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和(小鎮名稱)

金和(小鎮名稱)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3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金和鎮位於揭西縣境東部,南與普寧市鯉湖鎮交界,西與錢坑、灰寨鎮相連,北與塔頭鎮毗鄰,東與鳳江鎮接壤。距縣城30公里,面積51.325平方公里,人口5.63萬。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金和
  • 行政區類別:鎮
  • 所屬地區:廣東省揭西縣
  • 政府駐地:金和大道73號
  • 電話區號:(+86)0663
  • 郵政區碼:515400
  • 地理位置:揭西縣東部
  • 面積:51.325平方公里
  • 人口:5.63萬
  • 氣候條件:亞熱帶季風氣候
  • 著名景點:山湖村、金和淘寶街
  • 火車站:普寧站
  • 車牌代碼:粵V
簡介,沿革,農業,工業,水利,交通,郵電,教育,醫療,電力,

簡介

塔旅居海外僑胞約1.4萬。轄1個居民委員會,13個管理區,89個村民小組。特產有橄欖、甘薯糖、芽麻。
揭西縣金和鎮揭西縣金和鎮

沿革

1949年,金和屬五聯區,1957年成立金和鄉。1957年8月與錢坑合併,成立錢坑人民公社,1961年5月,從錢坑人民公社拆建金和人民公社。1983年稱金和區,1986年開始改稱金和鎮。2003年底,總戶數15175戶,戶籍人口67790人,海外華僑及港、澳、台同胞2.75萬人,工農業總產值6.3082億元,國稅收入180萬元,地稅收入39.95萬元,人年均收入3550元。

農業

糧食作物種植水稻、甘薯;經濟作物種植甘蔗、花生、黃麻、生柑、荔枝、橄欖、香蕉、龍眼青竹、茶葉等。2003年,全年水稻面積1.97萬畝,產量1.59萬噸。種植反季節蔬菜類、瓜豆類及芽麻等1100畝,其中葉菜類260畝,瓜、茄、豆類480畝,芽麻360畝。種植橄欖3420畝,荔枝1580畝,龍眼178畝,茶葉480畝,生柑180畝,香蕉288畝,青竹4420畝。養魚5400畝,產量4500噸。生豬5700頭,耕牛282頭,羊143頭。

工業

以工藝服裝、食品、涼果加工為主,輔以造紙、塑膠、表鏈、電子、汽修、彩印、建材、建築、抽紗、竹木編織、石料加工及農副產品加工等業。2003年,有集體企業2家,私營企業35戶,個體工商戶500戶。

水利

榕江南河從境內流過,有堤圍22.26公里,分別為金坑圍6.76公里,和順圍7.05公里,和西圍2.25公里,河內圍4.1公里,山湖圍2.1公里。1991—1992年,興建和西、和東攔河壩,兩處共安裝水泵機10台,受益面積7100畝。2001年開始,金鳳(金和、鳳江)聯圍進行分期整治。2003年,有小型水庫4座,集雨面積1.63平方公里,總庫容量82.7萬立方米,灌溉面積3200畝;電排站2所,裝機5台。

交通

有河棉(河婆至棉湖)、金錢(金和至錢坑)、金里(金和至里湖)、金塔(金和至塔頭)、金鳳(金和至鳳江)公路。
至2003年,建造和拓寬改造水泥路面長22.5公里。村村通汽車,其中70%的行政村實現水泥路面。全鎮有客車5輛,貨車10輛。

郵電

2003年,有電信支局、郵政支局各1個,卡式公話38個,信箱1個。電話容量11000門,固定電話8000戶,公用電話4戶,寬頻業務98戶,小靈通移動基站33個。電信收入470萬元,郵政收入52.9萬元。

教育

2003年,有完全中學1所,初級中學2所,國小16所。在職中國小教職工528人。在校中小學生11725人,其中高中學生295人,國中學生2614人,國小學生8816人;私立幼稚園3所,在園幼兒160人。中國小校全面實現樓房化。有文化站、文化室、廣播站各1個。

醫療

有中心衛生院1個,鄉村個體醫療站37個,醫務人員100人。2003年,中心衛生院有病床80張。內設住院部、專家門診、內科外科婦科、兒科、防疫、保健等科室。

電力

1979年,有110千伏變電站1個,主變容量31500千伏安,主要分為金河、金京、金棉110千伏三迴路,金灰、金鳳35千伏二迴路,大溪、錢坑、塔頭、金和10千伏十六迴路,年輸出電為1.2億至1.5億千瓦時。1992年,原35千伏變電站改名為金和供電所。
全鎮配電變壓器120台,容量10000千伏安。2003年用電量2000萬千瓦時,其中工業用電750萬千瓦時,生活用電1250萬千瓦時。有金光小水電站1個,裝機2台共70千瓦。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