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目
醯醢
拼音
xī hǎi
引證解釋
1、醯:指醋。醢:指魚肉做成的醬。醯醢泛指佐餐的調料。
《周禮·秋官·掌客》:“米八十筥,醯醢八十罋。”
《禮記·郊特牲》:“醯醢之美,而
煎鹽之尚,貴
天產也。” 孫希旦 集解:“曰‘醯醢’者,醢必資醯以成也。”
宋 張耒 《九月十二日入南山憩一民舍冒雨炙衣久之》詩:“山翁生未食醯醢,
脫粟寒蔬度朝暮。”
宋 吳曾 《能改齋漫錄·事始一》:“《左傳》:‘ 晏子 曰:“水火醯醢
鹽梅,以烹魚肉。”’是古人調鼎用梅醢也。”
如:“子胥鴟夷,彭越醢醯”——李白《萬憤詞投魏郎中》
醯醢與三味書屋
壽峰嵐讀到
蘇軾讚揚
董遇“三餘”的詩句:“此生有味在三餘”。細細玩味覺得“三味”比“三餘”好,“三味”者“讀經味如稻粱,讀史味如
肴饌,讀諸子百家味如醯醢。”培養學生讀書興味,引導學生積極苦讀。讀書三味,其樂無窮。
三味書屋是紹興城內新台門
壽懷鑒先生寓所內的一間房子,用為書塾。“三味書屋”中的“三味”是“讀經味如稻粱,讀史味如肴饌,讀諸子百家味如醯醢 (xī hǎi醯是醋,醢是醬;調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