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5微米大小的碳酸鈣質化石。包括顆石藻類所產生的顆石及與其相似的化石,也包括與顆石化石共生並且大小相近,但形狀不同,歸屬不明的絕滅類別如白堊紀的微錐石類與第三紀的盤星石類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鈣質超微化石
- 定義:1~35微米大小的碳酸鈣質化石
- 重要性:古海洋學研究主要材料
- 發現時間:1836年
1~35微米大小的碳酸鈣質化石。包括顆石藻類所產生的顆石及與其相似的化石,也包括與顆石化石共生並且大小相近,但形狀不同,歸屬不明的絕滅類別如白堊紀的微錐石類與第三紀的盤星石類等。
鈣質超微化石編輯 鎖定 1~35微米大小的碳酸鈣質化石。包括顆石藻類所產生的顆石及與其相似的化石,也包括與顆石化石共生並且大小相近,但形狀不同,歸屬不明的絕滅...
需要在電子顯微鏡下才能進行研究的微小化石的總稱。包括的生物種類很多,主要是超微浮游生物,其中以顆石為代表。...
超微古生物學的研究對象是個體直徑僅數微米至十多微米的一些鈣質小片,人們通常稱為鈣質超微化石,由於研究這些鈣質小片必須藉助於高倍偏光顯微鏡、相差顯微鏡和電子...
主要由顆石藻等鈣質超微化石組成,故又可直接以生物名命名為顆石藻軟泥。...... 主要由顆石藻等鈣質超微化石組成,故又可直接以生物名命名為顆石藻軟泥。...
在陸相地層中至今還未見有確實的鈣質超微化石的報導。2. 溫度在正常海的環境下, 溫度是顆石藻水平分布的決定因素。總的講, 顆石藻是喜暖性的生物,大多數種分布...
非顆石類鈣質超微化石 與顆石類形狀不同而與之共生,一般構造比較簡單,大多由少量的方解石晶體構成,個體也往往較大,如五個片狀晶體構成的五邊石型(如五邊石或...
放射蟲化石帶海洋在深海碳酸鹽補償深度以下,或在高緯度區浮游有孔蟲和鈣質超微化石一類鈣質殼材料不足的海區,需要依靠放射蟲、硅藻等矽質微體化石進行分帶。自從50...
位於墨西拿階之其底界位於鈣質超微化石Triquetrorhabdulus rugosus的滅絕面及Ceratolithus acutus的最低層位附近。階名源自義大利墨西哥的羅馬舊稱Zancla。 [1] 參考...
鈣質超微化石與古海洋學研究 含油盆地古海洋學、古湖泊學研究 [1] 劉傳聯科研項目 編輯 南海深水區古海洋學與優質烴源岩關係研究(編號2016ZX05026007-003),2016...
鈣質超微化石與古海洋學研究 目錄 1 人物經歷 2 研究興趣 3 學術兼職 4 科研項目 5 發布論文 6 專著 7 教學情況 劉堂...
上段為灰色、淺灰色泥岩夾白色砂礫岩、白雲質砂岩、鈣質砂岩。頂部以泥岩為主。厚337—819米,富含有孔蟲和鈣質超微化石,屬濱海、淺海沉積環境。...
微錐(nannoconids),即鈣質超微化石,是指1~35微米大小的碳酸鈣質化石,包括顆石藻類(coccoli-thophorid)所產生的顆石(coccolith)及與其相似的化石,也包括與顆石化...
現為國際通用的一個階。其底界位於浮游有孔蟲Paragloborotalia kugleri的最低層位,或鈣質超微化石Reticulofenestra bisecta的滅絕面(NNI帶的底)附近。 [1] ...
東海陸架下第三系發育良好,其中古新世靈峰組、始新世甌江組有孔蟲、鈣質超微化石序列完整,為西太 早第三紀地層對比簡表 平洋地區最完善的海相地層序列。...
格拉斯階(Gelasian Stage)是國際新近繫上新統上部的一個階,位於皮亞琴察階之上。其底界位於緊接鈣質超微化石Discoaster pentaradiatus和D.sulculus的滅絕面之下;...
鶯6井1532~1768m段屬大陸架陸緣海環境的砂質灰岩,砂岩夾頁岩,底部有生物灰岩及白雲岩。產有孔蟲,孢粉及鈣質超微化石等。...
台灣北港地區鑽孔中發現古新統雲林組﹐有鈣質超微化石﹐西部山麓帶和中央山脈帶有始新世畢祿山組﹑十八重溪組﹑達見組﹐晚始新世─早漸新世西村組﹐早漸新世四棱組...
白堊層是一種極細而純的粉狀灰岩,是生物成因的海洋沉積,主要由一種叫做顆石藻(Coccoliths)的鈣質超微化石和浮游有孔蟲化石構成,在英、法海峽兩岸形成美麗的白色懸崖...
白堊層是一種極細而純的粉狀灰岩,是生物成因的海洋沉積,主要由一種叫做顆石藻(Coccoliths)的鈣質超微化石和浮游有孔蟲化石構成,在英、法海峽兩岸形成美麗的白色懸崖...
“沖繩海槽第四紀微體化石研究”。“南海西沙北海槽第四紀微體化石研究”。“塔里木盆地白堊紀和第三紀地層研究”。中國東部第三紀鈣質超微化石研究”。...
未見鈣質超微化石,僅見孢粉、藻類化石。靈峰組不整合覆於其上(T5地震反射面);與下伏石門潭組不整合接觸(T6地震反射面)。為非海相沉積,是麗水凹陷的主要烴油源...
年代:N1命名:南海石油分公司胡平忠、蘇厚熙等,1981年命名。特徵:灰色泥岩與砂質灰岩、白雲岩、砂質白堊不等厚互層,夾粉砂岩。產有孔蟲、介形蟲、鈣質超微化石、...
按固結程度的不同又可進一步分為鈣質軟泥、白堊和石灰岩。鈣質軟泥(有孔蟲軟泥約占98%、還有少量鈣質超微化石軟泥和翼足類軟泥)是主體,分布也最廣泛,約覆蓋世界洋...
centralis,Subbotina angiporodes lindiensis(P13-P15);介形蟲為Spinileberis組合,Sinocypris-Candona組合和Chinocythere-Candoniella組合;鈣質超微化石:Reticulofenestra...
在永暑礁東北約55km處的NS99-52站新命名了“東生海山”,其西北坡獲含第四紀鈣質超微化石的礁灰岩,以及由抱球蟲類等生物碎屑和膠磷礦組成的鈣質磷塊岩和含磷生物...
白堊層是一種極細而純的粉狀灰岩,是生物成因的海洋沉積,主要由一種叫做顆石藻的鈣質超微化石和浮游有孔蟲化石構成。公元前6500萬年白堊紀末期,發生地球史上第五次...
本組含有孔蟲、鈣質超微和孢粉化石,其中有孔蟲浮游類為N16—N17帶,主要代表分子有Globorotalia acostaensis、Globigerina nepenthes、Globoquadrina dehiscens、Sphaero...
富含以鈣質超微化石:Discoaster quinqueramus,Ceratolithus rugosus,Sphenolithus abies等;及有孔蟲:Pulleniatina obliquiloculata,Globorotalia tumida,Sphaeroidinella...
第八章 鈣質超微化石(CalcareousNannofossils) 一、概述 二、一般形態和構造 三、分類 四、生活環境 五、時代分布 第九章 樣品的採集、處理及化石群的分異度 一、...
acostaensis,Globoqudrina altispira,Sphaeroidinellopsis sminula等;鈣質超微化石:Discoaster quinqueramus,D. berggerenii等;介形蟲為Spinileberis infexicostata-Cy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