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釋比, 是
羌族中最權威的文化人和知識集成者,在古老的羌民族遺留至今的奇特原始的宗教文化里,人們相信萬物有靈,信仰多神教,而釋比被尊奉為是可以連線生死界,直通神靈的人。
形成
近代釋比的傳承是以師徒的形式完成的。老釋比授徒要進行嚴格的挑選。由於當時
羌族無文字書本,所有經典全憑口傳耳授,且只能在勞動之餘或陰雨天進行,所以只有記憶力強,能吃苦,心無
惡念之人方可拜師授業,學藝短則3 年、長的9 年,而拜師後能學成蓋卦者屈指可數。
起源
在洪荒時期,
羌族的祖先們相信事物的變化和運動是受制於隱在其中的靈性,這種靈性的神秘力量對人有利害關係,能招至吉凶福禍。當人的技能還是十分稚弱的時候,面對森嚴可怖的自然現象產生畏懼、對自身力量深感迷惘以及無時不置身於憧憬與恐懼之間,從而把不可理解的靈性按自身的形狀面貌為己
造神。
在長期的實際生活中,
羌人根據靈性所致的善惡結果產生了善神惡鬼兩種截然相反的觀點。由靈而神、鬼,這是原始宗教的普遍特徵和信仰發展的基本脈絡。那時,人們一方面對物體和自然力祈冀良好的祝願,報以懾服崇敬、頂禮膜拜;一方面又幻想自己有超人的主宰力量。於是,在
原始人的生活中,事事處處都有一種宗教的氣氛,而部族的
酋長便是其宗教領袖;部族能行
巫術的人普遍受到人們的敬仰和擁戴,這就往往是一人身兼酋長、
祭司、
巫師等多重人格。換言之,一個人的
巫術能力足以役使鬼神,呼風喚雨,他(她)就最有資格和可能被擁上
首領之位。
羌族的“釋比”出現在歷史舞台上時,便以其“超人”的本領扮演了
巫師與領袖的角色,他的言行能召感靈氣,從而影響社稷民生。
釋比主持婚禮
羌族的祖先們在遠古時期制定、規範祭儀和主持
祭司的
首領逐漸變成了釋比,一切敬神、壓邪、治病、送窮、以及成年冠禮、婚喪事均由釋比包辦。釋比來自於天,能傳神諭,達民情,充當
祭司;釋比又能同魔鬼打交道,並能以法降之,故又兼
巫師。一般許願還願祭祀之類的神事,得靠釋比來主持。如遇魔鬼作祟,攝魂奪魄,致人凶死,釋比作
驅魔之法,行招魂歸穴之術,使死者能夠超脫轉生,他體現作為
巫師的人格。要是人們在日常生活中有病痛之災,事不順心,
前途多舛,釋比則為其解穢禳痛,消災降福,扮演著醫生和精神分析醫生的角色。倘若全村寨舉行大型的節日集會,釋比不但要承擔司祭任務,而且誦
唱經典──關於
羌族的古老文化與歷史淵源的神話
傳說和敘事長詩。這樣,他又是
羌人中最權威的文化人和知識之集大成者。所以釋比在人們的心目中享有崇高的地位和威信。然而釋比又是地道的凡人,更準確地說是個普通勞動者,他的一切法事活動都是業餘的。雖然他法術高強,能出入神界鬼域,但絕不以此為職業,將其作為謀生的手段。這也是釋比受人尊敬的又一個原因。所有釋比的經典都是世代口耳相傳、口傳心授傳承下來的。漢文史籍少有記載。
傳說
傳說“釋比”釋最早釋從天上來的,他釋天神阿爸木比塔家中卜師兼
祭司的阿爸木納,專門給阿爸木比塔算吉星禍福,行吉日。後來阿爸木比塔的三女兒執意下凡嫁到凡間,與凡間的斗安珠成親。據傳釋比的法力無邊天上能駕駛飛翔的凶禽,地上能馴服馳騁的猛獸,那時凡間妖魔鬼怪,人們的安全沒有保障,
瘟疫流行。阿爸木比塔不同意這門親事,想了多種刁難的的辦法阻止,仍被木吉珠解圍,無可奈何,阿爸木比塔派遣木納幫助凡間人們占吉凶,卜禍福,治病疫災、解穢驅邪,保護木吉珠家人,從此,天上的阿爸木納就變成了凡間的第一個釋比,成為
羌族釋比的祖師爺。
阿爸木納聽從阿爸木比塔的派遣,臨行前阿爸木比塔送給一本
經書和
鋼印,阿爸木納走出天門,來到最高的山頂雪隆遂時,全身感到很疲倦,坐下休息時,不知不覺睡著了,一覺醒來,不知過了多長時間,準備動身整理隨身帶物,結果經書不見了,東找西找也沒找著,急出一身冷汗。
這時樹上有一隻金像猴大聲叫喊,“你的
經書被羊吃掉了,不信你朝羊群看就知道了”,阿爸木納走近羊群一看,果然經書被羊啃猴只剩下一點邊角,怎么辦呢?這時,這隻猴子又開口說:“你把那隻羊宰殺猴用它的皮子繃成羊皮鼓,當你敲起羊皮鼓時,經書的經文就會浮現在你的腦中”。
阿爸木納就照著猴子說的辦法,宰殺了那隻領頭羊,用皮子繃成一個直徑約五十公分左右的羊皮鼓,用用刀刮淨羊皮,在太陽上一曬,找來一根小木,輕輕一敲,鼓聲響亮,連續敲打一陣,經文的內容就出現在眼前,為了紀念這件難忘的事情,後來,阿爸木納用金錢猴皮做了一頂猴帽,猴帽頂端豎著
三條寬約三公分,高約二十公分的猴皮雙層邊條,初次看去頂端的像“山”字形,
傳說它象徵著天地與雪隆相連。從此猴皮帽就成了釋比敬神,還願,鎮妖驅邪時專門戴的一種法帽。
蓋封儀式
培養一位釋比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首先要拜師學藝三年,師傅傳授的經文必須每天早晚背誦,記憶好,悟性高,要輸精學藝,學滿三年,師傅以為可以
出師了,舉行儀式,要經過
德高望眾的釋比蓋封能。蓋封前算好吉日,蓋封當日,要把附近的有點釋比請到家中,大家圍坐在周圍斗來頌經,唱到三更,點上香臘紙錢,用預先準備好的羊給神還願,禱告天神來領授,要蓋封的學徒需一個人走到神樹林,跪拜在
神林前,如聽見任何響聲或叫聲,認為天神顯靈,約過了半個時辰,他轉回家裡徑直走到房頂納薩碉前,眾釋比端坐在上方位,不停地考問
經書的內容和所用的場會,新釋比要不厭其煩地回答,眾釋比相互點頭認可,考試合格。由年長的釋比給新釋比戴上猴皮帽,師傅交給
鋼印及全套法器,一場別開生面的蓋封儀式結束。
稱謂
羌族原始宗教的宗教
祭司自稱“許”,現在羌族聚居區,特別是在川西北
汶川縣以南以西的
岷江和
雜谷腦河沿岸,端公自稱“詩卓”,
尊稱為“釋比”,簡稱“比”,漢語稱“端公”。羌族釋比的祖師稱謂,羌族各地區不一致,茂縣及
汶川縣威州以北,稱“阿爸錫拉”,“錫”為鐵之意,“拉”為神或菩薩之意;
理縣蒲溪鄉稱“斯多吉比”。該縣
薛城、
通化、桃坪等沿
雜谷腦河地區,稱釋比祖師為“質
爾格板”;
汶川縣綿池鄉稱為“阿爸木拉”汶川縣
龍溪鄉稱為“十打齊莫”等。從
羌族釋比的稱謂和對其祖師的稱謂來看,其稱謂不盡相同,這既可能是羌族不同支系在
宗教文化上的反映,也可能是受不同文化影響的結果。證明了史籍所載的羌地種類繁多,有
六夷、七羌、九氐之稱這一情況。
歷史
釋比經典《羌戈大戰》是
羌族人民的英雄史詩,其中保存了不少羌族人遠古時期珍貴的歷史資料,以藝術的形式曲折地反映了羌族古代社會的歷史進程。
羌族人被迫西遷的史實,《後漢書-西羌傳》有記載:戰國初年,西秦強盛,
秦獻公欲步
秦穆公後塵,謀霸
西戎,
羌人部落
首領畏秦之威,將其種人附落而南出賜支河曲數千里……”。
如經典中說“無情的天災和戰亂,失去了美麗的家。
羌人集眾往西走,去尋找幸福的源泉。”古
羌人在向西遷徙的過程中,九支部落被魔兵衝散,其中一支中途又向南移。如說:“
羌人九弟兄率九支人,魔兵衝散各逃生。戰火滾滾染血腥,各自奔波找前程。阿爸白構是大哥,率眾奔向補尕山。”對於
羌人的這段歷史,史籍同樣有記載,《後漢書西羌傳》曰“……其子孫分別,各自為種,任隨所之。或為氂牛種,越巂羌是也;或為白馬種,廣漢羌是也;或為參狼種,武都羌是也……”。當
羌人歷盡千辛萬苦來到松潘境內建寨築房、耕地放牧時又遭到了
戈基人的侵擾和掠奪,“日補壩上有妖魔,戈基人生性很兇悍;多次搶劫我牛羊,現在又來把寨占。”
羌戈大戰開始了。經典說:“
戈人皮厚刀難戳,猛勇兇狠善作戰”。說明
羌人遷徙到
岷江流域前,那裡已居住著一個強大的部落或部族了。從考古資料看,
岷江上游的石棺葬不屬於羌民族,“戈基人”的存在是歷史事實。《
羌戈大戰》產生於古老的年代,反映的社會生活也帶有古老的色彩。羌戈之間的戰爭無疑是遠古時期的一次部落之間的戰爭。經典最後說:
羌人在
天神的幫助下,打敗了戈基人,然後移居富饒而美麗的“日補壩”(今屬茂縣境內),在那裡
安居樂業,繁衍子孫。
羌族釋比經典不但反映了
羌人的古代歷史,而且也是羌人民俗信仰的載體。
羌族的許多民俗能夠存留到今天,除了社會歷史等方面的諸多原因外,在很大程度上有賴於釋比經典的傳承。釋比經典,許多都與宗教信仰有關,如《喪葬歌》和《請神經》等,這類經典,是在濃厚的鬼魂觀念和一系列宗教儀式基礎上產生的,同時又成為反映鬼魂觀念和記載宗教儀式的載體。
神和英雄
羌族釋比經典中涉及到神和英雄,同時也是
羌族信仰中崇拜的神靈;而羌族的信仰習俗常常以經典作為自己理論說明,經典的一個內容便是闡釋和說明種種神靈的來歷,成為神靈崇拜的重要依據。許多經典中的主人公,都是
羌人頂禮膜拜的神靈。如《赤吉格補》中為給戰亂中死去的父母報仇的
羌族孤兒──赤吉格補,《木姐珠與斗安珠》中的木姐珠、斗安珠,《
羌戈大戰》中的阿爸白構等都成為羌族原始宗教中的神靈。
法事
概述
釋比的法事活動淵源流長,又兼收並蓄,既豐富多彩,又神奇古怪。如果我們把這些紛繁複雜的法事活動加以比較,其綜合概括起來就會發現,釋比是以人的根本利益為中心,來調節人、鬼、神三者之間的關係。
釋比作法中往往施行
巫術,特別是中下壇法事,皆雜以
巫術。下壇法事幾乎與
巫術密不可分。
一是踩犁鏵頭
。此法主要針對患有肚痛、腹脹、消化不良方面的疾病。釋比在為患者念經消災、請神解穢的同時,將一碗水淬在燒紅的犁鏵頭上,並將沸開的水讓病者喝下去,病痛即除;再者,釋比在燒得灼熱通紅的鏵頭上赤腳踩過,再用腳板踩踏病人脹痛之處,病人頓感病痛減輕;或者以舌頭舔過燒紅之鏵,並讓病人喝下淬水。
二是耍火鏈
。若有人心痛、腹脹痛、肚子痛時,釋比將火塘上用來升降茶壺的鐵鏈燒紅後,一邊默念經文,一邊將灼熱的鐵鏈先在自己的脖子上纏繞後再在患者身上來回翻繞,以驅趕病魔,達到治病目的。 釋比老人
三是打油火
。一種情況是家中病人在沒有親人在身邊時死亡,死因不明白,魂遺家中,認為會給家中造成不吉祥;二種情況是家中出現老鼠咬家畜的耳朵、尾巴等怪現象,認為此乃邪惡侵宅。凡有上述現象的人家,準會請釋比於家中打油火。釋比準備一碗澆沸的清油,點燃一把油竹火把,同時還端一碗泠水在手中。釋比與主人家同到“不潔淨處”,舀一小木瓢熱油澆在火把上,再往火把上噴冷水,火把發出噼噼啪啪爆炸聲,如此走遍主家房舍、畜圈等逐屋驅趕怪魔,最後將快燃燒殆盡的火把扔出大門外,驅逐邪魔結束。
四是坐紅鍋
。此法術與踩鏵頭相似。釋比將鐵鍋架在火塘的三腳架上燒紅,鍋兩邊各放一條凳後,畫符念經。念經畢,釋比赤腳踩紅鍋3次,蹲坐1次,然後再扶病人照辦。
五是翻刀山
。釋比在作此法時,取鋒利的鋼刀數把(一般不少於18把,最多不超過24把),每把刀由兩人握住刀柄,等距離直立於地,刀尖向上形成刀山,釋比口中念念有詞的同時,赤腳從容從刀尖踏過而無絲毫損傷,近前直觀的患者無不為之愕然,堅信有神鬼相助,更是因此嚇出一身冷汗,其病往往不治而愈。 除上述之外還有如喝沸騰的清油噴火,用燃燒的細火炭洗臉,從沸騰的油鍋中撈石子,兩頰穿針,喝滾燙的開水,舌舔燒紅的鐮刀等。
六是占卜問病治病
。釋比的主要活動有三個方面,叫做:一卜卦;二經咒;三祈求。卜有以下12種:手卜、羊角卜、羊髀卜、羊骨卜、羊肩卜、羊肩胛骨卜、雞蛋卜、雞嘴卜、鳥卜、青稞卜、水卜、羊毛線卜等。卦有柏木卦、雞嘴卦、錢卦、叫魂、招魂、麥草卦等。 在
羌族釋比的法事中,占卜是一種十分常見的
巫術活動。從現有的一些資料看,
羌人進行占卜的歷史相當久遠。在我國古代的
甲骨文中,有關
羌族的占卜就多達三百餘條。這些古老的卜辭,不但記載了
羌族悠久的歷史,而且也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古代
羌人的占卜活動。古代
羌人的占卜方法眾多,《史記·龜策列作》云:“蠻夷氐羌雖無君臣之序,亦有決疑之卜。或以金石,或以草木,國不同俗。然皆可以戰伐攻擊,推兵求勝,各信其神,以知來事。”據《遼史·西夏外記》載,西夏時,党項
羌人對占卜十分崇信,凡出兵必先卜,卜法有四,一是“炙勃焦”;二是“擗算”;三是“咒羊”;四是“矢擊弦”。元代的史料中,也有關於
羌人占卜的記載。《元史·張庭瑞傳》載:“羌陳兵以待,庭瑞進前語之曰……其
酋長棄槍弩羅拜曰:‘我近者生裂羊脾卜之,視肉之文理如何,則吉其兆。’”元代以後,
羌人崇信占卜的民俗,則在
岷江上游的
羌族地區繼續保留了下來。道光《茂州志》卷一“風俗”篇記有
羌族占卜“或以羊毛作索,陳各物於地,用青稞灑之曰打索卦;或取羊膊,以薪炙之,驗紋路,占一年的吉凶,曰炙羊膊”。胡鑒民在《羌族之信仰與習為》中提到:羌民有“羊脾骨卜、雞蛋卜、羊毛線卜、白狗卜……等等。”直到現在,占卜在
羌族地區還沒有完全消失。占卜一般有羊脾骨卜、雞蛋卜、羊毛線卜、白狗卜等。羊脾骨卜在古代多用於占卜戰爭的勝負,後多用於占卜運氣、病因、行人禍福、或人死後占卜吉凶等。它較之雞蛋卜、羊毛線卜、白狗卜等更為神秘,熟悉此術的釋比較少,行卜咒語也只在最可靠的學徒舉行謝師禮時方肯完全傳授。雞蛋卜主要用以卜病因,白狗卜用以卜豐歉。除此之外,
羌族釋比還有羊扇骨卜、立水柱子、水卜、青稞卜、柏木卦,雞嘴卜、手卜、卦錢等共二十餘種占卜方式。
宗教活動
在
羌族的宗教活動中,以
祭天神為最常見,以
祭山神為最隆重。釋比主持的主要祭祀活動即為祭天會。祭天會一般在村寨附近的神林中舉行,是一種祈豐年的活動。以寨或聯寨為單位舉行。在每年的農曆正月(歲首)、五月(播種)、十月(秋收)舉行。屆時全寨男子和姑娘(已婚婦女不得參加)著節日盛裝,帶著饃饃,刀頭和
咂酒赴會。會首則備一至三頭黑色公羊、一至三隻紅色公雞作犧牲,還備
咂酒、糧食等。祭祀活動一般為半天一夜,
午後開始,次日上午結束。由老釋比一個人主祭,另有
徒弟及助手二人協助。首先在會首家中開鼓開壇解穢,請本寨及附近各寨
寨神、山神、地盤業主神等,唱迎
神頌神的上壇經。隨即攜帶祭品、祭器,由端公擊鼓前導,會首及眾人尾隨其後,魚貫而至村寨附近
神林空地中,燃柏枝,點香燭,擊鼓作法請神,演唱上壇經。入夜,篝火熊熊,釋比擊鼓高歌,讚頌天神祖先事跡,請天神山神還願以報答神恩。午夜以後,舉行領牲儀式,釋比誦詞,祈求天神、山神保佑
羌人人畜兩旺,風調雨順。然後將幾粒青稞粒丟入羊耳中,並對羊淋水,羊抖水則表示神已領受。隨即宰羊,或殺雞或放雞歸山,以鮮紅的熱血淋在石塔頂的白石上,羊肉煮熟分食於眾人。釋比誦經完畢,在眾人胸前各系一根羊毛線,表示得到天神保佑。然後釋比跳神,並以最美好的言詞贊會首與寨民,眾人歡呼,跳鍋莊,飲
咂酒,祭天會達到高潮。祭祀期間,嚴禁入山采樵狩獵,村寨附近通路封禁三日,外人不得進入。
地位
羌族宗教中的釋比是羌族文化的傳承者,他熟知本民族的社會歷史和神話
傳說,有較為豐富的社會經驗,具備一定的醫藥常識,能誦經咒,從事
巫術活動。在生產力低下和科學文化不發達的條件下,釋比主持春祈
秋報等重大祭祀活動,被認為關係到農林牧的豐歉,是對氏族負責。釋比又能
驅魔治病,除穢鎮邪,則被認為是對
羌人生命財產負責,因此,釋比在
羌族社會中享有較高的社會地位,甚至起精神領袖的作用。
釋比經典
釋比經典不但具有記載信仰習俗的民俗功能,而且還擔負著解釋風俗習慣來歷的任務。
以
白石崇拜為例。
白石崇拜是羌民族重要的信仰習俗,
羌人視白石為天神和保護神,頂禮膜拜。為什麼要供奉白石?《
羌戈大戰》有詳細的解釋:“白衣女神立雲間,三塊白石拋下山。三方魔兵面前倒,白石變成大雪山。三座大雪山,矗立雲中間,擋住了魔兵前進路,
羌人脫險得安全。”白石曾是古
羌人的庇護所和對敵戰爭中致勝武器。又如火塘,
羌人對火塘有種種禁忌,不準在火塘三角架上擦鼻涕、晾衣服,不準往灶灰內吐口水,不準在火塘邊餵豬狗等。這些禁忌的來歷,《木姐珠與斗安珠》記載,木姐珠下凡後由於生產太忙,原本異常美麗的仙女
釋比做法時用的法器很快就變成了一個衣著不整,且有不少壞習慣的女人,在火塘邊三腳架上掐虱子,擦鼻涕、晾衣服,到九條河洗澡,請客時在火塘邊餵豬狗等。天神知道後很生氣,責令她改掉這些壞習慣。從此,
羌人對火塘便有了那些禁忌。 釋比經典中,非常明顯地表現了一種陰陽相對的哲學思想,將大自然中的一切都視為有性別的,雌雄結合、陰陽相配產生萬物。
羌族的創世神話說,宇宙最初是一片混沌,一片黑暗,後來天地分開,天在上面,地在下面。古人認為天是男性的,地是女性的。一則
羌族神話說:遠古時,地上沒有人,只有兩個神,一男一女,後來他們結合創造了人類。還有一則神話說:大地毀滅以後,只剩下兩
兄妹幸免於難。後來,他們結合了,繁衍了人類。
羌族神話中的神靈不僅有具體的含義──夫妻、兄妹等等,而且有了初步的抽象意義──象徵男性與女性,象徵陰和陽等。包含了陰陽相配、陰陽互生的哲學觀念。
羌族的陰陽觀念顯然發源於生殖崇拜,並以男女兩性關係為模型推及開來,滲入生活的各個方面,將萬事萬物分為陰陽兩性。釋比經典《索》中有這樣兩句:“端公遇事總愛分,分天分地分公母”。
羌族其它釋比經典中,涉及這類公母相對、男女相配的內容很多。
羌族釋比經典除了它具有記載歷史、解釋習俗等功能外,還具有較高的文學和藝術性。這些經典,內容十分豐富,語意多用排偶和比喻,形象生動、音韻鏗鏘,生活氣息濃厚,富有民族色彩,具有強烈的藝術感染力。
作用
語言是民族形成的重要特徵,各個民族都有自己民族的語言發展過程,
羌族語言就是在這歷史過程中,為了生存,為了交際,在長期的勞動實踐中慢慢地發展豐富了自己的語言,有了語言這一工具,人們的思維活動通過語言才能反映、表達出來,任何一個民族離開本民族的語言想保留自己的文化遺產,發展自己民族的光榮傳統是絕對不可能的。
光有語言沒有文字的記載,保留民族文化是十分困難的。
釋比法器
如果沒有“釋比”用
唱經的方法口中傳播著歷史,要完整地保留古老的
羌族文化是不可能的,釋比是羌族文化傳承的表現,他神秘的裝束和使用的各種法器,在從事占吉凶,不禍福,治病穢災,許願還願、解穢驅邪等法事活動時吟唱的經文,內容豐富多彩,時空穿越幾千年,有經文無書的記載,只在
口傳心授中世代相襲,經文包羅萬象,生產生活,社會形態,民風習俗,宗教文化,婚喪嫁娶,衣食住行,神事、人事、
鬼事、天上事、凡間事、陰間事,醫藥治病、事事相通;他們有一定的社會聲譽和較高的社會地位,普遍收到人們尊重,有超凡的記憶和淵博的知識,唱經對自然的崇拜,相信萬物有靈,稱為羌族的“
百科全書”
名不虛傳。
釋比在正式做大小法事之前,都先要占卜的種類很多,如羊毛線卜,青稞卜、水卜、雞蛋卜、擇日卜、定方位本人所接觸的幾十位釋比中,各地的卜法,步驟等方面有相同處也有稱位之間的差異,不同的卜法在用途,計數順序及指節含義等方面又各有所區別。
手卜,又稱鐵板算,是釋比常用的一種占卜方法,當家裡有病人請釋比算時,先報病人年齡,屬相、出生時辰,卜封之月日,此幾者位卜封之依據,釋比用左手右手上按定序推算,將年齡,月份,日期之數算完,算五指節處,從而定論卜凶吉;由於羌民大都信仰多神,病因起源於哪個方位,多遠距離的神鬼所造成,用哪方神靈或何方鬼邪,釋比自有定論,如在凶處則吉。
當家中有人去逝,也要請釋比手卜,釋比依據死去的年齡,屬相及去逝的時辰時好還是壞,以選擇何日舉行出殯,大葬,才能消災避煞。算時,釋比首先要按死者的具體情況來定起算之數何終止之數。所以,某人屬虎,當年六十八歲,於農曆十二月十五日去逝,那就要從“
子鼠、醜牛、虎、兔、辰攏……的順序,年份就從
食指的第一個指節“子”起算並順推六十八,到“末”止。年份算完後,就算月份,即從“子”(1)起到“酉”(12)日止,再算日子,即從“子”(1)起到(15)日止,待年、月、熱都算出來後再結合卜節上天於地支的圖意來解釋。
羌族的手卜時
傳統信仰習俗中的一個組成部分,它不僅淵源於古老的
歷史背景,而且還逐步滲透到了民間生活中的各個方面,無法是人許願還願還是婚表嫁娶,出兵打仗,出行交往,
打山放狗,算病因,做法事。修房造屋……等都離不開占卜。
文化傳承
20世紀初,一批社會學家、民族學家和考古學家來到
岷江流域,考察
羌族的歷史和文化,羌族釋比經典才為世人所知。羌族釋比經典到底有多少?各地說法不盡相同。由於歷史的、地域的、受外來影響和釋比個人的天賦、師承等方面的原因,現存的各釋比所承傳的經典情況很是不同。從承傳的經典數量看,有的釋比只能背誦十多部,
還願會
有的釋比可背誦四十多部。從承傳體系上看,一般以地域區分,茂縣渭門的二里寨釋比經典、
汶川縣雁門的釋比經典、
理縣桃坪增頭釋比經典、汶川縣龍溪釋比經典、汶川縣綿池溝頭釋比經典等,都各成體系,
頗有特色。在這些體系中,釋比經典中關於歷史、祖先、天神等方面的內容基本相同或相似。釋比經典一般分為上中下三壇,上壇經典內容主要是向神靈許願還願。中壇經典內容主要是向神靈祈求人興財發,林茂糧豐、人畜兩旺、村寨或家庭無災無難。下壇經典內容是趕鬼治病,為凶死者超度、招魂等,內容十分豐富。儘管許多經典被披上了宗教的外衣和幻想色彩,但仍然可以看到
羌族人民的社會歷史、生產生活、文化習俗、衣食住行等內容。 儘管
羌族歷史這么悠久,
民間蘊藏著風度的文化遺產,僅靠釋比一代一代的心記口傳,繼承人需要超凡的記憶力,而時間逾久,傳授中也難免有遺漏,況且許多的仍然處於粗狂的狀態,沒有文字提煉,去總結、去整理,因而不能廣泛地為不斷發展的社會服務,有的東西年代久遠,隨著時間流逝,許多民間文化的傳授人,對數已離開了人世,豐富多彩的民間文化已經到了嚴重的絕境地帶,在這關鍵時刻,國家民委下達了“十五”期間重點項目:《羌族釋比經典的編撰任務》,這給羌族釋比文化又打了一針強心劑,使頻臨絕境的羌族釋比文化又有了一線生機,組建了釋比文化研究機構,在羌族聚居開始了式的調查研究,蒐集整理,幾年來。編寫組不畏春秋之更替,寒暑之困逼,克服枯燥寂寞之工作,爬山涉水,走村串戶,不計個人得失,把一個百發鬍鬚弓腰駝背的釋比老人請到規定的地點,開始了釋比經典的唱頌音工作。
在與釋比的接觸合交往中面對神秘的
羌族釋比文化有了更進一步的了解,的言談舉止,超人的記憶,各種法器,各項法術列列在目,赤腳踩燒紅的鐵鏵茲茲作響,冒出黑煙,聞出一股燒的氣味,銀針穿腮,使人心驚肉跳,少紅的鐵鏵朝脖子上繞,當取下來時無一點燒焦的痕跡,真是太神奇,這就是法術。這就是釋比的
功夫。
據說過去有釋比能
過刀山,用紙念把羊皮鼓勾起掛在太陽光線上,能坐在羊皮鼓上飛下懸崖找回落崖者的屍體和靈魂。
釋比的
剪紙藝術非同一般,他用五色紙剪出不同形狀的圖案就有六十多種;用麥草和擦能扎出五十多種動物形狀的標本;用茅草麵塑造的家禽家畜和十二生肖動物形狀就有三十餘種;形象逼真,栩栩如生,在過去連做夢也不會想到釋比有如此高超的
技藝。雖然用現代文化的工具拍攝下了幾千年傳承下來的
羌族文化瑰寶,但這部份釋比的年事已高,後繼承人寥寥無幾,如何繼承和發展有待進一步研究。
當釋比敲響羊皮鼓時,口種
念念有詞,精神更加興奮,他們可以不間斷地
唱經三天三夜,不知疲倦,越唱勁頭越足,越唱聲音更加宏亮,當唱到高潮時,霍然站起圍著堂屋跳三轉,。
羌族紙幣經典的蒐集整理工作正在緊鑼密鼓地進行著,這部傳口心授將來就會面世,填補幾千年來羌族文字記載悠歷史的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