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青年電影展(Chongqing Youth Film Festival)由重慶市電影局、重慶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共同主辦,四川外國語大學新聞傳播學院、重慶市電影家協會、重慶跳軸影視文化有限公司共同承辦。影展以影像工作者及電影愛好者為主要參與對象,旨在鼓勵青年電影人更好地表達自我、參與藝術創作,助力高品質電影的發展及推廣。
重慶青年電影展是西部地區中最具規模和影響力的綜合型、專業型的電影展之一。重慶青年電影展已放映了800餘部境內外影片,組織了600餘場線下活動,先後聯動全世界百餘所高校、20餘個文創園區和多家院線,是西部地區最具規模和影響力的綜合性、專業性電影節展之一,推動了青年電影人的成長,並助力了本地電影生態的持續發展。現已成為青年電影人創作交流的重要平台。影展以公益性質為活動類型,邀請了謝飛、萬瑪才旦、楊超、張大磊、章明、忻鈺坤等一系列嘉賓參與影片展映、論壇,逐步成為重慶每年最重要的電影盛事。
2017年3月,“重慶青年電影藝術展”正式更名為“重慶青年電影展”。
基本介紹
基本簡介
活動願景
主辦單位
名譽主席
第四屆形象大使
第五屆形象大使
第六屆聚力影人
第六屆青睞影人
第七屆形象大使
第八屆形象大使
第九屆形象大使
單元介紹
第九屆
第八屆
第七屆
第六屆
第五屆
大事年表
歷屆回顧
2023年
2021年
2020年
2019年
2018年
2017年
2016年
2015年
2014年
歷屆嘉賓名單
嘉賓 | 影展活動 | 簡介 |
第八屆 | ||
第八屆重慶青年電影展形象大使、 終審評審 | 中國影視演員,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表演系。2010年,憑藉《第四張畫》斬獲金馬影展最佳女配角獎。2019年第38屆電影金像獎評審,2015年第18屆、2019年第22屆上海國際電影節主競賽評審 | |
第八屆重慶青年電影展終審評審、評審論壇嘉賓 | 編劇作品有《那山那人那狗》《暖》《唐山大地震》《沂蒙六姐妹》等,曾獲華表獎、金雞獎、百花獎編劇獎。現任中國電影家協會副主席。 | |
第八屆重慶青年電影展終審評審、電影公開課、評審論壇嘉賓 | 中國香港著名喜劇導演代表作有《唐伯虎點秋香》《十兄弟》《食神》《喜劇之王》等 | |
第八屆重慶青年電影展終審評審、評審論壇嘉賓 | 曾任美國艾芬豪影業中國區副總裁,天畫畫天影業總經理;現任東⽅天明電影公司總經理,中國電影基金會吳天明專項基金總監。 | |
第八屆重慶青年電影展終審評審、評審論壇嘉賓 | 工廠大門影業創始人、CEO、製片人製作了佟晟嘉導演《大三兒》、方亮導演《造訪》、顧曉剛導演《 春江水暖》、萬瑪才旦導演《氣球》 | |
第八屆重慶青年電影展評審論壇主持人、 導演沙龍主持人 | 製片人、影評人、井樹文化創始人;中國電影家協會理論評論委員 會理事,上海電影家協會理事,上海電影評論學會理事,上海青年 文聯理事。 | |
第八屆重慶青年電影展導演沙龍嘉賓 | 導演、編劇、監製,於2007年至2014年間擔任金像獎主席,並曾 擔任第十二、十三屆香港電影導演會會長。 1998年執導動作片《野獸刑警》,憑藉該片獲得第18屆金像獎最 佳導演獎、最佳編劇獎。 | |
第八屆重慶青年電影展導演沙龍嘉賓 | 清華大學工學學士,香港浸會大學MFA畢業。個人短片作品《Winterstare》《高芙鎮》等曾於中國獨立影像展、Premiere Plans d’Angers等影展獲獎。長片處女作《郊區的鳥》在第六屆重慶青年電影展“注目未來”單元展映。 | |
第八屆重慶青年電影展導演沙龍嘉賓 | 電影導演、廣告導演。2008年拍攝廣告《windows7.0》。2020年,短片作品《澡堂鼓手》獲得第六屆重慶青年電影展最佳 劇情短片獎及最佳剪輯獎。 | |
徐欣羨 | 第八屆重慶青年電影展導演沙龍嘉賓 | 2012年憑紀錄片《櫃裡孩》獲得2012年澳門國際電影及錄像展評審大獎。近期作品《骨妹》入圍第一屆澳門國際影展競賽影片並獲得澳門觀眾大獎、第36屆金像獎兩項提名,並在多個國際影展入圍及獲 獎。 |
第八屆重慶青年電影展開幕影片導演 | 曹炳琨,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中國影視男演員,影視導演。 主演過《動物世界》《鋌而走險》《超級的我》等電影,並主演過《潛伏》《黎明決戰》《青春期撞上更年期》等多部優秀影視劇。曾獲得過南方盛典年度最佳新人獎、優酷影視指數盛典風雲男演員獎、華鼎獎中國近代革命題材電視劇最佳男主角、亞洲微電影節最佳男演員等獎項。而今在繼續演員事業的同時投身於導演創作當中。 | |
第八屆重慶青年電影展開幕影片監製 | 第22屆上海國際電影節最佳編劇、最佳影片提名,入圍第13屆FIRST電影節主競賽,獲得第41屆開羅國際電影節最佳新人導演獎 | |
第八屆重慶青年電影展閉幕影片導演 | 電影導演,編劇,監製,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系教授。2020年《熱湯》入圍華沙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2020年海南島 國際電影節“萬象中國”單元。近期《冥王星時刻》入圍2018年坎城國際電影節導演雙周;中期 電影《她們的名字叫紅》《郎在對門唱山歌》獲上海國際電影節 多項大獎;早期電影《巫山雲雨》《秘語拾柒小時》《結果》和《新娘》,入圍柏林、東京、釜山、都靈、溫哥華、鹿特丹、洛 杉磯等影展,獲各種大獎 | |
第七屆 | ||
影展名譽主席、評審會主席電影公開課:電影人生 | 中國著名導演、教授、博士生導師 曾任北京電影學院副院長 | |
第七屆重慶青年電影展主席、終審評審 | 中國香港著名導演、編劇、演員、製作人 執導電影《十月圍城》獲得第29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影片獎 憑該片獲得第29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導演獎 | |
第七屆重慶青年電影展形象大使、終審評審 | ||
阿尼秋吉 | 第七屆重慶青年電影展終審評審 | 中國香港資深製片人 |
第七屆重慶青年電影展終審評審開幕影片《灰燼重生》導演 | 中國內地導演、編劇 執導電影入圍釜山電影節、上海國際電影節、平遙國際電影展 等多個國內外電影節 | |
第七屆重慶青年電影展終審評審 | 新人導演第22屆上海國際電影節最佳編劇、最佳影片提名,入圍第13屆 FIRST電影節主競賽,獲得第41屆開羅國際電影節最佳獎 | |
劉陽 | 巴蜀電影聯盟學術工作坊 “成渝雙城地區經濟圈”背景下城市電影與文旅產業的融合發展 | 人民日報政治文化部主編 歷年來多次擔任長春電影節金鹿獎評審、電影頻道百花獎評審、上海電影節媒體關注單元評審等 |
巴蜀電影聯盟學術工作坊 “成渝雙城地區經濟圈”背景下城市電影與文旅產業的融合發展 | 教授、博士生導師 現任北京電影學院中國電影文化研究院執行院長,《北京電影 學院學報》主編 | |
林錦爔 | 巴蜀電影聯盟學術工作坊 “成渝雙城地區經濟圈”背景下城市電影與文旅產業的融合發展 | 《當代電影》副編審,《當代動畫》執行主編之一 |
巴蜀電影聯盟學術工作坊 “成渝雙城地區經濟圈”背景下城市電影與文旅產業的融合發展 | 中央戲劇學院電影電視系主任,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 兼任中國電影家協會理事、中國電影文學學會副秘書長等職 | |
謝建華 | 巴蜀電影聯盟學術工作坊 “成渝雙城地區經濟圈”背景下城市電影與文旅產業的融合發展 | 教授,四川師範大學影視與傳媒學院副院長、博士 |
巴蜀電影聯盟學術工作坊 “成渝雙城地區經濟圈”背景下城市電影與文旅產業的融合發展 | 西南大學文學院副教授、博士生導師,戲劇影視藝術系主任 重慶市電影家協會副主席 中國電影評論學會常務理事、副秘書長 | |
閉幕影片《氣球》導演 | 電影導演、編劇、作家 獲金雞獎最佳導演處女作獎 上海國際電影節金爵獎評審會大獎 | |
長片展映《小明》(原名:《慕伶,一鳴,偉明》)導演 | 入圍法國昂熱電影節、亞洲電影節等影展並獲獎 | |
長片展映《會考試的猛獁象》導演 | 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系藝術碩士 | |
長片展映《通往春天的列車》導演 | 第三屆重慶青年電影展“最佳導演獎”,上海首屆世界電影周“最佳導演獎“等 | |
長片展映《臥雲》導演 | 2013年微電影處女作《高三那些事》在各大視頻網站真實點擊率300萬+ | |
長片展映《尋羌》導演 | 攝影家、獨立電影導演、文化學者 | |
第六屆 | ||
第六屆重慶青年電影展青睞影人 | 中國台灣女演員,獲得第54屆金馬獎最佳女主角的提名,第54屆金馬獎最佳女配角獎 | |
第六屆重慶青年電影展聚力影人及競賽單元終審評審 | 中國內地女演員,中國國家話劇院一級演員,金爵獎、華表獎、金雞獎三料影后 | |
競賽單元終審評審 | 美國勞雷工業公司總裁,北京勞雷影業有限公司總裁 | |
競賽單元終審評審 | 第5屆北京大學生電影節最佳導演獎,第47屆、53屆聖塞巴斯蒂安國際電影節最佳導演獎,第18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導演獎 | |
競賽單元終審評審 | 第19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原創劇本提名,第34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導演提名,第34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剪輯獎 | |
競賽單元終審評審 | 《青年電影手冊》主編,中國電影金掃帚獎創辦人 | |
電影公開課:青年導演之路 | 第70屆坎城國際電影節“一種關注”單元大獎提名 | |
“新時代青年電影人的路徑與選擇”學術工作坊 | 北京電影學院中國電影文化研究院執行院長、《北京電影學院學報》主編、教授、博士生導師 | |
“新時代青年電影人的路徑與選擇”學術工作坊 | 上海市文藝評論家協會副主席、中國電影家協會理論評論工作委員會副會長、教授、博士生導師 | |
“新時代青年電影人的路徑與選擇”學術工作坊 | 中央戲劇學院電影電視系主任、中國電影家協會理事、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 | |
“新時代青年電影人的路徑與選擇”學術工作坊 | 復旦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北京電影學院未來影像高精尖創新中心研究員 | |
劉帆 | “新時代青年電影人的路徑與選擇”學術工作坊 | 重慶市電影家協會副主席、西南大學文學院影視藝術系主任、教授 |
開幕影片《春潮》導演 | 日本山形國際紀錄片電影節“亞洲新浪潮”優秀獎,第37屆香港國際電影節特別關注獎 | |
閉幕影片《春江水暖》導演 | 入選2019坎城電影節“影評人周”,並被選為閉幕電影;第13屆FIRST⻘年電影展競賽 最佳劇情長片及最佳導演 | |
長片展映《女他》導演 | 第21屆上海國際電影節金爵獎 最佳卡通片(提名) | |
長片展映《秋田》導演 | 第34屆華沙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提名 | |
長片展映《郊區的鳥》導演 | 第12屆FIRST⻘年電影展 最佳劇情片,第71屆洛迦諾國際電影節青年導演競賽單元提名 | |
許若谷 | 長片展映《白雲·蒼狗》導演 | 2019年上海國際電影節 亞洲新人獎、最佳男演員(提名)及最佳攝影(提名) |
長片展映《乘客》導演 | 2019年第43屆香港國際電影節華語電影新秀競賽單元“火鳥大獎”最佳導演、最佳男演員 | |
費聿竹 | 長片展映《冬去春又來》導演 | 第12屆FIRST青年電影展競賽 最佳劇情片(提名)及最佳演員(提名) |
吳靖森 | 長片展映《花漾情緣》導演 | 馬來西亞新晉導演,曾獲多個國際專業攝影獎項,被譽為馬來西亞全能攝影師第一人,參與製作多部優秀香港電影 |
郭家良 | 長片展映《驕陽》導演 | 第22屆上海國際電影節 亞洲新人獎 最佳男主角(提名)及最佳女主角(提名) |
張國棟 | 長片展映《少年桑吉》導演 | 2019年第22屆上海國際電影節“華語新風”單元 中國首映,2019年第26屆白俄羅斯明斯克電影節 入圍青少年電影競賽單元 |
長片展映《天上的孩子》導演 | 第26屆北京大學生電影節 最佳導演獎(提名)、最佳女演員獎(提名)及最佳處女作獎 | |
長片展映《梧桐樹》導演 | 第12屆 FIRST青年電影展 競賽 一種立場(提名) | |
長片展映《西蘭姑娘》導演 | 導演作品羌族電影《爾瑪的婚禮》 曾入圍32屆開羅國際電影節、好萊塢(中國)電影節、法國巴黎(中國)電影節、香港國際電影節、上海國際電影節等 | |
第五屆 | ||
第五屆重慶青年電影展形象大使及短片競賽單元評審 | 2004年獲得第10屆中國電影華表獎優秀男主角提名,第11屆釜山國際電影節亞洲十大最具潛力男藝人大獎 | |
短片競賽單元評審 | 其作品《冥王星時刻》入選第71屆坎城國際電影節“導演雙周”單元 | |
短片競賽單元評審 | 第75屆威尼斯電影節地平線競賽單元最佳劇本獎,第9屆上海國際電影節亞洲新人獎最佳導演獎 | |
短片競賽單元評審 | 2017年擔任陳凱歌導演影片《妖貓傳》美術指導,獲得第12屆亞洲電影大獎最佳美術指導 | |
短片競賽單元評審 | 第51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新導演提名 | |
短片競賽單元評審 | 2014《犴達罕》51屆台灣金馬獎影展紀錄片提名獎,法國第33屆讓魯什國際民族志電影節納努克大獎 | |
學術工作坊 | 中國電影家協會秘書長,博士生導師,中國電影評論學會會長,北京國際電影節民族電影展藝術總監 | |
學術工作坊 | 西南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電影家協會理事 | |
學術工作坊 | 中國藝術研究院電影電視藝術研究所所長、研究員、博士研究生導師 | |
學術工作坊 | 中國電影藝術研究中心研究員、《當代電影》雜誌主編 | |
劉帆 | 學術工作坊 | 重慶市電影家協會副主席,西南大學文學院影視藝術系系主任,中國電影評論學會理事 |
閉幕式影片 《阿拉姜色》 | 第21屆義大利萊西尼亞電影節榮獲西尼亞金獎,第30屆溫哥華國際電影節龍虎大獎 | |
楊明明 | 開幕式影片 《柔情史》 | 第20屆首爾國際女性影展最佳導演獎,《柔情史》入圍第68屆柏林電影節全景單元並獲得最佳處女作提名 |
第四屆 | ||
第四屆重慶青年電影展形象大使及短片競賽單元評審 | 第28屆中國電視劇“飛天獎”優秀女演員獎,第25屆中國電視金鷹獎觀眾喜愛的電視劇女演員獎 | |
楊超 | 短片競賽單元評審 | 中國戲曲學院導演系主任、第66屆德國柏林電影節銀熊獎 |
李睿珺 | 短片競賽單元評審 | 第70屆坎城國際電影節“一種關注”單元大獎提名 |
張大磊 | 短片競賽單元評審 | 執導的影片《八月》獲得第53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劇情片獎 |
梅峰 | 閉幕式影片 《不成問題的問題》 | 獲第53屆台灣金馬獎之最佳改編劇本獎,北京電影學院副教授、第62屆法國坎城國際電影節最佳編劇 |
卓伯棠 | 教學工作坊、學術工作坊 | 香港浸會大學電影學院首任院長、電影哲學博士 |
尹鴻 | 學術工作坊 | 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副主席 |
趙寧宇 | 學術工作坊 | 北京電影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
譚政 | 學術工作坊 | 中國文聯電影藝術中心電影理論研究部副主任、研究員 |
司若 | 學術工作坊 | 中國傳媒大學戲劇影視學院導演系主任、副教授 |
第三屆 | ||
李會 | 《呼吸正常》 | - |
刑健 | 《冬》 | 中國青年電影導演,“新銳導演”代表人物之一 |
《從你的全世界路過》 | 張嘉佳:暢銷書作家、電影編劇 柳岩:主持人、演員 | |
《長江圖》 | 楊超:第六代新銳導演代表人物之一 劉帆:重慶市電影家協會副主席 | |
謝飛導演回顧展 | 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系教授 | |
開幕式影片 《塔洛》 | 該片獲第52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導演獎提名 | |
導演公開課 | 第六代新銳導演代表人物之一 | |
張大磊、李斌、趙易、於鐳 | FIRST特別展映 | 張大磊:執導的影片《八月》獲得第53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劇情片獎 |
張影 | 《再見,爸爸》 | - |
朱員成 | 閉幕式影片 《盛先生的花兒》 | 朱員成導演憑藉該片獲得第19屆上海國際電影節最受關注影片獎、 最受關注新人導演獎 |
第二屆 | ||
王小帥:第二屆影展征片推介人 《闖入者》重慶首映及映後沙龍 | 王小帥:中國第六代導演 呂中:國家一級演員 | |
《心迷宮》重慶首映 | 第51屆台北金馬獎最佳新導演 | |
《媽咪俠》重慶首映 | 高志森:香港著名導演 馮寶寶:第十二、十三屆香港金像獎最佳女配角獎 | |
《烈日灼心》重慶首映 | 第18屆上海國際電影節最佳導演、最佳男演員 | |
張承勷 | 行業論壇及項目創投 | 監製、製片人 代表作《殺破狼》《千機變》《爸爸的假期》) |
關鑫 | 行業論壇及項目創投 | 製片人 知名影評人 |
李昕 | 行業論壇及項目創投 | 小馬奔騰影業宣傳總監 項目負責人 |
陳龍 | 行業論壇及項目創投 | 天娛傳媒影視部執行製片人 |
第一屆 | ||
丁雲山 | 學術講座 | 香港著名製片人 |
《她們的名字叫紅》 重慶首映 | 中國著名導演,北京電影學院教授,碩士生導師 |
歷屆獲獎名單
獎項 | 獲獎影片 | 導演 |
第一屆 | ||
最佳攝影 | 《棒棒快跑》 | 張大濤 |
最佳女主角 | 《川劇往事》吳熙 | 陳一線 |
最佳男主角 | 《阿亮》曾彬峰 | 曾彬峰、盧峰 |
最佳編劇 | 空缺 | - |
最佳導演 | 《FOUL》 | 何爵天 |
組委會大獎 | 《告別》 | 汪鴻坤 |
評審會大獎 | 《三月》 | 王開誠 |
《大樹下的小孩》 | 德子吉 | |
最佳藝術貢獻獎 | 《草人》 | 歐陽龔平 |
最佳紀錄片 | 《天索》 | 程文 |
最佳劇情片 | 《別讓球賽結束》 | 吳雋 |
第二屆 | ||
- | 《白馬情歌》 | 余岩松 |
最佳導演 | 《那片海》 | 韓婷 |
最佳攝影 | 董阿成 | |
最佳編劇 | 《冥婚》 | 王銳 |
評審會大獎 | 《塔里木的眼淚》 | 薩拉穆·維力 |
組委會大獎 | 《西葉寨》 | 丁然 |
《彩虹橋邊》 | 曲建偉 | |
最佳藝術貢獻獎 | 《異L’etrange》 | 范江流 |
最佳紀錄片 | 《我的農與農》 | 薛秋富 |
最佳劇情片 | 《屋檐下的陌生人》 | 周浚銘 |
第三屆 | ||
最佳攝影 | 《昨日之島》 | |
最佳剪輯 | 《鱷魚鳥》 | 王博倫 |
最佳演員 | 《走神》 《故城歸人》 | 張惠斌 汪鴻坤 |
最佳編劇 | 《Answer》 | 勞嘉濠 |
組委會大獎 | 《大海的孩子》 | 唐國威 |
評審會大獎 | 沙漠 | |
最佳藝術貢獻獎 | 《度》 | 李虹霈 |
最佳導演 | 《紅英》 | 李驥 |
最佳劇情片 | 《湮滅》 | 郭昊宇 |
第四屆 | ||
最佳劇情片 | 《神喻》 | 胡楊軼 |
《朱美靜》 | 瞿尤嘉 | |
最佳導演 | 《撞牆》 | 孔慶輝 |
最佳編劇 | 《看不見的王國》 | 劉鳴山 |
最佳藝術貢獻獎 | 《心生》 | 王奕達 |
評審會大獎 | 《放灰》 | 楊李雪 |
最佳紀錄片 | 《扳命》 | 張渝 |
最佳卡通片 | 《白色隧道》 | 張晉維 |
組委會大獎 | 《給海的信》 | 伍牧凡 |
《尋香》 | 劉旭東 | |
最佳攝影 | 《將進酒》 | RAYIST(楊睿) |
最佳演員 | 《老頑童》 | 黃航 |
最佳剪輯 | 《回憶公園》 | 周男燊 |
第五屆 | ||
最佳劇情片 | 《你的電影我的生活》 | |
最佳導演 | 《你的電影我的生活》 | 詹京霖 |
最佳編劇 | 《雨季不再來》 | 黃驍鵬 |
最佳藝術貢獻獎 | 《無間》 | 大雄 |
評審會大獎 | 《春天,老師們走了》 | 孔大山 |
最佳紀錄片 | 《特日格樂》 | 徐亮 |
最佳卡通片 | 《Mayday》 | 劉寒 |
組委會大獎 | 《無煙煤》 | Evgenli Chistiakov |
最佳攝影 | 《影的告別》 | 龔繼偉 |
最佳演員 | 《阿鳳》 | 梁永豪 |
最佳剪輯 | 《勇氣物語》 | 羅嘉昊 |
扶垚計畫特別獎(重慶地區) | 《高雄泰克斯》 | 高得天 |
評審會特別提及獎 | 《李理的白日夢》 | 肖鶴 |
《運轉法則》 | 蔡恕爾 | |
第六屆 | ||
網路票選短片獎 | 劉毛寧 | |
最佳卡通片(短片組) | 劉毛寧 | |
最佳紀錄片(短片組) | 《陽光猛烈》 | 楊欣 |
組委會特別提及(短片組) | 《人約黃昏後》 | 李玉剛 |
最佳攝影獎(短片組) | 《三尺》 | 瞿尤嘉 |
最佳剪輯獎(短片組) | 《女孩》 | 楊小蠻 |
扶垚計畫特別表彰(重慶地區短片組) | 《歧路父子》 | 王博倫 |
最佳演員獎(短片組) | 馬曉輝 朱書 | |
最佳編劇獎(短片組) | 《焉知非福》 | 唐承駸 |
最佳藝術貢獻獎(短片組) | 《異類》 | 王子易 |
評審會特別提及獎(短片組) | 《門裡門外》 | 許哲涵 |
最佳導演 | 朱書 | |
最佳劇情短片 | 《三尺》 | 瞿尤嘉 |
最佳長片電影 | 顧曉剛 周聖崴 | |
第七屆 | ||
最佳影片(長片) | ||
最佳導演(長片) | 《小偉》(原名:《慕伶,一鳴,偉明》 | |
最佳編劇(長片) | ||
最佳劇情短片獎 | ||
最佳導演(短片) | 《太陽底下》 | 馬文 馬武 |
最佳攝影(短片) | 焦悅 | |
評審會特別提及獎(短片) | 王思曼 | |
組委會特別提及獎(短片) | 《重慶藏禮》 | 曾開心 |
最佳紀錄片(短片) | 《三少奶奶》 | |
最佳卡通片(短片) | 《盒子》 | 陳子楊 陳思杉 |
最佳線上人氣短片獎 | 《一個唱,一個不唱》 | 游盼 |
最佳演員(短片) | 《私有海域》 | 郭東勛 |
扶垚計畫特別表彰獎(重慶地區) | 范龍偉 | |
最佳編劇(短片) | 《南方姑娘》 | 林偉彬 |
最佳剪輯(短片) | ||
第八屆 | ||
最佳影片(長片) | ||
最佳導演(長片) | ||
最佳編劇(長片) | 李崧鳴 | |
最佳劇情短片 | 《雲浮的雲》 | 陳媚宇 |
評審會特別提及(短片) | ||
評審會特別提及(短片) | 《秦淮河》 | 陳楷文 |
最佳導演(短片) | 《生命之歌》 | |
最佳導演(短片) | 《內流河》 | 翁凌雲 |
最佳編劇(短片) | 《赤嶺路531號》 | 唐嘉瑛 |
最佳演員(短片) | 《莉莉》 | 黎靜 |
最佳攝影(短片) | ||
最佳剪輯(短片) | 《海雀》 | 鄧乃川 王兆陽 |
最佳紀錄片(短片) | 《索朗熱登》 | 扎加 俞佳明 |
組委會特別提及 | 《蠻荒之地》 | 田庭豪 |
扶垚計畫·特別表彰 | 《果果》 | 楊果敏 |
“國際傳播計畫”最佳短片 | 《鯨》 | 張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