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詩官

采詩官

周朝設有專門的採集詩歌的官員,所有和文化有關的職業中,采詩官是它們中間最古老,同時也是最具有文化品位的一種。巡遊各地,採集民間歌謠,以體察民俗風情、政治得失。《詩經》中大部分詩歌都出於此。他們為古代詩篇的流傳和採集做出了很大貢獻。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采詩官
  • 職業:周朝官員
  • 工作:巡遊各地採集詩歌
  • 成就:為古代詩篇流傳做出很大貢獻
周朝官員,出處,評價,白居易創作的詩詞,

周朝官員

出處

漢書·藝文志》曰:“哀樂之心感而歌詠之聲發,誦其言謂之詩,詠其聲謂之歌。故古有采詩之官,王者所以觀風俗、知得失、自考政也。”《食貨志》曰:“孟春之月,行人振木鐸徇於路以采詩,獻之大師,比其音律以獻於天子。”采詩,謂採取怨刺之詩也。

評價

所有和文化有關的職業中采詩官是他們中間最古老,同時也是最具有文化品位的一種。在遙遠的周代,他們的身影就已經出現在了中原的大地上。
這是一些辛勤而稱職的蜜蜂,只不過,蜜蜂采的是花粉,而他們采的卻是和花粉一樣美麗動人的民歌。
我極疑心,我們的老祖先要比我們這些後來者更開朗和開放,這到不是表現在他們有一夜情或是網上性愛什麼的,而是他們大多開口就能唱出美麗的歌謠。我們今天稱道不已的《詩經》,其中最精彩的部分是《》,又叫做《國風》的,也就是我們的祖先當年在田間地頭勞動時隨口唱出來的。就是這些心口唱出的民歌,已經成為我們這個民族文化中最深刻的沉澱。
我們今天之所以還能看到它們,這和采詩官的勞動分不開。當時是,一個個有深厚文化素養並且深懷敬業精神的采詩官,腳步矯健地行走在筆直官道上,他們的手中搖動著一隻木鐸發出清清的脆響,一直穿越了官道旁的小樹林和小溪流。那些在田野里唱歌勞作的父老們聽到了這木鐸聲,它們就愉快地知道:那位頭髮過早花白的采詩官來了。如果他們最近有什麼新歌,他們就會放下手中的農具,大而客氣地招呼采詩官。采詩官於是走近這群農夫,和他們一起坐到柳樹的濃陰下,請求父老將這些新歌唱出來。而他,則用一柄鋒利的小刀在竹簡上吃力卻飛快地記錄著。
這是一個以詩歌的名義走遍天下的工作,采詩官走向民間總是如同蜜蜂飛行在花叢中一樣深受歡迎。民間的疾苦往往通過這些民歌的形式直接被周王及其他諸侯所了解,采詩官在屬於他們的時代里,事實上擔當了國家民意調查員、新聞記者和國家詩歌記錄者的重任。可惜,我們無法知道這些采詩官的名字,他們已經在歷史的深處濃縮為一個名詞,我們無法看清他們的臉,那些來自春天的臉,來自鄉土的臉和來自一眼深澈古井的臉,他們該有著怎樣一種動人的光輝。
我不清楚這些采詩官的薪水是否豐厚,但他們必須由文化人來擔任。他們的這種忠實的記錄,顯然是深受人民歡迎的。采詩官來到村莊的日子,往往就是一個節日。村民們也許會備了酒,用過年時留下的半隻風乾的羊腿歡迎他們。他們甚至和許多個村莊的女子有了愛情的第一次擬制第N次親密接觸。
回到王城,上古的簡陋王城,采詩官將在一炬豆火下整理那些似乎還散發著鄉土氣息的詩和歌,他們不知道,他們在那些沉沉的夜裡客刻下的象形文字,將會成為一個古老國度的文學的源頭,正如蜜蜂在採花的時候也從來沒有想到過,它們會帶來一個聲勢浩大的人間的春天。
采詩官

白居易創作的詩詞

采詩官
采詩聽歌導人言。
言者無罪聞者誡,下流上通上下泰。
周滅秦興至隋氏,十代采詩官不置。
郊廟登歌贊君美,樂府艷詞悅君意。
若求興諭規刺言,萬句千章無一字。
不是章句無規刺,漸及朝廷絕諷議。
諍臣杜口為冗員,諫鼓高懸作虛器。
一人負扆常端默,百辟入門兩自媚。
夕郎所賀皆德音,春官每奏唯祥瑞。
君之堂兮千里遠,君之門兮九重閉。
君耳唯聞堂上言,君眼不見門前事。
貪吏害民無所忌,奸臣蔽君無所畏。
君不見厲王胡亥之末年,群臣有利君無利。
君兮君兮願聽此,欲開壅蔽達人情,先向歌詩求諷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