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修大石橋碑為清代所建,位於徐州市沛縣沛城鎮任莊村。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重修大石橋碑
- 類別:石窟寺及石刻
重修大石橋碑為清代所建,位於徐州市沛縣沛城鎮任莊村。
重修大石橋碑為清代所建,位於徐州市沛縣沛城鎮任莊村。文物歷史此地為沛縣中部,地形無山,地勢西南高東北低,為典型的沖積平原形,地表坦蕩,地勢西南高,東北低,境內土壤系淤土和兩合土,適於機械化耕作。動植物種類繁多,物產豐富。...
興國寺位於臨潁縣城北三十里大石橋村,坐落於村寨東門裡路北。南北長100米,東西寬80米、占地8000平方米,2004年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始建年代 寺院始建於宋太平興國年間。1927年後闢為學校,建國後為石橋完小,建築保存完好。1980年後學校搬遷,舊址改作他用,遂遭破壞。重修時期 近年考察發現明洪武、弘治及清...
本志計二十二卷及卷首、附錄,包括沿革、疆域、建置、山川、水利、賦稅、善舉、學校、兵防、人物等二十卷。2002 年10月,常熟市地方志編纂委員會辦公室請人標點後由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出版。內容介紹 常熟自宋代以來,編修地方志書代代相承。據舊志所載,宋有《琴川志》,元有《重修琴川志》和《琴川續志》,...
跨溝設橋,名崇興橋,又稱通靈橋,俗呼大石橋。橋西路北有宋大觀初學者郭思撰文、其子郭升卿書《重修崇興橋碑記》。橋四周峰巒似龍躍虎踞,又如獅臥象伏,極為壯美。過橋仰望南山,石齒嶙峋,山勢如樓似閣,山巔峭壁上有一圓形孔洞,大如車輪,南北相通,如明鏡高懸,似皓月當空,名明孔山。俗傳,北魏法定...
清乾隆四十八年(1709),清碣石鎮第十任總兵劉國興重修,占地面積約600平方米。大門有聯曰:“廣布慈祥,大明舍利;德修梵行,法現浮屠。”寺內有一口巨大的古鐘,為元代初期海豐縣城陳姓巨族所獻,刻有銘咒曰:“空空空色,非空色空,無謂空空。” 巨鐘用一根來自深山的細長老藤條懸掛在大殿中。每屆清曉,寺...
滏陽橋,又名偃月橋、南關大石橋,位於河北省邯鄲市磁縣南關的滏陽河上。該橋始建於金泰和元年(1201年),縣誌載曰:“橋在州城南里許,跨河為梁,厥始久遠。”原橋“南北建石為崖,中壘石為圈,高約二丈五尺,闊三丈,長十二丈。兩頭耳圈各二,狀如娥眉。”明正德十四年(1519年)、隆慶年間兩次重修,清...
元至正十三年(1353年),重修上都穆清 閣。元至正十八年(1358年),紅巾軍攻陷上都城,宮闕城池毀於兵火。明初,元上都舊址設有開平衛治所。明宣德時期,開平衛治所南徙獨石,舊址成為廢 墟。2002年,內蒙古自治區文物部門修復元上都遺址皇城城牆300餘米,填平遺址內菜窖、人工渠等設施,關閉了遺址內通行的...
現有的大石橋為1965年又重修的。炮台在村東北角,東海子外沿兒。那兒原是日本鬼子修的炮樓,打跑鬼子拆了炮樓,磚石陸續被人們搬走蓋了房子,就成了炮台。炮台是全村的至高點,站在炮台頂上,能清清楚楚地看見各家院裡的斗架的雞、汪汪叫的狗和在圈裡轉圈的豬;南望清清的河水、莊嚴的大石橋,東面田陵的松柏林...
為北宋書法家、政治家、文學家,官至端明殿大學士,主持建造了我國現存年代最早的跨海梁式大石橋的中國四大名橋之一泉州洛陽橋,他曾二度任福州知府,其後裔遷倉山下藤路,於明朝初年建祠紀念,清代與民國均有重修。該祠坐北朝南,中軸線上由南而北,有門樓拜亭、正殿,占地585平方米,正門上嵌楷書“蔡忠惠祠”...
原來是西溪古剎竹林寺的遺址,古寺不知所始,自唐之後屢經興廢;元代元貞年間法海僧重修時,文學家李謙在重修碑中曾經記述道:“東振齊魯,北抵幽燕,西逾趙魏,南距大河,莫不聞風趨赴。其送施者朝暮不絕。”到了明代,高麗僧滿空拓建,於明末仍然很興盛。後來,寺在大火中焚毀,於是就有了“懸雲寺的故事...
清康熙 十二年 (公 元1673年 ) ,寶帶橋重修完工。清道光十一年(公元1831年),寶帶橋由林則徐主持修理。清鹹豐十年(公元1860年),寶帶橋毀3孔。清同治二年(公元1863年),英軍戈登駕艦攻打蘇州,拆去寶帶橋橋中間大孔,釀成南面26孔連續倒塌之慘狀。抗戰時期,南端6孔被日軍炸毀。1956年,寶帶橋修葺...
該橋建於明天啟二年(1622),清朝乾隆、道光、鹹豐年間相繼重修,重修後保持原型。此橋仍應視為明橋。橋拱下有纖道。可稱其為古代立交橋。此橋南端接古纖道,處處入景,為古運河上富有特色的水鄉景觀。該橋現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此橋在《中國科學技術史》(橋樑卷)有載。簡介 太平橋位於紹興縣柯橋鎮浙東...
濰縣城初建為土城,明正德七年(1512年)萊州府推官劉信重修。崇禎十二年(1639年)縣令邢國璽砌為石城,這所謂的石城城牆並不是全部由石頭壘砌,而是只有城牆外側為石頭牆,內側依然為三合土夯實的土牆。清乾隆十三年(1748年)知縣鄭板橋倡捐大修。鄭板橋當年在濰縣任縣令時,經常鬧饑荒。為了解救災民,鄭板橋想到了一...
清順治九年(1652),重修寨城“設戍防守,通商惠工”。民國二十四年(1935)再次重修城牆、城樓,舊有“五里長街”。西城門樓在老街與西環路交匯處,門額書:“陝南屏障”;東城門樓在今老街與東環路交匯處的大石橋,門額書:“三秦要津”;南城門樓在今中心街南端;北城門樓在今中心路與北新街相交處。城牆系夯土板築,...
明代以降,團城發生了較大的變化:明永樂十五年(公元1417年),明成祖朱棣重修儀天殿,先後更名為承光殿、乾光殿,以供帝後大臣觀燈火之用。東部被填為陸地,西側建起了金鰲玉蝀大石橋,環島也砌起了城牆。在古漢語中,園屬虛心,團為實心,“圓城”便改稱團城。清康熙八年(1669年),承光殿毀於地震,...
明代,當地一個在外做官的貴族,捐款在橋上修建了涼亭,涼亭後來曾兩次毀於大火又重修。上世紀80年代及2004年,當地政府為發展旅遊業,又兩度重修萬里橋及橋亭。現在橋的南岸,立有明代吳玉所寫的《萬里橋記》和“萬里如歸”題詞兩塊石碑。位於興安城內,距南陡二公里。地當南北交通要衝,橋北即全州至興安驛道,...
民國6年,丁領銜總纂重修《常昭合志》,未竟而歿。著有《丁芝孫日記》、《一行小集》、《松陵文牘》,輯《虞山叢刻》、《虞陽說苑》等。陳端友:(1892~1959) 名介,字介持,海虞鎮王市人,著名刻硯家。13歲入王市私塾讀書,1953年6月,他任上海文史館館員,7月任華東藝術專科學校工藝研究員。那方“荷...
富民縣款莊鄉東村有座石拱橋,橫跨於木板河上,始建於清順治十四年(1658年),原為木板橋,清鹹豐元年(1851年)毀於洪水,清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重修,取名大石橋。民國十二年(1923年)洪水沖跨橋墩,再次重建成長25米,寬4.6米,高10.5米的石拱橋,更名為永安橋,當地人稱之為舊石橋。1987年,縣工交局...
清康熙三十年四月,孫伯雷氏因祠內“世奉無給”,而捐地數畝“以為朝夕香火之資”。嘉慶八年六月地方主持廣招能工巧匠,耗費巨資歷經兩年時間對祠加以重修和擴建。泰山行宮附近有古車道、拴馬石、大石橋等景點,遊客置身其中,觀古道悠悠,撫滄桑拴馬石,重走皇族曾經駕臨的御道,一股厚重的歷史感在腳下延伸。
明宣德十年(1435年)重修,並增建五墩,稱廣濟橋。正德年間,又增建一墩,總共24墩。橋墩用花崗石塊砌成,中段用18艘梭船聯成浮橋,能開能合,當大船、木排通過時,可以將浮橋中的浮船解開,讓船隻、木排通過。然後再將浮船歸回原處。是中國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座開關活動式大石橋。廣濟橋上有望樓,為中國橋樑...
濰縣城初建為土城,明正德七年(1512年)萊州府推官劉信重修。崇禎十二年(1639年)縣令邢國璽砌為石城,這所謂的石城城牆並不是全部由石頭壘砌,而是只有城牆外側為石頭牆,內側依然為三合土夯實的土牆。清乾隆十三年(1748年)知縣鄭板橋倡捐大修。鄭板橋當年在濰縣任縣令時,經常鬧饑荒。為了解救災民,鄭板橋想到了一...
“玉龍鎖脈寺”建於何時,暫無考證。據記載,清光緒時,曾有修繕。寺大殿樑上有題記:大清光緒七年(1881)黃鐘月重修”。“玉龍鎖脈寺”,在府城南門外五里許,毀於兵。“光緒丁亥年村民重建”。《麗江府志》中這樣寫道。又有專家認為,“玉龍鎖脈寺”地處城南1公里處的八河玉村,是古時麗江至永勝、鶴慶、...
“老郎廟”清末改建為“悅來”茶園,解放後重修,名為“錦江劇場”,今為“成都川劇藝術中心”。兩百年間,成為川劇藝術的聖地。“老郎廟”建成後,魏長生曾在戲樓上演過他的拿手好戲:高腔《漢貞烈》(即川劇《王昭君》)。李調元觀看了演出後盛讚道:“近見(魏三)演《貞烈》之劇,聲容真切,令人慾流淚。...
沙河劉村公墓位於村北農田中,公墓入口在東南側,有一座古驛站,現已重修。公墓建於解放後,選擇此地是因為村北地勢較高,且土質含沙多,不宜種莊稼。村中大部分墳墓均在此。雖為解放後建設,但實際上古已有之,因在挖掘入墳時經常挖到更深層的棺木,無碑文記載。公墓東南側的古道已經截斷,不復行人,其實解放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