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家的騙局》是2015年電子工業出版社出版的中譯圖書,作者是阿娜特·阿德瑪蒂,馬丁·黑爾維格。
基本介紹
- 書名:銀行家的騙局
- 作者:[美]阿娜特·阿德瑪蒂,[德]馬丁·黑爾維格
- 原版名稱:The Bankers’ New Clothes: What’s Wrong with Banking and What to Do about It
- 譯者:袁誠、彭哲
- ISBN:9787121247804
- 類別:金融/經濟
- 頁數:428
- 定價:45.00
- 出版社:電子工業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5年1月
- 裝幀:平裝
- 開本:1/16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編輯推薦,目 錄,前 言,
內容簡介
當今的銀行系統錯在何處?過去數年的情況表明,銀行業的風險給經濟帶來了巨大的成本。很多人認為,提高銀行系統的安全性,必須以犧牲貸款和經濟成長為代價。《銀行家的騙局》一書審視了這種說法,以及被銀行家、政治家和監管者用以拒絕改革的言辭,揭露了這些觀點的錯誤之處。
阿德瑪蒂和黑爾維格認為,要使銀行系統更安全、更健康,無須犧牲銀行系統帶來的各項好處,也基本不會給社會帶來巨大成本。作者認為,銀行之所以脆弱,並不是因為銀行天生脆弱,而是銀行家希望它保持脆弱,並且還得逞了。銀行的脆弱使銀行家受益,卻扭曲了經濟,讓公眾承擔了不必要的風險。監管薄弱、執法不力導致的風險積聚,引發了2007—2009年的金融危機。建立更完善的銀行系統和防範危機可謂任重道遠。但是,人們並未從危機中吸取教訓。
作者在《銀行家的騙局》一書中清晰地指出了問題所在,旨在讓更多民眾參與這場討論,並提出了可行的改革計畫,列出了具體的實施步驟。
作者簡介
阿娜特·阿德瑪蒂(Anat Admati)是史丹福大學工商管理研究生院的喬治·G. 帕克金融學和經濟學教授。她同時在美國聯邦存款保險公司(FDIC)的系統分析諮詢委員會任職,並在《金融時報》、《彭博新聞》、《紐約時報》上發表了多篇文章。她被評為2014年《時代》雜誌“全球最具影響力100人”之一。
馬丁·黑爾維格(Martin Hellwig)是馬克斯·普朗克公益研究所主席。他曾是歐洲系統風險委員會諮詢科技委員會的第一任主席,並因其在金融監管方面的貢獻,獲得了2012年的馬克斯·普朗克研究獎。
編輯推薦
監管無力、執行低效還導致金融體系風險聚集,最終將美國房地產市場的衰退變成了一場金融海嘯。雖有滿目瘡痍,改革銀行業監管體系的努力卻被遊說、誤導破壞,從而以失敗告終了。理解銀行業並非難事。很多問題淺顯易懂。只要掌握了“資本”這類術語的確切含義,就能夠揭穿荒謬愚蠢的言論。而閱讀並理解本書,並不需要具備經濟學、金融學或量化領域方面的背景。
要使金融體系運轉良好,需要有效的監管和有力的執行。最重要的是,這需要有推行並實施合理措施的政治意願。作者撰寫本書的目的是希望更多的人能夠了解這一問題,使政客、監管者對公眾負起責任。漏洞百出而禍國殃民的言論——“銀行家的騙局”——必須被推翻。
目 錄
第1章 赤身裸體的銀行家
第一部分 銀行業、借款與風險
第2章 放大風險的借款
第3章 借款的陰暗面
第4章 “美好生活”真亦幻
第5章 銀行業多米諾
第二部分 增加銀行股本
第6章 我們能夠做些什麼
第7章 股本代價高昂?
第8章 有償賭博
第9章 甜蜜的補貼
第10章 銀行必須大舉借債?
第三部分 展望
第11章 此時不改,更待何時?
第12章 銀行業的政治博弈
第13章 他人之資
附錄 銀行家騙局醜態繼續——揭穿23個錯誤觀點
前 言
銀行家及其支持者常常危言聳聽,說新提出的措施會“損害信貸和經濟成長”。這樣的危言嚇倒了政策制定者。不過,對這些危言的解釋不是荒謬無比,就是誤導民眾。自大蕭條以來,借貸和經濟成長最嚴重的衰退發生在2008年秋天。這場衰退並不是拜監管所賜,相反,魯莽的行為、銀行和金融系統的過度脆弱才是肇因。有人說:“提高銀行的安全度,會損害所有人的利益”,這是不對的。
銀行業錯誤不少,改善銀行業任重道遠。銀行系統險象環生,只會令銀行家受益、大多數人受損。銀行系統的低效,日復一日地損害著經濟。銀行的羸弱、激勵的扭曲遏制了貸款的發放,延遲了經濟的復甦。金融危機及其對經濟造成的損失,是這個病態體系造成的最為明顯的傷害。然而,經濟的混亂、權術的橫行,阻礙了改革的進程。
要駁斥銀行家們的觀點並非難事。然而,很多人要么不了解內情,要么認為自己了解不了。很多人覺得自己無力評判或質疑銀行業“專家”的言論。其他人不願參與進來,或是有所顧慮而三緘其口。
讓更多的人了解內情,參與到辯論中來,是本書寫作的初衷。本書用平實的語言解釋了相關問題,希望藉此為金融改革贏得更多的支持者。因為要發起改革,就必須擴大支持者的隊伍。
本書能夠受到讀者的歡迎,令筆者深感欣慰。很多讀者反映,本書非常受用。更多的人參與進來,開始質疑錯誤的觀點,敦促施行有效的改革。相關問題也吸引了一批政策制定者的注意,筆者提出的某些問題,甚至已在監管機構或立法機關展開了討論。
然而,金融體系的現狀仍令筆者震驚。銀行的安全性依舊堪憂,它們並未做好準備,承擔所冒的風險。很多銀行尚未充分認定以往投資損失的具體數額,承擔損失更是無從談起了。“大而不倒”的機構,其行為尤其莽撞、危險。
政策辯論依舊在混淆視聽,這也令筆者失望不已。新近出現的錯誤說法,以及筆者揭露的一些荒謬觀點仍層出不窮,並繼續影響著政策的制定。人們仍在堅持錯誤的主張,卻無視、誤解、摒棄了筆者的觀點。為此,筆者撰寫了“銀行家騙局醜態繼續”一文(見本書網站bankersnewclothes.com以及中譯本末尾),對本書付梓數月以來的一些錯誤觀點做了簡明扼要的批判。
有人對筆者說,銀行業存在一些“盲點”。但是,盲目通常是有意的——“對錯誤視而不見,對過失充耳不聞”(see no evil,hear no evil)。瑪格麗特·赫弗南(Margaret Heffernan)在《有意盲目:我們為何視而不見自食其果》(Willful Blindness: Why We Ignore the Obvious at Our Peril)一書中指出:“為了獲得安全感,避免衝突、減少焦慮、保護聲譽,我們蒙蔽了雙眼。”有意的盲目使銀行家和政策制定者忽視、忽略了他們承擔的風險,將批評轉移到了他人身上。
很明顯,本書觸動了某些人敏感的神經。熟諳銀行業的人士告訴筆者,本書的解釋非常清晰,“大多數銀行家都能理解”,“但不幸的是,他們很難接受(這些結論)”。一名銀行工作人員說:“若把這本書送給老闆,我會被開除。”一家大銀行的執行官聽聞筆者之一將出席某個私人宴會,拒絕了宴會的邀請,告之以“我不能去”。
銀行家和說客提出了錯誤、誤導性的言論,政客和監管者卻會聽取他們的意見,與之合作。這也是本書的著力點。然而,錯誤的言論、有意的盲目充斥了學術圈和媒體;他們也參與了進來,繼續展陳銀行家的騙局。例如,某暢銷教材的2013年版仍在重複錯誤的觀點。這本教材系某知名學者、前中央銀行高管所寫。對於這些錯誤觀點,本書以及筆者早前的文章已有揭露,它們違背了商學院金融課程所講授的基本原理。
本書還談到了銀行學學術研究中的一些觀點及敘述,但是忽略了一些過於深奧的問題。例如,某些學術研究認為,銀行需要保持脆弱,需借入大量的資金。原因是,儲戶等債權人會監督銀行經理,一俟銀行經理胡作非為,就會予以“處分”。本書初稿的讀者告訴筆者, 這種想法太過學術了,與現實世界相去甚遠,不值得在書中討論。鑒於此,相關材料被歸入了“省略章節”,列於本書網站。
某些學術研究的觀點不是謬論,而是神話的堆砌。這些理論構想宣稱,它們解釋了銀行行為的必要性和有效性。但是,對於指向銀行行為非必要而又無效的事實,這些研究卻置之不理。這好比一種“解釋”吸菸行為的理論,它宣稱抽菸使人快樂,卻忽略了抽菸令人上癮、有損健康的事實。同樣,借款和冒險也會讓人上癮、造成危害。與銀行業相關的很多學術研究都忽略了這一事實。這些研究往往包含抽象的理論分析,但相關人員卻不花工夫去匹配理論與現實。
不少此類研究假定:銀行業的風險額度必定是有效的,因為它是自由市場活動的結果。對那些反對管制的遊說者,以及不願干預銀行業的政策制定者而言,這一推定著實方便好用。而那些喜歡理論研究或實證研究結論的人,根本不關心結論是否正確,也不關心研究的假設是否合乎現實。
此外,媒體報導同樣存在有意的盲目和偏見。記者常會援引銀行家、政策制定者和專家的觀點。但是,他們從未提出質疑,也沒有徵詢平衡的意見。媒體報導在解釋政策或辯論時,不時會提供錯誤、誤導性的信息。例如,與銀行負債有關的辯論依據的往往是錯誤的前提,仿佛辯論針對的是現金儲備,即被銀行閒置在一邊的資金;或者,辯論全然無視某些簡單事實,例如,存款是銀行債務的一部分。
本書在2012年10月即告完稿。隨後發生了一連串的事件:賽普勒斯爆發了危機,大型銀行醜聞及調查不斷,蘋果公司開始發行債券,一些銀行再次獲得了高額利潤。然而,這些事件並未改變本書的觀點和結論。舉例而言,大多數金融機構,包括貝爾斯登和雷曼兄弟,都曾獲得過創紀錄的利潤。但到2008年,它們或是關門大吉,或是接受了巨額援助。如果把銀行盈利算作“成功”,那么,這種成功源自於銀行的過度冒險。它使少數人受益、多數人受損。
本書的主旨是:只需採取簡單的措施,減少過度的風險和過度的冒險行為,銀行體系就能更加安全、更加健康,從而更好地支持經濟發展。例如,狀況良好的銀行可以像其他公司那樣,留存利潤進行再投資,或是向投資者發售新股,以此增強抵禦風險的能力。
有些銀行已經病入膏肓。清理這些銀行、整頓金融體系,乃是重中之重,即便一些銀行需要縮減規模或被關閉。而今,各國政府仍在隱瞞真相,為經營不善、大而不倒或繁而難控的銀行提供公開的支持。這不僅危險,而且代價高昂。
一旦撥開混亂的迷霧,有效的改革之路便一目了然。
2014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