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灸資生經

《針灸資生經》,針灸專著,7卷。宋王執中(叔權)撰,刊於嘉定十三年(1220年)。卷1為腧穴部位及主治、針灸法,按頭、面、肩、背俞、側頸項、膺俞、側腋、腹、側脅及手、足三陰、三陽分列諸穴,共收載360穴,附經穴圖46幅;卷2為針灸須藥,針忌,孔穴相去,定髮際、同身寸等針灸方法;卷3至7分別論述虛損、勞瘵、腎虛、消渴等臨床各科病證共193種針灸治療取穴法和配方。對宋以來文獻有所論述,並結合個人臨床經驗予以補充闡發,增列部分有效單驗方,對針灸臨床發展有指導意義。作者關於魄戶、大椎、巨骨等穴之辨誤、足三里穴之考證,以及對取穴時重視壓痛點之尋找和注意患者體位的記述,對提高取穴正確性及療效具有現實意義。此書收羅宏富,作者不囿舊說,有不少獨到見解,故具有較高參考價值。

基本介紹

  • 書名(異名):《針灸資生經》
  • 作者:王執中
  • 成書年代:南宋
  • 歸屬類別:中醫典籍
成書背景,流傳版本,作者簡介,書評、序言,章節目錄,內容簡介,影響評價,

成書背景

因當時社會重方藥輕針灸,王執中輯錄了《內經》《銅人》《千金》《外台》等典籍和方書,結合本人臨床經驗,彙編而成《針灸資生經》一書。本書卷三至卷七的針灸治療部分,每一病證下輯錄了大量前人治療該病的腧穴,舉凡《明堂》《銅人》《甲乙》《千金》《外台》《本事》等書,以及秦承祖、許希等人和當時民間所用腧穴,無不兼收並蓄。

流傳版本

現存南宋嘉定十三年(1220年)刊本、南宋紹定四年(1231年)刊本、元廣勤書堂刊本及《四庫全書》本等版本,朝鮮、日本亦曾翻刻該書,1949年後有排印本出版。

作者簡介

王執中,字叔權,浙江瑞縣人,南宋著名針灸學家。曾任從政郎、豐州教授。

書評、序言

銅人明堂,黃帝、岐伯、鬼臾區留以活天下後世。自隔垣透膚之妙無傳,乃謂是能絕筋脈傷,至望而畏之。有疾則甘心於庸醫,百藥之俱試。不知病在巔者,必灸風池風府,非桂枝輩所能攻;病在膺者,必灸刺魂門,雖枳實輩不能下。遂至於束手無策,豈不哀哉?近世朱肱、龐安常俱為針法,許知可亦謂病當以刺愈,三衢鄒握虎以治法為歌詩該括行,古聖賢活人之意,賴以復傳。今東嘉王叔權又取三百六十穴,背面巔末,行分類別,以穴對病。凡百氏之說切於理,自己之見得於心者,悉疏於下。針灸之書,至是始略備;古聖賢活人之意,至是始無遺憾。傳謂為人子者,不可不學醫。予親年八十,精力強健,非賴此書耶。因俾醫衛世傑訂證不傳見者十有八條,鋟木庾司,以補惠民之闕。
時嘉定庚辰孟夏朔承議郎提舉淮南東路常平茶鹽公事徐正卿序

章節目錄

針灸資生經第一
偃伏頭部中行十穴
偃伏第二行左右十四穴
偃伏第三行左右十二穴
側頭部左右二十六穴
正面部中行六穴
面第二行左右十穴
面第三行左右十穴
面第四行左右十穴
側面部左右十四穴(更二穴)
肩膊部左右二十六穴
背俞部中行十三穴
背俞第二行四十四穴
背俞第三行左右二十八穴
側頸項部左右十八穴
膺俞部中行七穴
膺俞第二行左右十二穴
膺俞第三行左右十二穴
膺俞第四行左右十二穴
側腋左右八穴
腹部中行十五穴
腹第二行左右二十二穴
腹第三行左右二十四穴
腹第四行左右十四穴
側脅左右十二穴
手太陰肺經左右十八穴
手陽明大腸經左右二十八穴
手少陰心經左右十八穴
手太陽小腸經左右十六穴
手厥陰心主脈左右十六穴
手少陽三焦經左右二十四穴
足厥陰肝經左右二十二穴
足少陽膽經左右二十八穴
足太陰脾經左右二十二穴
足陽明胃經左右三十穴
足少陰腎經左右二十穴
足太陽膀胱經左右三十六穴
針灸資生經第二
針灸須藥
針忌
孔穴相去
定髮際
論同身寸
審方書
穴名同異
點穴
論壯數多少
艾炷大小
點艾火
治灸瘡
忌食物
避人神等
相天時
針灸資生經第三
虛損
灸二十種骨蒸
勞瘵(傳屍 骨蒸 羸瘦)
腎虛
消渴(消腎 消中)
陰痿縮(兩丸騫)
陰挺出
轉胞
陰莖疼
膀胱氣
陰汗(濕癢)
陰腫(陰瘡)
小腹痛
小腹脹滿
疝(諸疝氣 胎疝 寒疝 卒疝)
淋癃(淋瀝 余見小便不通)
小便難(不通 不利)
小便五色
治夢遺失精(白濁)
大便不通
大小便不通
小便不禁(遺尿附)
大便不禁(余見泄瀉)
泄瀉(余見吐瀉)
飧泄
溏泄
痢(余見瀉)
便血
痔( 漏 余見瘍 )
腸風
腸痛(余見腸)
腸鳴(腹鳴)
脫肛
霍亂轉筋
霍亂吐瀉(余見轉筋)
嘔吐(又見喘嗽)
乾嘔
傷寒嘔噦(諸噦)
胃痛(寒熱)
反胃
食不下(不化)
不能食
不嗜食
食氣(無味)
食多
瘧(脾寒)
脾疼(余見心腹痛)
針灸資生經第四
心痛
心恍惚(余見肺中風)
心驚恐
心喜笑(怒)
心氣(健忘 無心力 失志)
心憂悲(哭泣 余見癲邪)
嘆息(太息)
心煩悶(心痹 余見心氣)
膽虛(膽熱)
嗜臥
不臥
夢魘(雜夢)
癲邪(鬼邪 ○扁鵲針邪病十三穴見千金)
癲狂(狂走 狂言)
癲癇螈(小兒螈)
癲癇(癇附 餘論見風癇)
癲疾(餘論見風癇)
驚癇(小兒驚癇 急驚風 慢驚風)
風癇(五癇)
風勞(余見勞)
風痙(角弓反張)
風眩(余見頭目眩 餘論見風癇)
風痹(余見肩穴)
中風(中風寒熱 餘論見偏風)
中風不語(中風口噤附 余見口啞 口眼 )
偏風(偏枯 半身不遂)
痰涎(痰飲 吐沫 余見唾)
唾血(嘔血 吐血 余見唾)
喘(余見咳嗽)
肺氣(肺風)
咳嗽(余見咳逆)
咳逆(余見咳逆上氣 喘 傷寒嘔噦)
咳逆上氣(上氣 又見咳逆)
少氣(短氣 乏氣 結氣)
賁豚氣(伏梁氣 息賁)
症癖(余見疝瘕)
積聚
積氣
腹痛(余見心痛)
腹滿(心滿脹)
腹脹(胸脅脹附 心脹 余見心腹滿脹)
心腹堅大(餘論見腹滿)
鼓脹(余見腹脹)
水腫(雜腫 四肢腫 石水)
針灸資生經第五
臍痛
膺痛
胸滿(胸脅滿 龜胸)
胸脅痛(胸痹痛 余見胸滿)
鬲痛(五噎 氣哽)
背痛(胸背 背脊 余見肩背勞瘵)
肩背酸痛(肩膊 肩臂 余見背痛)
肩痹痛(不仁不舉)
臂痛(臂無力)
腋痛(腋腫)
腕勞
肘痛(肘攣 不仁)
手麻痹不仁(不舉)
手指攣(手掣痛 餘論見手麻)
手熱(手寒 手清 手心熱)
足麻痹不仁
足不能行(不能立 不收)
足寒熱(脛寒 又見足雜病)
足雜病(跟股 脛 腿 髀樞 余見腳膝攣)
腳氣
腳弱(腳痹)
腳腫
四肢厥(手足不舉 余見手足麻痹)
屍厥
腳膝痛(攣急不收不仁)
膝痛(余見腳膝)
腰腳痛(余見腰膝)
腰痛(腰強 腰屈)
腰脊痛(余見背痛)
脊痛(余見腰脊風反張)
腠理
骨疼(骨髓)
針灸資生經第六
耳鳴
耳痛
耳聾
耳(生瘡)
目痛(目瞑)
目上視(目動)
目淚出
目眩
目不明(目KT KT目暗 目眇)
目翳膜(白翳 目KT 目)
目赤(目黃 目青)
青肓(雀目 疳眼)
口眼(余見中風 偏風不語)
口喑啞(舌不能言 余見中風失音)
舌強(吐舌 重舌)
口緩(欠伸 失欠)
齒齲
口舌乾苦(熱臭)
口齒疳瘡(牙齒齦腫 牙關急)
齒噤(口噤 余見中風)
牙疼
鼻塞不利(不聞香臭)
鼻有肉(生瘡)
鼻涕出(鼻乾 鼻嚏)
鼻痛(余見鼻瘡)
鼻衄
咽喉腫痛(生瘡)
喉咽鳴(雜病)
咽喉乾
喉痹
唇頰腫痛(頤頷腫)
頸項強(急腫)
頭風(頭眩 又見頭旋)
頭痛(偏頭痛 余見傷寒頭痛)
腦痛(腦風)
頭旋(頭重)
頭腫
頂腫痛
面腫(余見水腫)
針灸資生經第六
面痛(面赤 面黑)
傷寒(熱病 陰證 陽證)
黃膽
傷寒頭痛(余見頭痛)
傷寒寒熱(余見自汗 傷寒無汗)
寒熱(又見傷寒寒熱 中風寒熱)
腹寒熱氣(冷氣 又見勞)
身寒痹(濕痹不仁 又見手足痹不仁)
自汗(傷寒自汗 盜汗)
汗不出
傷寒無汗
發背(癰疽 瘍 余見痔漏)
癭瘤(肉瘤)
風疹(癮疹)
歷節風
疔瘡(瘍 魚臍瘡 窩瘡 疳瘡)
癬疥瘡(白癜風 疣目)
蠱毒
犬傷(蛇傷)
乳癰
乳腫痛(乳少 吐奶)
婦人無子
婦人血氣痛
血塊(瘀血)
血崩(崩中漏下 惡露不止)
產後余疾(產前)
難產(胞衣不出 子搶心 落胎)
月事
赤白帶

內容簡介

《針灸資生經》共七卷,屬於類書性質。卷一分部論述了頭、胸、腹各部腧穴,分經論述四肢腧穴,附圖46幅。卷二論述針灸法,尤以有關灸法居多,以及定穴、禁忌等。卷三至卷七,全部為論述各種證的取穴與施治,對各科均有記載。如卷三敘述虛損、生殖、泌尿 、消化系統疾病;卷四敘述神志精神、風疾、呼吸等方面諸證以及積聚、症瘕、腹滿、水腫等證;卷五敘述諸痛證與手足筋骨疾患;卷六敘述頭面、五官疾患;卷七敘述傷寒、黃疸、婦人胎產經帶及瘡瘍等外科諸證,全書共193種病證。其特點是對不少臨證有效的別穴分別列於各篇,如眉沖、明堂、當陽、窮骨、百勞等21個民間常用的穴位。而督俞、氣海俞、關元俞、風市俞等穴位,皆為王惟一《銅人腧穴針灸圖經》所未載,是首次記於《資生經》的。說明王氏重視民間經驗及資料的整理研究。另外,該書對魄戶、大椎、巨骨、照海、申脈、肓門、鳩尾等諸穴的辨誤,對足三里當以犢鼻下三寸為是等考證,都是寶貴資料。該書在《千金要方》基礎上,提倡以中指橫紋同身寸取穴法,“今取男左女右手中指第二節內庭兩橫紋相去為一寸,若屈指則旁取側中節上下兩紋角,相去遠近為一寸,是謂同身寸。自依此寸法,與人著艾療病多愈,今以為準”(《千金要方·卷二十九》始載此法,《針灸資生經》始用“同身寸”之稱)。這種取穴法,一直沿用至今,成為針灸學取穴規範。其他在臨證中強調壓痛點的反應,注意病人體位的意義等,都有一定價值。

影響評價

《針灸資生經》為宋以前所未見的一部因證配穴、內容豐富的臨證針灸專著。由於王氏重視實踐,具有擇善而從的治學精神,因而書中對於穴位考證,據理否定《銅人》所云不宜針灸的一些穴位;在治療方面,某病宜否針治,抑或必須綜合治療,都一一指出。另外,書中引用方藥甚多,所參考的方書,如《耆城方》,《陸氏集驗方》、《玉道單方》等,又為久已失傳, 對文獻研究,大有裨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