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是由宗教文化出版社出版發行,是隋朝智者大師在金陵時(569—575)所撰述,門人弟子法慎,記成三十卷。...
《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佛教著述。十卷。是系統論述天台宗教義“漸次止觀”(屬“六妙門”之一)的著作。全書分為十章:一、修禪波羅蜜大意;二、釋禪波羅蜜名...
失禪六法,教義名數。謂有六種法能失禪定。天台宗所說。《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卷五:“一、希望心,二、疑心,三、驚怖,四、大喜,五、重愛,六、憂悔。未得...
三禪的修證境界四禪的修證境界空無邊處定的修證境界識無邊處定的修證境界無所有處定的修證境界非想非非想處定的修證境界附錄 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卷第八通...
《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十卷、《六妙法門》(一名《不定止觀》)一卷、《小止觀》(一名《修習止觀坐禪法要》)一卷、《四念處》四卷、《五方便念佛門》一卷...
六行觀出自《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等書。起源於佛教修持法。為以有漏智斷除修惑時所修的六種厭下求上之觀法,即於無間道,緣下地觀粗、苦、障而生厭離,...
此十六特勝觀,依智顗《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卷七所述,當時佛門中有三種說法,第一及第二是以十六觀分配‘四念處’,如知息入、知息出、知息長短、知息遍身...
【嗔恚三種發相】 [出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 一非理嗔相謂行人修禪定時。嗔覺欻然而起。無問是理非理。他犯不犯。無故而發嗔恚。障諸禪定。是為非理嗔相...
二甘露門,教義名數。指“不淨觀”與“持息念”兩種禪觀。《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卷三上:“經中說二為甘露門,一者不淨觀,二者阿那波那門。”《俱舍論》卷...
“三昧”意譯為定,或者正定,“滅盡三昧”也就是“滅盡定”,關於“滅盡定”的修習方法,智者大師的《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卷十作了詳細的介紹,《四教義》卷六...
[1]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 對“歌羅邏”解釋如下:初宿胎內之位。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卷三之上曰:我初生時攬父母身,分以為已有,名歌羅邏。歌羅邏時,名曰無明。...
【三種鬼神魔】 [出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 魔能現諸形相。惱亂行人。障蔽禪定。若不預善分別以祛除之。則使魔得其便。身心恐怖。有妨精進。而道業難成矣。對...
【三種病相】 [出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 修禪定者。須善識病源。設或不知。則難於治療疾苦相。仍行道有妨。能明四大五臟五根病發之相。善加調治。...
2.《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三者、體真止。所謂心所念一切諸法。悉知從因緣生。無有自性。則心不取。若心不取。則妄念心息。故名為止。如經中說雲:一切諸...
五輪三昧。 [出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 輪有運轉摧碾之義。梵語三昧。華言正定。成阿羅漢。若在菩薩。即能破無明惑。證一切種智。是名金剛輪三昧。...
2.蘇樹華《洪州禪》 宗教文化出版社 2005年版3.蘇樹華《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譯釋》宗教文化出版社 2005年版4.蘇樹華《新譯禪釋波羅蜜》 台灣三民書局 2005年繁體...
繼承般若系統者,有《諸法無諍三昧法門》卷上;《摩訶止觀》卷二(上);《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卷三(上)、卷六;《楞伽師資記》等。...
【貪慾三種發相】 [出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 一外貪慾相謂行人當修定時。於男於女。取其容貌。貪慾心生。念念不住。障諸禪定。是名外貪慾相。二內外貪慾相謂...
【覺觀三種發相】 [出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 初心在緣曰覺。細心分別曰觀。一明利心中覺觀發相謂修禪之人。宿無善根。現修定時。善法不起。但覺觀攀緣。念念...
然智顗《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 二雲(大正46·484b)︰‘大乘教門中,說戒從心起,即以善心為戒體。’《摩訶止觀》卷四(上)雲(大正46·36b)︰‘小乘明義,...
“出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 一色慾謂若見青黃赤白及男女等色。無智愚人。不知其患。心生貪著。是名色慾。二形貌欲謂若見端容美貌。無智愚人。不知其忠。心...
後依據小止觀及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旁及他種經論,附以己意,編成《因是子靜坐法續編》(1922年)。解放後,應上海市衛生局之邀,主持氣功訓練班,後任氣功療養所...
[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卷二、維摩經文疏卷十五][1] 參考資料 1. 參考資料 詞條標籤: 文化術語 V百科往期回顧 詞條統計 瀏覽次數:次 編輯次數:5次歷史版本 ...
[出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一、計斷常痴相],謂行人於修定時。忽然發邪思惟。分別我及諸法。為過去滅而有現在我耶。為過去不滅而有現在我耶。因是思惟。見心...
今佛亦爾,一、奮大悲法界之身,二、開大悲之根門,三、豎悲毛之先導,四、現應機之威,吼法界之法門。”又《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卷一○,指嫻熟“九次第定...
但佛家的《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的說法與此相去甚遠,認為六欲是指色慾、形貌欲、威儀姿態欲、言語音聲欲、細滑欲、人相欲,基本上把“六欲”定位於俗人對異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