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中秋》是明代文徵明創作的一首七言律詩。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金陵中秋
- 作者:文徵明
- 創作年代:明代
- 作品出處:《甫田集》
- 作品體裁:七言律詩
《金陵中秋》是明代文徵明創作的一首七言律詩。
《金陵中秋》是明代文徵明創作的一首七言律詩。作品原文金陵中秋雨晴秋色滿長安,月貫黃雲百寶團。見說清光天下共,不圖今夜客中看。天垂紫禁星河淡,江繞金城風露寒。吹斷碧簫丹桂發,玉人何處倚闌乾。1作者簡介文徵明(1470―15...
《又和牧翁金陵中秋待月詩題繼之小冊》是明末清初龔鼎孳創作的一首七言律詩。作品原文 江城涼晚碧雲浮,絡緯猶啼古石頭。一雁關河過夜色,百年風露屬高秋。聞砧故國難看月,搔首青天欲寄愁。多少樓台兵甲里,玉簫金角兩悠悠。作者簡介 龔鼎孳(1615—1673),字孝升,號芝麓,合肥(今屬安徽)人。明崇禎進士...
《中秋月夜泛舟於金陵石頭城》是元代詩人薩都剌創作的一首七言古詩。作品原文 中秋月夜泛舟於金陵石頭城 秦淮流水西復東,倒涵天影磨青銅。飛廉掃空出海月,明珠飛入琉璃宮。著我扁舟二三友,江上雪槎泛牛斗。笑語人間兩岸燈,進君江上一尊酒。醉來起舞聽浩歌,宛如玉樹春風和。世間樂事古來少,天下月明今夕多...
金陵四十八景是指古都南京具有代表性的四十八個景點。如今金陵四十八景包括古金陵四十八景和新金陵四十八景,代表了南京各個時期的文化底蘊。古金陵四十八景的說法起自明朝萬曆年間,經過幾代人的完善,逐漸遴選出的南京市有名的景致,明代畫家張宏曾繪《棲霞山圖》。古“金陵四十八景”曾輝煌一時,但部分景點在城市的...
每年中秋前後的鹽水鴨色味最佳,是因為鴨在桂花盛開季節製作,故美名日:桂花鴨。《白門食譜》記載:“金陵八月時期,鹽水鴨最著名,人人以為肉內有桂花香也。”逢年過節或平日家中來客,上街去斬一碗鹽水鴨,似乎已成了南京世俗的禮節。蒸餃 蒸餃:蒸餃實際上全國各地都有,但是南京的蒸餃卻別具一格,不但形狀精美、...
《中秋集定慧寺時自金陵暫歸》是明代詩人黃姬水創作的一首七言律詩。作品原文 共喜中秋河漢明,東林坐見月華生。青天不染金波冷,古寺無人玉漏清。竹柏空階交藻影,蛩蒐深巷雜砧聲。故鄉番作思家夢,此夜長安兒女情。作者簡介 黃姬水, 明蘇州府吳縣人,字淳父。黃省曾子。少有文名,學書於祝允明,傳其...
金陵漢服文化協會時期主要活動經歷:2009年,南京夫子廟祭孔大典 2009年,揚子晚報,每月漢服社區行 2011年南京夫子廟大成殿東南第一學景區漢服展覽館開館 2011年南京首屆花朝節,歷年花朝雅集活動 2010年,歷年上巳節活動 2010年南京名城會 漢服展示 2010年,端午漢服活動 2010年,七夕漢服活動 2010年,中秋漢服活動 2010...
《閏中秋發自金陵》是明代詩人范景文創作的一首七言律詩。作品原文 雨花台畔草茸茸,到處清妍到處濃。詩料攜將雲滿袖,談資貯得錦為胸。人貪攬勝難言別,月好逢秋不厭重。明日偏宜江上去,推窗兩岸看芙蓉。作者簡介 范景文: 明河間府吳橋人,字夢章,號思仁。萬曆四十一年進士。授東昌府推官。天啟五年,歷吏...
廣東部分地方有中秋拜月的習俗,主要是婦女和小孩,有“男不圓月,女不祭灶”的俗諺。江南一帶的民間在中秋節人習俗也是多種多樣,南京人中秋愛吃月餅外,必吃舞火龍金陵名菜桂花鴨。四川省人過中秋除了吃月餅外,還要打糍粑、殺鴨子、吃麻餅、蜜餅等。歷史沿革 中秋節起源於中國上古時代,普及於漢代,定型於唐朝...
瞻園的沉浸式互動戲曲園林實景演出《金陵・王府往事》同樣令人矚目。在古色古香的瞻園裡,觀眾們跟隨演員的腳步,一邊欣賞園林美景,一邊感受戲曲故事中的悲歡離合。這種沉浸式的演出形式,讓觀眾與演員近距離互動,增強了觀眾的參與感和體驗感。江寧織造博物館的 “紅樓夢中度中秋”——《大夢・紅樓》活動,以《紅樓...
宋·楊湜《古今詞話》:金陵懷古,諸公寄詞於《桂枝香》凡十三餘首,獨介甫最為絕唱。東坡見之,不覺嘆息曰:“此老乃野狐精也。”(《景定建康志》卷三十七引)宋·張炎《詞源》:詞以意趣為主,要不蹈襲前人語意。如東坡《中秋·水調歌頭》(詞略)、王荊公《金陵懷古·桂枝香》(詞略),……此數詞皆清空...
《金陵與諸生玩月時得告》是元末明初詩人李昱創作的一首七言律詩。作品原文 幾年客里中秋月,不似今宵分外明。出海得無行路苦,照人偏有故鄉情。瓊樓玉宇高千尺,翠杓金尊下五更。來歲倚闌歡賞處,柳村回首憶諸生。作者簡介 李昱, 元明間浙江錢塘人,字宗表,號草閣。元末避居永康、東陽間,授徒為業。
12.翠羽帔(pèi),紫綺(qǐ)裘(qiú):指豪華衣飾。翠羽被:語出《左傳》,“王皮冠,秦復逃,翠被,豹,執鞭以出。”紫綺裘:語見李白詩《金陵江上遇蓬池隱者》:“解我紫綺裘,且換金陵酒。”13.素娥:即嫦娥,此處指月亮。14.無賴:無所倚靠;無可奈何。15.曾不:不曾。16.清尊:酒器。17...
東山秋月是金陵四十八景之一,指中秋節時在東山之上賞月的那般良辰美景。東山是賞月之佳境,故得此雅名。歷史發展 東山位於南京市江寧區東山鎮,原名土山,後因謝安之故更名為東山。據《晉書·謝安傳》記載,西晉南遷後謝氏家族鬱郁不得志,年輕的謝安隱居到浙江會稽的東山。41歲那年,謝安離開會稽東山後來到建鄴(即...
玉人何處倚闌乾。徵明。款署:“徵明”。鈐:“文徵明印”白文印、“徵明”朱文印。文徵明在書法史上以兼善諸體聞名,尤擅長行書和小楷,本幅為行書自書詩《金陵中秋》七律一首。因是書寫自作詩,故書寫狀態較為“隨意、放鬆”,用筆圓轉自若,氣勢流貫,渾然成篇,顯現了一種自然灑脫的神韻。
甘熙故居並非徽派建築,也不是完全的蘇式建築,而是和南京本土的高淳、六合等地一樣,有著南京自己的建築風格,如門樓裝飾較素,顯得簡樸大方,封火牆特別高大注重實用等,整個建築反映了金陵大家仕紳階層的文化品位和倫理觀念。場館特色 南京市民俗博物館從1992年建館起,就立足於南京傳統民間民俗文化的保護,開展了...
金陵小吃,歷史悠久,品種繁多,自六朝時期流傳,多達80多個品種。名點小吃有葷有素,甜鹹俱有,形態各異,尤其是以秦淮八絕(八道點心)叫絕。前國家副主席榮毅仁在夫子廟品嘗秦淮風味小吃後,題寫橫幅:“小吃好吃”,亦作“吃好吃小”。地方標準 《“秦淮八絕”小吃地方標準》,是首個由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
瓜埠賴月餅是南京傳統名點,中秋節食俗,相傳乾隆皇帝下江南,瓜埠山寺院和尚賴月以親手精製的月餅進奉,皇帝食後稱美,賜名賴月。瓜埠賴月以十多種原料精製而成,外形如月,清香撲鼻,酥甜可口,絕不油膩。如保管得法,可在半年內不變色,不變味。瓜埠民間有“中秋賴月餅,燈節元宵芯”之說,產品遠銷港澳。...
燈彩(秦淮燈彩),江蘇省句容市傳統美術,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秦淮燈彩亦稱“金陵燈彩”“南京燈彩”,是南京地區代表性的民間藝術之一。秦淮燈彩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東吳時期,它汲取了中國傳統紙紮、繪畫、書法、剪紙、皮影、刺繡、雕塑等藝術之長,在製作中綜合木工、漆工、彩繪、雕飾、泥塑、編結等諸多工藝手段...
桂花鴨是久負盛名的金陵名菜,也是許多家庭中秋必吃的傳統大菜,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歷史了。《白門食譜》中記載:“金陵八月時期,鹽水鴨最著名,人人以為肉內有桂花香也。”桂花鴨“清而旨,久食不厭”,不愧為下酒的佳品。材料 主料:水鴨1000g 配料:陳皮3片,蒜3瓣,蔥適量 調料:糖桂花5湯匙,白醋2湯匙,...
斗香是一種特製的祭祀神明的香。《金陵歲時記》中有記載。一種特製的佛香。若干股香重疊攢聚在一個香斗內,焚燒起來煙火旺盛,是表示最大虔誠的宗教用物之一。 斗香,據說唐、宋時已有之。清潘宗鼎《金陵歲時記》“中秋焚斗香”條云:“中秋祀月陳列果實,如菱藕栗柿之屬,扎香如寶塔形,上加紙斗,名曰‘...
有的地方稱月餅為團圓餅,民國二十四年南京《首都志》引《金陵歲時祀》:“‘中秋’祀月,……月餅,俗名團圓餅,祀月之餘,闔家分啖,義取團聚。競稱‘中秋’為團圓節。”全家團聚吃月餅或分食一個月餅,都是為了祈望年年歲歲團圓。民國十六年《興城縣誌》:“十五日為‘中秋節’。……至夜,陳月餅瓜果於庭...
到了唐代,李白游抵金陵聞知此事,即賦詩曰:“昔聞牛渚詠五章,今來何謝袁家郎?”感慨系之,遂登城西(水西門附近)孫楚酒樓“玩月達曙”。八月十五,時屆三秋之中,故謂中秋。中秋時節,氣溫已涼未寒,天高氣爽,月朗中天,為玩月最佳的時令,人們多愛此時玩月,自唐以下漸演為節令,這就是中秋節的由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