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鉛山縣誌》是清同治12年[1873]出版的圖書,責任者是張廷珩。
《鉛山縣誌》是清同治12年[1873]出版的圖書,責任者是張廷珩。
《鉛山縣誌》是清同治12年[1873]出版的圖書,責任者是張廷珩。責任者 張廷珩 出版者 出版時間 清同治12年[1873]版本 刻本 分類號 文種 chi 總冊數 16冊 描述...
《鉛山鄉土志》成書於光緒戊申年(1908年),由鉛山知縣朱炳光主編。現有書稿存中國科學院圖書館,為抄本。《鉛山鄉土志》例目共分十七門,除了按《鄉土志例目》...
[嘉靖]鉛山縣誌 [嘉靖]鉛山縣誌,十二卷,(明)費寀纂修,明嘉靖刻本,收藏於寧波市天一閣博物院。古籍級別 2020年10月30日,入選第六批《國家珍貴古籍名錄》。
河口鎮,鉛山同知駐河口。同治《鉛山縣誌》載:河口鎮,縣北三十里,即古沙灣市也。當信河鉛河二水交會之沖,在汭口九陽石之上。商賈往來,貨物充牣。乾隆四...
參考資料 1. 抗戰中的第三戰區司令部在鉛山 .鉛山縣誌網[引用日期2016-01-17]V百科往期回顧 詞條統計 瀏覽次數:3718次 編輯次數:2次歷史版本 最近更新: 卿...
鵝湖山又名荷湖山,在江西鉛山縣永平鎮北十五里。《鉛山縣誌》載:鵝湖山在縣東北,周回四十餘里。其影入於縣南西湖,諸峰聯絡,若獅象犀,最高者峰頂三峰...
形成了“鉛山紅芽芋”獨特的自然生態環境。歷史淵源 鉛山盛產紅芽芋,種植歷史悠久。鉛山紅芽芋種植歷史可追溯至明萬曆年(1563-1620年),《鉛山縣誌》記載:“明...
江村,坐落於贛東北鉛山縣鵝湖鎮中部,緊臨寧上高速(寧德-上饒高速公路),北有信江水長流,南有鵝峰雄踞,西有螺螄山緊守水口,距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鵝湖...
---嘉靖《鉛山縣誌》西湖,在鉛山縣南門外,舊名江家湖,湖內生茭荷,多髙桺,沙嶼回折。---《大清一統志·卷二百四十二》西湖,在鉛山縣南門外,舊名江家湖...
據《鉛山縣誌》記載,清道光年間(1821-1850),鉛山白沙呂道賢的師公(師父的師父)在河口向福建星村的製作柳木蒸籠的師傅學藝,福建幫進行干預,不準呂道賢的...
鉛山縣永福寺,位於:鉛山縣永平鎮北極殿,原名曰觀音庵,後更名為永福寺 查閱清同治12年《鉛山縣誌》的鉛山縣城圖時,發現天排山西南麓原有一些石筍,筍前建有一...
石塘是一座千年古鎮,位於江西省鉛山縣東南部,是江西省首批歷史文化名鎮。據清同治版《鉛山縣誌》載:五代時(公元907年-960年)鎮北有方塘十口,名十塘,後...
瓢泉(Ladle spring),位於江西省上饒市鉛山縣稼軒鄉期思村瓜山下。 據《鉛山縣誌》卷五《古蹟》載:“瓢泉,在縣東二十五里,泉為辛棄疾所得,因而名之”。瓢泉因...
據《鉛山縣誌》悉知:武夷山在第十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是贛東北蘇區的一個組成部分。 1931 年元月,鉛山縣委的縣蘇維埃政府由信江北岸遷至石壠。 歷史沿革 建國...
而《鉛山縣誌》有載,蔣士銓名震京師後,“有某顯宦欲羅致之,士銓意不屑,自以方枘入圓鑿,恐不合,且得禍。鐘太安人亦不樂俯仰黃塵中,遂奉以南旋。”某...
由於政績顯著,所任職之處,去後地方志書(如《鉛山縣誌》、《寶慶符志》)都為立專傳。乾隆朝二位任過“相國的大學士尹繼善、陳弘謀則稱讚其為“治行第一”。
清乾隆八年,《鉛山縣誌》記載:(河口)“貨聚八閩川廣,語雜兩浙淮揚;舟輯夜泊,繞岸燈輝;市井晨炊,沿江霧布;斯鎮勝事,實鉛山巨觀。”民間有“買不盡...
鉛山制茶歷史悠久,早在宋代鉛山茶就成為貢品。《鉛山縣誌》中記載:“早在宋代鉛山就出產周山茶、白水團茶、小龍鳳團茶。明代宣德、正德年間(1426-1521年),...
據清同治《鉛山縣誌》,唐鹹通(860-873年)中於葛玄煉丹處建宗華觀,宋治平二年(1065年)賜名玉虛觀。宋元佑七年(1092年),改名為大葛仙殿。後又多次...
此《像贊》已收入明萬曆《鉛書》及歷屆《鉛山縣誌》,作者署名浦源。《稼軒公畫像》紙色陳舊發黃,損跡累累,明顯地已經過數次裝裱,根據落款“嘉慶壬申”和“...
事見《蘇軾詩集》卷三二《次韻蘇伯固主簿重九》詩題下施注及清乾隆《鉛山縣誌》卷五。送友歸葬 蘇堅是蘇軾的好友,也是黃庭堅的最真摯的朋友。有種朋友,不一定...
瓢泉,《鉛山縣誌》:“瓢泉在縣東二十五里,辛棄疾得而名之。其一規圓如臼,其一直規如瓢。周圍皆石徑,廣四尺許,水從半山噴下,流入臼中,而後入瓢,其...
⑥瓢泉:《鉛山縣誌》:“瓢泉在縣東二十五里,辛棄疾得而名之。其一規圓如臼,其一直規如瓢。周圍皆石徑,廣四尺許,水從半山噴下,流入臼中,而後入瓢,其水澄...
《鉛山縣誌》:“鵝湖山在縣東北,周回四十餘里。其影入於縣南西湖,諸峰聯絡,若獅象犀猊,最高者峰頂三峰挺秀。”②一榻清風:蘇軾《佛日山榮長老方丈五絕》...
淳熙二年(1175)進士,歷鉛山尉,恤民勤政。長於文詞,為寺碑,隱然有排邪之意,為倉銘,藹然有愛民之心(《嘉靖鉛山縣誌》卷九)。能詩,嘗與趙蕃等唱和...
據清同治《鉛山縣誌》記載,唐鹹通(860年—873年)中於葛玄煉丹處建宗華觀。宋治平二年 (1065年),宗華觀賜名玉虛觀。北宋元祜七年(1092年),玉虛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