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資產質量

銀行資產質量,經濟學領域術語,是指資產提供收益能力的大小和風險的高低。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銀行資產質量
  • 類型:經濟術語
內容
如果一項資產的收益率較高,風險較小,則此項資產的質量較高,反之質量較低。銀行應持有資本的數量與其資產的質量成反比:如果銀行的資產質量比較高,遭受損失的可能性就比較小,銀行不必動用資本進行補償,此時,持有這種高質量資產的銀行將可以保持較少的資本;反之,如果銀行的資產質量較低,既不能給銀行提基於公允價值計量的我用銀行資奉充足牢研究供較高的收益,又容易遭受風險損失,該銀行就應該保持較多的資本儲備。
從資產質量的本質屬性上看,不同的經濟環境、行業特點、生命周期、發展戰略等背景下的資產質量也有所不同,資產質量具有明顯的相對性、時效性與層次性。近年來國內商業銀行不良貸款餘額和不良貸款率總體保持雙降”的態勢,但因為經濟與金融改革推進程度的不同,資產質量的演變趨勢呈現出明顯的階段性特徵。準確把握資產質量演變態勢與階段性特點是商業銀行有效防控風險、實現越步轉型發展的重要前提。商業銀行只有保持自身資產質量穩定,才能具備持續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因此,商業銀行要準確把握巨觀調控政策的脈搏和銀行監管政策的變化,前瞻性地採取風險管控措施,有效防範重點行業、重點區域、重點產品風險,把保持資產質量持續穩定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