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抗戰文化史

重慶抗戰文化史

《重慶抗戰文化史》是2005年出版的圖書,由民革中央孫中山研究學會重慶分會編著。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重慶抗戰文化史
  • ISBN:780214008
  • 出版社:7-80214
  • 定價:40
圖書信息,簡介,目錄,

圖書信息

書名:重慶抗戰文化史
作者:民革中央孫中山研究學會重慶分會
頁數:573
出版日期:2005-8-1
版次:1
開本:32開
包裝:平裝

簡介

重慶是我國八年抗日戰爭期間國民政府的陪都,也就是戰時的臨時首都。《重慶抗戰文化史》向我們展示了在重慶抗戰運動的大背景直,舉凡文化領域中的思想學術、文化教育、科學技術、新聞出版、文學藝術諸方面的組織、活動、實績、作用及影響情況,是一部全面介紹重慶抗戰文化歷史的專著。
本書資料翔實豐富,持論公正客觀,文字生動流暢,敘述縱橫捭闔,並配有珍貴歷史圖片近250餘幅,具有較高的可讀性,是同類書籍中頗具認識價值和研究價值的上乘之作。

目錄

前言
導言
第一章 中國的戰時首都重慶
第一節 中國東部文化大西遷的英雄史詩
一、重慶:大時代前夕的準備
二、對日抗戰:國民政府遷都重慶
三、南京:中央大學浩蕩西遷“雞犬不留”
四、鐵血壯舉:沿海工業遷川與重慶兩江經濟帶
五、從武漢到重慶:護送中國小公民的悲壯史詩
第二節 中國西部文化中心的崛起
一、內遷高校和文化科研機構雲集陪都
二、重慶沙磁文化區的成立與擴展
三、國民精神總動員與文化區的抗日救亡運動
第三節 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精神堡壘
一、大重慶在日機的野蠻轟炸中
二、抗戰到底民族復興的精神堡壘
第二章 抗日的內政外交與輿論宣傳
第一節 國民政府的內政外交
一、二戰爆發前後的國際風雲
二、抗日的內政和外交
三、團結救國歷史的象徵
第二節 國民黨的對外宣傳與中央電台
一、國民黨的對外宣傳
二、中央電台與中國國際廣播電台
三、在華日人反戰同盟與對日宣傳
第三節 空前繁榮的陪都新聞出版陣線
一、多元化的陪都新聞出版界
二、國民黨官方的《中央日報》和《掃蕩報》
三、中共在重慶的喉舌《新華日報》
四、代表中間民主勢力的《大公報》及其他
第四節 抗戰時期的新聞圖書出版管制
一、國民黨對新聞圖書管制的強化
二、“六不”“五要”文藝政策與新聞圖書審查
第三章 多元共生的抗日民族文化思想
第一節抗戰建國與多元文化格局
一、“抗戰建國綱領”之下的陪都政治文化環境
二、重慶多元文化格局的統制和論爭
第二節 官方哲學和社會各界多元哲學的發展
一、孫中山的哲學思想與官方哲學
二、馬克思主義哲學在陪都重慶的傳播及其在鬥爭中的發展
三、陳獨秀晚年的政治活動及“三位一體”哲學思想
四、從西化到現代化的論爭與蔣夢麟的《西潮》
五、現代新儒學與馮友蘭的《貞元六書》
六、國民精神建設與佛教禪宗的思想
第三節 郭沫若與文化工作委員會的成就
一、文化工作委員會的輝煌業績
二、郭沫若在學術研究中的重大成就
三、從歷史人物研究到《屈原》等歷史劇的創作
第四章 空前繁榮的陪都抗戰文藝
第一節 陪都文學藝術的繁榮和發展
一、“文協”與異彩紛呈的陪都文壇
二、茅盾的現實主義道路及其代表作《腐蝕》和《清明前後》
三、老舍和他的《四世同堂》與巴金的《寒夜》及其他
四、空前繁榮的中國戲劇文學創作
五、胡風的現實主義理論與《七月》派抗戰文學的成就
六、陪都的抗戰文藝陣地和多種文學流派
第二節 大師雲集的陪都藝壇
一、抗戰陪都:中國的電影之都
二、音樂:民族解放的最強音
三、空前繁榮的陪都畫壇
第三節 抗戰時期的對外文化交流-
一、對外文化交流概況
二、《百鴿圖》、《海鷹圖》、總統書卷及其他
第五章 陪都教育事業的發展和中國的科學運動
第一節 教育的優先地位和多元格局
一、“教育是一切事業的基本”
二、國民政府的教育體制與陪都教育的多元格局
第二節 文化區:戰時中國教育的縮影
一、重慶大學:文化區的砥柱和脊樑
二、中央大學在陪都沙磁文化區
三、南開學校與中國西部文化中心
四、中央工校與女子職業教育
五、戰時中國的醫藥衛生中心與醫藥衛生教育
六、“鄉建運動”與民眾教育
七、抗戰時期的特殊教育
第三節 戰時中國的科學運動
一、科學運動中的西部科學院和中央研究院
二、資源委員會與中英科學合作所
第六章 陪都的民主憲政運動和抗戰文化的終結
第一節 陪都的民主憲政運動
一、抗戰後期的國際國內形勢
二、國民黨的憲政之路與《中國之命運》
三、國共關係與民主憲政運動
第二節 日本投降與抗戰文化的終結
一、日本投降與國共重慶談判
二、抗戰文化的終結
結束語
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