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胎畫琺瑯技藝

銅胎畫琺瑯技藝

銅胎畫琺瑯技藝是我國著名的傳統手工藝品。

基本信息,名錄簡介,

基本信息


名錄名稱: 銅胎畫琺瑯技藝
編號: 5—8—28
名錄類別: 傳統手工技藝
申報地區: 衡水景縣

名錄簡介

燒瓷,是在銅質胎體上塗敷釉料,經燒結、彩繪、拋光、鍍金而製成的金屬工藝品。又稱“畫琺瑯”、“銅胎畫琺瑯”,是我國著名的傳統手工藝品。
清代康熙年間,歐洲彩繪琺瑯工藝品,傳入我國宮廷,旋即受到皇室們的喜愛。康熙五十七年,宮廷在內務府養心殿造辦處設琺瑯處,逐漸把我國的燒瓷製作推向高潮。乾隆年間(1736~1795年),燒瓷達到鼎盛時期,燒瓷技藝獲得全面提高,品種也逐漸增多,作品更加具有濃郁的民族特色。由於燒瓷技藝一直為宮廷所壟斷,所以後來隨著清朝的逐漸衰亡,清代後期燒瓷工藝一度失傳。 1958年,國家正式成立了北京燒瓷廠,在當時著名的燒瓷老藝人王安府和崔義亭等人的帶領下,燒瓷工藝得以恢復,並取得了空前的成就。但後因十年動亂、經濟因素等多種原因,燒瓷廠幾度轉產停燒。
為傳承這一民族技藝,燒瓷技藝傳承人張會芬在師傅郭振華的幫助下,經過多方努力、精心籌備,於1985年,創建了河北景縣龍華美術燒瓷廠。該廠專門採用傳統手工工藝,研發、製作燒瓷、傳承燒瓷技藝的廠家。
景縣的燒瓷多以仿古為主,品種繁多。有鼻煙壺、香爐、如意、瓶、盤、碗、罐、碟、酒具、菸具等日用品;有各種爐、鼎、爵、熏、斝等仿古器皿;還有大瓶、掛屏、插屏等大件藝術品。某些特殊的燒瓷製品,更以金、銀作胎,並與玉器、象牙雕刻、雕漆、景泰藍、木雕等相結合,更顯雍容華貴。
燒瓷從創燒到發展,在我國已有著幾百年的傳承歷史,有深厚的歷史底蘊和豐富的文化內涵,形成了獨特的民族燒瓷文化,具有著很高的歷史價值、文化價值、藝術價值和收藏價值。它既有景泰藍的厚重端莊、又有瓷器的明麗清雅;既有濃郁的民族特色、又有獨特的時代特徵。它體裁多樣,造型規整,彩料凝重,色澤靚麗,畫工精緻,古色古香又雍容華貴,絢麗的藝術風采、鮮明的民族風格、豐富的表現題材使它在眾多藝術品中,獨樹一幟。
但由於燒瓷屬於純手工製作,工藝特殊、繁複,對技藝水平要求很高,一般採用師徒傳承方式和家庭作坊式生產,所以技藝的傳承成本和製作成本都比較高。近年來,受生產方式、傳承觀念、人才培養和市場經濟等多種因素的影響,燒瓷生產舉步維艱,傳承了幾百年的民族手工燒瓷技藝,再次面臨著傳承人斷代、製作技藝失傳的危險,搶救和保護這一民族手工工藝迫在眉睫。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