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歷史
(一)銀川市文聯歷屆文代會
1980年11月26日至30日,銀川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第一次代表大會在銀川市召開,文聯委員由40人組成,其中常委13人。選舉出主席肖文蔭,副主席宋德信、程宏、楊希聖、楊銀花,名譽主席邢善貴,秘書長劉銘盤、副秘書長韓行九。討論成立了6個文藝工作者協會,分別為文學藝術工作者協會、音樂舞蹈工作者協會、戲劇雜技曲藝工作者協會、美術工作者協會、攝影工作者協會、書法工作者協會。
銀川市第二次文代會於1984年8月30日至9月1日在賀蘭縣召開,文聯委員有52人組成,其中常委16人。選舉出主席楊希聖,副主席高嵩、劉銘盤、楊銀花、丁鈞、韓行九,韓行九兼任文聯秘書長。銀川市戲劇雜技曲藝工作者協會分設,成立銀川市戲劇工作者協會、銀川市曲藝雜技工作者協會,會議決定將7個工作者協會,改名為作家藝術家協會。
銀川市第三次文代會於1989年3月29日至30日在銀川召開,文聯委員由45人組成,其中常委11人。選舉出主席田兵,副主席高嵩、高耀山、陳硯芳,名譽主席楊希聖,高耀山兼任文聯秘書長。永寧縣文協成立。
銀川市第四次文代會於1994年12月26日至28日在銀川召開。文聯委員由47人組成,其中常委11人。選舉出主席田兵,副主席高耀山、羅雲飛、沈德志,羅雲飛兼任文聯秘書長。成立銀川市民間文藝家協會,銀川市音樂舞蹈家協會分設,成立銀川市音樂家協會、銀川市舞蹈家協會。
銀川市第五次文代會於2000年5月23日至24日在銀川召開。文聯委員由58人組成,其中常委14人,選舉出主席高耀山,副主席羅雲飛、沈德志、羅曉英、張慶祺、吳善璋、楊兆華,趙有毅任文聯秘書長。
銀川市第六次文代會於2005年9月28日至29日在銀川召開。文聯委員由60人組成,其中常委19人。選舉出主席郭文斌,副主席羅雲飛、吳善璋、李世峰、柳萍、郭可峻、黃智,馬志恆任文聯秘書長。銀川市曲藝雜技家協會分設,成立銀川市曲藝家協會、銀川市雜技家協會。
銀川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第七次代表大會於2014年1月18日至20日在銀川國際會議中心召開。大會選舉產生了銀川市文聯第七屆委員會委員70人,主席(1人)郭文斌;副主席(11人)張秉東(駐會)、趙傑(回族,駐會)、張治軍(不駐會)何立宏(不駐會)、倪士華(不駐會)、劉志騁(不駐會)、陳國鴻(不駐會)、馬紅霞(女,回族,不駐會)關寧國(不駐會)、圖婭(女,蒙古族,不駐會)、伏兆娥(女,不駐會);李德超任文聯秘書長。成立銀川市電影電視家協會和銀川市文藝評論家協會。銀川市興慶區、金鳳區、西夏區分別成立文聯組織。
(二)銀川市文在線上構設定
1、辦公室 1980年市文聯成立時設文聯辦公室。
劉銘盤(1982年——1984年)
王貴生(1984年10月——1989年11月)
羅雲飛(1989年11月——1995年)
劉萍(1995年——1998年)
趙有毅(1998年——2003年)
郭可峻(2003年1月——2005年10月)
李德超(2005年10月——2015年10月)
郝飛(2015年10月至今)
2、組織聯絡部 1984年設立協會工作部,1992年更名為組聯部。
劉均威(1984年——1988年)
馬嚴(1989年——1993年)
楊兆華(1994年1月——1996年2月任副主任,1996年2月——2000年8月任主任)
馬志恆(2000年8月——2005年11月)
秦斌(2005年11月——2015年10月任副主任)
孫燕(2006年9月——2015年10月任主任)
李德超(2015年10月至今)
3、協會工作部 2015年8月,將組織聯絡部分設為組織聯絡部和協會工作部兩個職能科室,並增加兩名事業編制和一名科級領導職數。
秦斌(2015年10月至今任主任),郭國軍(2015年10月至今任副主任)
4、《黃河文學》編輯部 1982年6月,成立《銀川文藝》編輯部,1982年11月,《銀川文藝》編輯部更名為《新月》編輯部,1987年下半年,《新月》因故停刊。1992年又申請創辦《黃河文學》,創刊為雙月刊,內部發行,1994年向全國公開發行。《黃河文學》是寧夏首府銀川市唯一一家文學期刊,由銀川市文聯主管、主辦。2007年,《黃河文學》由雙月刊改為月刊,目前頁碼128頁,平均每期發稿24萬字。發行量現為五千餘份。
1982年6月,負責人趙玉如、高嵩。
1982年11月,編輯部主任郝成功,副主任高嵩。
1984年至1986年5月,高耀山任編輯部主任。
1986年6月至1987年8月,趙玉如任編輯部主任,范海濤任副主任。
1992年至2004年,《黃河文學》主編高耀山、副主編於秀蘭。
2005年至今,主編郭文斌、副主編聞玉霞。
2009年12月至今,計虹任編輯部副主任。
5、銀川文學院 創研室於1991年成立,2006年12月,銀川文學創作研究室更名為銀川文學院。
1991年,何新南任主任,馬嚴任副主任
1992年馬嚴任主任
1996年高耀山兼主任
2001年郭文斌負責創研室工作
2004年,葛林任主任
2006年12月,銀川文學創作研究室更名為銀川文學院,葛林任院長,韓銀梅任副院長
2015年10月,唐榮堯任院長,李向榮任副院長
6、銀川書畫院 銀川書畫院成立於1991年。
1991年,田兵任院長,副院長沈德志、劉均威
2000年5月至2007年12月,沈德志任院長,副院長吳善璋、李憲
2003年1月,郭守中增任副院長
2009年8月,何立宏任院長,副院長倪士華
2015年10月,倪士華任院長,孫燕任副院長
主要職能
其主要職責是:
(一)貫徹執行黨的文藝工作方針和政策,管理指導所屬文藝家協(學)會,做好各協(學)會、縣(市)區、行業文聯及會員的聯絡、協調、服務工作,維護會員的正當權益。
(二)制定文藝規劃。適時制定和調整全市文藝發展規劃,及時就文藝工作的重大問題向市委提出建議,反映文藝界的情況和意見,當好市委、政府的文化參謀。
(三)組織文藝創作。組織文藝創作,開展文學藝術理論研究和評論;挖掘、收集、研究、整理民族文化精萃;組織全市性文藝評獎;辦好文藝刊物、文藝網站;指導銀川書畫院、銀川文學院的創作研究工作。
(四)培養文藝人才。組織作家、藝術家深入生活,採取各種形式培養文學、藝術人才,特別是少數民族文藝人才。
(五)開展文藝活動。組織開展各種形式的文藝活動,繁榮文藝事業,提高藝術水平。
(六)加強機關建設及內部管理,組織機關工作人員安排文聯重大活動;督促、辦理本會政務事務工作。
(七)開展本部門行政流程再造相關工作。
(八)承辦市委交辦的其它事項。
近年來,銀川市文學藝術事業,在創新中發展,在繁榮中前進,出現了前所未有的新局面。尤其是自銀川市第七次文代會以來,銀川市文聯全面貫徹黨的文藝方針,堅持文藝的“二為”方向和“雙百”方針,圍繞“出人才、出作品”這箇中心,認真履行“聯絡、協調、服務”的職能,調動一切積極因素,解放思想,更新觀念,開拓進取,大力發展先進文化,以“大銀川要有大文化”的精神,努力培育銀川文藝主陣地格局。團結和帶領全市文藝工作者加強文藝精品創作,使銀川文藝在全國的影響力逐步增強,推出了一批優秀文藝作品,造就了一批文藝人才,創造了一個良好的文藝生態環境。
銀川市文聯秉持“尖端、傳承、永恆”的發展理念,打造出五大系列品牌。魯迅文學獎、戲劇梅花獎等國獎獲得者人才品牌;《吉祥如意》《月上賀蘭》《農曆》等作品品牌;重獎“草根文藝家”、出版草根文學專號、為底層草根作者出書等文藝人民性的草根品牌;屆次性中國銀川音樂詩歌節、賞月詩會、銀川文藝高端論壇等活動品牌;市轄三區相繼成立文聯,組成文藝者之家的組織品牌。
圍繞“出人才、出作品”中心任務,全面實施文藝工作五大工程。一是文學藝術創作精品工程。旨在構建銀川文藝新的作品標誌庫。如 “文學銀軍”第一輯10卷本、銀川文學藝術精品工程系列叢書47卷本。二是重點作家藝術家品牌工程。不斷推出銀川作家藝術家的代表性人物,進行概念化整合。如書美影隊伍整合,兩個簽約作家系列,“文學銀軍”等。三是核心陣地工程。以《黃河文學》為龍頭,力爭打造出能夠進入全國核心視野的陣地品牌,形成磁核效應,創建銀川文學藝術陣地的產業鏈。四是文學藝術盛事工程。通過舉辦具有全國性的文學盛事,積累“大銀川”的文學藝術盛事量。比如“中國銀川詩歌節”,“守望生命大型詩會”,“書美影成就展”等。五是文學藝術生態工程。如和諧文聯的構建,環境問題討論,公益事業實踐,未成年人教育實踐等。
組織結構
領導機構
主 席 郭文斌
副主席 張秉東 趙傑 楊紅選
副主席(不駐會)張治軍 何立宏 倪士華 劉志騁 陳國鴻 馬紅霞 關寧國 圖婭 伏兆娥
秘書長 李德超
委員名單
銀川市文聯第七屆委員會委員
(70人)
丁 波 | 馬衛東 | 馬冬雅(女) | 馬紅霞(女) | 馬惟軍 | 王洪英(女) | 王博如 |
尹樹高 | 平 原(女) | 白永蔚 | 蘭大偉 | 伏兆娥(女) | 劉志騁 | 關寧國 |
關向陽 | 孫 燕(女) | 孫旭東 | 蘇炳鵬 | 蘇德友 | 李 晶(女) | 李小雄 |
李東星 | 李生濱 | 李向榮 | 李國強 | 李學智 | 李樹志 | 李德超 |
何立宏 | 宋 琰 | 張 濤 | 張 韜(女) | 張雲仙(女) | 張秉東 | 張治軍 |
張曉紅(女) | 張海峰 | 張淑萍(女) | 陳國鴻 | 范彥奎 | 圖婭(女) | 季 妍(女) |
周 建 | 周一新 | 屈連英(女) | 趙 傑 | 趙蘇平 | 趙含寧 | 郝 飛 |
俞學保 | 聞玉霞(女) | 秦 斌 | 錢朝暉(女) | 倪士華 | 徐明智 | 徐保林 |
郭文斌 | 郭國軍 | 郭春傑 | 唐榮堯 | 黃 智 | 曹海英(女) | 葛世卿 |
韓 東 | 韓銀梅(女) | 程利雲(女) | 傅 寧 | 詹安穩 | 蔡秀娟(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