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雲陽縣2009年政府工作報告

重慶市雲陽縣2009年政府工作報告

《重慶市雲陽縣2009年政府工作報告》是重慶市雲陽縣政府2009年發布的一份報告。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重慶市雲陽縣2009年政府工作報告
  • 外文名:Chongqing yunyang county government work report in 2009
  • 地區:重慶市雲陽縣
  • 固定資產投資:54.2億元
  • 發布時間:2009年
一、2008年工作回顧
2008年是深入貫徹十七大精神、穩步實施“十一五”規劃的關鍵之年。一年來,我們認真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緊緊圍繞發展主題,團結帶領全縣人民,開拓進取,務實創新,經受住複雜經濟形勢和多種自然災害的嚴峻考驗,推動了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預計實現地區生產總值66.1億元,同比增長15%;三次產業結構比為26.4:36.7:36.9;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54.2億元,同比增長19.8%;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9.5億元,同比增長21%;地方財政收入2.6億元,同比增長34.6%;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000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300元,同比增長11.7%和16%,人口自然增長率3.97‰;年末城鎮登記失業率3.95%;城鎮化率提高1.6個百分點,萬元GDP能耗下降5.1%。較好地完成了雲陽縣第十五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確定的目標任務。
(一)發展實力進一步壯大
工業經濟持續增長 實現工業總產值32.5億元、工業增加值15.2億元,同比增長34.7%和32.8%。新培育億元產值企業1家,淨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4戶,實現增加值4億元,同比增長45%。完成工業投資10.1億元,同比增長19.7%。鵬木棲木塑材料、旭恆輪胎、峻西銅材、慶華工藝品、錦藝矽材料、渝鑫船舶、太湖絲綢等一批新上和技改項目投產。盧山飼料獲重慶市名牌產品,中韻牧業、億口鮮實業通過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認證,重友飲料、雲海藥業、江口植物油廠獲“重慶市農產品加工示範企業”稱號,盤石小企業創業基地通過市級認定。園區基礎設施建設強力推進,啟動征地2000畝,完成場平1600畝,開工建設標準廠房5萬平方米,鋪設天然氣管網1300米,整改電力、通訊線路4300米;橋樑支座、雲陽政通、大北農等14家企業入園,契約引資12.68億元,完成投資3.58億元,園區企業實現總產值3.02億元、增加值8300萬元。江口、鳳鳴、平安等工業拓展區引進項目18個,完成投資6200萬元。
農村經濟穩步發展 實現農業總產值28.5億元、增加值17.5億元。糧食生產穩定發展,產糧45.7萬噸,榮獲“全國糧食生產先進縣”稱號,上壩“農業部萬畝馬鈴薯高產示範區”通過市級驗收;新建標準化柑橘園1.25萬畝,發展桑園1.2萬畝,產繭120萬公斤;發展商品蔬菜8390畝,地產蔬菜市場占比有所提高;發展油桐6萬畝、速豐林8萬畝,林業總產值3.1億元。發展規模養殖,建成年出欄3000頭以上的生豬規模養殖場8個,新增養殖大戶700餘戶,建成肉牛冷配中心和牛羊種繁場。實施農戶散養生豬免費防疫,畜禽疫病防控取得成效。出欄生豬93萬頭、山羊53萬隻、牛6萬頭,主要畜產品產量增長。培育市級龍頭企業2家、縣級龍頭企業16家、農民專業合作社39個,5個無公害農產品產地、2個無公害農產品通過認證。落實退耕還林、農資綜合補貼、水稻良種、柑橘建園、農機具推廣等直補資金1.65億元,農機化水平提高4個百分點。推動歧耀山扶貧示範區建設,產業扶貧成為全市扶貧工作樣板;實施43個貧困村、2個市級整村推進示範村建設,易地搬遷393戶1367人,減少貧困人口1.13萬人。
第三產業保持活躍 實現第三產業增加值24.38億元,增長14.8%。實施“萬村千鄉市場工程”,建成連鎖超市和便民放心店228家;實施蓮花池道路改造及配套設施建設,打造蓮花池外灘商圈,外灘美食一條街初具規模,徐生記、德克士等名牌餐飲入駐雲陽。龍缸國家地質公園揭碑開園,啟動張飛廟景區提檔升級工程,成功舉辦張飛廟廟會周、首屆山城啤酒節暨美食文化節、巴陽枇杷節等節會活動,全年接待遊客37.5萬人次,實現旅遊收入3760萬元。交通運輸業總收入2.85億元,同比增長11%。完成房地產開發投資3.16億元,竣工商品房35萬平方米,房地產市場總體趨好。
財政金融穩健運行 廣辟財源,強化征管,加強非稅收入管理,推行煤炭稅費“一票制”,公開拍賣河道砂石資源開採權、客運班線經營權等政府資源,財政收入較快增長。推行部門預算,實行精細化財政管理,建立健全財政財務制度,財政管理更加規範。加強政銀企聯繫溝通,爭取農發行貸款1.5億元。發揮雲康擔保公司等融資平台作用,為部分企業落實擔保貸款1650萬元。金融保險業健康發展,實現保費收入1.4億元,同比增長68%,年末金融機構存款餘額104.7億元,貸款餘額23.5億元,同比增長25.5%和16.9%。
(二)發展基礎進一步夯實
交通建設全面提速 完成總投資16.42億元。渝宜高速公路雲萬段通車、雲奉段完成工程量73%,人和互通獲準立項;迎賓大道達門岩至向家院子、蜀光至陳家溪段投入使用,渝巫路、雲開路、雲利路雲陽段建設基本結束,長洪至江口二級公路開工;實施鄉鎮暢通工程項目24個,硬化油化公路243公里,鄉鎮通暢率93%;村通達工程完成829公里、啟動508公里,村通達率75%;庫周路養鹿桐林段、龍角至普安等復建工程進展順利,南溪大橋、美陶大橋、長沙大橋建設序時推進;完成18個渡口改造,建成5個農村客運車站,四方井綜合碼頭投入試運行,交通配套設施日臻完善。
能源保障能力提高 西部農網改造工程通過市級評審,中西部農網工程有序推進,完成投資1.2億元,農網改造面達72%;江口110千伏變電站竣工,架設門坎灘至縣城、改造巫溪田壩至江口新里輸電線路;門坎灘電站、江口電站、富雲電站竣工發電,縣內自發電2.1億度,開工建設蓋下壩電站,供電保障能力增強。取締非法煤窯,加強整合技改,擴大煤礦產能,產煤93萬噸,產值3.5億元,完成市電煤調運任務。新增天然氣用戶4200戶,天然氣調峰儲配站投入運行,城區用氣尖峰時段供需矛盾有效緩解。
農村基礎條件改善 開工建設梅峰水利工程大壩,完成各類水利工程4391處,解決10.7萬人的飲水安全問題,除險加固水庫62座,緊急排危震損水庫39座,整治技改山平塘577口,治理水土流失28.3平方公里,江口8500畝農業綜合開發生態治理項目通過市級驗收。農田水利基本建設獲全市二等獎。保護飲用水源,取締22座飲用水源水庫投餌施肥養魚。推進“生態家園富民工程”,建設沼氣池5508口。建設庫周綠化帶基本農田4萬畝,順利通過市級驗收。推廣測土配方施肥40萬畝。實施土地開發整理項目9個,開發整理土地1.2萬畝,新增耕地2900畝,建設農村耕作便道439公里。“森林工程”建設開局良好,造林綠化 17.1萬畝,為市下達計畫的246.8%。
城鄉建設步伐加快 擴大城鎮建成區1.6平方公里,增加城鎮人口1.65萬人,竣工房屋63.5萬平方米。推進城鄉規劃編制,縣城規劃區實現1:500地形圖全覆蓋,實施江口、高陽、鳳鳴集鎮總規修編,完成清水、雙龍、上壩集鎮和37個農民新村規劃,建成人和民權、鳳鳴五同等5個康居示範村和210戶康居示範戶。圍繞“五大創建”和“五大工程”,推進縣城建設。改造青龍路和磨子嶺人行梯道,建設濱江大道至工業園B區道路,飛鳳梯雲江大道至濱江大道段竣工,“萬里長江第一梯”主體工程建設全部結束。兩江廣場二期工程、龍脊嶺連線天橋和步道景觀工程、雲頂廣場、長江大橋與濱江大道連線路等工程建設有序推進。完善城區公廁和垃圾中轉站等配套設施,開工建設縣城北區污水泵站及管網。實施城市森林工程,縣城增加綠地面積164.6萬平方米,綠地率達44.96%,綠化覆蓋率達49.36%,人均公共綠地面積12.3平方米。紮實開展縣城綜合整治,拆除違法違規建築5.7萬平方米,剷除亂耕亂種,規範臨時攤點,城區養犬、車輛停放、機動車禁鳴、煙花爆竹燃放等管理工作取得新成效。柏楊灣市場整治初見成效,蓮花池市場整治有序推進,縣城市場管理難題初步破解。
(三)發展活力進一步增強
開放經濟取得成效 健全招商機制,充實招商力量,大力推進“招商引資年”活動,設立駐南京、廣州、成渝招商機構,招商視角更為寬廣。簽約真空製鹽、醫藥中間體、多晶矽等投資1000萬元以上項目27個,開工13個,到位資金6.3億元。加強對外經濟合作,實現外貿出口86萬美元,外派勞務41人;引進江蘇省、九龍坡區對口支援工業項目3個,爭取無償援助1090萬元,互派18名幹部掛職。獲得山東威海市定點援建鳳鳴中學110萬元,培訓幹部20名。發展民營經濟,新增個體工商戶2566戶、私營企業223家。加強市場監管、價格管控、質量監督等工作,市場經濟秩序更加規範。
改革創新縱深推進 開展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清理規範審批項目,簡化辦事程式。創新縣屬部門派駐鄉鎮機構管理機制,設立片區婚姻登記中心,片區國土、建設、環保機構職能延伸到鄉鎮,民眾辦事更加方便。推進事業單位人事制度改革,撤銷事業單位11個,合併事業單位6個,整合人力資源,完成基層農業服務體系、計生託管人員分流。落實全市農村鄉鎮人才隊伍建設計畫,選派211名優秀大學畢業生到基層工作。完成“三鎮”建制調整,設立雙江、青龍街道辦事處。穩妥推進水利工程管理體制改革,啟動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國有林場改革基本結束。出台科技創新獎扶措施,錦藝矽技術創新中心獲市級認定,實施市級以上重點科技項目6個,申報專利29項;實施國家科技富民強縣項目,科技創新能力得到提升。
(四)社會建設進一步完善
城鄉統籌良好起步 啟動鳳鳴五同、盤龍長安等5個統籌城鄉試點村項目建設。探索多種土地流轉模式,流轉土地14.8萬畝,推進規模化經營,農村土地集中經營率14.1%。實施“陽光工程”和“雨露計畫”,培訓農村勞動力8850人,新轉移農村勞動力4.6萬人,勞務收入21.5億元。紮實推進新農村建設,整合涉農資金1160萬元,完成江口五星等5個市級推進村年度建設任務,新農村消防試點通過市級驗收。
四期移民決戰決勝 完成移民投資3.04億元,遷移人口3093人,補償復建房屋17.9萬平方米,四期移民工程順利通過國家終驗。兌現農村移民後期扶持直補資金724萬元,惠及移民1.48萬人,培訓移民1960人。完成三期地災治理項目23個,做好三峽水庫清漂、庫周地質災害防範等工作,積極應對試驗性蓄水。高度關注移民生產生活困難,努力化解移民遺留問題,移民工作重心由“大搬遷”轉向“大發展”。
社會事業全面發展 落實城鄉免費義務教育政策,惠及學生18萬人,落實資金1130萬元,救助困難學生6870人。加快推進高中擴容工程,全縣國中畢業生升高中階段比例77%,高考上線率89.6%。初三中建設初具形象,雲師進修學校成功升格為教師進修學院,雙江中學創市級重點中學成功。城市語言文字工作獲市級評估優秀等次,電化教育工作榮獲國家級表彰。加強醫院規範化建設,縣醫院創二甲、中醫院創市級示範中醫院均獲成功,建成市級規範化鄉鎮衛生院3個。加強新農合監管,確保農民受益,參合農民99.7萬人,參合率87.73%。沉著應對三鹿問題奶粉事件,免費診治嬰幼兒12827名,全縣無一例發病嬰幼兒死亡。落實計生獎扶政策,穩定低生育水平,出生人口性別比上升勢頭得以控制,人口計生工作獲市“求實獎”。加強廣播電視網路建設,建成董家梁無線發射站,發展數位電視5300戶,開播雲陽廣播電台及《行風熱線》欄目,開工建設15個鄉鎮綜合文化站,“農村電影放映惠民工程”免費放映8500場次。不斷夯實基層基礎,投入493萬元實施16個鄉鎮危舊房改造和周轉房建設,投入200萬元建成10個村級公共服務中心,兌現村(社區)幹部待遇提標,落實離任村幹部補助85萬元。出版發行續修《雲陽縣誌》,紮實開展全國第二次經濟普查。深入開展民眾體育活動,完善體育場設施,成功舉辦首屆縣運會。
民生保障更加有力 新增城鎮就業3607人,就業再就業培訓6601人,指導幫助3015名下崗失業人員和684名“4050”對象再就業,新增工商企業崗位3218個。落實就業扶持政策,累計發放再就業小額貸款突破1億元。健全鄉鎮社保服務機構,啟動被征地農轉非人員、城鎮超齡人員養老保險工作,推行醫療機構人員養老保險縣內統籌,新增“五項社會保險”參保1.7萬人,徵收保險費2.2億元,發放社會保險待遇1.6億元,社會保險覆蓋面擴大。積極穩妥解決撤停企業遺留問題,高度關注弱勢群體,強化扶持扶助,救助城鄉低保、農村五保、殘疾人等特殊困難群體8.2萬人次,解決了200戶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難,為2000戶縣城特困居民優惠安裝天然氣。
平安雲陽穩步推進 落實安全生產“一崗雙責”,嚴格責任追究,加強重點行業、重點領域安全專項整治,有效遏制重特大事故發生。加強農機監理規範化建設,開展農專項整治,榮獲全國首批“平安農機”示範縣稱號。加強生態環境保護,推進節能減排,在區縣黨政一把手環保實績考核中獲全市一等獎。紮實開展“大接訪、大下訪”活動,集中化解重點信訪問題122件,全年無重大群體性事件發生。健全應急機構,完善應急預案,開展應急演練,應急管理能力提高。加強治安管控,嚴打各類犯罪,做好奧運安保,確保了奧運期間社會穩定。推進“五五”普法,加強法律援助和人民調解,建成鄉鎮司法所26個。榮獲“平安重慶建設先進區縣”稱號。
一年來,審計、食品藥品監督、疾病預防控制、郵政通訊、民族宗教、婦女兒童、外事、僑務、檔案、保密、氣象、人防、消防、地震、民兵預備役、雙擁、助殘、老齡等各項工作取得較好成績。
(五)自身建設進一步加強
自覺服從縣委領導,主動接受人大及其常委會的法律監督、工作監督和政協的民主監督,認真聽取工商聯、人民團體和社會各界的意見建議。按時辦結人大代表建議172件、政協委員提案217件,滿意、基本滿意率為100%。深入開展“解放思想、擴大開放”和“制度建設年”活動,修訂完善政府運行規則,強化幹部作風整肅,加強效能監察,嚴肅處理清理“活人墓”等工作不力的相關責任人員,機關作風明顯轉變,政府執行力進一步增強。推行政府領導信訪值周和定期接待民眾信訪制度,改版政府入口網站,公開政務信息,辦好縣長公開電話和縣長信箱,暢通民眾訴求渠道。邀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列席政府常務會,定期向部分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和離退休老同志通報政府工作,推行重大事項聽證和向社會公告制度,政府決策更加陽光透明。始終把民眾利益放在首位,十項民心工程件件落實,解決了民眾關注的一批熱點難點問題。面對突如其來的汶川特大地震,我們沉著應對,迅速行動,組織乾群捐贈款物1300多萬元,展現了黨委和政府強大的凝聚力,這種同心同德、萬眾一心的精神力量,正是推動雲陽又好又快發展的不竭動力!
各位代表,過去的一年,我們堅持基礎先行,突出園區、城市和交通建設,發展平台進一步夯實;堅持項目支撐,加大招商引資力度,發展能力進一步增強;堅持結構調整,注重資源整合,發展質量進一步提高;堅持服務最佳化,加強效能監察,發展環境進一步改善;堅持為先為重,強化後期扶持,移民工作成果進一步鞏固;堅持以人為本,重視改善民生,社會保障進一步落實;堅持全面發展,努力構建和諧,社會事業進一步發展。這些成績的取得,靠的是縣委統攬全局、堅強領導,靠的是縣人大、縣政協大力支持、有效監督,靠的是全縣廣大幹群齊心協力、頑強拼搏。在此,我謹代表縣人民政府,向大力支持政府工作的人大代表、政協委員、離退休老同志,向駐雲官兵、政法幹警和關心、支持雲陽建設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謝和崇高的敬意!
各位代表,在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更應該清醒地看到,前進的道路上還有不少困難和問題。我們必須面對:全縣解放思想、開拓開放的氛圍還不濃,全民創業的意識還不強,各級幹部抓經濟、促發展的能力還有差距。我們必須面對:雲陽發展速度慢、經濟總量小、結構性矛盾突出,要在“兩翼”乃至全市發展大格局中體現自身特色,上檔升位,競爭異常激烈。我們必須面對:土地、資金、人才瓶頸制約依然存在,基礎條件十分薄弱,投資環境亟待改善,需要加快努力。我們必須面對:雲陽財源基礎脆弱,增收後勁不足,剛性支出增長較快,“改革、發展、穩定”對財政資金的需求量大,要保證正常運轉,壓力仍然存在。我們必須面對:社會矛盾交織凸顯,安全生產形勢嚴峻,就業矛盾十分突出,既要快速發展,又要保持和諧,面臨雙重考驗。對此,我們必須直面現實,從容應對,妥善解決。
二、2009年工作安排
成績與進步已成過去,挑戰和壓力擺在面前。2009年,隨著全球金融危機加劇,世界經濟環境更趨惡化,國內經濟下行壓力加大,我縣經濟發展同樣處於困難時期,企業經營舉步維艱,農民增收難度更大,就業形勢依然嚴峻,蓄水後庫周地質災害頻發。雲陽的發展,已進入逆勢而上、爬坡上坎的緊要關頭。同時,我們也面臨許多難得的重大機遇。國家出台拉動內需促進經濟成長的舉措,市委三屆三次全會出台助推區縣經濟發展的剛性措施,三屆四次全會“兩大改革、四大體系、六項工程”的戰略部署,吹響了統籌城鄉、振興“兩翼”的號角。雲萬高速公路建成通車,為我縣融入全市經濟大格局創造了條件。雲陽的發展,已進入大有可為的重要時期。我們必須以昂揚向上的銳氣、緊追猛趕的勇氣、破難爭先的豪氣,搶抓機遇謀發展,凝心聚力迎挑戰,努力推動各項工作再上新台階,實現雲陽發展大跨躍。
2009年,我們將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屆三中全會、市委三屆三次、四次全委會和縣委十二屆五次全委會精神,以科學發展觀統領全局,以建設“宜居重慶、暢通重慶、森林重慶、平安重慶、健康重慶”為契機,大力實施“工業立縣、農業穩縣、旅遊活縣、開放強縣、生態興縣”五大戰略,紮實開展“項目建設年”、“機關創新年”活動,突出抓好“增投資、促消費、保增長、惠民生、構和諧”五個重點,全面推進產業發展、平台建設、招商引資、社會事業、民生保障等各項工作,實現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
建議全縣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為:地區生產總值增長14%,達到75.6億元;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8%,達到63.96億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8%,達到34.8億元;地方財政收入增長18%,達到3.07億元;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9%,達到11990元;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增長12%,達到3690元;城鎮化率提高1.5個百分點。主要約束性目標為:萬元地區生產總值能耗降低4%,化學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別下降0.5%、1.2%,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5%以內,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6.0‰以內。
圍繞上述目標,我們要重點抓好以下工作:
(一)突出抓好產業支撐,加快發展新型工業
堅持“工業立縣”,扶持傳統產業,培植新興產業,壯大支柱產業,努力提升工業經濟實力,實現工業增加值19.38億元,規模以上企業增加值5.6億元,完成工業投資12億元以上。
強力打造園區平台 加快工業園區規劃建設,完成20平方公里開發區域概念性規劃和8平方公里控制性詳規。用好農發行貸款、市級特色工業園專項貸款、產業基金等資金,完成工業園A區1600畝、B區1500畝征地拆遷任務。完善園區道路、管網、電力、通訊等基礎設施,建設A區供水擴能工程,力爭開工建設A區污水處理廠,啟動清涼村、馬家梁及雨潤食品等項目的2200畝場平工程,建成10萬平方米標準廠房和7萬平方米安置房。加快推進B區基礎設施建設,儘快啟動C區建設。完成園區各項建設投資3億元以上,新開工建設投資1億元以上的項目5個,新增投產企業3戶以上。做好鄉鎮工業發展規劃,加快中小企業創業基地建設,在江口、南溪、盤龍、鳳鳴、高陽、平安6個工業重點鄉鎮各規劃1平方公里以上的工業小區,集中打造小區基礎設施,推動鄉鎮工業加快發展。工業重點鄉鎮各投產兩家投資500萬元以上的工業企業,工業條件一般的鄉鎮各投產一家投資200萬元以上的工業企業。
強勢推進項目建設 圍繞工業發展“三年大會戰”目標,按照“三個一批”、“三個強化”、“三個突破”的工作思路,抓技改、上規模、育龍頭,推動錦藝矽材料、億口鮮牛羊、旭恆橡膠、木塑材料、冠軍化工、渝鑫船舶等項目儘快達產;加快蓋下壩電站、汽車發動機連桿、橋樑支座、大北農飼料等項目建設,力爭早日竣工;跟蹤落實雨潤食品、多晶矽、真空製鹽、亞威醫藥、錦藝二期工程等項目,力爭早日落地;積極策劃乾法水泥、船舶製造、微型汽車、天然氣綜合利用等重大項目,加大項目推介力度,力爭早日簽約。抓住產業梯度轉移機遇,充分發揮庫區政策優勢,引進一批科技含量高、投資強度大、經濟效益好、帶動能力強的項目。加強企業管理和服務,認真落實各項扶持政策,充分發揮產業發展基金、電力補助資金等政府投入的撬動作用,扶持企業擴張。積極為誠信度高、產品銷路好、稅收貢獻大的企業協調貸款,幫助企業應對危機,突破制約,保持增量。
強化提升創新能力 引導企業與大專院校、科研院所合作,尋求技術支撐,加強新技術、新產品引進研發,增加產品科技含量,降低生產成本,增強企業競爭能力。啟動品牌爭創工程,重點培植一批關聯度大、技術含量高的拳頭產品。加強智慧財產權保護,實施重大科技項目2項,培育市級技術創新中心1個、縣級2個。雲陽曲軸、錦藝矽材料、冠軍化工、雲海藥業、旭達藥業等企業各面市1個新產品,培育申報中國名牌產品1個,爭創市級名牌產品、市級知名產品各1個。
(二)突出打造特色基地,加快推進新農村建設
堅持“農業穩縣”,穩定糧食生產,加快特色基地建設,逐步壯大產業規模,發展農業產業化經營,實現農業增加值 18.55億元。著力推進城鄉統籌,努力提升農業農村發展水平。
加快產業基地建設 發揮優勢,突出特色,整合涉農資金,聚集各方力量,做大做強柑橘、牛羊主導產業,打造重慶“柑橘大縣”和“牛羊大縣”。落實柑橘產業發展規劃,強化規模建園和集約發展,新建以晚熟品種為主的標準化柑橘園1.5萬畝,改造老果園1000畝;加強技術培訓,規範建園後期管理,落實獎扶措施,提高柑橘產量和品質。實施牛羊“良種繁育”和“十百千萬”工程,建設農壩、桑坪、上壩、清水、龍角等25個山羊基地鄉鎮,蔈草、耀靈、堰坪、人和、魚泉等20個肉牛基地鄉鎮。出欄山羊55萬隻,牛7萬頭。提升生豬、蠶桑、油桐等傳統產業,加快生豬標準化規模養殖場建設,出欄生豬95萬頭;新建、改造桑園1萬畝,產繭135萬公斤;新植油桐9萬畝。發展茶葉、黑木耳、中藥材、蔬菜等特色產業,加快基地建設,延伸產業鏈條,提高生產效益。培育市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1家、縣級5家,爭創市級農產品品牌1個。暢通農產品運銷“綠色通道”,積極參加農產品交易會展活動,拓寬銷售市場,解決農產品賣難問題。加強重大動植物疫病防控體系建設,繼續實施生豬免費防疫。積極探索政策性農業保險措施,努力降低農業發展風險。
改善農業生產條件 實施土地開發整治5萬畝,新增耕地4500畝。改造中低產田土,鞏固退耕還林成果,啟動建設基本口糧田1萬畝,完成龍角、寶坪農業綜合開發生態治理1萬畝。建立測土配方施肥核心示範片10個,推廣測土配方施肥60萬畝。加大病險水利工程整治力度,力爭實現病險水庫整治銷號。新建、改擴建鄉鎮供水工程8處,解決9.1萬人飲水安全問題。抓好“長治”工程、生態修復工程和世行水保項目,治理水土流失23平方公里。以小江大灌區建設為重點,抓好節水示範項目和小型農田水利建設,新增有效灌面1000畝。加快農村小水電和小水電代燃料工程,建設沼氣池1.5萬口。推廣新型農機,打造路陽鎮水稻全程機械化示範中心和鳳鳴、洞鹿水稻全程機械化示範點。加強機耕道、耕作便道、人行梯道建設,改善農民耕作和出行條件。
推進城鄉統籌發展 抓好江口五星、鳳鳴五同、人和民權、盤龍長安、平安雙平5個村統籌城鄉試點,完成年度建設任務。建立縣、鄉(鎮)、村三級土地流轉服務中心,探索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招拍掛”,提高土地集約規模經營水平,規模經營土地占耕地面積15%以上。加強土地流轉監督,保護農民權益。建立農民非農轉移自願退出承包地和宅基地補償激勵機制,鼓勵有條件的農民實行城鄉住宅置換。培育和規範管理農民合作經濟組織,發展縣級農民合作示範社5個,農民入合率達25%以上。圍繞“興業治坡、減人增效”,加快整村推進扶貧開發,啟動四十八槽世行項目先導工程,加快歧耀山扶貧開發示範區建設,完成20個村整村脫貧任務,減少貧困人口1.6萬人。落實惠農政策,深化土地、林權、水利管理體制改革,激發農村發展活力。
(三)突出旅遊帶動效應,加快發展第三產業
堅持“旅遊活縣”,做好旅遊規劃,加強景區建設,完善服務設施,拓展旅遊市場,規範行業管理,提升旅遊產業整體形象和市場競爭力,帶動第三產業加快發展,實現第三產業增加值28億元。
著力培育旅遊項目 推進張飛廟4A級景區提檔升級工程,啟動南濱路綜合開發、五星級旅遊酒店、旅遊碼頭建設。加快龍缸國家地質公園旅遊項目開發,建設清水至龍缸、清水至歧山草場旅遊公路,完善景區安全設施,完成公園核心景區打樁定界,初步實現對外接待。規劃建設歧山草場至南三峽連線公路,串聯南翼旅遊景點,形成旅遊經濟圈。實施旅遊發展“六個一”工程,舉辦移民文化節、張飛廟廟會周等節會活動,加強古鎮保護,挖掘鹽文化和移民文化,集成特色旅遊資源,提升文化品位,豐富旅遊內涵。策劃推介龍脊嶺文化長廊、彭氏宗祠、磐石城古軍寨、高陽平湖等旅遊項目,力爭旅遊招商實現重大突破。加大旅遊商品開發力度,新開發2個以上旅遊商品。接待遊客39萬人次,旅遊收入突破8000萬元。
大力發展商貿流通 推進縣城商貿“十個一”、鄉鎮商貿“五個一”工程,建設“萬村千鄉市場工程”網點336個。加快蓮花池外灘商圈、汽摩市場建設進度,積極發展汽車及零部件銷售業,著力培育區域性特色農副產品和中藥材交易市場,爭取市級糧食儲備庫及小江商貿物流園區項目。引進1—2戶品牌商家入駐,落實“家電下鄉”直補政策,促進城鄉消費。加強重點行業監控,整頓規範市場經濟秩序,逐步完善“誠信、開放、競爭、規範”的縣域市場體系。利用雲萬高速公路通車、三峽水庫試驗性蓄水等有利條件,大力發展交通運輸和現代物流業,實現交通運輸產值3.1億元。
積極發展房地產業 加強規劃指導,合理布局房地產開發區域。加強土地市場管理,嚴厲打擊非法買賣土地行為,有序投放房地產開發用地,控制地價總體水平,降低開發成本。規範房地產業規費征管,逐步建立公平公正的規費徵收秩序。合理引導市場需求,加強商品房預售登記管理,積極發展房地產中介服務,促進商品房的正常流通。培育引進建築房地產優勢企業,打造外灘廣場、濱江國際、綠森名都等優質高檔樓盤。積極發展普通商品住宅、經濟適用房、廉租房,最佳化住房結構,提高城鎮居民居住水平。創新物業管理理念,推進物業管理專業化、社會化發展,提升物業管理水平。
(四)突出抓好招商引資,加快推進對外開放
堅持“開放強縣”,精心策劃和儲備項目,以更新的思路、更硬的措施、更優的環境、更大的決心推進招商引資工作,爭取更好的招商引資效果,新簽約投資1億元以上的項目5個,引進投資1000萬元以上的項目10個,到位資金6億元以上。外貿出口100萬美元,外派勞務60人。
全力推進招商引資 精心策劃招商項目,圍繞矽、鹽、電等優勢資源開發,立足機械電子、醫藥化工、輕紡服裝、農副產品加工、能源開發、建材及新材料等優勢產業,搶抓產業梯度轉移、“後三峽”扶持、拉動內需等機遇,策劃儲備一批市場潛力大、吸引投資強、產業鏈條長的項目,充實招商項目庫。突出招商工作重點,做好精細鹽化工、乾法水泥、多晶矽、天然氣、船舶製造等大項目的推介工作。充實招商力量,構建專業招商網路,鞏固長三角、珠三角、成渝等區域招商成果,拓展“環渤海”等招商區域。完善招商機制,落實項目優惠扶持政策,加大招商引資考核獎懲力度。深化江蘇省、九龍坡區對口援助工作,鞏固與山東威海的友好合作關係,爭取項目和資金支持,發展勞務經濟,交流培養幹部,援建社會事業。引進1個規模以上經濟合作項目,爭取無償援助資金1000萬元以上。
大力發展民營經濟 堅持“非禁即許”、“非限即準”,放寬投資領域、經營範圍和登記條件,減少項目審批限制,降低準入門檻,鼓勵和支持富裕農民、農村能人、返鄉創業者興辦企業,營造全民創業氛圍。健全服務體系,積極策劃一批中小投資項目,為投資創業者提供幫助。加大扶持力度,確定一批民營企業進行重點幫扶,切實解決信貸融資、技術和人才引進、市場開拓等困難,扶持一批企業上規模、上檔次,提升民營經濟發展水平。
竭力改善開放環境 深化“解放思想、擴大開放”活動,推動發展“軟環境”持續改善。改革行政審批制度,建設行政審批電子監察系統,推行集中會審、預約服務、告知承諾、限時辦結、評議監督等制度,提高行政審批效率。實行重點項目 “綠卡”服務,由縣級領導、專業部門、招商團隊定向跟蹤落實。加強政府部門管理,完善崗位責任制、責任追究制,強化行政效能監察,堅決糾正“吃拿卡要”、“冷硬橫推”等不正之風。加強“誠信雲陽、文明雲陽、開放雲陽、平安雲陽”建設,營造全民支持開放、服務發展的濃厚氛圍。
(五)突出改善發展條件,加快推進平台建設
堅持“生態興縣”,加強交通、能源、城鎮等基礎設施建設,改善發展“硬環境”,推進生態經濟建設,努力實現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雙贏”。
加強生態環境建設 完成森林工程規劃,抓好示範點建設,統籌推進“五大系統”森林工程,實施造林綠化22.4萬畝。開展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修編,完成第二次土地調查,加強耕地保護,守住全縣98萬畝耕地紅線。健全地質災害群策群防機制,加強三峽水庫試驗性蓄水安全防範,實施三期地質災害防治工程第二批項目,啟動盤龍萬畝生態屏障建設試點示範工程。加強以畜禽養殖污染防治為重點的農村面源污染治理,推進澎溪河流域生態環境綜合整治,加強漁政執法,嚴厲打擊非法捕撈,全面取締三峽水庫雲陽水域網箱養魚和欄網養魚,開工建設江口、南溪、路陽等6個場鎮污水、垃圾處理項目。探索長效機制,做好三峽水庫雲陽水域常年保潔。推進節能減排,控制化學需氧量、二氧化硫等主要污染物排放。深化城市環境綜合整治,鞏固“兩區”建設成果,改善縣城環境質量,確保市級環境保護模範縣創建通過驗收。
加強基礎設施建設 做好高速公路建設協調服務工作,基本完成雲奉段路基、紅獅互通和縣城迎賓大道建設,開工建設人和互通工程。完成江口至長洪二級公路建設,實現縣域骨幹公路全面暢通。完成寶坪—龍角、龍角—泥溪、硐村—梅峰、故陵—奉節甲高等通暢工程建設,啟動紅獅—龍洞、江口—帆水、三壩—水口等通暢工程,實現100%鄉鎮通暢目標。啟動1000公里、完成700公里村通達工程,基本完成城鄉統籌示範村通暢工程,村通達率83%以上。完成南溪大橋、美陶大橋、長沙大橋建設,緩解庫周民眾出行難問題。開工陳家溪碼頭和汽車東站二期工程,建設鄉鎮汽車站5個,改造渡口10處,安裝防撞護欄30公里。加強幹線公路管護,完善鄉村公路養護機制,保證公路暢通。推進蓋下壩電站和梅峰水利工程,加快實施農網改造,開工建設220千伏變電站,努力提高供電質量。推進煤礦整合技改,促進煤炭工業健康發展。加快江口、南溪、高陽三鎮天然氣工程,實現供氣目標;積極爭取天然氣供氣指標,盡力滿足用氣需求。密切關注萬鄭鐵路建設項目,抓好國家增加投資、拉動內需機遇,做好歧山風電場、抽水蓄能電站等項目前期工作,力爭納入市級規劃。
加快推進城鄉建設 圍繞創建國家級園林縣城目標,著力打造“兩江四岸一脈”綠化為主體的山水園林城市,改造雲江大道、濱江大道綠籬,建設雙江大橋至長江大橋園林式街,力爭80%的單位(小區)創建市、縣級園林式單位(小區)。綠化迎賓大道,美化交通節點,改造雲江大道、濱江大道、體育路等路段燈飾,加快兩江廣場、龍脊嶺天橋建設進度,打造城市景觀。啟動城市暢通工程,硬化縣城D4號、G25號道路。完善縣城公廁、垃圾站等配套設施,加快縣城北區污水泵站和管網建設。圍繞建設渝東北城市精品區的目標,高起點、高標準規劃建設縣城北部新區,建設創業大道及部分小區道路。抓好盤龍、人和、江口、南溪、鳳鳴、高陽等集鎮規劃建設,打造縣城“衛星城”。按照“統一領導、分級負責、依法管理”的要求,嚴格執行城市規劃和建築風貌控制。建立市容管理長效機制,抓好城市環境綜合整治,積極推行小區物業管理,提高城市管理水平,保持城市整潔美觀,創建國家衛生縣城。
破解發展瓶頸制約 積極爭取用地指標,加大土地徵收徵用力度,優先保證工業園區、北部新區、重大基礎設施等重大項目建設用地。堅持集約用地,提高投入產出強度。清理閒置土地,盤活存量土地,啟動農村建設用地置換。用好國家適度放寬的貨幣政策,破解中小企業和基礎設施建設融資難題。加強政銀企溝通,通過調整政府資源配置,引導縣內金融機構降低門檻,擴大貸款規模,支持地方經濟建設。著力打造城投公司、人和投資公司等融資平台,盤活國有資產,整合土地資源,增強融資能力,力爭園區融資突破3.5億元,北部新區融資1億元以上。引進重慶銀行、重慶三峽銀行在雲設定分支機構,注資做大雲康擔保公司,推進小額貸款公司試點,努力為中小企業提供貸款支持。實施事業單位崗位設定管理,統籌城鄉人才資源,健全激勵機制,加大引才引智力度,促進人才合理流動,為工業發展、城市規劃、地災防治、環境保護等重點領域提供人才支持。
(六)突出增強保障能力,加快夯實財政基礎
用好用足財政各項政策,積極爭取國債資金、產業發展基金、移民後期扶持資金等專項投入,充分發揮稅收優惠、財政貼息、信貸扶持等政策的推動作用,催生新的財源增長點。加大協稅護稅力度,加強非稅收入征管,嚴格煤炭稅費“一票制”管理,規範土地出讓“招拍掛”,管好國有資產收益,用活政府資源,挖掘增收潛力,變資源為財源,變稅源為稅收。建立收入組織、資金爭取激勵機制,聚集增收合力。嚴格執行財稅政策,做到應收盡收,足額入庫。加強預算管理,規範財政支出,把有限財力用在促發展、保穩定、辦實事上。從嚴從緊控制一般性消費支出,實現公務購車、會議經費、公務接待及黨政機關工作人員出國出境支出“零”增長。穩步推進預算管理改革,逐步推行鄉財鄉用縣監管和國庫集中支付改革。加強政府採購監管,嚴格控制採購預算,增強集中採購力度,提高政府集中採購占財政支出的比例。落實減債措施,建立增收減債、節支減債等激勵機制,控制新增政府債務。加強財政借款清收,全面落實債權債務,建立償債準備金,確保財政正常運轉。
(七)突出改善民生主題,加快和諧雲陽建設
堅持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更加關注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切實解決教育、醫療、文化、就業、社會保障等關係民眾切身利益的問題。
全面發展社會事業 鞏固義務教育階段成果,加快普及高中階段教育,全縣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入學率達98%,國中畢業生升高中階段比例達80%以上。加快江口中學、鳳鳴中學等高中擴容進程,完成職教中心第三期工程建設,啟動職教中心創國家重點職校、外國語實驗學校創市重點工作。實施中國小標準化建設,建設10所學校塑膠球場,建成初三中和中海希望國小,打造城區教育高地、區域教育中心和農村教育基地。加大衛生投入,完善城鄉衛生服務網路,積極穩妥推進城區醫療衛生機構合理布點,加強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建設,強化醫院規範化管理,建成市級規範化鄉鎮衛生院3所,縣級規範化鄉鎮衛生院5所,合格村衛生室25個,爭取初級衛生保健工作市級驗收達標。健全中醫三級網路,爭創國家農村中醫工作先進縣。穩定低生育水平,健全計生行政執法制度。推進城區電視數位化整體轉換,開通移動多媒體廣播,發展地面無線數位電視,解決農村民眾看電視難問題。抓好傳統節慶活動,加強文化市場管理,鼓勵文藝創作,完成第三次文物普查及非物質文化遺產普查。深入開展全民健身活動,廣泛推廣工間操、課間操,完善體育設施,積極籌建水上運動中心。加強基層陣地建設,建成10個村級公共服務中心,逐步改善村(社區)辦公條件和提高村(社區)幹部報酬。開展第二輪部門鄉鎮志續修,編緝出版《雲陽年鑑》。強化統計基礎,建設統計體系,推進全國第二次經濟普查工作。深化價格體制改革,落實巨觀調控政策,保持物價基本穩定。加強民兵預備役建設,改造縣人武部營房。關注老齡群體生活,配置廣場文化娛樂設施,改建縣老幹部活動中心。積極發展慈善事業,推動民族宗教、人防、審計、檔案、保密工作取得新進展。強化精神文明創建,加強對外宣傳,提升雲陽形象,增強發展“軟實力”。
提高社會保障水平 實施“五有工程”。老有所養:抓好養老保險擴面,新增養老保險參保人數2500人以上;新建、改擴建5個鄉鎮敬老院,鄉鎮敬老院入住率達到85%以上。勞有其崗:探索建立創業培訓、信用社區與小額貸款工作聯動機制,以創業促就業。創建 “充分就業社區”10個,新增就業崗位2500個,幫助2000名下崗失業人員和500名“4050”人員再就業。新增轉移農村勞動力3.5萬人,實現勞務收入25億元。高度重視農民工返流問題,採取多種措施,促進返鄉農民就業創業。弱有所助:擴大低保覆蓋面,實現應保盡保;救助低保、五保、優扶對象、殘疾人等特殊困難群體8萬人次以上。居有其屋:統籌抓好災民房、廉租房、農民工房、占地農民、安置房規劃建設,完成廉租住房一期工程建設,啟動二期建設,努力解決低收入群體住房困難。醫有所保:鞏固新農合成果,強化運行監管,確保農民受益,農民參合率達90%以上。啟動城鎮居民合作醫療,推進關破企業退休人員醫療保險,擴大城鄉醫療保險覆蓋面。
推進移民安穩致富 完成移民遷建任務。認真研究“後三峽”政策,精心策劃儲備項目,努力爭取更多的項目和資金。全面落實農村移民後期扶持、城鎮移民救助等各項政策,努力消化移民遺留問題。加強移民培訓,促進移民就業,培訓移民1500人,幫助移民就業或轉移就業5000人。抓好三峽水庫綜合管理,推進“7+1”生態試點示範建設,改善庫區生態環境。
推進平安雲陽建設 健全縣、鄉(鎮、街道)、村(社區)、組四級安全監管防控網路,改善鄉鎮安全工作條件。紮實開展“安全生產主體責任落實年”和“雙基建設年”活動,強化安全生產“一崗雙責”和“一對一”監管責任。加大安全生產預防性投入,全力抓好食品衛生、特種設備、水陸交通、煤礦、非煤礦山、民爆物品、消防、建築等領域的安全工作,杜絕重特大事故發生。突出抓好信訪穩定,繼續開展縣長接待民眾信訪活動,妥善處置各類社會矛盾,營造穩定和諧的社會環境。紮實推進“五五”普法,加強人民調解,開展法律援助,抓好社區矯正工作。完善應急管理體系,加強突發公共事件信息報告和預測預警,不斷增強預防控制、預案管理、應急保障和應急處置能力。鞏固公安“三基”建設成果,逐步改善政法系統辦案條件,提高保障能力。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整治校園周邊秩序,強化學生思想道德教育,預防和減少未成年人犯罪。嚴厲打擊各類刑事犯罪,為人民民眾創造安居樂業的生活環境。
辦好十項民心工程 ①就業再就業工程:新增轉移就業8000人,農村勞動力技能和實用技術培訓2.1萬人次,幫助100名低保家庭失業人員穩定就業,支持100名高校畢業生和失業人員創業。②農村宜居家園工程:解決9.1萬人飲水安全問題,實施“一池三改” 1.5萬戶,新建人行便道和耕作梯道300公里。③通暢通達工程:硬化油化鄉鎮公路70公里,新建、改建農村公路800公里,建設農村客運網點100個。④城市功能配套完善工程:實施濱江大道人行道改造,加快縣城已規劃人行通道和梯道建設,完成桂灣廣場、天宮公園、龍脊嶺公園建設,開工建設北區污水處理廠;完善社區警務設施,建設治安亭15個。⑤教育惠民工程:救助高中貧困學生500人、中職貧困學生2500人,資助500名貧困大學新生入學,實現初三中秋季招生。⑥文化體育惠民工程:開工建設市民活動中心、雲陽室內體育館和博物館,新建鄉鎮綜合文化站10個、農家書屋50個。⑦城鎮居民醫療保險工程:城鎮居民參加合作醫療保險10萬人以上,參合率達到70%。⑧移民扶貧和生態移民工程:移民扶貧和生態移民搬遷3000人,改善部分高寒邊遠散居人口的居住條件。⑨廉租住房建設工程:新建廉租住房1.5萬平方米,補貼租金40萬元,解決600戶城鎮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難。⑩殘疾人康復中心建設工程:完成殘疾人康復服務中心主體工程建設。
三、加強政府自身建設
新的形勢、新的任務,對政府自身建設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2009年,要以“機關創新年”活動為主線,切實把政府自身建設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提高引領科學發展的能力,開創政府工作新局面。
(一)堅持科學發展,務實推進工作 牢固樹立科學發展理念,把科學發展觀的要求落實到各項工作中。堅持量力而行,在規劃制定和目標確定上,既要高瞻遠矚、立足長遠,又要腳踏實地、實事求是。堅持統籌兼顧,處理好資源開發與環境保護、經濟發展同社會建設的關係。加強鄉鎮經濟社會發展的指導,統籌城鄉發展, 促進經濟社會繁榮。拓展經濟發展思路,合理配置人、財、物資源,最佳化整合環境、技術、信息要素,促進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提高經濟運行質量和效益。
(二)堅持以民為本,多辦好事實事 在其位、謀其政、盡其責。牢記宗旨,常懷為民之心,常思為民之策,常興為民之舉,強化公僕意識。堅持縣長接待民眾來訪和政府領導集中走訪基層制度,關心民眾疾苦,解決基層困難,化解各類矛盾。樹立正確的政績觀,不搞脫離實際、勞民傷財的“政績工程”和“形象工程”。勤政務實,把更多的時間和精力用在抓改革、促發展上,把更多的財力和物力用在惠民生、構和諧上,讓政府工作更加貼近民生、符合民意,讓人民民眾得到更多實惠。
(三)堅持依法行政,提高行政水平 全面貫徹落實《依法行政綱要》和《行政許可法》,運用法律手段調節經濟和管理社會事務。自覺接受縣人大的工作監督、法律監督和縣政協的民主監督,切實辦好人大代表議案、建議、意見和政協委員提案。健全行政執法責任制、責任追究制和行政執法考核機制。加強規範性檔案的備案審查,做好行政複議工作。落實領導幹部學法用法制度,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和行政執法水平。
(四)堅持廉潔從政,確保乾淨幹事 嚴格執行建設工程招投標、經營性土地使用權出讓“招拍掛”和政府採購制度。加強財政性資金和行政事業單位財務審計,堅持重大項目和政府性投入媒體公示。加強機關作風建設,落實“三講”、“五不讓”行為規範。強化政務督查和行政監察,落實發展問責、安全問責、穩定問責和廉政問責機制,讓各項工作件件有落實,事事有結果。推行實績量化目標考核,完善幹部政績考核機制,以發展論英雄,憑實績用幹部,讓政府工作人員精心謀事、潛心幹事、盡職辦事。精文減會,勤儉辦事,維護勤政務實、廉潔高效的政府形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