鎏金(鎦金)

鎏金

鎦金一般指本詞條

鎏金(gilding)是一種金屬加工工藝。鎏金是將金和水銀合成金汞劑,塗在銅器表面,然後加熱使水銀蒸發,金就附著在器面不脫。關於金汞劑的記載,最初見於東漢煉丹家魏伯陽的《周易參同契》。而關於鎏金技術的記載,最早見於梁代。《本草綱目·水銀條》引梁代陶弘景的話說:水銀“能消化金銀使成泥,人以鍍物是也。”這個記載比鎏金器物的出現晚了約八個世紀。

基本介紹

釋義,基本信息,歷史沿革,過程,冶煉技術,文化介紹,代表作品,

釋義

鎏金,鎏原意為美麗的金屬,銅、銀器用鎏金技術裝飾美化其表面的,即稱鎏金器。從歷代發掘的鐘鼎器、兵器、車器、錢幣與璽印等文物看,鎏金工藝始於春秋戰國,到了漢代已能熟練的套用,在青銅器上先鑄制或雕刻花紋,再交錯鎏以金、銀,成為當時銅器加工的特徵。隋、唐時鎏金技藝精益求精,廣泛套用於宮殿、寺廟、塔台及佛像等的裝飾上。宋代造詣更深,並且將其傳至日本。明、清以後仍然普遍運用。春秋戰國的長臂猿、西漢的長信宮燈、東漢的邀金銅尺、唐代的舞馬銜杯銀壺,以及大型鎏金器物,如清代北平故宮御花園、乾清宮等處的鎏金銅獅、銅缸,頤和園的銅狻猊與雍和宮的佛像等,都是著名的鎏金器。鎏金,依據君友會王愛君文獻記載,即為以火烤的鍍金法。鍍品最好用純銅、純銀或紋銀製作。但純銅在高溫鑄造時氧化過速,鑄品表面紋飾不易精細,如改用青銅或黃銅製,其含錫或鋅量不可超過百分之二十。在鎏金作業開始前,需先用錘子將一根大約十五公分長、直徑一公分的銅棍之前端打扁,並略翹起像小鏟子。此銅棍表面,需清潔乾淨與打磨光滑,用煮熱的酸梅湯塗抹其前端,並浸入水銀內。如此反覆塗抹、浸入幾次後。銅棍前端黏滿水銀,就製造成作業中所用的主要工貝金棍。第二步將黃金搥擊成薄片並剪碎,放入加熱至攝氏四百度的坩堝中,再倒入水銀,黃金與水銀重量之比大約為三比八。等黃金被水銀溶解後,就將溶液倒入水中冷卻,成為稠糊狀的金泥。用金棍沾起金泥塗敷於鍍品表面,並以細毛刷沾百分之五十的硝酸,將其抹刷均勻,然後文火烘烤,便整個抹金面的部分水銀蒸發,等冒起一層白煙時,即暫停烘烤,用硬鬃刷在鍍品表面搥打,使黃金附貼。搥打工作進行至鍍品稍冷卻,水銀停止蒸發即告一段落。接著再烘烤及搥打,如此工作重複進行三、四次,烘烤溫度需一次比一次高,直至用唾液吹至鍍品表面滾下水珠時,才停止增加溫度。另外,還需用棉花按擦其表面,因為金泥加熱至較高溫度時,水銀大量蒸發成為氣體,但有部分仍然凝結在鍍品上,需要擦掉。這樣邊烤邊擦,黃金就更加緊貼鍍品。等到水銀被烘烤氣化淨盡,黃金就會全部露出。最後為使鍍金面牢固耐久、色澤均勻,常用瑪瑙或硬玉等壓光刀,在鍍金面上仔細壓磨,使其光滑。這種鎏金技藝優點很多,所鍍金面牢固耐久、色澤美麗,大小器物都能套用,無需很多設備及工貝,換作方法簡便易行,鍍金的厚薄,可以自由掌握,固定建築物或較大器物,不需要移動,即可就地施工。

基本信息

[ 鎏 ] 拼音:liu 繁體:
筆劃:18 部首:金 部首筆劃:08 五行:金 吉凶寓意:吉 詳細解釋 鎏liú〈名〉(1)成色好的金子 [fine gold]美金謂之鎏――《集韻·尤韻》(2)同“鎦” [gold-plating]鎏銀liúyín[silvering] 鍍銀或包銀的行為或過程鎏liú ㄌㄧㄡˊ(1)成色好的黃金。(2)同“鎦1”。鄭碼:VSNP,U:938F,GBK:F6CC筆畫數:18,部首:金,筆順編號:441415432534112431補充:古代冕上作裝飾的垂玉。
鎏(liú)金是古代金屬工藝裝飾技法之一。用塗抹金汞劑的方法鍍金,近代稱“火鍍金”。
這種技術在春秋戰國時已經出現。漢代稱“金塗”或“黃塗”。
鎏金是一種金屬加工工藝,亦稱“塗金”、“鍍金”、“度金”、“流金”,是把金和水銀合成的金汞劑,塗在銅器表層,加熱使水銀蒸發,使金牢固地附在銅器表面不脫落的技術。

歷史沿革

鎏金是中國一項傳統的古代勞動人民在生產勞動中總結創造的工藝。中國的鎏金技術始於戰國,同時中國也是世界上最早使用這一技術的國家。
鎏金花鳥孔雀紋銀方箱鎏金花鳥孔雀紋銀方箱
從已出土的文物證實,在戰國時期古人已掌握了鎏金技術。從河北滿城中山靖王劉勝墓出土的“楚大官糟鐘”來看,它的鎏金技術已相當的成熟。鎏金技術不是一下子就容易掌握的,它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在生產勞動中通過開創研究、不斷探索總結才創造出了這項工藝。從信陽長台關楚墓出土的“鼎”來看,造型有戰國早期的風格特徵,該墓出土的鎏金銅帶鉤等也為戰國早期的器物。所以,有的專家學者認為鎏金工藝初始時間應定於春秋末期或戰國早期。
到了漢代,《漢書》“外戚傳”記載“……居昭陽舍,其中庭彤朱。而殿上髹漆,切皆銅沓(昌)黃金塗,白玉階,壁帶往往為黃金缸……”陝西茂陵一號從葬坑出土的鎏金竹節熏爐,爐蓋外側及圈足均刻有與“外戚傳”大致相同的銘文。銘文中“內者未央尚臥,金黃塗竹節熏盧(爐)一具。”這兩個可看出稱謂基本一致。只是“黃金塗”與“金黃塗”之差。
唐代稱鍍金。《唐六典》中稱金有十四種,即銷金、拍金、鍍金、披金……另見《唐摭言·矛盾》:“假金方用真金鍍,若是真金不鍍金。”鎏金一詞出現較晚,就目前所知,鎏字最早見宋·丁度等人修定的《集韻》中,“美金謂之鎏”。現在的傳統修復中“火鍍金”也稱“鎏金”與“黃金塗”、“金黃塗”,只是稱謂上不同,工藝則是一致的。

過程

古代鎏金的方法大體可為五個過程。
鎏金金龍製品鎏金金龍製品
(一) 仿“金棍”。預備一根銅棍,將前端打扁,略翹起,沾上水銀,晾乾即成“金棍”。
(二) 煞金。即溶解黃金,用水銀溶解。待金溶解後,倒入冷水盆中,使之成為稠泥狀,叫做“金泥”
(三) 抹金,即在器物上用“金棍”塗抹金泥。
(四) 開金。將燒紅的無煙木炭放在變形的鐵絲籠中,用金屬棍挑著,圍著抹金的地方烤,以蒸發金泥中的水銀,使黃金緊貼器物表面。
(五) 壓光。用瑪瑙或硬度達到七八度的玉石做成的壓子在鍍金面反覆磨壓,把鍍金壓平,用以加固和光亮。
河南輝縣固圍村一號幕祭祀坑,出土的一件璜,用七塊玉石和兩枚鎏金的銅獸製成,是已發現的最早的鎏金器物。
古時鎏金除用於器物表面外,還用來給武器鍍金。(如:隋唐時宇文成都鳳翅鎏金鏜)
在天安門前的人民英雄紀念碑上,毛澤東主席寫得“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個大字,就是鎏金大字。(蘇教版語文七年級下冊11課《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瞻仰首都人民英雄紀念碑》中為“鎦金”)

冶煉技術

鎏金是自先秦時代即產生的傳統金屬裝飾工藝,是一種傳統的做法,至今仍在民間流行,亦稱火鍍金或汞鍍金。在東周和漢代以後均頗為流行,是當時最值得稱道的銅器表面裝飾工藝之一,先後稱為黃金塗、金黃塗、金塗、塗金、鍍金,宋代始稱鎏金。這種工藝程式是:
鎏金(鎦金)
①將黃金鍛成金箔,剪成碎片,放入坩堝內加熱至400℃左右,然後倒入汞,以攪動使金完全溶解於汞中,然後倒入冷水中使冷卻,逐成為銀白色泥膏狀的金汞合劑,這種液體俗稱為金泥,此一工藝過程通稱“煞(殺)金”。
②用磨炭打磨掉銅飾件器表面銅銹後,用“塗金棍”(銅製,將其一端打扁用酸梅湯塗抹後浸入汞內,反覆多次,使沾上一層汞,晾乾即成)沾金泥與鹽、礬的混合液均勻地抹在被器物表面,邊抹邊推壓(現代匠師稱此手法為“拴”,三分抹七分拴),以保證金屬組織緻密,與器物粘附牢固。此一工藝過程通稱“抹金”,塗在欲鍍銅飾件表面。
③以適當的溫度經炭火溫烤,使水銀蒸發,黃金則固著於銅器上,其色亦由白色轉為金黃色,此一工藝過程通稱為“開金”。如要求金屬較厚,即要將上述過程反覆多次(在實際操作中經過四次鎏金的銅件,金層厚約為36微米)。
④用毛刷沾酸梅水刷洗,並用瑪瑙或玉石製成的“壓子”沿著器物表面進行磨壓。使鍍金層緻密,與被鑄器結合牢固,直到表面出現發亮的鎏金層。此一工藝過程通稱“壓光”。再經過清洗壓光等工序,一件精美鎏金件的便誕生了。
在古代銅飾件裝飾中還有鎏銀,其工藝方法與鎏金相近同,亦是用銀、汞劑抹於器表。鑑別一件器物表面是否經鎏金,主要是標識其表層是否殘有汞。鎏金工藝發展到漢代已達到高峰,漢代貴族墓葬多有鎏金之器,且不像戰國時期只施於小件,而是有了不少大件鎏金器,並往往鎏金工藝與與鎏銀、鑲嵌等工藝相結合,集多種裝飾工藝於一體。

文化介紹

中國的鎏金技術文化,自戰國以來即大放光彩,尤以兩漢最為普遍,其製作方法是將金與銀混合熔化後,塗上銅器表面,經溫烤後固著,再加以打磨即成,華貴璀璨經久不褪。然而鎏金器流傳至今極為稀罕,主要原因是歷代以來戰亂損毀,再加上器物中有金成份,很多盜墓賊不知鎏金的藝術價值,就按重量賣給打金匠,熔練為金塊或金元寶,所以被破壞的鎏金器物不可勝數。
明銅鎏金瑞獸鎮紙明銅鎏金瑞獸鎮紙
80年代末,海外藝術品市場出現一股鎏金熱,1989年11月,美國紐約蘇富比藝術品拍賣公司拍賣一件明代鎏金彌勒佛像,底價為8萬元美元,結果以21&127;萬美元的高價成交,震驚了全球文物市場。許多藝術品收藏家和投資者把目光瞄上鎏金器,價格迅速上漲,至今的鎏金物已成為國際藝術品市場中的一匹“黑馬”。
鎏金人擎銅燈,是一件照明用具,由燈盤、燈柱和銅人三部分組成。通高16.3厘米,燈盤口徑8.8厘米,銅人高6.9厘米。燈盤較淺,平沿內斜,斜弧壁,盤外有兩周凸棱,盤中有高1厘米的錐狀釘,用來插蠟燭或纏繞燈芯,燈盤下為上粗下細的圓形燈柱,中間接口為子母口,拆卸方便。銅人遍體鎏金,身著楚服,頭挽右髻,發髹黑漆,寬額,濃眉大眼,直鼻小嘴,圓臉,耳微外移,左手捫胸,右手執燈,猶如擎著一把雨傘,神態典雅。整體造型美觀,工藝精湛,在力學原理的運用和工藝裝飾上,都可謂楚文化的精品。 鎏金人擎銅燈表明,戰國時期楚國的冶銅鑄造業已達到極高水平。
雷峰塔地宮出土的珍貴文物--舍利函鎏金銀質金塗塔首次在杭州露面。

代表作品

藏於美國的鎏金銅佛像
此像用青銅鑄造,高39.7厘米,表面鎏金,鑄造於十六國後趙太祖石虎建武四年(338年),現藏美國舊金山亞洲藝術館。佛座為四足方座,佛像高肉髻,寬額,雙手作禪定印,著通肩大衣,衣褶自身體中心線向左右對稱的雕出。雕法樸素,衣紋形式化。
金銅佛造像在東漢末年始見於記載,在佛教初傳期多被稱為金人。它大體上是伴隨著佛寺的興起而發達的,多供養在宮中或佛寺,在南北朝至唐代日漸繁盛。現存早期金銅佛像極少,後趙的這件金銅佛像是中國有明確紀年的最早佛像。
佛教自漢代傳入中國,但初期只被視作神仙道術的一種,流行不廣。西晉以後,社會動盪,人民生活痛苦,為佛教信仰的傳播提供了的寬廣的民間土壤;另一方面,匈奴鮮卑、羯、氐、羌等少數民族入主中國北方,它們的文化傳統與來源於西域的佛教更易於相互認同。因此,佛教在十六國時期得以迅速生長,並滲透到社會各個階層。這一時期出現了中國的最早一批高僧,他們得到了胡族統治者的大力扶持。西域僧人佛圖澄被後趙石虎尊為“大和尚”,他不僅宣講佛教,還參與軍政機要;佛圖澄的弟子道安被前秦苻堅迎至長安,領眾數千人,他制定了僧團法規儀式,為以後漢族地區的寺院制度奠定了基礎;5世紀初,龜茲僧人鳩摩羅什來到長安,在後秦君主姚興的扶持下主持譯經,他不僅系統譯出了大量大乘空宗佛典,還培養出僧肇、竺道生等一代建設中國佛教的優秀學者。十六國還是中國佛教藝術的輝煌時代,莫高窟、炳靈寺石窟、麥積山石窟等早期石窟寺開鑿於這一時代,現存佛教造像也始見於此時。在佛教東進的旅程中,十六國處於承上啟下的重要階段,從此開始,“佛教征服中國”的腳步加快了。
鎏金銅佛像
藏於安慶博物館的鎏金銅佛像
高12.4厘米,底座寬10厘米。
為釋迦牟尼銅坐像,束髮式肉髻,著佛頭青色。通體鎏金,雙目微閉,兩耳垂肩,結跏趺坐,施降魔印,著輕薄貼身的袈裟,露右肩。身材比例協調、造型優美。
鎏金人擎銅燈
荊門市博物館之寶“鎏金人擎銅燈”在乾清門門外兩側,陳設著十口金光閃閃的鎏金大銅缸,背襯紅色宮牆,富麗堂皇。這是宮中的露天陳設品,也作儲水防火的用具。缸自重四千多斤,能盛水四千多斤。宮中共有鎏金銅缸二十二口,加上其他銅缸﹑鐵缸,共三百零八口。
收藏館:荊門市博物館文物等級:國家一級文物出土地:沙洋十里舖鎮包山
1987年沙洋十里舖鎮包山二號楚墓出土了一件精美的文物———鎏金人擎銅燈。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