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差鄉

七差鄉,海南省昌江黎族自治縣下轄鄉(已撤銷)。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七差鄉
  • 行政區類別:鄉
  • 地理位置:海南省昌江黎族自治縣
七差鄉,位於縣城東南部。東臨白沙縣,西瀕昌化江,南與王下鄉交界,北與石碌鎮相鄰,距縣城23公里。轄9個自然村,全鄉總面積255.4平方公里。1990年總戶數2414戶,總人口13666人。總耕地面積17333畝。1990年,全鄉農村經濟總收入577.6萬元,人均收入327元。
該鄉原是黎族居住地,有美孚黎、岐黎、侾黎三支系。1982年,原居住在王下的一個苗寨搬遷到此,成為本縣最大的黎苗聚居地。該鄉1935年至1960年,曾先後劃給白沙縣、東方縣(小)轄;1961年新置昌江縣後,復歸本縣轄。重合村為鄉政府所在地。
鄉境內地處山區,四周環山峻岭,中間谷地,俗稱“七差盆地”。雨量充沛,水源充足,土地肥沃,氣候溫和,為本縣水稻和熱帶經濟作物的重要基地。芒果、木棉為全縣之冠,素稱“芒果之鄉”。鄉境內礦產蘊藏豐富,有鐵礦、金礦、石灰岩等,其中尼下石灰岩儲藏量大,品位高,是制特級水泥的原料。燕窩嶺是黎族“三月三”的發源地。勝跡有七差溫泉、母娘洞(也稱革命洞)、雅加大嶺瀑布及列為國家級的壩王嶺黑冠長臂猿保護區等。
2002年7月,鄉(鎮)行政區劃調整撤併,原王下鄉併入七差鄉,改稱七叉鎮。鎮政府駐地重合村。2006年10月,恢復設立七叉鎮和王下鄉,所轄的村委會建制恢復鄉(鎮)行政區劃調整撤併前原樣。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