釩鉛鋅礦

釩鉛鋅礦

釩鉛鋅礦是在1854年由法國的礦物學家Alfred Louis Oliver Legrande Des Cloizeaux命名而來。顏色呈桔紅色到紅棕色或黑棕色。晶體以雙錐狀或柱狀居多,少數呈板狀,晶面通常顯得粗糙不平。顏色以褐紅、黑褐或橙色為主,並具有橙至褐紅色的條痕,比重大(6.2),硬度低(3~3.5)為其特色。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釩鉛鋅礦
  • 外文名:Descloizite
  • 顏色:呈桔紅色到紅棕色
  • 晶系斜方晶系
  • 硬度:3~3.5
  • 命名時間:1854年
簡介,物理性質,化學特性,重要產地,野外產狀,鑑定特徵,釩鉛鋅礦鹼性還原熔煉,

簡介

釩鉛鋅礦是一種富含釩酸鹽礦物,成分中少量的可以取代的位置,少量二價鐵可以取代鋅或銅的位置。如果鋅均被銅所置換,則形成釩銅鉛礦(Mottramite,PbCu(VO4)(OH))。
釩鉛鋅礦常以次生礦物形成於產在鉛、鋅的礦脈礦床氧化帶中,且兩種礦物常在同一晶體交替生長,使得晶體的顏色或光學性質呈帶狀變化。還以皮殼、羽毛狀集合體和葡萄狀塊體產出。
釩鉛鋅礦產於鉛鋅礦脈及氧化帶中。顏色為褐、紅、橙、棕等色調並有發黑的深色,透明或半透明,有油脂光澤玻璃光澤。晶體多為柱狀和雙錐狀,也有板狀,晶體集合體有塊狀、粒狀、殼狀、鐘乳狀、纖維狀和葡萄狀等。

物理性質

晶體:雙錐狀、柱狀、較少板狀集合體型態:塊狀粒狀、殼狀、鐘乳狀、纖維狀、葡萄狀;
硬度:3——3.5;
解理/斷口:解理;貝殼狀或參差狀的斷口
透明度:透明半透明
顏色:褐紅、橙、黑褐色;
條痕:黃橙色到紅棕色;
比重:6.2;
其它:具脆性。

化學特性

化學成分:Pb(Zn, Cu)(VO4)(OH);
化學分類:釩酸鹽
化學性質:易溶於酸。

重要產地

(1)美國亞利桑那州Mammoth mine、新墨西哥州的希爾巴羅
(2)英格蘭什羅浦郡首府舒茲伯利的Pim Hill
(3)墨西哥Los Lamentos的Ahumada mine
(4)德國巴登的Niederschletten、Lauterthal和巴伐利亞
(5)義大利維蘇威火山地區
(6)伊朗的Sah Changi mine
(7)納米比亞的Tsumeb、Uitsub
(8)辛巴威的Broken Hill mine
(9)剛果加丹加省(薩伊沙巴區)
(10)巴西Minas Gerais的Itaccoambi mine
(11)阿根廷科爾多瓦

野外產狀

釩鉛鋅礦為次生成因的一種礦物,常與釩銅鉛礦(Mottramite)一起產於鉛、鋅礦床的氧化帶中。而經常共生的礦物還包括釩鉛礦(Vanadinite)、磷氯鉛礦(Pyromorphite)、方解石砷鉛礦(Mimetite)和白鉛礦(Cerussite)等。

鑑定特徵

(1)橙色至褐紅色條痕;
納米比亞的釩鉛鋅礦納米比亞的釩鉛鋅礦
(2)比重大,達6.2;
(3)摩氏硬度偏低(3——3.5);
(4)易溶於酸;
(5)在火焰中易熔。

釩鉛鋅礦鹼性還原熔煉

釩鉛鋅礦是一種富含Pb、Zn的釩酸鹽礦物,廣泛分布於世界各地,如納米比亞、尚比亞、南非、中國等。近年來,在我國的貴州省黔西地區發現儲量很大的釩鉛鋅礦,有價金屬含量高,具有重大的利用價值。當前國內外傳統的釩鉛鋅礦冶煉方法流程長,操作複雜,均難以高效地綜合回收其中的有價金屬,而且容易造成資源浪費和環境污染。例如,傳統的酸法直接浸出釩鉛鋅礦,以硫酸作為浸出劑提取其中的 V,往往需消耗大量的酸,同時礦物中其他有價金屬及雜質也會被強酸溶解。
鑒於V資源鈉化焙燒過程和鹼性還原直接熔煉 Pb過程的特點,考慮到釩鉛鋅礦的資源特性,本文擬利用鹼性還原熔煉工藝處理釩鉛鋅礦(工藝流程圖如圖所示),即在鹼 性介質中,通過控制反應溫度和還原氣氛,使Pb、Zn還原成金屬,Pb沉積在底部,Zn由於在高溫下具有較大蒸氣壓而揮發進入熔煉煙塵中,並最終以ZnO 的形式被捕集回收,而V將轉變為可溶性釩酸鈉鹽,經過浸出後進入到溶液中得以提取,最後經淨化除雜後用於生產 V 的冶金產品。本文以釩鉛鋅精礦為原料,採用鹼性還原熔煉工藝進行冶煉研究,重點研究了熔煉溫度、添加鹼量、碳量等對熔煉過程的影響,以及浸出溫度、液固比、浸出時間對鹼熔渣浸出過程的影響,以期達到綜合利用釩鉛鋅礦的目的。
釩鉛鋅礦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