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黃瓜(植物)

野黃瓜(植物)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野黃瓜(學名:Cucumis hystrix Chakr.)是葫蘆科、黃瓜屬植物。一年生攀援草本,全體被白色糙硬毛和短剛毛。莖、枝纖細,多少有分枝,粗糙,有棱溝。葉柄稍粗糙,葉片厚膜質,寬卵形或三角狀卵形。雌雄同株。雄花:單生或由於總花梗極短或近無而呈簇生;果實長圓形,長4-5厘米,徑1.5-2.3厘米,外面粗糙,密生長達2毫米的具刺尖的瘤狀突起。種子狹卵形,長3-4毫米,中部寬2毫米,兩面光滑,邊緣不拱起。花期6-8月,果期8-9月。

分布於中國雲南西部、印度東北部、緬甸。常生於海拔780-1550米的山谷、河邊、陰濕處、林下及灌叢中。

野黃瓜唯一能與栽培黃瓜雜交可育的野生種質資源,擁有多種抗病、抗逆的珍貴目標性狀。這些優良性狀通過遠緣雜交和連續回交可以轉到栽培黃瓜中,為黃瓜的品種改良豐富了變異資源。

列入《中國生物多樣性紅色名錄-高等植物卷》(2013年9月2日)——無危(LC)。

(概述圖參考來源:)

基本介紹

植物學史,形態特徵,產地生境,生長習性,主要價值,保護現狀,

植物學史

  • 分類學
黃瓜的拉丁文學名Cucumis sativus L.,是植物分類學鼻祖林奈(Linne)於1753年在《植物種志》第1版上發表的。由於當時尚未發現野生黃瓜,所以林奈訂名時的模式標本只能是栽培黃瓜,故此將黃瓜種名訂為sativus(意為栽培的)。
最早發現野生黃瓜的是植物學家J.F.Royle,他於1835年在尼泊爾的喜馬拉雅山南麓發現有苦味的野生黃瓜,並訂名為哈氏黃瓜(Cucumis hardwickii Royle),發表於《喜馬拉雅山植物》(Bot.Himal.Mts)上。1866 年,阿列菲爾德(Alefeld)認為,哈氏黃瓜不能是獨立的種,而是黃瓜種下的類型,即Cucumis sativus L. hardwickii(Royle)Alefeld。1932年,蘇聯卡巴耶夫(Gabaev)將哈氏黃瓜訂為變種,列在黃瓜種下:Cucumis sativus L. var. hardwickii(Royle)Gabaev。1875年8月T.Clarke從印度半島錫金邦向英國皇家邱園送去種子,在倫敦種植出苗後,經植物學家約瑟夫·胡克爵士(Sir Joseph D.Hooker)鑑定,1876年訂名為黃瓜種下的半苦味野生變種——錫金黃瓜(Cucumis sativus L. var. sikkimensis Hooker)。1952年,印度學者查克拉瓦提(Chakravaty)在《孟買自然歷史學會雜誌》(J. Bombay Nat. Hist. Soc)上,發表了從當時孟加拉國東北部、布拉馬普特拉河谷(即雅魯藏布江下游印度段)採集到的標本,訂名為野黃瓜種(Cucumis hystrix Chakr.),但這並不是該種的唯一標本。實際上,早在19世紀至20世紀初,已經有多份從不同國家採集的標本被記錄,據美國小柯克布萊德(J. H. Kirkbride. Jr)1993年報導,這些早期的標本有:1912年在緬甸紅寶石礦區所采的標本,1900-1939年在中國雲南省採集的標本,以及1914-1958年在泰國採集的標本。值得注意的是,中國植物分類前輩吳征鎰先生曾訂名一個雲南黃瓜種(Cucumis yunnanensis Cucumis Y.Wu),並於1980年在《東亞葫蘆科植物》(The Cucurbitaceae of Eastern Asia)發表,但傑弗里認為,雲南黃瓜與野黃瓜(Cucumis hystrix Chakr.)是同物異名,因此是無效的。
  • 起源中心
1882年瑞士德堪多(A De-Candolle)在其傳世巨作《栽培植物的起源》中,根據19世紀中葉Royle、Alefeld和Hooker等的報導,以及在亞洲喜馬拉雅山區尼泊爾和錫金邦等地發現的野生黃瓜植物,推測出黃瓜植物的起源地是南亞、印度次大陸。
起源中心起源中心
1935年,瓦維洛夫發表的全球8個作物起源中心中,第2個就是栽培植物的印度起源中心,該中心擁有117種起源植物,其中就包含了黃瓜。
1952年,查克拉瓦提在印度、孟加拉國發現了野黃瓜(Cucumis hystrix Chakr.),1970年,日本京都大學學術探險隊,對產自尼泊爾、錫金邦等地的野生哈氏黃瓜和錫金黃瓜的細胞染色體數(n=7)以及雜交親合力進行研究,證明它們與黃瓜是同一個種。很可能,它們就是栽培黃瓜的野生祖先。1979-1980年中國農科院蔬菜花卉所戚春章等在雲南省發現的西雙版納黃瓜及其後續研究均證明南亞次大陸,包括世界屋脊——喜馬拉雅山脈南麓(尼泊爾、不丹、錫金邦)經印度東北部和孟加拉國,一直延伸到緬甸北部、泰國西北部和中國雲南省南部,就是黃瓜植物的起源中心。

形態特徵

一年生攀援草本,全體被白色糙硬毛和短剛毛。莖、枝纖細,多少有分枝,粗糙,有棱溝。葉柄稍粗糙,長6-10厘米;葉片厚膜質,寬卵形或三角狀卵形,長6-13厘米,寬6-10(-12)厘米,常不規則地3-5淺裂或稀不分裂,邊緣有小齒,裂片三角形,頂端急尖,基部心形,彎缺半圓形,深1.5-2厘米,寬1-1.5厘米,上面深綠色,下面灰綠色,掌狀五出脈。卷鬚纖細,不分歧。
雌雄同株。雄花:單生或由於總花梗極短或近無而呈簇生;花萼筒狹鐘狀,長6毫米,寬2毫米,裂片線形,長1-2毫米;花冠黃色,裂片卵狀長圓形,長5-6毫米,寬3-4毫米,先端稍急尖;雄蕊3,花絲纖細,長僅1毫米,被稀疏柔毛,花葯長2毫米,藥室折曲。雌花:單生;花梗長5毫米;花萼和花冠同雄花;花冠長6-10毫米;子房長圓狀卵形,長1厘米,徑0.4厘米,極粗糙,密被黃褐色的硬毛,花柱長2-3毫米,柱頭3裂,分裂部分頂端鈍圓,長3毫米。果梗長約0.5-1厘米;果實長圓形,長4-5厘米,徑1.5-2.3厘米,外面粗糙,密生長達2毫米的具刺尖的瘤狀突起。種子狹卵形,長3-4毫米,中部寬2毫米,兩面光滑,邊緣不拱起。花期6-8月,果期8-9月。

產地生境

分布於中國雲南西部、印度東北部、緬甸。常生於海拔780-1550米的山谷、河邊、陰濕處、林下及灌叢中。

生長習性

野黃瓜經連續短光照處理40天后開始出現雄蕾,50天后有少量的雌蕾出現,65-75天后開始有雌雄花開放,第一雌花節位在20節左右。而不經短光照處理的對照組,春季通常不開花,或推遲到10月下旬才有雌雄蕾出現,此時植株已生長6個多月,植株長有60節以上,植株開始衰老。

主要價值

野黃瓜唯一能與栽培黃瓜雜交可育的野生種質資源,擁有多種抗病、抗逆的珍貴目標性狀。這些優良性狀通過遠緣雜交和連續回交可以轉到栽培黃瓜中,為黃瓜的品種改良豐富了變異資源。

保護現狀

列入《中國生物多樣性紅色名錄-高等植物卷》(2013年9月2日)——無危(LC)。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