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府辦發〔2015〕101號
各區縣(自治縣)人民政府,市政府有關部門,有關單位:
《重慶市貫徹實施質量發展綱要2015年行動計畫工作方案》已經市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重慶市人民政府辦公廳
2014年6月30日
重慶市貫徹實施質量發展綱要2015年行動計畫工作方案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關於印發質量發展綱要(2011―2020年)的通知》(國發〔2012〕9號),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加強質量、標準和品牌建設,構建“放、管、治”質量提升新格局,根據《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印發貫徹實施質量發展綱要2015年行動計畫的通知》(國辦發〔2015〕19號)的要求,結合我市實際,制訂本方案。
一、簡政放權,充分發揮企業質量主體作用
(一)深化質量領域行政審批改革。
對質量領域行政審批事項進行清理規範,進一步減少和下放食品及相關產品和不涉及產業、安全環保政策的工業產品生產許可審批事項。積極推行網上行政審批,探索開展行政審批定量考核,有效縮短行政審批周期。規範質量安全監管執法,健全問責機制,建立權力清單、責任清單,並向社會公布,主動接受監督。(市質量工作部門聯席會議成員單位按職責分工負責)
(二)提高勞動者技能素質。
繼續實施勞動者技能素質提升行動計畫、高技能人才振興計畫,積極開展人才培訓、研修、攻關、交流等活動。實施2015年技師培訓項目,新增急需緊缺技師、高級技師5000人。開展職業技能競賽,舉辦第四屆中國重慶職業技能大賽,承辦第43屆世界職業技能大賽汽車技術、美發項目國內集訓。建成職業培訓信息化平台,構建勞動者終身職業培訓體系。完善企業首席質量官制度,加大首席質量官培訓力度。(市人力社保局、市教委、市經濟信息委、市質監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三)推動企業質量技術創新。
實施深化體制機制改革加快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行動計畫,制定促進企業技術創新辦法,設立產業技術創新專項資金,促進企業加大研發投入力度,強化新產品開發。圍繞汽車機車、筆記本電腦、機械製造等重點產業,開展侵權假冒行為專項整治,加強質量技術創新領域智慧財產權保護。(市經濟信息委、市科委、市財政局、市質監局、市知識產權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四)推廣先進標準和管理制度。
制定實施十大戰略性新興產業技術標準體系規劃和農業地方標準規劃。加快企業產品標準備案改革,開展企業產品標準自我聲明公開和監督制度試點,引導企業自行向社會公開企業產品標準,建立提升企業產品標準水平的市場競爭機制。引導百貨零售、超市、餐飲、住宿、美發美容等行業規範服務標準,提高服務質量。推廣卓越績效管理模式,引導企業廣泛開展QC小組(質量管理小組)、“五小”(小建議、小革新、小攻關、小發明、小創造)、崗位練兵等民眾性質量活動。(市經濟信息委、市農委、市商委、市質監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五)切實加強質量品牌建設。
開展“市長質量管理獎”“重慶名牌產品”“重慶名牌農產品”“重慶市著名商標”評選和認定。鼓勵企業爭創國家知名質量獎項,積極推薦企業申報“中國質量獎”“魯班獎”“詹天佑土木工程獎”“大禹獎”等。指導南岸區、渝北區、武隆縣、兩江新區開展“全國質量強市示範城市”“全國知名品牌示範區”驗收工作,沙坪壩區、九龍坡區、江津區、銅梁區啟動創建申報工作。保護和傳承老字號,提升傳統產業質量水平。開展旅遊服務質量標桿單位遴選活動。(市質監局、市經濟信息委、市人力社保局、重慶檢驗檢疫局等有關部門按職責分工負責)
(六)落實企業質量安全主體責任。
推動企業落實質量首負責任制和產品“三包”、缺陷產品召回等質量安全責任。全面實行工程質量終身責任書面承諾制、永久性標牌制度和信息檔案制度,加強工程建設“四制”(項目法人負責制、招標投標制、工程建設監理制和契約管理制)管理,督促建設、勘察、設計、施工、監理五方主體項目負責人落實質量終身責任。建立健全質量責任保險制度、消費品質量安全事故強制報告制度、醫療質量安全事件報告和預警制度。以煙花爆竹、防水卷材、紙製品等為重點,對行業性普遍問題開展質量責任約談。(市質監局、市工商局、市城鄉建委、市交委、市水利局、市衛生計生委、重慶保監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二、強化措施,提高監管的針對性和有效性
(七)加強質量安全風險研判和防範。
以大中型醫療機構為基礎,建立產品質量傷害監測體系。加快構建電子商務產品質量安全風險防控和查處機制。利用情報信息中心大數據分析,探索建立日用消費品風險預警平台,及時發布購物消費警示。加強農產品、食品藥品、食品相關產品質量安全監測,建立風險評估預判與分級分類管理機制,加快構建農產品和食品藥品質量安全突發事件監測預警網路。以學校食堂為重點,完善學校食品安全監管措施,防範校園食物中毒事件發生。開展伊波拉出血熱輸入風險評估,制訂應急預案,有效防範外來伊波拉病毒、禽流感病毒等傳染病傳入。(市質監局、市工商局、市經濟信息委、市農委、市食品藥品監管局、市教委、市衛生計生委按職責分工負責)
(八)強化重點領域質量安全監管。
加強特種設備安全監察,開展電梯安全監管專項行動,加強“96333”電梯應急處置平台建設,積極推進電梯責任保險。針對成品油(氣)、紡織服裝鞋帽、機動車配件、家用電子電器、裝飾裝修材料、農資、兒童用品等重點商品以及重點消費場所、重點經營者和涉及健康安全的重要指標,積極開展跨區域溯源抽檢。建立健全糧食安全監測系統,加強糧食質量安全檢測,推進污染糧食單收單存、定向銷售。加強洗衣機、家用冰櫃等重點能效標識產品和節水產品質量監督抽查,打擊能效虛標、偽造和冒用能效標識等違法行為。深入開展“計量惠民生、誠信促和諧”活動。強化對工程建設標準執行的監督檢查。開展水利工程“汛前質量檢查”和“質量月”兩項專題質量檢查活動。完善食品安全全程監管制度,開展重點食品安全專項整治。(市質監局、市工商局、市商委、市城鄉建委、市交委、市水利局、市食品藥品監管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九)依法嚴厲打擊質量安全違法犯罪行為。
深入開展“質檢利劍”行動、“食藥打假利劍”行動、農產品質量安全執法年活動、“紅盾護農”行動、“紅盾網劍”行動、工程質量治理兩年行動、打擊侵權盜版專項行動、醫療美容服務專項監督檢查和違法發布醫療廣告專項整治以及旅遊市場“黑社”“黑導”“黑網站” “黑車”等治理等活動,嚴厲打擊產品質量、工程質量、服務質量領域違法犯罪行為。(市質監局、市食品藥品監管局、市農委、市工商局、市城鄉建委、市交委、市水利局、市知識產權局、市文化委、市衛生計生委、市旅遊局、市公安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十)加快質量信用體系建設。
推進生產經營及產品質量信用建設,完善質量信用數據平台,加快全市工業企業質量信用建設試點。推動質量信用信息交換共享,開展市場主體質量信用信息公開和分級分類監管。加強行政處罰、不良信貸、欠稅欠費、勞動仲裁、司法判決以及其他不良信息的徵集,建立嚴重違法企業“黑名單”制度。推進工程建設領域信用建設,建立企業和從業人員信用評價結果與資質審批、執業資格註冊、資質資格取消等審批審核事項的關聯管理機制。完善工程建設市場準入退出機制,開展水利建設市場主體信用評價。推進農產品質量安全信用體系建設。針對1類電子商務產品開展重點監督抽查,促進電子商務質量誠信提升。(市發展改革委、市城鄉建委、市水利局、市工商局、市質監局、市農委、市食品藥品監管局、人行重慶營管部按職責分工負責)
(十一)促進大氣環境質量改善。
以控制工業污染、揚塵污染、交通污染、生活污染為重點,嚴格鋼鐵、水泥、玻璃、陶瓷、電解鋁、船舶等行業準入和強制退出機制,推進火電、鋼鐵、水泥、平板玻璃等重點行業和20蒸噸及以上燃煤鍋爐除塵設施升級改造。通過機動車排氣檢測和執法、提高能源品質、油氣回收治理等措施推進機動車污染綜合防治。實施燃煤鍋爐清潔能源改造工程,通過煤改天然氣、電、成型生物質等方式改造81台燃煤鍋爐。完成鋼鐵、水泥、化工、石化、有色金屬冶煉等重點行業的72家企業清潔生產審核。(市經濟信息委、市環保局、市發展改革委、市質監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十二)深入開展質量提升專項行動。
抓好重點消費品質量提升、電子商務產品質量提升、服務業質量提升專項行動。圍繞“6+1”支柱產業,實施工業質量品牌提升行動計畫。啟動實施進一步改善醫療服務行動計畫。建立旅遊服務質量第三方評估體系,開展旅遊服務質量顧客滿意度測評。(市質監局、市經濟信息委、市衛生計生委、市工商局、市旅遊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三、推動共治,形成質量強市建設合力
(十三)完善質量發展規劃。
將質量發展目標納入市、區縣(自治縣)經濟社會發展“十三五”規劃,在產業、環境、科技、金融、財稅、人才培養等方面,制定推動質量工作的相關配套政策和措施,保障質量工作可持續發展。(市發展改革委、市經濟信息委、市環保局、市科委、市財政局、市人力社保局、市質監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十四)抓好質量工作考核。
分解落實國務院對我市質量考核相關工作任務,加強問題整改,確保2015年全市製造業產品質量合格率達到90%以上、主要農產品安全監測合格率達到94%以上。抓好2015年度對區縣(自治縣)政府質量工作的考核。(市質量工作部門聯席會議成員單位按職責分工負責)
(十五)加快構建質量社會共治機制。
積極開展農產品質量安全示範縣、進出口食品農產品質量安全示範區、出口工業品質量安全示範區創建活動。發揮行業協會、商會橋樑紐帶作用,強化行業質量自律,積極組織開展行業質量提升活動。發揮報紙、廣播、電視、網路等媒體輿論監督作用,加強質量安全領域的宣傳報導,曝光質量突出問題和質量案件事件。建立完善廣告信用“黑名單”制度,加大違法廣告案件查辦力度。認真組織開展“3?15”國際消費者權益日、“質量月”等活動,營造良好的質量社會共治氛圍。(市質量工作部門聯席會議成員單位按職責分工負責)
四、夯實基礎,強化質量保障支撐能力
(十六)加強企業質量基礎建設。
圍繞國家“一帶一路”戰略、長江經濟帶建設和我市五大功能區域發展戰略,加快實施深化科技體制改革技術標準計畫,完善能源、資源、生態環境、公共安全等技術標準體系,新增國際、國家、行業和地方標準100項。加快計量基標準建設,加強計量標準物質和計量檢測方法研究,建立適應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的計量量傳溯源服務體系。加強檢驗檢疫、認證認可國際合作,支持企業開展低碳產品認證和能源管理體系認證試點。(市質監局、市科委、市知識產權局、重慶檢驗檢疫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十七)強化檢驗檢測能力建設。
加快推進國家質檢基地以及電子電器產品、機器人、有機農產品、中藥材、蟲媒體傳染病、危險化學品、交通工程、水利工程、食品藥品等質量檢驗檢測機構建設。推進質量檢驗檢測認證機構整合。(市發展改革委、市農委、市交委、市水利局、市質監局、市食品藥品監管局、重慶檢驗檢疫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十八)加強質量教育和文化建設。
推進質量教育學科建設,加強質量基礎理論研究。通過“我心中的質量”少兒繪畫比賽等形式,在青少年中普及質量知識,培養質量習慣。開展全面質量管理普及教育,提高企業全員質量意識和質量技能。採取多種形式,廣泛交流質量管理經驗和技術成果。(市教委、市人力社保局、市質監局、市經濟信息委、市文化委按職責分工負責)
(十九)建立健全質量法治體系。
推進食品安全、電梯安全、建築質量、旅遊質量、環境保護、企業信用信息管理等方面的地方法規、規章制定或修訂工作。全面實施《重慶市產品質量條例》,加大對質量違法行為的懲處,嚴禁罰過放行、以罰代刑等行為發生。加強質量安全執法部門間協作,建立與法務部門聯動機制,推進信息共享,形成監管合力。(市政府法制辦、市食品藥品監管局、市質監局、市城鄉建委、市旅遊局、市環保局、市發展改革委、市工商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各區縣(自治縣)人民政府要加強對質量工作的組織領導和統籌協調,結合本地實際,制訂具體實施方案,逐級落實責任,明確時限和要求,確保按時完成各項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