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萬州區人民政府關於加快醫藥產業發展的意見

江南新區管委會,各鎮鄉(民族鄉)人民政府,各街道辦事處,區政府有關部門,有關單位:

醫藥產業是具備可持續性和高成長性的產業。為振興發展我區醫藥產業,推進實施“一統三化兩轉變”戰略,在重慶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按照區第四次黨代會精神和推進新型工業化的要求,加快推動我區醫藥工業轉方式、調結構,實現上規模、增效益目標,特提出如下意見。

一、發展目標,二、重點任務,三、主要措施,四、扶持政策,五、保障措施,

一、發展目標

以三峽庫區豐富而獨具特色的動植物資源為依託,以三峽生態屏障區為背景,著力打造“綠色”“有機”區域品牌和特色產品品牌,擴大品種規模、提高產品科技含量,努力建成重慶和三峽庫區重要的現代醫藥產業基地。2013~2017年全行業累計固定資產投入30億元,到2017年實現醫藥總產值60億元,年均增長28%;大力支持醫藥企業做大做強,爭取建成工業產值達10億元以上企業3家。2018~2020年全行業累計固定資產投入30億元,到2020年實現醫藥總產值120億元,年均增長26%;力爭培育建成10億級企業5家。

二、重點任務

(一)形成五大支柱產業。加快建成工業產值達30億元現代特色中藥、20億元生物製藥、40億元化學製藥、20億元保健品、10億元藥用輔料及配套等五大支柱產業,到2020年形成結構合理、重點突出、特色鮮明的現代醫藥產業體系。
(二)建成“兩園一基地”。經開區高峰片區醫藥產業園。發揮經開區現有政策、產業、技術、人才、土地資源優勢,加強園區配套設施建設,重點引進國內外知名醫藥品牌和百強企業,完善醫藥公共服務平台,引導建成以現代中藥、化學藥製劑、生物製藥為主的綜合性醫藥產業園。支持鼓勵萬州現有企業向經開區綜合醫藥產業園整合集聚。五橋片區醫藥創新孵化園。發揮五橋片區比較優勢,營造良好的創新、創業環境,集聚專利諮詢、認證、技術產權交易等科技中介機構,提升醫藥創新創業投融資服務功能,引導醫藥物流、科研機構、創新型企業、臨床研究機構入駐發展,完善產業技術開發公共服務平台,增強交流合作和新技術新產品展示功能,培育形成以研發技術服務、臨床研究服務、外包服務為主的醫藥技術服務產業集群。中藥材種植基地。在燕山鄉、後山鎮等適宜發展中藥材的鎮鄉科學集中規劃建設5萬畝中藥材種植帶,建成梔子、銀杏、板藍根、丹參、青蒿等藥材種植基地。
(三)培育壯大龍頭企業。通過現有骨幹企業招大引強、改造提升和兼併重組,促進資源向優勢企業集中,不斷培育壯大帶動性強、經濟效益好的領軍企業。到2020年龍頭企業產值達到90億元以上,產業的聚集度達到80%以上。
(四)實施品牌發展戰略和大品種培育計畫,構建“成品+原材料”產業鏈,完善本地配套體系。到2020年,形成中國馳名商標2個,單品種年銷售額10億級產品2個、5億級產品5個、億元級產品10個,大品種本地化配套率達80%。

三、主要措施

以開放引進增量、改造盤活存量為主要路徑,強化技術和人才支撐,實施七大工程,促進醫藥產業跨越式發展。
(五)招大引強工程。建立經開區與部門、鎮鄉、街道、企業招商聯動機制,組建高水平醫藥專業招商團隊。以現有入駐醫藥企業併購重組、技改擴能、退二進三項目為主體,滾動策劃一批醫藥產業重點項目庫,推動重點項目滾動招商。重點支持引進國內外醫藥大企業和戰略性大項目,引導國內外知名企業與本區醫藥企業合資合作。到2020年,引進全球醫藥500強企業和國內製藥100強企業2—3家,新增產值20億元。
(六)聯合重組工程。鼓勵萬州醫藥骨幹企業開展企業及研發機構的併購、重組;推動區內醫藥企業強強聯合,鼓勵優勢企業重組其他企業有效資源,促進資源向優勢企業集中,形成一批競爭力強的行業支撐企業。到2020年新增工業產值20億元。
(七)技術改造工程。鼓勵使用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新裝備改造提升現有企業,按時通過國家新版GMP認證,提高藥品生產質量標準。到2020年,累計技改投資20億元,醫藥生產技術及裝備達到重慶先進水平;新增工業銷售產值20億元。
(八)技術創新工程。引導企業加大研發投入,推動企業成為技術創新的主體。鼓勵國內外知名企業、大學和科研機構在萬設立區域研發總部或分支機構,鼓勵與國際大企業開展多中心臨床試驗,同步上市國際創新藥,形成以企業為主體、在全球市場配置創新資源的新機制。加快現代中藥、醫療器械、創新藥、生物藥等4大市級技術創新基地建設。到2020年,建成國家級產業和企業技術創新平台1個,新藥證書年均取得量超過3件,企業R&D占銷售收入的比重提高到3%以上。
(九)產業化工程。支持符合條件的我區醫藥企業新辦醫療機構或參與公立醫療改制,鼓勵科研機構、高等院校與企業聯合,推動技術成果優先在本地產業化和推廣。鼓勵企業與國內外科研機構、高等院校合作,支持醫藥項目引進和成果購買,引導國內外技術成果在我區產業化和推廣。到2020年,累計技術轉化和產業化推廣醫藥新產品10個,實現銷售產值20億元。
(十)市場開拓工程。大力培育發展醫藥倉儲、物流、交易等生產服務行業,打造區域性醫藥流通交易平台。鼓勵企業參加製藥原料藥CPhI會、醫療器械博覽會等國際國內有影響的展會,提高我區醫藥產品知名度。幫助萬州造藥品及醫療器械優先準入本地市場,支持各類企業優先銷售我區藥品及醫療器械。鼓勵有條件的企業“走出去”,獲取國際市場訂單,承接國際醫藥外包,開展國際註冊與行銷。到2020年,通過已開發國家認證的新藥及醫療器械達到3個及以上,國際市場占有率第一的通用藥品牌產品2個,出口交貨值占醫藥產業的比重達10%。
(十一)人才培養與引進工程。加強執業資格培訓,建立萬州醫藥人才資源信息庫。鼓勵企業與大專院校聯合組建醫藥學院。實施“3211”人才計畫,加強人才特別是人才團隊的培養和引進。到2020年,國家和市級中青年技術與學術帶頭人、技術創新人才10名,醫藥優秀管理人才和行銷人才50名,各類研發和高級技能人才500名,形成完善的高層次醫藥人才體系。

四、扶持政策

(十二)加大對醫藥產業發展的資金支持力度。統籌整合工業發展、民營經濟、中小企業發展、科技等專項資金,重點向醫藥產業傾斜。積極爭取市級醫藥產業發展專項資金支持,用於企業技術改造、重點項目建設、新版GMP改造、新藥及生產批文購買等的貸款貼息以及招商引資、產業化及創新平台打造、新藥新器械開發、大品種培育、生產批件受讓、市場開拓、人才培養、GAP中藥材基地建設等的補助和獎勵。
(十三)實行財稅扶持政策。醫藥企業符合《西部地區鼓勵類產業目錄》中規定的產業項目,可以按規定實行西部大開發15%所得稅政策。企業銷售自產的符合《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印發〈農業產品徵稅範圍注釋〉的通知》(財稅字〔1995〕52號)中藥用植物規定的藥用植物免徵增值稅;企業銷售自產的符合規定的生物製品可選擇按照簡易辦法,依照6%計算繳納增值稅。在2015年12月31日前,對醫藥製造企業發生的廣告費和業務宣傳費支出,不超過當年銷售(營業)收入30%的部分,準予在企業所得稅稅前部分扣除;超過部分,準予在以後納稅年度結轉扣除。企業研發費用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稅法實施條例》(國務院令512號)第九十五條規定:“企業為開發新技術、新產品、新工藝發生的研究開發費用,未形成無形資產計入當期損益的,在按照規定據實扣除的基礎上,按照研究開發費用的50%加計扣除;形成無形資產的,按照無形資產成本的150%攤銷”。2017年12月31日前企業上繳生產及配套用房房產稅全額補助企業;以上年實際繳納增值稅為基數,對本年實際繳納增值稅同比新增的地方留成部分補助企業,用於抵扣企業研發和項目技改投入等;按照《重慶市人民政府關於印發重慶市引進高層次人才若干優惠政策規定的通知》(渝府發﹝2009﹞58號)規定,引進人才在本市工作並在本市繳納個人所得稅,地方留成部分實行前5年全額補助。

五、保障措施

(十四)工作機制保障。建立區醫藥產業發展工作聯席會議制度,區發展改革委、區財政局、區經濟信息委、區食藥監局、區國稅局、區地稅局、區科委、區城鄉建委、區農委、區人力社保局、區國土資源局、區環保局、區衛生局、區工商局、區質監局、區統計局和萬州經開區對應職能相關部門等為聯席會議成員單位。由區經濟信息委牽頭定期召開區醫藥產業發展工作聯席會議,指導和統籌協調全區醫藥產業發展。建立醫藥產業專家庫,對產業發展重大問題提供諮詢和建議。區政府有關部門要各司其職、密切配合,制定配套措施,增強服務意識,建立區級部門之間聯動機制,開展“一站式”服務,打造醫藥產業發展“綠色通道”,合力開創萬州醫藥產業發展新局面。
(十五)加強過程服務。建立重點企業、重點項目與產業主管部門、聯繫及跟蹤服務機制。幫助企業加快獲取GMP和GAP證書,國家科技創新、產業化、技術改造等專項資金和項目,國家各類新藥生產批件。做好創新藥品和醫療器械國家定價申報工作。加強醫藥行業誠信體系建設,保障醫藥產品質量安全。
重慶市萬州區人民政府
2013年11月11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