。各鰭具細小褐色斑點。
棲息環境
錢斑躄魚為熱帶近海小型底層魚類,棲息水層自表層到176米,多數棲於50米以內的海域中。
生活習性
錢斑躄魚會引誘獵物靠近,魚餌在它的頭頂,就在它非常大的向上的嘴上方,魚餌是由背鰭的第一根脊椎組成的。脊柱被修飾成桿狀或莖狀(稱為刺毛),頂端有一個類似蓬鬆的肉質,這個吸引人的釣餌(Esca)還會扭動、抽動和揮動,因此看起來像是無助和美味的小雜菜。而錢斑躄魚本身卻一動不動,看起來就像另一塊石頭或其他無害的東西。不知不覺試圖吃下釣餌的生物反而被錢斑躄魚吃掉。獵物通常被錢斑躄魚的大嘴一口吞下。在不到一秒鐘的時間裡,就可以大張旗鼓地張大嘴巴,成為動物界捕捉速度最快的魚之一。
分布範圍
廣泛分布於印度洋和太平洋;西起紅海,東至夏威夷,北至日本,南至紐西蘭;東大西洋區。在中國分布於東海南部、南海及台灣沿海。
繁殖方式
錢斑躄魚所產之卵,形成絲狀團狀,具有漂浮力。躄魚家族的一個獨特特徵是,將擠出的卵包裹在帶狀浮力的粘液團中,稱為“卵筏”。這種結構可以作為在遠距離上運輸大量卵的一種手段。在產卵之前,雄性和雌性分別穿過底部,雌性在前,雄性在後部。雄性的鼻子通常與雌性的排氣口直接接觸。在此期間,雌性魚會因產卵而腫脹,通常會膨脹到正常大小的兩倍。兩魚沖向水面,卵塊從雌體中排出。在接下來的幾周里,這種魚可能會產卵好幾次。
主要價值
錢斑躄魚魚體小型,除學術研究外,不具食用價值。或有人將其展示供人觀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