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福菇

金福菇

金福菇子實體叢生或族生,形大,菌肉白色或乳白色,菌蓋平展光滑、呈半球形,菌柄上小下大、呈長棒狀。是珍稀的食用菌新品種。在我國南方及台灣省均有小面積栽培。

金福菇營養豐富,據分析每100克乾品中含有蛋白質27.56%,粗脂肪9.58%,總糖38.44%, 粗纖維8.20%,其子實體肥厚脆嫩,味微甜而鮮美,耐貯性好,適於鮮銷與乾制加工,深受市場青睬。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金福菇
  • 拉丁學名:TricholomaLobayensc Heim,
  • 別稱:巨大口蘑、大白口蘑、洛巴伊口蘑
  • :真菌界
  • :擔子菌門 Basidiomycota
  • 亞門:擔子菌亞門(Basidiomycotina) 
  • :傘菌綱 Agaricomycetes
  • 亞綱:傘菌亞綱 Agaricomycetidae
  • :傘菌目(Agaricales)
  • :口蘑科(Tricholomataceae)
  • :口蘑屬Tricholoma
  • :金福菇
生物特性,菌種選育,栽培方法,

生物特性

金福菇子實體叢生或簇生,形大,白色或乳白色,菌蓋平展光滑,呈半球形。菌柄上小下大,呈長棒狀,菇形美麗、姿態優雅。金福菇菌肉肥厚嫩白,口感獨特,味微甜、脆嫩而鮮美,營養豐富。據分析,其粗蛋白質含量27%,粗脂肪9.5%,總糖38.4%, 並含有多種維生素。口感鮮美、形美、商品價特高。抗雜力強,質量優。出菇溫度22-36℃,以24-33℃最適應、春夏秋生產。
金福菇
金福菇,是一種正處於開發中的優質食用菌 ,目前這種食用菌在台灣售價不菲 ;日本也開始批量試種並投入市場,其商品名為白色松茸,金福菇子實體碩大,菌肉肥 厚嫩白,味微甜而鮮美,具有明顯的菇香味,且耐貯性好,適於鮮銷和乾制加工,在10℃條件下,保鮮期可達1個月,不變色,不變味,烹調時不宜加入味素、蔥、香油等強烈調味品, 否則無法享受地道的風味。

菌種選育

從1998年開始,我國利用台灣菌株和分離野生菌株雜交選育,連續進行兩 年菌種選育,經栽培試驗,發現新宇Tg-1的生產性狀和經濟性狀均優於台灣菌株, 該菌株適 合多種原料栽培,其生物學效率可接近側耳平菇類平均生產水平。因出菇溫度較高(15~3 0℃),有利於調節鮮菇市場或菇房實施常年栽培的品種搭配,金福菇的經濟價值特高,能 為生產者創造出更高的經濟效益,最近有關食用菌專家指出,金福菇將會發展成我國 食用菌的主導產品。國外有關專家也認為:“在熱帶、亞熱帶國家,金福菇的商業性栽培有 光明的前景。”

栽培方法

(一)培養料堆制發酵
先將麥麩、石膏粉、生石灰等輔料在乾態下混合均勻,再與預濕24小時的棉籽殼和廢菌糠等主料充分拌勻,加清水拌料,料中含水量調至 65%,pH值為7.5~8.5。然後將培養料堆成寬1.5米、高1.5米左右、長度適宜的料堆,並在料堆中打透氣孔,孔距30厘米,促進有氧發酵。當料溫上升到60℃時開始翻堆,共翻堆2~3次,發酵時間7~10天。經過發酵處理的培養料呈褐色,質地疏鬆,不粘不朽無臭味,無酸敗異味。用手緊握培養料,以指縫間有水珠但不下滴為宜。若水分偏少,則可噴0.5% 的石灰清水,並翻拌均勻延長發酵2天。
金福菇
(二) 裝袋滅菌接種
筒袋採用17厘米×55厘米×0.4微米的乙烯筒料,料裝好後袋重2 千克左右。裝袋後及時進鍋滅菌,以免培養料酸化變質。裝入滅菌灶的菌筒呈疊堆式排列,堆與堆之間應留適當空隙以利蒸汽流通。以常壓滅菌100℃維持13小時為宜。出鍋後料溫降至28℃以下接種。
(三) 發菌管理
菌絲體生長期需遮光處理,在黑暗條件下菌絲生長旺盛。接種後將菌袋搬入清潔、通風較好、光線暗淡的培養室發菌。菌絲生長階段室內濕度保持70%左右。氣溫較低時,菌袋緊密排放,適當增溫至20℃發菌。發菌中後期,菌絲的新陳代謝加快,需氧量增加,應多開窗通氣,或用細針在有菌絲處刺孔4~6個。在菌絲長滿袋後,進行全面刺孔,加快菌絲成熟的後熟作用。但刺孔後,溫度上升很快,室內要加強通風。
(四) 覆土
1. 全脫袋覆土畦栽出菇 在適溫下經40 ~50天,菌絲在培養料內長滿,當料面呈白色,有少量原基形成時,便可排床或排畦覆土。將菌袋塑膠膜剝去排放於地面畦上,間距1~2厘米,菌袋間用土壤填充,然後進行表面覆土。可選用沙壤土經曝曬後加入3%石灰或咪鮮胺1 000倍液噴灑拌勻後,再悶堆5天后使用,土層厚度以3 ~4厘米為宜。
2. 袋內覆土 菌絲長滿袋後不用脫去塑膠膜,將袋子整齊地排放出菇架上,袋口敞開撒上經消毒處理過的菜園土或河泥礱糠土,袋上噴水保濕,整個菇房也需噴水保濕,使菇房空氣濕度達85%以上。
(五) 出菇管理
覆土後適當減少通風換氣,提高二氧化碳濃度,保持土壤濕潤。待菌絲爬上土壤表面,較均勻分布於土表時,加強通風換氣或噴水,促使菌絲倒伏,防止氣生菌絲徒長影響出菇。覆土後15~20天料面菌絲扭結形成原基發生菇蕾。覆土7天左右,菌絲爬上土面,待菌絲都布滿土面時,加大濕差處理,增加通風次數,促使菌絲扭結原基分化,菇蕾形成。待金福菇菇蕾達米粒大小時,不能直接向菇蕾噴水,乾燥天可向空中輕噴水霧,將空氣濕度提高到80~85%。同時加強通風換氣和光照強度,避免產生柄長蓋薄的劣質菇。當子實體長至3厘米左右時,應增加噴水次數,每天噴水2次,保持有足夠的新鮮空氣,提高覆土層含水量為70%左右,保持空氣濕度85%~95%。
子實體形成時菇房溫度20~30℃,此時出菇量大。在高溫期要採取降溫措施,進行溫濕度控制,以增加產量和提高質量。
當子實體的菌柄高度達10~15厘米、菌蓋尚未完全平展時採收。採收時,用刀片切下整叢菇的基部,可保留較小的菇體。採收後,清理料面,剔除老化菌絲和殘留菌柄。將料面整乾淨,停水3天后,進行補水。2周內會形成第二批原基,一般可採收3~4潮菇,主要產量集中在1~2潮,生物學效率達70%以上。
金福菇在出菇期間容易遭受多種病蟲害,其中蟎蟲跳蟲、菇蚊、褐斑病等均易發生,應提早預防。病蟲防控可參照病蟲害防治章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