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生階段
創始
元代(1271一1368年)是中國古代銃炮的創始期。在此之前,非金屬質的早期管形火器已有一百多年的發展史,1132年宋人陳規製成長竹竿槍;1232年金人創製飛火槍;1259年壽春府發明以巨竹為筒,發射“
子窠”的
突火槍。金屬管形射擊火器便是在此基礎上進一步發展而誕生的。
現知中國古代金屬銃炮的最早實物是元代製品,數量極其有限,全為銅鑄。其中有一件刻有銘文“
至順三年二月吉日綏邊討寇軍第叄佰號馬山”,此銃1935年發現於北京房山雲居寺,現藏
中國歷史博物館。元至順三年銃是目前世界上發現最早的金屬銃炮。
品種
存世元代銅銃皆是單管銃,有兩個品種。一種是輕型的,口徑較小,銃身細長,藥室隆起,銃尾中空以安木柄,由單兵手持使用,故稱手銃、手把銃;另一種是較重型的,口徑較大,形體粗短,需裝於架上發射,因其口部外侈呈碗形,故稱碗口銃、盞口銃。“至順三年”銃屬於此種。二者都在藥室壁上開火門(點火孔),皆從銃口裝填火藥,碗口銃於銃口處安放一枚石或鐵質的球形大彈丸,手銃則發射石或鐵質散彈。這兩種火銃後來便演變成為槍、炮兩個系列。
材質
中國古代金屬管形射擊火器以
青銅鑄造,主要是因為青銅質地堅韌,不易爆裂。中國古代青銅冶鑄業有著久遠的歷史,技術水平登峰造極,故順理成章地移植於銃炮的鑄造,而且一開始就是整體模鑄成型,起點較高。歐洲國家研製火炮幾乎與中國同時起步,但早期火炮多用鍛鐵條拼接然後加
箍製成炮管,耐受的膛壓有限,明顯要落後於元代銅銃。
發展階段
隨著
明朝的建立,銃炮的發展也進入一個新時期。明初青銅銃炮的發展主要體現於四個方面,均實現於
洪武年間(1368一1398年)。
制度嚴格
第一,嚴格的制度,促進了銃炮質量的提高。
經過元明之際的血火洗禮,
朱元璋極重視火銃這種新式武器,視之為神器,洪武初年不許各地自造,而統由中央的寶源局鑄造,分發各衛、所使用。寶源局本是鑄錢機構,這也體現了早期銅銃製造與傳統青銅冶鑄技術的密切關係。
中國軍事博物館藏洪武五年銅碗口銃,銘“水軍左衛進字四十二號大碗口筒重二十六斤洪武五年十二月吉日寶源局造”。各地舊藏和新發現的洪武八年以前的銅銃還有幾件,銘文格式完全相同,反映了當時造銃已有嚴格的制度。
隨著統治範圍擴大,新衛、所不斷增置,火銃需要量越來越大,集中製造日益困難。約在洪武十年,明廷便將造銃權力下放,各衛(或府)、所可以直接製造。1971年內蒙古托克托縣出土洪武十年銅手銃,銘“鳳陽行府造重三斤八兩監造鎮撫劉聚教匠陳有才軍匠崔玉洪武十年月日造”。現存還有不少洪武十年至十八年的銅銃,皆衛所製造,銘文中均無銃的編號,但絕大多數銘有監造、教匠(或教師)、軍匠(或習學軍匠、習學軍人)三級或其中二級人名。物勒工名,以考其誠。
品種創新
第二,銃炮的品種有所創新。
明初銃炮的主要品種仍是
手銃和碗口銃,但已發展出新品種。1972年河北寬城出土洪武十八年銅銃,形制類於手銃,但銃身加長,口徑增大,形體粗重,需裝於架上發射,是較早的一件直膛銅銃。
形制改進
第三,碗口銃的形制有較大改進。
中國軍事博物館藏洪武五年銅碗口銃,以及1964年山東冠縣出土洪武十一年銅碗口銃的身長、口徑與元至順三年銃相仿,但重量超出一倍多。這是因為洪武碗口銃管壁明顯加厚,能耐更大的膛壓。另外,洪武碗口銃的口部更為外敞,藥室更加隆起。
趨於大型化
第四,銃炮趨於大型化。
這體現在手銃銃型的基礎上發展出直膛銅炮以及碗口銃的管壁加厚、重量增加。更有甚者,1988年山東蓬萊營子裡村出土兩件洪武八年銅碗口銃,一長61、口徑26厘米,重73千克,銘“萊州衛萊字七號大炮筒重壹佰貳拾斤洪武八年二月日寶源局造”;一長63、口徑26厘米,重73.5千克,銘文格式全同,自銘“重一百二十一斤”。這是明初銃炮大型化的標誌,兩銃銘文也是現知中國古代以“炮(炮)”來指稱重型金屬管形射擊火器的最早之例。
繁榮階段
明成祖即位後,加強了對火器的控制,銃炮製造又歸中央政府控制。洪武十三年,明廷已成立專門的造兵機構軍器局,洪武二十八年又設兵仗局,中央政府的造兵能力顯著提高,永樂以後的銃炮便是由這兩個局主制。
隨著造兵制度的改變,火銃銘文款式也發生變化。現存永樂銅銃銘文普遍只有編號和製造年月兩個內容,趨於簡化,但格式、用字極為統一,尤其是採用統一的編號,隨年遞增。這些銃應都是中央兩局所造。1978年遼寧遼陽出土永樂七年銅手銃,銘“天字貳萬貳千伍拾捌號永樂柒年玖月日造”。首都博物館藏一件正統元年(1436年)銅手銃,銘“天字玖萬捌千陸佰拾貳號正統元年叄月日造”。可見天字銃的編號,永樂之後還延續了好幾代。據今所見,永樂還有以“奇字(12046號)”、“武字(4344號)”、“英字(15034號)”、“功字(18568號)”,正統有以“勝字(12775號)”,成化有以“烈字(2282號)”,弘治有以“神字(149號)”編號的銅銃,銘文格式相同。這些編號是否表示實際生產的件數,尚可考查,但可以肯定,這個時期尤其是永樂年間的造銃數量極為龐大,形成了一個高潮。這與明成祖南征北戰,重視火器有很大關係。永樂前期設立的
神機營,是世界上第一支專門的火器部隊。
從存世實物可以明顯看出,永樂銅銃普遍具有規格統一、銅質精良、鑄作精細、形制規整的特點,其工藝質量和規範化程度在元明銅銃中是第一流的。而且永樂銅銃有幾項重要的技術改進:
其一,手銃的身管改變了原來的直筒形,而做成自銃口至藥室逐漸增大,形似現在的
粉筆,因而使管壁自銃口至藥室逐漸增厚。說明時人對火藥燃燒所形成的氣體壓力自藥室至銃口遞減分布的規律已有認識,故以做出了合理的設計。
其二,銅銃的火門上普遍增設了一個長方形的曲面火門蓋,可以翻旋,以防止雨水打濕點火的藥線和藥室內裝填的發射藥。
其三,1967年河北萬全沙家店出土一件永樂十三年銅銃(屬直膛炮),銃管內遺有裝填物,內為火藥,外為鐵彈子,中為一個木活塞,其大小與銃管內徑基本吻合,這也就是後來文獻中所說的“木馬子”或“木送子”,能夠起到承彈閉氣,提高膛壓,增強射擊威力的作用。這是已知銃炮裝木馬子的最早一例。
這一階段銃炮鑄造技術先進,質量上乘,標誌著中國古代青銅銃炮在永樂年間(1403一1424年)達到了一個高峰。其後直至
弘治、
正德,基本上是承襲永樂時期的成果。1965年在湖南株州發現一件直膛銅炮,銘“正德陸年拾月內汝寧府知府畢昭守御千戶任倫奏準鑄造”。長81、口徑22厘米,重348千克,說明這個時期在火炮大型化方面,繼續有所發展。從弘治年間開始,朝廷也批准一些地區有限制地製造一些銃炮。地方造銃的銘文款式,自與統一編號的中央造銃有別。
仿製階段
仿製歐洲銃炮階段
15世紀初葉,歐洲的槍炮製造技術有了很大發展,借鑑鑄銅技術,開始以銅鑄炮,同時發明了套用於手持槍的火繩槍機,這是最早的機械點火裝置。15世紀中、晚期,中國銃炮基本停留於永樂時期的水平上,而歐洲槍炮卻迅速改進,一方面火炮益趨重型化(1453年奧斯曼帝國用以攻打君士坦丁堡的青銅炮重19噸),各項技術不斷改進,出現鑄鐵炮並迅速發展;另一方面,手持槍愈益輕型化,較為靈便、射擊準確的火繩槍發展成熟。於是歐洲槍炮技術全面超越了中國。
16世紀初,隨著歐洲
殖民主義者東侵,西方先進火器開始傳播到中國。正德十二年(1517年)
葡萄牙人來到廣東,獻給廣東僉事顧應祥一門火炮。由於明人稱葡萄牙為
佛郎機(轉譯自Frangi,本是
伊斯蘭教徒對歐洲人的泛稱,源自對Frank的不準確讀法),因稱其炮為佛郎機銃或佛郎機炮。正德末年(約1521年),廣東巡檢何儒招降葡軍艦船上的中國人,獲其鑄炮之法。
嘉靖二年即成批仿製,以後製造規模越來越大。就在嘉靖年間,火繩槍也傳人中國,明人稱之為鳥銃,大量仿製。由此開始了以仿製歐洲銃炮為主的時代,直至清末。
明嘉靖至萬曆(1522一1620年)這一百年中主要是仿造佛郎機銃和鳥銃。鳥銃都以熟鐵鍛制。佛郎機銃為葡人攜來之物,系以鐵鑄(見顧應祥《靜虛齋惜陰錄》、鄭若曾《籌海圖編》、嚴從簡《殊域周咨錄》)。嘉靖初年,明人仿製的銃炮,皆以銅鑄(《
大明會典·火器》、《
明史·兵志》),可能承襲了中國固有的青銅鑄銃傳統,後來則銅、鐵並行,存世實物就有不少是以鐵鑄成。可見鑄鐵炮在這個時候有了顯著發展,這當是西方先進技術影響所致。
嘉靖以後,中國傳統銃炮在某些方面也還續有發展,主要體現為創製出長管多箍鐵炮和三眼鐵銃等。青銅銃炮方面,手銃的身管明顯加長,口徑稍有增大。但從全局上看,中國傳統銃炮的進步不大,作用日益減弱,地位迅速下降。
衰亡階段
清朝建立後,由於清人崇尚騎射,本不會製造和使用火器。天啟六年(1626年),明軍在
寧遠之戰以新引進的西洋大炮重創後金,清人極受震動,乃網羅匠師,決意仿製,於
後金天聰五年(1631年)製成第一門大炮。其後,清人對火器愈益重視,銃炮製造規模日益擴大,技術不斷提高,至康熙時達到了高峰。由於清代銃炮從仿製西方起步,之後也循此路線發展,故入清後,中國傳統銃炮的發展就壽終正寢了。
清初火槍仍以
火繩槍為主,清人習稱之為鳥槍,皆以鐵制。火炮以明紅夷大炮為主,因清諱夷字,故改稱紅衣大炮。主要以青銅鑄造。中國歷史博物館藏
崇德八年(1643年)神威大將軍炮,銅體鐵心,長264、口徑13厘米,以滿、漢文銘“神威大將軍大清崇德八年十二月日造重三千七百斤”。此炮鑄於清人關前夕,身長、口徑不亞於現存
崇禎年間明廷仿製的紅夷大炮(包括鐵炮)。
清代以炮重自3500公斤至280公斤為重炮,自195公斤至13.5公斤為輕炮(《清文獻通考》)。
山海關長城存有兩門
康熙五十七年威遠將軍銅炮,紅衣炮型,長100和101厘米,口徑4和5厘米,重約85千克,是典型的輕炮。
康熙三十年(1691年),
三藩之亂平定,火器製造由興旺轉趨消寂。閉關鎖國,承平日久,
雍正以後,銃炮技術因襲祖制,停滯不前,甚至於不斷退化,火炮越造越輕,變而為抬炮(二人可抬),再變而為抬槍。至
道光二十年(1840年)前後,為抗禦英人,趕造了一些重炮,皆是康熙紅衣炮的舊制,不同的是,多以鐵鑄造。其時也仿康熙舊制,鑄造了一些較輕的銅炮,如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道光二十二年鑄造的神威將軍銅炮,炮長213、口徑5.3厘米,完全仿自康熙二十年南懷仁所鑄神威將軍炮的法式(載入《欽定大清會典圖·武備》)。
從19世紀60年代起,清政府開始大量購置西方近代鋼製槍炮,繼之又開設新式兵工廠進行仿造。由是,自明代中期以來從西方傳來的老一代火器漸被淘汰,青銅銃炮隨之退出了歷史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