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河帝國》是(美)艾薩克·阿西莫夫所作的系列科幻小說。包括:《銀河帝國:基地》《銀河帝國2:基地與帝國》《銀河帝國3:第二基地》《銀河帝國4:基地前奏》《銀河帝國5:邁向基地》《銀河帝國6:基地邊緣》《銀河帝國7:基地與地球》《銀河帝國8:我,機器人》《銀河帝國9:鋼穴》《銀河帝國10:裸陽》《銀河帝國11:曙光中的機器人》《銀河帝國12:機器人與帝國》《銀河帝國13:繁星若塵》《銀河帝國14:星空暗流》《銀河帝國15:蒼穹一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銀河帝國全集全套:1-15
- 出版社:江蘇文藝出版社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7539960973
- 作者:葉李華 (譯者) 阿西莫夫 (作者)
- 出版日期:2014年1月1日
- 開本:16
圖書簡介,閱讀順序,川陀,
圖書簡介
全集全套:1-15
基地七部曲
銀河帝國已有一萬二千年悠久歷史,一位心理史學家卻作出驚人預言:帝國即將土崩瓦解,整個銀河注定化作一片廢墟,黑暗時期將會持續整整三萬年!
機器人系列
“機器人”系列中的短篇作品主要收集在《我,機器人》和《其餘的機器人》等作品集當中。阿西莫夫利用自己提出的“機器人三定律”,為機器人建立了一套行為規範和道德準則,從而演繹出一系列推理性和邏輯性極強的精彩故事。
帝國三部曲
“銀河帝國三部曲”與“基地系列”的故事背景相同,但是彼此之間並未緊密結合,也可視為是各自獨立的作品。“銀河帝國三部曲”比較為人所知的特色是阿西莫夫打造的未來銀河帝國,還有一些未來科技,像是“逾時空躍遷”、“爆破槍”和“神經鞭”,以及著名的特殊景點,首都行星川陀。
“銀河帝國三部曲”與“機器人系列”扯上關係,是在後來的《機器人與帝國》里,阿西莫夫揭露地球為何充滿放射性時,提到了《繁星若塵》和《蒼穹一粟》的故事。而〈Blind Alley〉也是唯一設定在基地宇宙背景里的短篇小說。
阿西莫夫最初並未刻意將這個系列寫成三部曲,三本書的關聯亦十分薄弱。因此,這個系列的知名度遠比另外兩個系列低很多。後來,他重新寫科幻小說,決定統一“機器人系列”和“基地系列”。阿西莫夫遇到很大的困難,因為他最初並沒有想過要這樣做。兩個系列的設定根本完全無關。他決定擴寫兩大系列的故事,並用“銀河帝國三部曲”作為中間的橋樑。如上文所言,“銀河帝國系列”嚴格來說並非什麼三部曲。三部小說分別講述三個在銀河帝國建立早期、中期和晚期的故事。角色之間沒有特別的關係,故事強調主角的個人太空歷險過程多於討論帝國的興起。但是無論如何,“銀河帝國三部曲”幫助了艾莫西夫統一其小說,並且開展了銀河帝國兩萬年的歷史。
閱讀順序
按系列順序閱讀(也許更有情境)
大部分讀者應該都是聽說的基地才知道這部小說的,也是從流傳最廣的第一本基地正傳《基地》開始(個人體會這真是一個極好的切入點,從這裡開始讀最容易進入情境),而在正傳和後傳之間插入看前傳(不從前傳開始讀自有其道理,按讀客的順序看可將故事的轉折與衝擊效果最大化)。
並且由於基地系列和機器人系列之間互有少量劇透,相較之下先看基地系列對情節的影響略小,讓讀者處在和基地民眾一樣對前期歷史毫不知情的條件下來觀看故事,更增添了幾分神秘感和探索的樂趣。而帝國系列作為出版時間最早、和整個大系列相關性較小的獨立故事,放在最後作為尾聲來閱讀也十分合理。
基地系列
《銀河帝國:基地》(1951)
《銀河帝國2:基地與帝國》(1952)
《銀河帝國3:第二基地》(1953)
《銀河帝國4:基地前奏》(1988)
《銀河帝國5:邁向基地》(1993)
《銀河帝國6:基地邊緣》(1982)
《銀河帝國7:基地與地球》(1986)
(基地7部曲系列,也就是銀河帝國衰亡史的故事。)
機器人系列
《銀河帝國8:我,機器人》(序曲,機器人短篇集)(1950-1982)
《銀河帝國9:鋼穴》(1954)
《銀河帝國10:裸陽》(1957)
《銀河帝國11:曙光中的機器人》(1983)
《銀河帝國12:機器人與帝國》(1985)
帝國系列
《銀河帝國13:繁星若塵》(1951)
《銀河帝國14:星空暗流》(1952)
《銀河帝國15:蒼穹一粟》(1950)
(也就是銀河帝國漸漸成型的故事。)
按出版時間
按出版的時間順序閱讀(也許更有情境,及對作者的了解)
有很多人推薦這種閱讀方式,按這個順序閱讀,小說的懸念應會更棒一些(因人而異,有的人可能摸不著頭腦),沒準你讀到那篇的那段,突然腦洞大開,各種聯想如泉涌 ...
短篇
《銀河帝國8:我,機器人》(序曲)(1950-1982)
寫作順序
《銀河帝國15:蒼穹一粟》(1950)
《銀河帝國13:繁星若塵》(1951)
《銀河帝國:基地》(1951)
《銀河帝國14:星空暗流》(1952)
《銀河帝國2:基地與帝國》(1952)
《銀河帝國3:第二基地》(1953)
《銀河帝國9:鋼穴》(1954)
《銀河帝國10:裸陽》(1957)
《銀河帝國6:基地邊緣》(1982)
《銀河帝國11:曙光中的機器人》(1983)
《銀河帝國12:機器人與帝國》(1985)
《銀河帝國7:基地與地球》(1986)
《銀河帝國4:基地前奏》(1988)
《銀河帝國5:邁向基地》(1993)
按故事時間線
按故事的時間線閱讀(也許會失去小說的懸念,但更容易理清思路)
以一個時間觀察者的身份看。
這個閱讀順序可以讓讀者更容易的理解銀河帝國的世界觀,而不至於說到“川陀“你會想,這是什麼呀?
這個順序,讓你從一無所知開始,在銀河殖民初期的浪潮起伏中想必可以體會到更多的懸念震撼,然而後面基地系列的閱讀樂趣可能會受到影響,至少那些尋覓史前文明起源的探索都失去了神秘感。(因人而異)
機器人系列
《銀河帝國8:我,機器人》(序曲,機器人短篇集)(1950-1982)
《銀河帝國9:鋼穴》(1954)
《銀河帝國10:裸陽》(1957)
《銀河帝國11:曙光中的機器人》(1983)
《銀河帝國12:機器人與帝國》(1985)
(《我,機器人》是所有銀河帝國系列的開篇,然後是4部關於機器人丹尼爾與人類伊利亞的系列故事)
帝國系列
《銀河帝國13:繁星若塵》(1951)
《銀河帝國14:星空暗流》(1952)
《銀河帝國15:蒼穹一粟》(1950)
(帝國系列為3部,是過渡段,也就是銀河帝國漸漸成型的故事)
基地系列
前傳2部:
《銀河帝國4:基地前奏》(1988)
《銀河帝國5:邁向基地》(1993)
正傳3部:
《銀河帝國1:基地》(1951)
《銀河帝國2:基地與帝國》(1952)
《銀河帝國3:第二基地》(1953)
後傳2部:
《銀河帝國6:基地邊緣》(1982)
《銀河帝國7:基地與地球》(1986)
川陀
(Trantor)
川陀是第一銀河帝國的首都。行星表面積1.94億平方公里(七千五百萬平方英里,是地球的130%),除帝國皇宮之外,全部地表都由人造外殼覆蓋。川陀是一個深入地底的巨形的單一世界都市 (an ecumenopolis),人口高達450億,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公里232人(相當於每平方英里600人。和現實世界相較,紐約人口密度約為每平方英里27147.4人)。川陀的居民要么供職於帝國政府機構,要么從事維護和供給物資的工作。
作為銀河帝國的首都,川陀生活著四百億人,負責協助帝國處理全銀河系的行政事務。整個行星都覆蓋著不會損壞、不會腐蝕、閃閃發光的金屬外殼,作為無數巨大金屬建築的基礎。川陀後來隨著第一銀河帝國的滅亡而覆滅。
據《銀河百科全書》描述:
“…帝國末期幾位平庸的皇帝無法有效的管理銀河帝國,也是帝國衰亡的一大原因。為了供應川陀居民的口腹之需,每天都有數以萬計的太空船隊,負責載送來自二十個農業世界的糧食,船隊規模比任何一支帝國製造的星際艦隊都要龐大…由於川陀依靠其他世界的世界供應糧食,甚至所有的日常用品,這個行星變得越來越容易以包圍封鎖的手段征服。在帝國最後的千年,從未止歇的叛亂使每位皇帝都警覺到這個危機,保衛川陀脆弱的頸動脈變成了帝國的首要政策…
川陀,…在銀河帝國十三個千年的初期,這個趨勢達到了頂峰。它是帝國政府的中心,連續數百代以來未曾間斷。川陀位於銀河的核心區域,周圍都是人口最稠密、工業最發達的世界,所以很自然地變成了人類歷史上最密集、最富庶的社群。”[1]
《星空暗流》中提到了川陀歷史的梗概:川陀共和國的五個世界成長為川陀聯邦,然後是川陀帝國,最後征服整個銀河系,成為了銀河帝國。
一個川陀日等於1.08個銀河標準日。
川陀最著名的地方是川陀圖書館(同時又稱為“帝國圖書館”、“川陀大學圖書館”和“銀河圖書館”)
基地紀元約260年,吉爾莫發動政變,洗劫川陀,迫使帝國皇室逃至迪里卡斯(新川陀)。大浩劫後,川陀人口從400億驟減至一億。川陀大部分的建築物在大浩劫中被摧毀倒塌,僅有皇宮和川陀大學校園倖免。之後的兩個世紀間,川陀變成了一個農業星球,地表的金屬逐漸被變賣一空,農民翻挖恢復了越來越多的地表土壤以作農用。最後,農民和住在銀河圖書館的學者成為了川陀唯一的居民,川陀作為銀河系中心世界的歷史到此結束。農民們的語言慢慢演變成了與銀河標準語很大區別的方言,他們把川陀稱為“阿姆”(意為“家園”)。
川陀大學至帝國紀元12069年以來,一直是第二基地的秘密據點。
(具體見詞條川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