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差鄉,海南省昌江黎族自治縣下轄鄉(已撤銷)。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七差鄉
- 行政區類別:鄉
- 地理位置:海南省昌江黎族自治縣
七差鄉,海南省昌江黎族自治縣下轄鄉(已撤銷)。
七差鄉,海南省昌江黎族自治縣下轄鄉(已撤銷)。七差鄉,位於縣城東南部。東臨白沙縣,西瀕昌化江,南與王下鄉交界,北與石碌鎮相鄰,距縣城23公里。轄9個自然村,全鄉總面積255.4平方公里。1990年總戶數2414戶,總人口...
青松鄉,隸屬海南省白沙黎族自治縣,地處白沙黎族自治縣西南部,東與牙叉鎮接壤,東南與南開鄉相連,南與昌江黎族自治縣王下鄉交界,西與昌江黎族自治縣七差鄉和石碌鎮毗鄰,西北與金波鄉相靠,北與七坊鎮相連,鄉人民政府駐地距縣城20.5千米。行政區域總面積248.78平方千米。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置縣時設霸王...
七叉鎮因鎮政府駐地坐落於七叉盆地而得名。原稱七差鄉,2002年改稱七叉鎮。風俗民情 七叉鎮境內習俗有黎族服飾、黎族織錦、船形茅草屋、隆閨房、情歌對唱、婚禮儀式等,黎族傳統節日“三月三”。風景名勝 七叉鎮境內旅遊景點有七叉溫泉、燕窩嶺、母娘洞(革命洞)、雅加瀑布、保山村和大章村木棉花景觀、霸王嶺...
王下鄉,隸屬海南省昌江黎族自治縣,位於昌江黎族自治縣東南部,地處霸王嶺南麓,為昌江黎族自治縣最偏遠山區。東南與樂東縣交界,西靠俄賢嶺與東方縣鄰隔,北與白沙縣接壤,西北與七叉鎮相鄰。鄉人民政府駐地距縣城石碌52千米。總面積345平方千米。清末為昌化縣大員峒。1987年,改稱王下鄉。截至2018年末,王下鄉...
這在本次檢查的五鄉鎮中是最高的,也說明東七鄉教師整體的課堂教學水平相對比較突出,這就讓我們不難理解為什麼東七鄉近幾年來在每次的年段教學質量檢測中成績一直穩居前茅的原因。這充分印證了“課堂教學是提高教學質量的前提和保證,是搞好教學的主陣地”這一基本理念和共識,只有抓住了課堂教學這一...
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至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紅軍在本溝建立兩個鄉級蘇維埃政權(閬南縣蘇維埃7區7鄉和7區5鄉,一套班子,兩塊牌子),治地設在今一社玉龍山麓的蘇家灣內,下各轄五個村級蘇維埃,以本溝為中心,在周圍開展組建紅軍力量,解散保甲組織,打擊土、劣等。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復置保、甲。中...
七洞鄉,隸屬於廣西壯族自治區來賓市興賓區,地處興賓區北部,東與鳳凰鎮接壤,南與良塘鎮毗連,西與忻城縣安東鄉為鄰,北與忻城縣安東鄉、柳州市柳江區百朋鎮交界。區域面積187平方千米,截至2019年末,戶籍人口22185人。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稱七洞鄉,為七洞鄉得名之始,屬遷江縣。1962年,稱良塘區七洞...
全縣總面積為2.55萬平方公里,下轄七鄉一鎮,38個行政村,加加鎮、達吉嶺、如角、拉藏、雄如、夏如、旦嘎、昌果七個鄉。現在總人口為12600人。全縣平均海拔4600米以上,氣候高寒嚴酷,無明顯春夏秋冬之分,冬長夏短,屬典型的高原性氣候,空氣稀薄,日照充足,晝夜溫差大。
2009年,被中國民協命名為“中國孝道文化之鄉”。2014年以來,先後榮獲“全國文明城市提名城市”“國家園林縣城”“國家衛生縣城”“全國綠化模範縣”榮譽稱號,是河南省首批百城提質建設示範縣、鄉村振興戰略示範縣。2022年,清豐縣生產總值237.7億元,同比增長5.9%。歷史沿革 清豐古觀國之地,西周為頓丘邑,漢高祖...
截至2020年6月,鹿邑縣共轄4個街道、13個鎮、7個鄉:真源街道、谷陽街道、衛真街道、鳴鹿街道、渦北鎮、玄武鎮、宋河鎮、太清宮鎮、王皮溜鎮、試量鎮、辛集鎮、馬鋪鎮、賈灘鎮、楊湖口鎮、張店鎮、觀堂鎮、生鐵冢鎮、鄭家集鄉、趙村鄉、任集鄉、唐集鄉、高集鄉、邱集鄉、穆店鄉 。縣人民政府駐真源街道...
全鄉建有中學2所,國小11所,鄉衛生院1所,建有廣播站、文化站等文化設施,清真寺62座。下轄18個行政村,共37789人(2017),主要以維吾爾族為主。地勢東西高、南北低,氣候乾燥,多風沙,屬大陸性荒漠氣候。年平均氣溫18C,7月份平均氣溫27C,1月份平均氣溫-10C,年無霜期201天。年日照時數2643小時,年積溫...
本鄉有七個開小差的,決定要宣傳隊(鄉的,村的)、突擊隊(紅軍老婆組織的)進行工作。4、慰勞紅軍。每村答應毛巾四條;黃麻草鞋與布草鞋,長岡答應一百一十雙,塘背一百雙,新溪九十雙,泗網一百雙。(二)經濟動員。又分為:1、經濟公債。本鄉承認銷五千四百五十六元,收到了穀子八百二十二擔,值四千一百一十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