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雕文化貫穿於我國整個文明史而形成自具特色、豐富多彩的銅文化。銅文化自它一產生就與中國文化的發展同步,在每個發展時期又鑄銘著時代的印記。商周時代鑄銅及銅雕藝術已經達到了很高的水平,當時在政治、宗教、生活等領域已經的大量使用銅製品。
在秦以後的二千多年裡,銅文化概括了社會生活的所有領域,如貨幣、兵器、郵政、宗教、地震、冶金、天文、建築、氣象、中醫學等等,十六國時期銅造像藝術達到了很高的水平,唐代的銅雕像趨於世俗化。宋朝出現了仿古銅雕製品,明清時期的銅雕製品進入了更多的領域。
銅文化與其它文化相互滲透、相互作用、同步發展,形成了中國民族的傳統文化。 銅雕文化和中國銅文化的起源、發展有著密切聯繫。從歷代出土的銅文物就可以看出,每一件作品都銘刻著古人精湛的銅雕技藝。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銅雕文化
- 主要材質:銅
概況,銅雕文化案例,銅雕文化的民族風格,秦漢時代,魏晉南北朝時代,
概況
銅雕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幾乎貫穿整個人類文明史。我國在公元前兩千多年原始社會解體時期就進入了青銅時代。人類在尋找石器時認識了礦石,在燒制陶器時初步掌握了金屬冶煉技術。原始的冶銅術為古代冶金技術奠定了基礎,冶金技術的發展又為運用青銅製造生活用具、生產工具和武器提供了條件。金屬的使用,提高了社會生產力,推動了人類社會的發展進步。
銅雕文化貫穿於我國整個文明史而形成自具特色、豐富多彩的銅文化。銅文化自它一產生就與中國文化的發展同步,在每個發展時期又鑄銘著時代的印記。商周時代鑄銅及銅雕藝術已經達到了很高的水平,當時在政治、宗教、生活等領域已經的大量使用銅製品。在秦以後的二千多年裡,銅文化概括了社會生活的所有領域,如貨幣、兵器、郵政、宗教、地震、冶金、天文、建築、氣象、中醫學等等,十六國時期銅造像藝術達到了很高的水平,唐代的銅雕像趨於世俗化。宋朝出現了仿古銅雕製品,明清時期的銅雕製品進入了更多的領域。
銅文化與其它文化相互滲透、相互作用、同步發展,形成了中國民族的傳統文化。 銅雕文化和中國銅文化的起源、發展有著密切聯繫。從歷代出土的銅文物就可以看出,每一件作品都銘刻著古人精湛的銅雕技藝。
(圖)瑞麗文化牆銅雕
銅雕文化案例
塔爾寺的大象銅雕有什麼含義? 藏民族信奉“以和為善”之處人原則的信物圖——大象、靈猴、兔子以及吉祥鳥的“和氣四瑞”,大象還象徵財神,所以特別崇拜大象。
銅雕文化的民族風格
秦漢時代
秦漢時代的雕塑風格是嚴峻的風格,是陽剛之美的風格。秦漢俑馬、墓前石雕從整體上看,也許遠不及後世那樣精巧、細膩,而以拙重、粗獷為特色,然而正是這種“客觀簡樸性”,成為了秦漢時代文化精神的象徵。
秦漢時期的文化精神是積極進取、剛健有為的。這種精神也正是《周易》里“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以及《荀子》里“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在現實中的表現。秦漢雕塑的風格不是偶然的,它正是這一時期中華民族頑強的生命力、強烈的開拓、征服欲望的形象寫照。它繼承了遠古以來,華夏民族所表現出來的注重人力,與自然抗爭的崇高精神。有一種流行的說法,認為西方民族注重對自然的征服、改造,中華民族則表現為與自然的順應、融合。這種說法也許適合某些時代,但至少不適合先秦和秦漢時代的中華民族。如果沿著秦漢文化精神中的陽剛之氣追溯下去,就會發現早在遠古神話里就體現出了我們民族在早期的那種大氣磅礴,與自然抗爭以求生存的文化精神,如“精衛填海”、“女媧補天”、“夸父追日”、“愚公移山”、“后羿射日”,“共工怒觸不周山”等等就是最好的說明。
秦漢文化精神,就是先秦這種自強不息、奮鬥不已的頑強精神的延續。據說秦始皇南巡衡山,舟行至湘山遭遇大風,秦始皇大怒,使刑徒三千人斫樹成光山,向湘神顯示皇帝的威力,秦始皇這種不畏天命、敢於向神靈挑戰的精神正是雄偉的萬里長城、阿房宮、十二金銅巨像、力士孟賁像的思想基礎,也就是排列齊整、聲威雄壯的秦陵俑馬所要表現的精神。
漢高祖“大風起兮雲飛揚”的豪邁、蒼勁的詩句表明漢代文化精神就是在這種激越、高亢的基調里行進的。漢初曾一度流行所謂“黃老之學”,但這種主柔守雌的思想並非漢代統治者的真意,而是為了適應當時形勢的權宜之計,“無為”是策略,為的是大有所為。漢武帝開始,羽翼豐滿、國力強盛於是便抗擊匈奴、交通西域,創立了不朽業績。
“秦皇漢武,略輸文采”,秦漢的文化精神與雕塑風格達到了高度和諧,二者相得益彰。雕塑藝術以力量、氣勢、體積恰當地表現了這個征服自然、征服物質世界、開拓空間、占據空間的時代。這種合諧是中國歷史上再也沒有出現過的。
魏晉南北朝時代
魏晉南北朝時代的雕塑由秦漢時代統一的陽剛之美的風格分裂為兩大風格,這兩大風格如果從地域著眼可以分為南方風格與北方風格,其文化內涵則是陰柔之美與陽剛之美的風格,表現在當時最主要的佛教雕塑上是“秀骨清相”與“大丈夫之相”的分別。探索這一時期風格分裂的原因還必須聯繫到中華民族的文化精神在這一時期所發生的變化來看。
這是一個動盪的時代,西晉王朝覆滅後,中國形成了南北對峙的局面,北部中國成了遊牧部族爭逐、混戰的場所,南部中國則由逃亡到江南的貴族官僚建立起偏安南方的王朝,大批有高才實學、博通經史的文人學士避亂江南,對南朝文化起了重要作用。這一時期魏晉玄學對南朝人產生了很大影響。如果說秦漢時期人們在文化精神上表現出來的是慷慨激昂、努力奮發、以圖有所作為的話,那么南朝時期則以任其自然、隱匿山林、蔑視禮教法度、崇尚虛靜無為、講玄清談為時尚。值得注意的是,莊子哲學在以征服外界環境,以發展生產,重視世俗生活為特點的秦漢時期顯不出多少影響,而到魏晉南北朝時期卻受到了特別的重視。
在這種背景下,中華民族原有的剛健有為的精神在南朝減弱了,顯得陰柔有餘而剛健不足。顏之推在《顏氏家訓》里談到,南朝士大夫搽粉塗胭脂,香料熏衣,肉柔骨脆,景侯作亂時,著羅綺,抱金玉,伏床邊等死。縣官老爺看見驢子也心驚肉跳,說是老虎,這與《史記·遊俠列傳》中秦漢時代的英武剛健的儒生形象形成了多么鮮明的對比!
這一時期在雕塑中出現的“秀骨清相”的風格從藝術上看並不是沒有積極意義的。它意味著民族感性心理的豐富。在形式上,也較之前代的雕塑顯得細緻和講究,這也是藝術發展的必然階段。也正是由於風格上的分化,為中國雕塑在下一個階段形成新的統一風格奠定了基礎。其實不限於雕塑,當時在文化藝術上,南北朝時期普遍存在著兩種不同的文化風格。佛學家談到南北佛教的差異;學者注意到南人與北人在學風、學問方法上的不同;文學
史家談到南朝民歌和北朝民歌迥然相異的風格;書法家注意到南、北書法的不同風格……總的說來,在藝術方面,南方風格一般是婉約的、細膩的、秀美的;北方風格一般是豪邁的、粗獷的、壯美的;所謂“鐵馬秋風冀北,杏花春雨江南”,就是這兩大風格的寫照。
歷史的發展常常是充滿了戲劇性的。按說南朝在學術、文藝、典章制度方面堪稱華夏正統,加之禮樂之盛,富繞的山林物產之利,都是北朝所無法比擬的;十六國以及北朝統治者自己也不敢以華夏正統自居,按說,統一中國的應是南朝人而不是北朝人,然而結果正好相反,蠻勇強悍的北朝人最後征服了南朝,統一了中國,這應該是引人深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