鋪首

鋪首

鋪首是含有驅邪意義的傳統建築門飾。門扉上的環形飾物,大多冶獸首銜環之狀。以金為之,稱金鋪;以銀為之稱銀鋪;以銅為之,稱銅鋪。其形制,有冶蠡狀者,有冶獸吻者,有冶贍狀者,蓋取其善守濟。又有冶龜蛇狀及虎形者,以用其鎮凶辟邪。而獸首銜環之冶,商周銅飾上早已有之。它是獸面紋樣的一種,有多種造型,嘴下銜一環,用於鑲嵌在門上的裝飾,一般多以金屬製作,作虎、螭、龜、蛇等形。漢代寺廟多裝飾鋪首,以作驅妖避邪。在民間門扉上套用亦很廣,為表示避禍求福,祈求神靈像獸類敢於搏鬥那樣勇敢地保護自己家庭的人財安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鋪首
  • 拼音:PU SHOU
  • 地區:中國
出現年代與功能,最早出現年代,與神靈溝通,歷代鋪首,漢代銅鋪首,隋代鋪首,唐代鋪首,門環與鋪首,歷史沿襲,現實意義,製作講究,

出現年代與功能

最早出現年代

有“門”就會有“鋪首銜環”,儘管史前的“鋪首銜環”很原始,但從原始的“門拉手”、再從“鋪首”到“椒圖”,基本功能基本沒變。
真正意義上的“鋪首銜環”出現在商代,漢代的陶器和青銅器以及畫像石、墓門以及棺槨上均有出現。“鋪首銜環”不都是全部用在大“門”上。

與神靈溝通

史前的巫術活動,是商人所有活動的主宰,鋪首銜環鑄飾成青銅器的裝飾構件與祭祀用的的青銅器一樣,起到了與神靈溝通的目的。

歷代鋪首

漢代銅鋪首

漢代銅鋪首是在廣東省湛江徐聞縣南山鎮二橋那澗閘東坡漢墓出土。徐聞是漢代絲綢之路始發港之一。
徐聞縣二橋那澗閘東坡漢墓全長6.23米,寬1.7米,高1.8米,封門完好,整座墓磚均以幾何印紋磚鋪設,隨葬器物包括有銅鋪首、銅環、五銖錢、陶筩蓋、陶灶、陶屋、陶釜足等。墓中出土的銅鋪首有兩件(一套),保存基本完好。兩件鋪首為獸面銜環式樣,獸面雙目突出,雙眉寬大,額部似山尖形,雙耳外撇,敞嘴八齒,獸面長鼻;鼻下口中銜銅環,銅環由二塊半空心銅環組成,銜鉤表面有鼓釘紋,底有一釘已鏽蝕,獸面飾麻點紋、卷紋樣。這對鋪首通長12 cm,寬12cm,長鼻扣銅環長12 cm,寬3 cm,銅環外徑14 cm,內徑9 cm,其中一件重1375克,另一件重1425克。出土的兩件鋪首為墓道木門飾環,置於墓中封門前,與廣州南越王墓和1978年廣西北插江鹽堆一號漢墓出土的銅鋪首環的銅鋪首環形制相似,反映了當時南越王文化在徐聞具有一定影響。這對銅鋪首環比較完整,器形厚重端莊華貴,怪獸紋形象造型生動,形神兼備,紋飾圖案精美,實乃珍品。現藏於徐聞縣博物館

隋代鋪首

2014年揚州隋煬帝墓出土
2014年16日,於揚州博物館舉行“流星王朝的遺輝——隋煬帝墓出土文物特展”,展出作品包括60餘件珍貴文物,如:蹀躞金玉帶、鎏金銅鋪首、編鐘編磬及各種陶俑等。
隋煬帝墓鋪首隋煬帝墓鋪首

唐代鋪首

西安唐大明宮遺址出土。直徑26.5厘米,環徑20.6厘米。通體鎏金,圓形片狀。主紋為獸面紋,獸首睜目蹙眉,闊口大張,利齒畢現,舌卷銅環,面目兇惡猙獰。獸面的背後為分叉式鉚釘,用於插入門壁,尾端橫折固定鋪首。
唐大明宮鋪首唐大明宮鋪首

門環與鋪首

“獸面銜環辟不祥”這是對鋪首的描述。鋪首是含有驅邪意義的傳統建築門飾。
過去,無論是帝王將相的皇宮、宅邸,還是平民百姓的小家小院,一般都要有一座院門,兩扇街門中央門縫兩側、在一人來高的地方都裝有一個類似門把手的物件,可以是門環,也可以是菱形的門墜,而銜著門環或吊著門墜,固定鑲扣在大門上的底座稱為鋪首,又叫門鋪。鋪首、門環都是大門上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件。相傳鋪首是龍所生九子之一,警惕性高,故飾於門扇之上。

歷史沿襲

鋪首距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了。根據史料記載和考古發現,證明鋪首的形象源自於先秦的饕餮紋。饕餮紋這種紋飾最早出現在距今五千年前長江下游地區的良渚文化玉器上,但饕餮紋更常見於青銅器上,尤其是鼎上,在二里頭夏文化的青銅器上便有出現。 《左傳·文公十八年》曰:“縉雲氏不才子,貪於飲食,冒於貨賄侵欲崇侈,不可盈厭;聚斂積實,不知紀極;不分孤寡,不恤窮匱。天下之民以比三凶,謂之饕餮。”《呂氏春秋·先識覽》:“周鼎著饕餮,有首無身,食人未咽害及其身,以言報更也。”
至遲在漢代,“鋪首”一詞已經出現。如《漢書·哀帝紀》:“孝元廟殿門銅龜蛇鋪首鳴。”唐·代顏師古註:“門之鋪首,所以銜環者也。”鋪首多為銅質,也有鐵制者。漢成帝時的一首 童謠,說到銅色青青的鋪首:“木門倉琅根,燕飛來,啄皇孫……”歌謠影射皇后趙飛燕的得寵。
鋪首銜環在古代建築與墓葬的墓門和棺槨上可以看見。它背後隱含的漢代人的信仰文化。
鋪首的造型多種多樣,既有非常簡單形狀的,也有異常繁複逼真的兇猛奇獸的頭部形狀的。小的鋪著直徑只有幾厘米,大的直徑要有幾十厘米。它們既能當做門拉手及敲門物件,起著實際作用,又能起到裝飾、美化大門門面的藝術效果。

現實意義

常見的北京胡同里民居的大門上,鋪首大多是一對直徑大的十幾厘米的六角形銅鑔模樣,倒扣在門上,即中央有一圓形穹隆,四邊為六角平面形鑔緣,固定在大門之上,穹隆頂部中央有一小孔,一隻卡子穿過大門,門內部分雙向翻起,固定卡子於大門之上,門外部分彎成一圓圈形狀,可以掛門環,也可以掛菱形、令箭形、樹葉形門墜。客人來訪時站在門前,用手拍擊門環或門墜,門環或門墜撞擊在鋪首之上發出清脆的聲音,主人聽到後便知有客人來到,走到大門,開門迎客。

製作講究

製作鋪首的材料有鐵、青銅、黃銅等。工匠根據顧客的身份、等級、要求,打造出各式各樣的鋪首。封建時代,鋪首的使用有著嚴格的等級規定,不是你想打出什麼樣式就打什麼樣式,越制就會惹出麻煩的。普通人家的鋪首多為熟鐵打制,大多數為圓形、六角形,邊緣打制出花卉、草木、捲雲形花邊圖案,配以圓圈狀的門環或菱形、令箭形、樹葉形門墜,既美觀大方,又結實耐用。王子王孫、達官顯貴、富甲豪紳家大門上的鋪首也不相同,但是在尺寸上要大了許多,氣派了許多。帝王家皇宮大門上的鋪首在尺寸上、用料上、工藝上、製作上,都達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鋪首的實用價值已經退為其次,而主要是為了彰顯皇家君臨天下的氣勢。鋪首的尺寸最大不說,用料是銅製鎏金,光耀奪目,造型多為圓形,穹隆凸起部鏨出獅子、老虎、螭、龜、蛇等猛獸、毒蟲的頭像,怒目圓瞪,齜牙咧嘴,為皇帝家把守大門。巧妙的是,工匠們利用鋪首上獅、虎、螭、龜、蛇等猛獸、毒蟲頭像的獠牙、舌頭叼住門環,起銜接、聯絡門環的作用,形態逼真、栩栩如生。門環的下半部分製成扁平狀,上面再套上半環狀門環,於門環的扁平狀部分上鏨出飛龍起舞,騰雲駕霧的圖案,十分精美肅然,突顯出皇家的風範及與眾不同。
當前,考古發現及現世的青銅材質鋪首最為著名的有四具,可稱為中國鋪首四大天王。分別是河北易縣戰國立鳳蟠龍紋青銅鋪首,華人收藏家虞堅收藏的一對戰國錯金銀饕餮紋鋪首,世界著名比利時收藏家尤倫斯夫婦收藏的戰國錯金銀皇者鋪首,山東省周意傑收藏的春秋渾鑄超精細青銅鋪首。
以體積最巨者,當有巨無霸之稱的是河北博物館所藏十大鎮館之寶--戰國立鳳蟠龍紋銅鋪首。鋪首高度74.5厘米、寬度36.8厘米、環內徑16.5厘米、外徑29厘米,鋪首為獸面銜環形。獸面浮雕,寬眉鼓目,鋸齒狀鼻,嘴角有鋒利的勾牙,口下銜八棱形半環,半環下套銜環。獸面額中部浮雕一鳳,鳳翹首展翅而立,鳳身左右各飾一蛇,蛇纏繞於鳳翅,鳳爪擒住蛇尾。獸面兩側邊緣浮雕向上盤繞的蟠龍各一,左右對稱。銜環上亦浮雕有左右對稱的蟠龍紋。該器全身共雕塑七隻禽獸,龍鳳蛇頸首均突出於器面之上,通身飾細密的羽紋和捲雲紋。此器造型巨大,紋飾精美,出土於河北易縣,在燕下都故城外最北的宮殿建築基址——老姆台東30米,應為宮門所用。浮雕有如此眾多的動物圖案並如此巨大的鋪首,實為罕見的藝術珍品。成為中國第一大青銅宮門鋪首。
戰國立鳳蟠龍紋銅鋪首(河北博物館藏)戰國立鳳蟠龍紋銅鋪首(河北博物館藏)
錯金銀最精美之稱的鋪首,是著名華人收藏家虞堅收藏的一對戰國錯金銀饕餮紋鋪首,高達30厘米,是迄今為止發現的最大尺寸的天子寢宮專用的錯金銀大門鋪首,此對鋪首錯金銀工藝極為精細繁雜,是同類中的精工巨作。當前世界上類似規格、器形、紋飾的藏品除同期的異人睚眥紋錯金銀鋪首外僅現此一對,為珍寶級的孤品。這對鋪首是1923年在山西渾源李峪出土後就被法國最大的古董商萬聶科(Wannieck)購回法國,家族遞藏直至上世紀70年代轉藏於歐洲名流貴族隨入藏法國私人博物館,後由虞堅斥資三千萬之巨所納入。此對鋪首當年在法國期間,深得法國前總統席哈克垂慕。這對鋪首之所以稀缺,首先是從工藝上看應為戰國天子專用器,從造型風格分析極可能為晉國著名的國君重耳的王妃寢宮遺物,後來陪葬入土。即使是當年舉世震驚的曾侯乙墓出土青銅器,最高級別的也只是出現了鎦金工藝,因為當時曾侯乙只是諸侯王級別,規格所限無法用到錯金銀的工藝。其次規格高達30厘米,是至今為止發現的最大尺寸的天子寢宮專用的錯金銀大門鋪首。最後是傳承有序,自1923年在山西渾源李峪出土後就被法國古董商萬聶科購回法國, 家族遞藏直至上世紀70年代轉藏於歐洲名流貴族最後入藏法國私人博物館,機緣巧合被虞堅獲得。
法國前總統席哈克欣賞錯金銀鋪首法國前總統席哈克欣賞錯金銀鋪首
戰國錯金銀饕餮紋鋪首(虞堅收藏)戰國錯金銀饕餮紋鋪首(虞堅收藏)
另有世界著名的比利時收藏家尤倫斯收藏的錯金銀皇者鋪首,與虞堅所藏屬同級水準。
戰國錯金銀皇者鋪首(比利時尤倫斯收藏)戰國錯金銀皇者鋪首(比利時尤倫斯收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