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重合縣
- 外文名:Chong He Xian
- 別名:重合城
- 地址:山東省樂陵市張元標村
- 氣候:溫帶季風氣候
- 河流:漳衛新河
- 建置年代:西漢初年
- 文物等級:市級文物保單位
重合縣,西漢初置,治所在今山東省樂陵市西北張元標村一帶,兩漢至晉屬渤海郡,北魏改屬安德郡,北齊天保七年(556)廢。民間傳說公元前209年,秦始皇遷方士徐福率領五百童男童女千人入東海求蓬萊不死之藥。秦方士徐福奉秦始皇之命...
重合縣城 南皮縣城 定縣城 章武縣城 中邑縣城 高成縣城 高樂縣城 參戶縣城 成平縣城 柳縣城 臨樂縣城 東平舒縣城 重平縣城 安次縣城 脩市縣城 文安縣城 景成縣城 束州縣城 建成縣城 章鄉縣城 蒲領縣城 上谷郡諸縣城 上谷郡及沮陽縣城 泉上縣城 潘縣城 軍都縣城 (一)溫余水 (二)軍都城 居庸縣城...
臨淄縣(青州治所)秦代設定,原為齊國首都,為齊郡首縣。西漢初期改齊郡為齊國,作為封國齊國首都。漢武帝時齊國改為齊郡,臨淄縣作為青州治所。王莽時該齊郡為濟南郡,光武帝時恢復齊國,後來臨淄縣長期作為州郡治所。420年,臨淄縣南境析立廣川縣,屬廣川郡;北境析立重合縣,屬渤海郡;西北境析立高陽縣,...
公元420年(劉宋時),臨淄縣南境析立廣川縣,屬廣川郡;北境析立重合縣,屬渤海郡;西北境析立高陽縣,屬高陽郡。上述三郡皆屬冀州統轄。其間,臨淄縣徙治東陽城(今青州市北關),青州刺史同治於此,而臨淄故城仍為郡治。公元556年(南齊天保七年),臨淄縣與諸郡縣俱廢,唯存高陽縣,屬齊郡,仍治臨淄城...
據《樂陵縣誌》(1991年)記載,唐代鬲津河(即漳衛新河)南岸有重合故城,時為樂陵縣治所在地,此址約在西段鄉張元標村一帶。另傳重合故城為秦漢時期所建,也說重合城實為童合城之誤傳,童合城意為兒童集合之地,與秦代徐福千童東渡傳說有關。張元標村坐落於鬲津河南岸河坡之地,地勢平緩又處於南北交通之要衝,...
又重合縣屬勃海郡,合鄉縣屬東海郡,又合浦郡名。𠀤見《前漢·地理志》。 又《廣韻》:器名。《正韻》:合子,盛物器。 又《廣韻》:姓也。《左傳》:宋大夫合左師。 又子合,西域國名。《前漢·西域傳》:西夜國王,號子合王。《後漢·西域傳》:子合國,去疏勒千里。
截至2020年6月,七叉鎮轄9個行政村,鎮人民政府駐重合村。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七叉鎮地處昌江黎族自治縣東南部,東臨白沙縣,四瀕昌化江,南與王下鄉交界,北與石碌鎮相鄰。鎮人民政府駐地距昌江黎族自治縣城23千米。總面積128.13平方千米。地形地貌 七叉鎮境內四面環山,地勢四周高、中間低,形成盆地,最大盆地...
該鄉原是黎族居住地,有美孚黎、岐黎、侾黎三支系。1982年,原居住在王下的一個苗寨搬遷到此,成為本縣最大的黎苗聚居地。該鄉1935年至1960年,曾先後劃給白沙縣、東方縣(小)轄;1961年新置昌江縣後,復歸本縣轄。重合村為鄉政府所在地。鄉境內地處山區,四周環山峻岭,中間谷地,俗稱“七差盆地”。雨量...
1935年2月,一個霧蒙蒙的清晨,早春的寒意還未退去。瞿秋白帶領一個小分隊出現在福建長汀縣的山間小道上。這是一支疲憊的隊伍,戰士們衣衫襤褸,裝備簡陋,臉上寫著疲倦和驚恐,像一群越冬的鳥,在躲避獵食的槍口。2月24號,隊伍到達長汀縣濯田區水口鎮小徑村附近,大家都走累了,原地歇腳。突然村口槍聲大作,長汀...
梁從誡先生是國內首個民間環保組織“自然之友”主要發起人。自1993年成立以來,“自然之友”開展的重大行動有:保護川西洪雅天然林;保護滇西北德欽縣原始森林滇金絲猴;開展藏羚羊保護工作與可可西里地區反盜獵行動等。1995年,梁從誡了解到雲南德欽縣為了經濟利益大量砍伐原始森林,破壞了瀕危動物滇金絲猴的棲息地,為了...
在此基礎之上,省與省之間可以自由組成“大區”(Région),而市鎮之間既可以組成相對穩定的“地區”(Arrondissement)和“縣”(Canton),同時又可以跨區縣甚至跨省進行新的組合,形成“社區”(Intercommunauté)、“都市區”(Unité Urbaine)、“城市圈”(Aire Urbaine)和“就業集中區”(Zone d'Emploi)等。
蘇花公路,是台灣東海岸的一條公路,為省道台9線的一段,在日本侵略殖民時期修築,沿清代之北路為臨海道路。1932年5月通車,於戰後改名蘇花公路,後持續新建隧道並拓寬為柏油路面,1990年10月25日改為雙向通車。北方起點是宜蘭縣蘇澳鎮,南方終點是花蓮縣花蓮市,臨海道路全長118公里,大致依海岸線修築,間或蜿蜒...
陵江古縣,遺址在今廣西桂平市北江區南木鎮街圩。唐太宗貞觀六年設定,貞觀十二年廢止,一千四百多年。實際陵江縣與大賓縣同在潯江北,遺址都位於桂平市南木鎮,而且陵江縣設定時間短暫,其他與大賓縣重合。“陵江廢縣在府東北。漢布山縣地。唐貞觀七年,置陵江縣,屬潯州。十二年,廢入桂平縣。今為崇江里。
昭通)、味縣(曲靖)、谷昌(昆明),以後一途入越南,一途經大理與西道重合。漢唐以後,文化的交流更多地體現在人才的雙向交流上。這一方面如明代狀元楊慎所說:“自古蜀之士大夫多卜居別鄉”;一方面又如清代學者趙熙所說:“從古詩人多入蜀”。這種人才頻繁的雙向交流,使蜀文化不斷推陳出新。正是依據上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