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學(第六版)

金融學(第六版)

《金融學(第六版)》是由曹龍騏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年出版的“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國家級規劃教材,適用於高等院校金融學、經濟學和管理學類本科或專科專業基礎課程,也可作為報考金融學專業各類碩士研究生參考書以及銀行、證券、保險等金融類業內人士參閱的書籍。

該教材分導論、上篇、下篇及尾篇四大部分共14章,主要介紹了金融的界定,框架結構和入門路徑;金融範疇;金融巨觀調控;金融發展與創新等方面內容。

基本介紹

  • 書名:金融學(第六版)
  • 作者:曹龍騏
  • 類別: “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國家級規劃教材
  •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9年7月1日
  • 開本:16 開
  • 裝幀:平裝
  • ISBN:978704051652
  • 版面字數:69萬字
成書過程,修訂過程,人員分工,內容簡介,圖書目錄,教學資源,教材特色,作者簡介,

成書過程

修訂過程

《金融學(第六版)》屬第六次修訂,為進一步提高教材龍永質量,在原第五版基礎上,主要修訂了三個方面的內容:一是領會和體現了中國共產黨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以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盛己項主義思想在金融領域的新理論、新戰略、新實踐;二是進一步反映了馬克思主義貨幣金融思想在中國的實踐;三是再次就教材的框架、結構、內容組合、思路觀點和行文規範等方面加以修訂和刪補,做到“讀者喜讀、老師易教、學生好學”。據大致統計,該次修訂重寫部分有5處,較大的修訂有60多處,較小的修訂計260多處,整個篇幅縮減2萬字左右。

人員分工

人員參與第六版修訂章節
曹龍騏 教授
導論,第一至四章,第八章(部分),第九至十二章,第十四章第二至四節、第五節(部分)
徐曉光 教授
第十四章第五節(部分)
郭茂佳 教授
第五章
陳瑩 副教授
第七章、第八章(部分)
楊文 副教授
第十四章第一節(重芝催翻煮寫)、第五節(部分)
陳紅泉 講師
第六章、第十三章

內容簡介

《金融學(第六版)》主要介紹了金融的界定,框架結構和入門路徑;金融範疇;金融巨觀調控;金融發展與創新等四個大方面。又具體涵蓋了現代金融、貨幣、貨幣制度、信用、利息與利率、外匯與匯率、金融市場、金融機構、商業銀行、中央銀行、貨幣需求、貨幣供給、貨幣均衡、通貨膨脹與通貨緊縮、貨幣政策調控、金融發展、金融創新和金融風險等內容。

圖書目錄

前輔文
導論 金融的界定、框架結構和入門路徑
一、 “金融”一詞的界定與演變
二、 現代金融功能的變革
三、 現代金融學的框架結構
四、 現代金融業的定位
五、 金融學科的學習方法
上篇 金融範疇篇
第一章 貨幣——金融的基礎性要素
第一節 貨幣“質”的規定性:貨幣是什麼
一、 馬克思科學地解開貨幣本質之“謎”
二、 貨幣是一般等價物並反映特定社會形態的生產關係
三、 貨幣的職能是貨幣本質的具體體現
四、 貨幣形態及其功能的演變
第二節 貨幣“量”的規定性:什麼是貨幣
一、 西方學者的觀點
二、 馬克思關於貨幣量範圍的論述
三、 中國傳統貨幣量範圍的片面性及其糾正
四、 貨幣量層次劃分
第二章 貨幣制度
第一節 貨幣制度的形成、構成要素及其演變
一、 貨幣制度的形成
二、 貨幣制度的構成要素
三、 貨幣制度的演變
第二節 中國的貨幣虹拒試製度
一、 新中國的貨幣制度及基本內容
二、 香港的貨幣制度
三、 澳門的貨幣制度
四、 台灣的貨幣制度
第三節 國際貨幣制度與改革
一、 國際貨幣制度及其作用
二、 國際貨幣制度的演變
三、 國際貨幣制度的改革
四、 貨幣國際化問題的演進與改革
五、 區域性貨幣一體化
六、 人民幣國際化:緣由與路徑
第三章 信用、利息與利率
第一節 信用概述
一、 信用的含義及其存在的客觀依據
二、 信用的特徵灶熱笑
三、 信用制度及信用形式
四、 信用的經濟職能
五、 信用風險及其防範
第二節 信用工具
一、 信用工具及其類型
二、 幾種典型的信用工具
三、 信用工具的基本特徵
四、 信用工具的價格
五、 金融衍轎糠棗生工具
第三節 利息和利率
一、 利息的本質
二、 利息率及其分類
三、 利率決定理論
四、 利率的經濟槓桿功能
第四節 中國的利率市場化改革
一、 利率市場化的含義
二、 中國利率管理榜踏殃淋體制的歷史沿革
三、 中國利率市場化改革的戰略步驟
第四章 外匯與匯率
第一節 外匯與外匯儲備
一、 外匯的概念與特徵
二、 外匯儲備及其管理
第二節 匯率及其決定
一、 匯率概述
二、 匯率的決定
第三節 匯率變動的影響及其約束條件
一、 匯率變動的基本效應
二、 匯率機制的約束條件
第四節 外匯風險與外匯管理
一、 外匯風險的界定
二、 外匯風險的防範
三、 外匯管制與外匯管理
第五章 金融市場
第一節 金融市場的要素和功能
一、 金融市場的概念與特性
二、 金融市場的分類
三、 金融市場的構成要素
四、 金融市場的功能
第二節 貨幣市場
一、 短期借貸市場
二、 同業拆借市場
三、 商業票據市場
四、 短期債券市場
五、 回購市場
六、 CDs 市場
第三節 資本市場
一、 股票市場
二、 長期債券市場
第四節 其他金融市場
一、 黃金市場
二、 外匯市場
三、 保險市場
四、 證券投資基金市場
五、 理財產品市場
六、 金融衍生工具市場
七、 風險投資與創業板市場
第五節 中國金融市場的改革與發展
一、 金融市場體系日趨完善
二、 金融市場參與主體明顯增加
三、 金融市場交易工具愈加豐富
四、 金融市場價格機制逐步形成
五、 金融市場國際化程度不斷提高
六、 防範金融市場風險的堤壩不斷加固
第六節 國際金融市場
一、 國際金融市場的產生和發展
二、 國際金融市場的類型構成
三、 國際金融市場的發展趨勢
第七節 現代金融市場理論
一、 現代投資組合選擇理論
二、 資本資產定價理論
三、 有效市場理論
四、 資本結構理論
五、 行為金融理論
第六章 金融機構
第一節 金融機構概述
一、 金融機構的功能和類型
二、 西方國家的金融機構
第二節 中國的金融機構
一、 舊中國的金融機構
二、 新中國金融機構的建立與演變
三、 中國金融機構體系的現狀
第三節 國際金融機構
一、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
二、 世界銀行集團
三、 國際清算銀行
四、 區域性金融機構
第七章 商業銀行
第一節 商業銀行概述
一、 商業銀行的產生與形成途徑
二、 商業銀行的性質與職能
三、 商業銀行的經營模式與發展趨勢
第二節 商業銀行業務
一、 商業銀行負債業務
二、 商業銀行資產業務
三、 商業銀行中間業務
第三節 商業銀行經營原則與管理
一、 商業銀行經營原則
二、 《巴塞爾協定》系列與商業銀行的風險管理
第四節 中國商業銀行改革
一、 中國商業銀行改革歷程
二、 國有商業銀行股份制改革
三、 中國存款保險制度建設
第八章 中央銀行
第一節 中央銀行的產生和發展
一、 中央銀行產生的經濟背景和客觀要求
二、 中央銀行的發展
三、 中國中央銀行的產生和發展
第二節 中央銀行的性質、職能和獨立性問題
一、 中央銀行的性質
二、 中央銀行的職能
三、 中央銀行獨立性問題
第三節 中央銀行的業務
一、 中央銀行的負債業務
二、 中央銀行的資產業務
三、 中央銀行的其他業務
四、 中央銀行的資產負債表
五、 中央銀行體制下的支付清算系統
下篇 金融巨觀調控篇
第九章 貨幣需求
第一節 貨幣需求概述
一、 貨幣需求的含義和研究內容
二、 貨幣需求的分類
三、 貨幣需求和資金需求
第二節 貨幣需求理論
一、 古典經濟學派的貨幣需求理論
二、 馬克思的貨幣需求理論
三、 凱恩斯學派和後凱恩斯學派的貨幣需求理論
四、 貨幣主義的貨幣需求理論
五、 對貨幣需求理論的綜合評析
第三節 貨幣需要量的測算
一、 權變法和規則法
二、 中國傳統的貨幣需要量確定方法
三、 三項掛鈎法和單項掛鈎法
第十章 貨幣供給
第一節 貨幣供給及其理論
一、 貨幣供給和貨幣供給理論
二、 貨幣供給理論的產生和發展
三、 貨幣供給理論在中國
第二節 貨幣供給的形成機制
一、 貨幣出自銀行
二、 出自銀行的貨幣都是信用貨幣
三、 對“貸款引出存款”質疑的解析
第三節 貨幣供給的運行機制
一、 現金運行機制
二、 原始存款和派生存款
三、 存款貨幣的創造與緊縮過程
四、 存款貨幣創造在量上的限制性因素
第四節 貨幣供給的決定機制
一、 由存款派生引出的貨幣供給模型
二、 基礎貨幣“質”和“量”的規定性
三、 基礎貨幣變動與中央銀行調控
四、 貨幣乘數
第五節 貨幣供給的調控機制
一、 貨幣供給巨觀調控模式的轉換
二、 貨幣供給調控機制的組成
三、 中央銀行調控貨幣供給量的困難性和複雜性
第六節 貨幣供給與相關經濟範疇的聯繫
一、 財政收支與貨幣供給
二、 利率、匯率變動與貨幣供給
三、 虛擬經濟與貨幣供給
第十一章 貨幣均衡
第一節 貨幣均衡及其理論模型
一、 貨幣均衡的含義
二、 貨幣均衡與社會總供求平衡
三、 貨幣均衡的理論模型
第二節 貨幣失衡及其調整途徑
一、 貨幣失衡的原因分析
二、 從貨幣失衡到貨幣均衡的調整
第三節 開放經濟條件下的貨幣均衡
一、 國際收支均衡與貨幣均衡
二、 國際儲備與貨幣均衡
三、 國際資本流動與貨幣均衡
第十二章 通貨膨脹與通貨緊縮
第一節 通貨膨脹及其效應
一、 通貨膨脹的含義
二、 通貨膨脹的類型
三、 通貨膨脹的度量
四、 通貨膨脹的效應
第二節 通貨膨脹的成因與治理
一、 通貨膨脹的成因
二、 通貨膨脹的治理
第三節 通貨緊縮及其理論
一、 通貨緊縮的含義
二、 通貨緊縮的分類
三、 通貨緊縮的理論
第四節 通貨緊縮的危害和治理
一、 通貨緊縮的危害
二、 通貨緊縮的治理
第十三章 貨幣政策調控
第一節 貨幣政策及其目標
一、 貨幣政策的含義及構成要素
二、 貨幣政策最終目標
三、 貨幣政策中介目標
第二節 貨幣政策工具
一、 一般性貨幣政策工具
二、 創新貨幣政策工具
三、 選擇性貨幣政策工具
四、 其他貨幣政策工具
第三節 貨幣政策的傳導機制和時滯
一、 貨幣政策傳導機制
二、 貨幣政策時滯
第四節 貨幣政策有效性及其理論
一、 貨幣政策有效性的含義
二、 貨幣政策有效性理論
第五節 中國貨幣政策的實踐
一、 計畫經濟體制下貨幣政策的實踐
二、 改革開放以來貨幣政策的實踐
第六節 開放條件下的貨幣政策國際協調
一、 貨幣政策國際協調的含義與動因
二、 貨幣政策國際協調的基本方法和有效性
三、 中國貨幣政策的國際協調及需要解決的問題
尾篇 金融發展與創新篇
第十四章 金融發展、金融創新和金融風險
第一節 經濟發展與金融發展
一、 經濟發展與金融發展的內涵
二、 經濟發展與金融發展的相互關係及其衡量指標
三、 經濟發展與金融發展理論
第二節 金融脆弱性與金融危機
一、 金融脆弱性的根源及含義
二、 金融脆弱性的表現
三、 金融脆弱性與金融危機的聯繫
第三節 金融創新與金融監管
一、 金融壓抑與金融深化
二、 金融創新及其原因和內容
三、 金融監管的理論與實踐
四、 金融創新與金融監管的關係
第四節 網際網路金融——金融發展中的新業態
一、 網際網路金融概述
二、 網際網路金融的主要商業模式
三、 網際網路金融的風險防範和監督管理
第五節 金融開放與金融安全
一、 經濟全球化與金融開放
二、 金融開放條件下的金融安全
三、 金融開放條件下金融風險的防範與化解
參考文獻

教學資源

  • 配套教材
書名ISBN出版社作者
《金融學(第六版)習題集》
978-7-04-042334-1
高等教育出版社
陳瑩、曹龍騏
  • 課程資源
《金融學(第六版)》配套有①《金融學(第六版)》多媒體教學課件;②《金融學案例與分析》(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年版);③《金融學(第六版)》課題解答總匯;④該教材配套的試題庫以及線上開放課程等。

教材特色

  1. 該教材堅持以馬克思主義、鄧小平理論為指導思想,立足於中國的歷史現狀和發展前景,堅持“古為今用”“洋為中用”“有比較、有鑑別”的原則。
  2. 該教材改變以往的《金融學》教科書分中國國內和國際兩大塊的寫作方法,分別將有關中國國內、國際的內容融合在一起。
  3. 該教材介紹該課程具有的基礎知識和基本理論,注重聯繫實際,特別是聯繫中國改革開放以來的實踐,增加一些新的內容。
  4. 該教材觀點明確、內容充實、條理清楚、邏輯性強,以引導和啟發學生,培養他們的綜合分析能力和開拓創新能力。

作者簡介

曹龍騏:男,1942年生,教授,金融學博士生導師。從事金融理論和實務的教學和研究工作。1993年1月曾被國家教委、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授予“做出突出貢獻的中國碩士學位獲得者”稱號。
徐曉光:吉林大學經濟學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縱向及橫向項目多項。
郭茂佳: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博士、教授。
楊文:北京大學經濟學博士,副教授。荔園優青人選,英國拉夫堡大學商學院訪問學者。
陳瑩:中山大學經濟學博士,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包括:行為金融、公司金融和資產定價等。
陳紅泉:深圳大學中國經濟特區研究中心講師,主要研究方向為貨幣政策、人民幣國際化、特區經濟。
徐曉光:吉林大學經濟學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縱向及橫向項目多項。
郭茂佳: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博士、教授。
楊文:北京大學經濟學博士,副教授。荔園優青人選,英國拉夫堡大學商學院訪問學者。
陳瑩:中山大學經濟學博士,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包括:行為金融、公司金融和資產定價等。
陳紅泉:深圳大學中國經濟特區研究中心講師,主要研究方向為貨幣政策、人民幣國際化、特區經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