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荔鈉,1972年出生於吉林省長春市,中國內地女導演、編劇、製作人、演員,畢業於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大學軍事文化學院表演系。
1999年,執導個人首部紀錄片《老頭》,該片獲得日本山形國際紀錄片電影節亞洲新浪潮優秀獎、法國真實電影節評審會獎。2000年,主演由賈樟柯執導的劇情電影《站台》。2006年,執導紀錄片《一起跳舞》。2008年,執導紀錄片《老安》,該片延續了紀錄片《老頭》的主題。2013年,執導劇情電影《春夢》,該片入圍第42屆鹿特丹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獲得第37屆香港國際電影節特別關注獎。2016年,自編自導劇情電影《春潮》,該片入圍金馬創投會議。2019年4月3日,由其執導的紀錄電影《少女與馬》開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楊荔鈉
- 外文名:楊天乙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吉林省長春市
- 出生日期:1972年
- 職業:導演、編劇、製作人、演員
- 畢業院校: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大學軍事文化學院表演系
- 代表作品:老頭、站台、家庭錄像帶、春夢、春潮
- 主要成就:日本山形國際紀錄片電影節“亞洲新浪潮”優秀獎
法國真實電影節評審會獎
第37屆香港國際電影節特別關注獎
人物經歷,主要作品,導演作品,編劇作品,監製作品,攝影作品,剪輯作品,參演電影,獲獎記錄,人物評價,
人物經歷
楊荔鈉少年學習過舞蹈,並做過舞蹈演員、節目主持人。1991年,考入解放軍藝術學院表演系(現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大學軍事文化學院)。1992年,進入總政話劇團成為話劇演員。1996年,開始涉足紀錄片工作。
1999年,執導個人首部紀錄片《老頭》,該片的鏡頭對準了北京城裡一群見天扎堆聊天的老頭,獲得日本山形國際紀錄片電影節亞洲新浪潮優秀獎、法國真實電影節評審會獎,德國萊比錫紀錄片電影節“金獎”和”觀眾最喜歡的影片“獎。她完成了從一個演員到紀錄片導演身份的轉變。
2000年,與王宏偉、趙濤聯合主演由賈樟柯執導的劇情電影《站台》;同年,執導紀錄片《家庭錄像帶》,她把鏡頭投放到了自己的家庭之中,展現了父母與弟弟這些家庭成員之間的矛盾與情感糾葛。2006年,執導紀錄片《一起跳舞》,該片講述了在公園裡跳廣場舞的舞伴們之間的情感糾葛。
2008年,執導紀錄片《老安》,該片是第1屆中國民間女性影展的閉幕影片,延續了紀錄片《老頭》的主題,講述了北京一位九旬老人老安的故事;同年,執導紀錄片《我的鄰居說鬼子》,該片雖然記錄的是關於抗日戰爭的內容,但她仍然將鏡頭對準了在小區里納涼的老人門。
2009年,與法德ARTE電視台合作,並執導了紀錄片《野草》,該片是一部關於一群孤兒成長的紀錄片;同年,執導紀錄片《來自青島的野生藥材》。2010年,擔任綜藝節目《極速前進:衝刺中國第一季》的製作人。
2013年,執導由趙思源、傅迦、唐治平聯合主演的劇情電影《春夢》,該片的演員基本上採用非職業演員,手持攝影和同期聲的運用使整部影片像紀錄片一樣貼近真實,入圍第42屆鹿特丹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獲得第50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女配角提名,獲得第37屆香港國際電影節特別關注獎。2016年,與黃玉珊聯合執導紀錄片《她們的青春告白》;同年,自編自導由郝蕾、金燕玲、黃尚禾聯合主演的劇情電影《春潮》,該片入圍金馬創投會議,獲得第22屆上海電影節最佳攝影獎。
2019年4月3日,由其執導的紀錄電影《少女與馬》開機。
主要作品
導演作品
時間 | 名稱 | 類型 |
---|---|---|
2019年 | 《少女與馬》 | 紀錄電影 |
2019年 | 《春潮》 | 電影 |
2016年 | 《她們的青春告白》 | 紀錄片 |
2013年 | 《春夢》 | 電影 |
2009年 | 《來自青島的野生藥材》 | 紀錄片 |
2009年 | 《野草》 | 紀錄片 |
2008年 | 《我的鄰居說鬼子》 | 紀錄片 |
2008年 | 《老安》 | 紀錄片 |
2006年 | 《一起跳舞》 | 紀錄片 |
2000年 | 《家庭錄像帶》 | 紀錄片 |
1999年 | 《老頭》 | 紀錄片 |
編劇作品
時間 | 名稱 | 類型 |
---|---|---|
2019年 | 《春潮》 | 電影 |
2013年 | 《春夢》 | 電影 |
2009年 | 《來自青島的野生藥材》 | 紀錄片 |
監製作品
時間 | 名稱 | 類型 |
---|---|---|
2013年 | 《春夢》 | 電影 |
2010年 | 《極速前進:衝刺中國第一季》 | 綜藝節目 |
1999年 | 《老頭》 | 紀錄片 |
攝影作品
時間 | 名稱 | 類型 |
---|---|---|
1999年 | 《老頭》 | 紀錄片 |
剪輯作品
時間 | 名稱 | 類型 |
---|---|---|
1999年 | 《老頭》 | 紀錄片 |
參演電影
獲獎記錄
獲獎時間 | 屆次 | 獎項名稱 | 獲獎作品 | 備註 |
---|---|---|---|---|
2013 | 第37屆 | 香港國際電影節特別關注獎 | 《春夢》 | 獲獎 |
2013 | 第42屆 | 鹿特丹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 | 《春夢》 | 提名 |
2000 | ---- | 法國真實電影節評審會獎 | 《老頭》 | 獲獎 |
2000 | ---- | 德國萊比錫電影節金獎、觀眾最喜愛影片獎 | 《老頭》 | 獲獎 |
1999 | ---- | 日本山形國際紀錄片電影節“亞洲新浪潮”優秀獎 | 《老頭》 | 獲獎 |
獲獎時間 | 獎項名稱 | 獲獎作品 | 備註 |
---|---|---|---|
2019 | 第22屆上海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金爵獎 | 春潮 | 提名 |
人物評價
在紀錄片《老頭》中,正是因為楊荔鈉沒有接受過專業的訓練,所以在她的作品中看不到任何技術手段。這種只有長鏡頭和同期聲的拍攝方法,非但沒有減弱作品的表現力,反而讓片中老頭們的生活走進觀眾的心裡,啟發和感動了整個紀錄片屆。她的作品中關注的群體多為老人和女性,她往往從微觀敘事入手,紀錄他們生活中瑣碎的小事。不論是老人題材還是廣場舞題材,不論是離婚題材還是歷史題材,她所拍攝的紀錄片都無一例外的聚焦自身和他人的情感訴(河北大學周蕾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