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釵石斛(中藥)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金釵石斛,中藥材名。本品為蘭科植物金釵石斛的莖。全年均可採收,以春末夏初和秋季采者為好,煮蒸透或烤軟後,曬乾或烘乾或鮮用。功能主治為:滋陰清熱,生津止渴。用於熱病傷津、口渴舌燥、病後虛熱、胃病、乾嘔、舌光少苔。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金釵石斛
  • 漢語名稱:Jin Chai Shi Hu
  • 別名:金釵石、扁金釵、扁黃草、扁草
來源,性味歸經,功能主治,形態特徵,分布區域,生長環境,藥材性狀,化學成份,

來源

本品為蘭科植物金釵石斛的莖。全年均可採收,以春末夏初和秋季采者為好,煮蒸透或烤軟後,曬乾或烘乾或鮮用。

性味歸經

性寒,味甘、淡、微鹹。

功能主治

滋陰清熱,生津止渴。用於熱病傷津、口渴舌燥、病後虛熱、胃病、乾嘔、舌光少苔。

形態特徵

為多年生草本。莖叢生,上部稍扁而稍彎曲上升,高10~60cm,粗達1.3cm,具槽紋,節略粗,基部收窄。葉近革質,長圓形或長橢圓形,長6~12cm,寬1~3cm,先端2圓裂,花期有葉或無葉。總狀花序有花1~4朵;花大,下垂,直徑達8cm,花被片白色帶淺紫色,先端紫紅色;唇瓣倒卵狀矩圓形,長4~4.5cm,寬3~3.5cm,先端圓形,唇盤上面具1紫斑;花葯2室,花粉塊4。蒴果。花期4~6月。

分布區域

主產四川、廣西、雲南、貴州。

生長環境

生於林中樹上和岩石上。

藥材性狀

莖下部圓柱形,中部及上部扁圓形,稍曲折略呈“之”字狀,長18~50cm,直徑4~12mm,節間長1.5~6cm。表面金黃色或綠黃色,基部有光澤,具縱溝及縱紋,節膨大,棕色,節上有互生花序柄及殘存膜質葉鞘。質輕而脆。質輕而脆。鮮品莖綠色,質量。味苦。

化學成份

莖含生物鹼,主要為石斛鹼(dendrobine)、石斛次鹼(nobilonine)、6-羥基石斛鹼(6-hybroxydendrobine)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