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最佳化營商環境專項行動方案(2024—2027年)

《重慶市最佳化營商環境專項行動方案(2024—2027年)》是為了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最佳化營商環境的重要論述和對重慶作出的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進一步最佳化營商環境,結合重慶市實際,制定的方案。

2024年3月22日,重慶市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重慶市最佳化營商環境專項行動方案(2024—2027年)》。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重慶市最佳化營商環境專項行動方案(2024—2027年)
  • 頒布時間:2024年3月22日
  • 發布單位:重慶市人民政府辦公廳 
  • 文號:渝府辦發〔2024〕27號
發布信息,內容全文,內容解讀,

發布信息

重慶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印發《重慶市最佳化營商環境專項行動方案(2024—2027年)》的通知
渝府辦發〔2024〕27號
各區縣(自治縣)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門,有關單位:
《重慶市最佳化營商環境專項行動方案(2024—2027年)》已經市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重慶市人民政府辦公廳        
2024年3月22日

內容全文

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最佳化營商環境的重要論述和對重慶作出的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進一步最佳化營商環境,結合我市實際,制定本方案。
一、總體要求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緊緊圍繞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一號工程”,聚焦推動好企業快速成長、壞企業快速出清,堅持問題導向、數字賦能、改革集成,持續建設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到2027年,實現我市營商環境競爭力顯著提高,政務環境更加高效、法治環境更加公正、市場環境更加有序、創新環境更加活躍、要素保障環境更加完善,形成更多具有重慶辨識度、全國影響力的標誌性成果,努力成為西部地區營商環境排頭兵。
二、重點任務
(一)對標先進最佳化提升專項行動
1.市場準入。持續提升開辦企業“E企辦”服務能力。全面推行企業名稱申報承諾制,規範不含行政區劃企業名稱登記管理,完善企業名稱爭議處理機制,加強知名企業名稱預防性保護。深化“一照多址”“一證多址”改革,推進食品生產和經營等高頻證照智慧型聯辦,以及便利連鎖企業分支機構集中辦理和實名認證。推進外商投資企業準入登記“應準盡準”,簡化外國投資者認證手續。健全登記異常情形監測預警處置閉環管理機制,規範管理商事登記代理機構。嚴格落實經營主體除名制度,依法清理無效經營主體。(牽頭單位:市市場監管局)
2.獲取經營場所。推進工程建設項目數位化審批,打通項目策劃生成、審批、施工、驗收等全過程審批監管數據鏈條,實現“一碼貫通”。建立工程建設項目申請材料電子庫、電子證照庫,實現數據留存復用。完善綠色建築政策體系,更新發布工程建設領域禁止、限制使用落後技術通告。全面推行社會投資建設項目用地規劃許可證“免申即領”改革。加大不動產登記信息共享力度,推動產權盡職調查“一站式”訪問。(牽頭單位:市規劃自然資源局、市住房城鄉建委)
3.市政公用基礎設施報裝。最佳化市政公用基礎設施接入聯合服務,加快推進水電氣網等聯合報裝。健全市政公用基礎設施外線協同設計、協同施工機制,對符合條件的水電氣網外線接入工程占掘路審批實行告知承諾制,提升外線工程施工效率。健全市政公用基礎設施服務質量、可靠性、可持續性等指標體系,定期發布相關數據。將通信基礎設施納入國土空間規劃、控制性詳細規劃和土地出讓條件,提升網際網路接入能力和服務質量。(牽頭單位:市經濟信息委、市城市管理局、重慶通信管理局)
4.勞動用工。持續推動就業服務數位化改革,最佳化“渝職聘”求職招聘套用,實現招聘信息精準智慧型匹配。最佳化勞動爭議糾紛處理機制,加快建設勞動爭議“一站式”聯處中心。推進農民工工資爭議速裁庭(速裁團隊)建設,健全快立快調快審快結工作機制。加強勞動保障監察執法,提升執法效能。疊代升級勞動保障監察書面審查系統和守法誠信等級評價系統,提升使用便利度。(牽頭單位:市人力社保局)
5.獲取金融服務。推動出台《重慶市地方金融條例》,完善綠色融資、擔保交易、電子支付等領域監管政策。建設“數智金融服務”套用,貫通電子政務網、網際網路、金渝網,實現金融資源“一網覆蓋”、金融服務“一站通辦”。依託動產統一登記公示系統,創新推出各類動產及權利抵押質押產品。推進應收賬款票據化,加大供應鏈票據運用力度,提高應收賬款確權和融資效率。用好用活中小微企業貸款風險補償資金池,提高政府性融資擔保覆蓋率,降低企業綜合融資成本。(牽頭單位:市委金融辦)
6.國際貿易。大力提升西部陸海新通道運營組織能力,促進西部陸海新通道與中歐班列、長江黃金水道高效聯動。加快推進智慧長江物流工程,推廣套用130米標準型船舶,進一步釋放長江黃金水道發展動能。推動國際貿易“單一視窗”智慧化發展,開展航運貿易數位化改革,提升通關效率。構建智慧鐵海聯運綜合場景,形成鐵海聯運“一碼通”、“陸海鏈”金融服務、“一站式”綜合訂艙等重點能力。提升跨境電商通關便利化水平,實行“7×24小時”預約通關。(牽頭單位:市政府口岸物流辦)
7.納稅。拓寬稅收政策制定公眾參與渠道,完善納稅人意見建議反饋機制。精準推送稅費優惠政策,拓展納稅輔導方式,提升納稅服務水平。最佳化電子稅務局企業代繳辦稅、綜合關聯式申報、“一站式”退稅等場景,提升稅費申報智慧型化水平和繳稅便利度。拓展川渝稅費服務合作範圍和深度,深化業務跨區域通辦和稅費協同管理。探索建立稅收事先裁定製度及工作程式。制定稅務審計工作計畫,依法依規公開稅務審計結果。(牽頭單位:重慶市稅務局、市財政局)
8.解決商業糾紛。深化“全渝數智法院”建設,打造“渝訴智審”“川渝智訴”等套用,推進全流程網上辦案。推動執行難綜合治理、源頭治理。推動與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仲裁調解中心建立合作關係,提升智慧財產權保護國際化水平。完善涉外商事糾紛訴訟、仲裁、調解“一站式”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提高辦事便捷度。推動民事訴訟繁簡分流,強化司法鑑定管理,提升審判執行效率。推動“E律達”“E企達”融合適用,提升電子送達比例。強化司法公開,升級商事審判信息公開平台,依法公開審判信息數據。(牽頭單位:市高法院)
9.促進市場競爭。聚焦醫藥、公用事業、日用消費品等重點領域,依法查處壟斷和不正當競爭違法行為。出台重大政策措施公平競爭審查會審工作規範和公平競爭審查約談工作指引,進一步破除行政性壟斷和行業壁壘。依法加強經營者集中審查試點工作,出台經營者集中反壟斷合規指引,促進要素資源合理流動和高效配置。降低中小企業參與政府採購門檻,落實“政采貸”“政采擔”等助企紓困政策,壓減採購人支付契約款項時間。提升智慧財產權轉化運用效益,促進專利技術向優質中小企業轉移。(牽頭單位:市財政局、市市場監管局、市知識產權局)
10.辦理破產。加快破產審判數位化建設,推動破產案件全流程網上辦理。最佳化破產配套機制,完善破產管理人制度,提升管理人依法履職能力。推進川渝兩地在破產審判、執行聯動等領域的司法協作。探索適用預重整程式,最佳化破產重整企業信用修復機制。強化破產案件府院聯動,推動部門間企業破產信息互聯互通,提升涉案信息查詢便利度。探索推進破產財產多元化處置。完善破產案件繁簡分流、簡案快審等機制,提升破產案件審判效率。(牽頭單位:市高法院)
(二)提升政務環境專項行動
11.全面加強政務服務渠道建設。圍繞“高效辦成一件事”,疊代升級以“渝快辦”為總入口的“一網通辦”服務體系。持續深化“一窗綜辦”改革,推動政務服務事項集中進駐、統一受理、“一站式”辦理。加強鄉鎮(街道)便民服務中心、村(社區)便民服務站和銀行、郵政、園區等便民服務點建設,實現“就近辦、家門口辦”。聯動12345熱線、“網際網路+督查”、線上線下“辦不成事”反映視窗、政務服務“好差評”等渠道,健全接訴即辦、未訴先辦服務機制。(牽頭單位:市政府辦公廳、市大數據發展局)
12.全面深化政務服務模式創新。圍繞個人、企業、項目全生命周期,推動關聯性強、辦事需求量大、辦理時間相對集中的多個事項集成辦理,為企業民眾提供“一件事一次辦”“一類事一站辦”服務。推行“告知承諾+容缺受理”審批模式,建立健全基於信用承諾的極簡審批制度。推動民生關鍵小事極簡辦、高頻證明材料線上開具。推進“川渝通辦”提質擴面,拓展跨省市政務服務合作的範圍和深度。完善政策解讀發布機制,集中惠企政策兌現平台,推動優惠政策一次解讀、一鍵確認、免申即享。(牽頭單位:市政府辦公廳、市大數據發展局)
13.全面強化政務服務數字賦能。完善智慧型搜尋、智慧型導辦、智慧型推薦、智慧型預審、智慧型審批、智慧型客服和效能監管體系。加強政務數據源頭治理,實現“一數一源一標準”。推進“一人一檔”“一企一檔”建設,建立個人和企業全生命周期數字檔案,打造個人和企業專屬空間。豐富“渝快碼”掃碼、亮碼套用場景。深化電子證照數據共享套用,推動電子證照跨地區跨部門互通互認和擴大套用領域,更大範圍推動“免證辦”。(牽頭單位:市大數據發展局)
14.全面推動政務服務擴面增效。打造定製化、套餐式、模組化的涉企服務“一類事”場景,為企業提供精準化、個性化的優質衍生服務。健全線上線下幫辦代辦體系,增強幫辦代辦能力。在產業園區等加強項目全流程幫辦代辦,及時解決項目推進的難點問題。推進水電氣網、公證、法律援助等與企業民眾生產生活密切相關的服務進駐政務服務中心和政務服務平台。持續開展“我陪民眾走流程”“政務服務體驗員”工作,通過用戶感知促進政務服務效能提升。(牽頭單位:市政府辦公廳)
(三)提升法治環境專項行動
15.深入開展綜合行政執法體制改革。推動出台《重慶市綜合行政執法條例》,穩步推進“大綜合一體化”行政執法改革,將60%以上的行政執法事項納入綜合行政執法範圍。深化鄉鎮(街道)綜合行政執法改革,構建“法定執法+賦權執法+委託執法”的綜合行政執法新模式。探索區縣(自治縣,以下簡稱區縣)專業行政執法部門以派駐、包片等方式下沉執法力量,實現鄉鎮(街道)“一支隊伍管執法”。整合多部門執法檢查內容,梳理形成執法監管“一件事”套用場景,運用“綜合查一次”組團式執法,深入推進綜合監管,實現“進一次門、查多項事、一次到位”。(牽頭單位:市司法局)
16.加強涉企執法監督。加快建設“執法+監督”套用,強化市級執法部門對區縣執法部門行政執法工作的全方位、全流程監督,推動建成制度完善、機制健全、職責明確、監督有力、運轉高效的行政執法協調監督工作體系。創新行政執法監督方式,建立行政執法監督企業聯繫點和行政執法監督員制度,推進執法與服務並舉。聚焦企業民眾反映強烈的多頭執法、同案不同罰、運動式執法、暴力執法等突出問題,開展專項整治和監督行動。(牽頭單位:市司法局)
17.依法保護民營企業產權和企業家權益。依法保護民營企業、民營企業家財產權利,嚴格區分企業法人財產和企業家個人財產,保障企業依法依規生產經營。嚴格涉企經濟犯罪案件立案審查,常態化開展立案執法巡查,防止利用刑事手段干預經濟糾紛。依法規範涉企產權強制性措施,堅決防止超許可權、超範圍、超數額、逾時限查封扣押凍結財產。對不宜查封扣押凍結的經營性涉案財物,在保證偵查活動正常進行並採取必要保值保管措施前提下,允許繼續合理使用,最大限度減少對企業合法生產經營的影響。(牽頭單位:市委政法委)
18.加強智慧財產權保護。推動出台《重慶市智慧財產權保護條例》,完善《重慶市專利促進與保護條例》配套措施。推進國家級智慧財產權保護中心建設,支持有條件的區縣建立智慧財產權綜合保護平台。加強智慧財產權保護協作,健全智慧財產權行政執法、司法保護、仲裁調解、行業自律、信用監管等協同銜接機制。開展川渝智慧財產權保護聯合執法行動。健全涉外智慧財產權風險監測預警與防控機制。強化智慧財產權服務業監管,嚴厲打擊非正常專利申請和商標惡意註冊行為。(牽頭單位:市知識產權局)
19.提升法律服務水平。加快西部法律服務高地建設,打造國際商事仲裁中心、商事調解中心。挖掘新興法律服務市場需求,創新符合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的法律服務產品。打造“法律服務”套用,為企業提供公證、調解、鑑定、仲裁等法律服務。聚焦重點產業編制企業自主合規指南,明確合規經營要求,穩定經營主體監管預期。開展企業與律師事務所結對合作、企業法治體檢等活動,提高企業法律風險防範意識和水平。加大高層次涉外法律服務人才引進和培育力度,推進西部陸海新通道等法律服務平台建設,為高水平對外開放提供法治支撐。(牽頭單位:市司法局)
(四)提升市場環境專項行動
20.全面實施市場準入負面清單管理。嚴格執行全國統一的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全面清理在市場準入負面清單之外違規設立的許可事項。按季度開展違背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典型案例排查歸集,及時通報典型案例。面向經營主體常態化、多渠道徵集問題線索,健全違規問題投訴、處置、反饋閉環機制,將排查處理情況納入區縣信用狀況監測評價。開展市場準入效能評估,“以評促改”提升市場準入服務效能。(牽頭單位:市發展改革委)
21.破除隱性門檻和不合理限制。大力整治市場分割、地方保護等問題,維護公平競爭市場秩序。加大對不當市場干預行為的監管執法力度,堅決查處限制企業跨區域遷移、限定交易、妨礙商品要素資源自由流通等行為。開展公平競爭審查第三方評估、交叉互評、督查考核等工作,強化公平競爭審查制度的剛性約束。破除政府採購和招標投標領域存在的所有制歧視、地方保護等不合理限制,重點整治以註冊地、所有制形式、組織形式等不合理條件對供應商實行差別歧視待遇的問題。(牽頭單位:市市場監管局)
22.規範公共資源交易監管。完善招標投標制度體系,推動修訂《重慶市招標投標條例》。強化招標投標數位化監管,推進監督系統、交易系統升級改造,加大電子交易推廣使用力度,提高數據歸集質量。探索建立招標投標協同監管機制,在執法、行刑銜接等方面強化協作,形成共同防範和懲治招標投標違法犯罪行為的合力,確保招標投標市場規範有序。(牽頭單位:市發展改革委)
23.推動經營主體發展壯大。支持經營主體轉型升級,從規模結構、活躍程度、競爭能力、經濟效益等維度,綜合評估經營主體發展狀況,加強經營數據分析,支持引導各類經營主體快速發展。推進個體工商戶分型分類精準幫扶,實施“個轉企”重點培育行動。推動優質中小企業梯度培育改革,實施領軍企業跨越發展鯤鵬計畫,開展企業上市“千里馬”行動和中小企業多元融資提升行動。(牽頭單位:市市場監管局、市經濟信息委)
(五)提升創新環境專項行動
24.加速集聚高端創新資源。圍繞數智科技、生命健康、新材料、綠色低碳四大科創高地,重點打造金鳳實驗室。加快推動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支持有條件的大學建設前沿技術交叉研究院,培育科教融合、產教融合平台,促進基礎學科、交叉學科、前沿學科發展。圍繞製造業高質量發展,建設一批產業創新中心、技術創新中心、製造業創新中心。支持科研機構與科技領軍企業融合發展,吸引國際一流高校院所、知名企業來渝投資發展。(牽頭單位:市科技局)
25.健全創新服務體系。探索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重大科創載體共建共享,構建科技成果從“實驗室”到“大市場”銜接機制。建設“科技攻關線上”套用,推進科技資源一體化配置。深化市屬公益科研機構改革。深入實施高新技術企業和科技型企業“雙倍增”行動計畫,開展企業創新揭榜攻關行動、企業科技特派員團服務行動,推動創新資源向企業集聚。加快國家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示範區建設,提質發展大學科技園和環大學創新生態圈,打造一批綜合型科技企業孵化載體和特色科技企業孵化器。(牽頭單位:市科技局)
26.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完善科學基金聯合投入機制,實施重大科技專項,制定完善科技型企業融資、產學研協同創新等政策體系,加快關鍵核心技術攻關,賦能產業發展。推動高校、科研院所與科技領軍企業加強產學研合作,激勵企業增加研發投入,打造大企業帶小企業協同創新綜合體。發揮市級引導區縣科技發展專項資金作用,激勵區縣加大科技創新投入力度。深化知識價值信用貸款改革,著力解決科技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牽頭單位:市科技局)
27.健全高素質人才梯次引育體系。疊代升級博士後支持政策,持續開展“博創未來”博士後沙龍。聚焦“416”科技創新布局和“33618”現代製造業集群體系建設,開展新重慶引才計畫優秀青年專項工作。完善外國人才工作管理體系,最佳化外國專家平台建設和服務體系,為更多頂尖科技人才和外國專家來渝開展科研工作創造良好條件。深化人才評價機制改革,推行用人單位自主評價、薪酬貢獻評價等市場化評價方式。(牽頭單位:市人力社保局)
(六)提升要素保障環境專項行動
28.強化能源保障。加快能源基礎設施建設,推動天然氣發電、抽水蓄能電站、風電、光伏等新能源項目建設。加大油氣勘探開發力度,推動頁岩氣穩產增能。加快推動川渝特高壓交流工程、“疆電入渝”工程建設,力爭分別於2024年、2025年建成投產。推動直供園區天然氣管網建設,有效降低企業用氣成本。完善儲氣調峰體系建設,加快建設銅鑼峽、黃草峽儲氣庫。加快推進“雙環兩射”500千伏目標主網架建設,提升渝東北、渝東南地區向主城都市區負荷中心輸電通道送電能力。(牽頭單位:市能源局)
29.強化用地保障。強化建設用地供應,主動發揮項目前期謀劃階段的規劃主導作用,從規劃布局、選址選線等方面開展國土空間規劃保障論證,實現重大項目用地保障率達到100%。持續推進工業項目標準地出讓,主城都市區新增工業項目按標準地出讓比例保持在60%以上,從源頭上提高工業項目畝均效益。升級國土空間用途管制監管系統,重塑建設用地管理流程,實現重大項目數位化空間協同調度。(牽頭單位:市規劃自然資源局)
30.壓減物流成本。最佳化長江航運組織模式,構建三峽庫區壩上重滾運輸體系,助推臨港產業集群最佳化空間布局,進一步挖潛三峽大壩通過能力,提升水運貨量,降低單位運輸費用。加強口岸收費監督,通過市場引導、行業規範等方式,引導報關、物流、倉儲、場站等口岸經營服務單位進一步規範和降低服務收費。聚焦企業物流需求,分行業、分品類制定“一園一策”“一企一策”綜合物流解決方案。在食品農產品加工園區開展統倉共配試點,推動形成共同配送、倉配一體的物流模式。(牽頭單位:市政府口岸物流辦)
31.加強勞動力供給。實施“穩崗擴崗”就業容量拓展工程,推出援企穩崗、助企紓困政策。支持發展夜市經濟,加強零工市場建設。建立就業培訓聯動機制,圍繞高校畢業生、登記失業人員、農村轉移就業勞動者等重點群體開展職業培訓。落實“企業發單、就業服務聯盟+培訓聯盟派單、公共+市場接單、企業評單”四單制,加大企業空缺崗位歸集力度,精準服務重點企業用工需求。(牽頭單位:市人力社保局)
32.完善融資服務體系。推動“渝鏈貸”等產業鏈供應鏈金融創新,實施“一鏈一策一批”融資服務,引導金融機構創新服務新科技、新賽道、新市場的專屬產品。開發中長期“自動續貸”“隨借隨還”信貸產品,滿足中小企業短頻急的資金需求。推動銀行機構數位化轉型,最佳化信貸審批流程,提升企業融資便利度。定期開展銀政企專項對接活動,建立健全重大項目融資需求對接和項目推送機制。推廣重點農業產業鏈金融鏈長制,深化首貸續貸中心、金融服務港灣建設。(牽頭單位:市委金融辦)
(七)打造“信用重慶”升級版專項行動
33.加強政府守信踐諾。聚焦新官不理舊賬、招商引資承諾不兌現、拖欠企業賬款等問題,建立政府機構違約失信歸集和認定機制,多渠道受理歸集違約失信投訴線索。建立政務誠信檔案和政務誠信綜合評價指標體系,開展政府信用評價。與司法、紀檢監察、審計等單位共享政府失信信息,建立健全政府失信責任追究制度。探索建設契約履約監管系統,實時監測政企協定履約情況。(牽頭單位:市發展改革委)
34.最佳化市場信用環境。建立健全信用評價體系,實現經營主體公共信用綜合評價全覆蓋。推動行業主管部門在行政審批、資金補助、公共資源交易等領域中開展信用激勵。動態更新失信懲戒措施清單,推動信用懲戒措施依法依規實施。建立信用修復協同聯動機制,公布各類失信信息信用修復指引,推動信用修復集成辦。(牽頭單位:市發展改革委)
35.推進社會信用建設。建立政企雙向信用套用場景開發開放機制,持續培育褒揚誠信的市場化套用場景。依託信用套用場景大賽等載體,定期向社會徵集評選優秀市場化信用套用場景。完善守信融資激勵機制,提升“信易貸·渝惠融”套用數位化、智慧型化服務能力。完善納稅信用信息管理,促進納稅人依法誠信納稅。(牽頭單位:市發展改革委)
(八)助企暖企護航成長專項行動
36.建立健全政企溝通服務機制。持續規範完善非公有制經濟聯席會議、常態化走訪服務經營主體、民營企業家參與涉企政策制定等溝通服務機制。嚴格落實構建親清政商關係行為清單,規範政商交往行為,主動服務民營企業、民營企業家。建立健全民營企業和商會建議交辦督辦、辦理結果評估和反饋機制。(牽頭單位:市委統戰部、市工商聯)
37.常態化做好涉企服務。深入實施“服務企業專員”制度,協調解決企業生產經營中的難點堵點問題。提升“企業吹哨·部門報到”套用能力,完善“渝企來維權”“渝企配政策”等功能,健全專員、平台、部門、專班“一站式”服務網路,實現企業訴求“一鍵吹哨、一指查詢”。疊代升級減輕企業負擔政策措施目錄清單,推動出台新一輪降低製造業成本政策措施。(牽頭單位:市經濟信息委)
38.防範化解拖欠中小企業賬款問題。常態化開展防範和化解拖欠中小企業賬款工作,及時處理拖欠中小企業賬款投訴問題。嚴格執行《保障中小企業款項支付條例》等政策檔案,不斷健全項目審批、信用管理、信息披露等制度規範,嚴防拖欠行為。加強信息披露和對惡意拖欠中小企業賬款典型案例的曝光,適時採取必要限制措施。(牽頭單位:市經濟信息委)
(九)正面典型推廣和反面典型通報專項行動
39.大力宣傳正面典型。跟蹤監測最佳化營商環境政策執行情況和實施效果,及時總結經驗做法,形成一批可複製、可推廣的實踐案例。健全“常態化宣傳+重要節點專題宣傳”機制,彙編最佳化營商環境政策集和案例集,廣泛宣傳營商環境改革成效,營造全社會關注、支持、參與營商環境最佳化提升的良好氛圍。(牽頭單位:市發展改革委)
40.開展反面典型歸集通報。通過區縣自查、部門協查、第三方評估等方式,歸集損害營商環境問題線索,健全“問題—任務—分辦—落實—跟蹤—反饋—上報”工作閉環機制,推動各項問題整改到位。建立損害營商環境問題典型案例通報制度,鼓勵新聞媒體曝光損害營商環境行為。(牽頭單位:市發展改革委)
41.常態化開展損害營商環境的腐敗和作風問題整治。推動損害營商環境的腐敗和作風問題專項整治向常態協同轉變,通過“面”上統籌抓重點,督促“線”上整治抓行業監管和行風建設,推進“點”上治理區域性、階段性突出問題。嚴肅查處“吃拿卡要”、任性用權等損害營商環境的腐敗和作風問題,對典型案例進行通報曝光,強化震懾效應。(牽頭單位:市紀委監委機關)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市發展改革委牽頭組建最佳化營商環境專項行動工作專班,系統研究、統籌推進專項行動。市級有關部門要充分發揮牽頭抓總作用,細化工作方案,壓實工作責任,確保行動方案明確的各項任務落地落實。各區縣要加強上下聯動,統籌推動有關工作任務在本區域落地實施。
(二)強化工作閉環。要堅持目標導向,按年度滾動出台工作任務清單,事項化、清單化打表推進。定期開展工作調度,協調解決改革過程中的堵點、難點問題。建立以經營主體實際感知為檢驗標準的評價體系,用市場評價、考核評估等方式開展工作成效晾曬比拼。
(三)突出數字賦能。要以數字重慶建設為有效抓手和鮮明標識,打破部門間數據壁壘,以場景套用驅動服務供給創新,構建多跨協同、運行高效的“一件事”體系,加快打造更多具有重慶辨識度的數位化套用和標誌性成果,以點帶面推動營商環境持續最佳化提升。
附屬檔案:2024年度工作任務清單

內容解讀

一、制定背景
為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持續建設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破解企業準入、經營、發展、退出等環節難點堵點問題,按照市政府有關工作部署,市發展改革委在充分調研並廣泛徵求意見的基礎上,結合我市實際,牽頭起草了《專項行動方案》,經市政府審定後印發實施。《專項行動方案》緊緊圍繞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一號工程”,聚焦經營主體期盼,探索提出一批便企利民改革舉措,進一步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更好激發市場活力,增強發展內生動力。
二、主要內容
(一)總體要求
聚焦推動好企業快速成長、壞企業快速出清,堅持問題導向、數字賦能、改革集成,持續建設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到2027年,實現我市營商環境競爭力顯著提高,政務環境更加高效、法治環境更加公正、市場環境更加有序、創新環境更加活躍、要素保障環境更加完善,形成更多具有重慶辨識度、全國影響力的標誌性成果,努力成為西部地區營商環境排頭兵。
(二)重點任務
《專項行動方案》圍繞九大專項行動,提出41方面重點任務。
一是對標先進最佳化提升專項行動,圍繞市場準入、獲取經營場所、市政公用基礎設施報裝、勞動用工、獲取金融服務、國際貿易、納稅、解決商業糾紛、促進市場競爭、辦理破產等10項指標,提出有針對性的最佳化措施。二是提升政務環境專項行動,全面加強政務服務渠道建設,全面深化政務服務模式創新,全面強化政務服務數字賦能,全面推動政務服務擴面增效。三是提升法治環境專項行動,深入開展綜合行政執法體制改革,加強涉企執法監督,依法保護民營企業產權和企業家權益,加強智慧財產權保護,提升法律服務水平。四是提升市場環境專項行動,全面實施市場準入負面清單管理,破除隱性門檻和不合理限制,規範公共資源交易監管,推動經營主體發展壯大。五是提升創新環境專項行動,加速集聚高端創新資源,健全創新服務體系,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健全高素質人才梯次引育體系。六是提升要素保障環境專項行動,強化能源保障,強化用地保障,壓減物流成本,加強勞動力供給,完善融資服務體系。七是打造“信用重慶”升級版專項行動,加強政府守信踐諾,最佳化市場信用環境,推進社會信用建設。八是助企暖企護航成長專項行動,建立健全政企溝通服務機制,常態化做好涉企服務,防範化解拖欠中小企業賬款問題。九是正面典型推廣和反面典型通報專項行動,大力宣傳正面典型,開展反面典型歸集通報,常態化開展損害營商環境的腐敗和作風問題整治。
(三)保障措施
《專項行動方案》提出3方面保障措施,確保改革舉措落地見效。一是加強組織領導,組建最佳化營商環境專項行動工作專班,系統研究、統籌推進專項行動。二是強化工作閉環,堅持目標導向,按年度滾動出台工作任務清單,定期開展工作調度,事項化、清單化打表推進。三是突出數字賦能,以數字重慶建設為有效抓手和鮮明標識,加快打造更多具有重慶辨識度的數位化套用和標誌性成果,以點帶面推動營商環境持續最佳化提升。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