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林撮要》是2006年8月科技文獻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鄭敬先。本書以漢文撰寫,包括治療內、外、婦、兒、五官各科疾病的經驗效方2700餘首,是一部結合臨床套用的大型方書。
基本介紹
- 書名:醫林撮要
- 作者:鄭敬先
- 出版社:科技文獻出版社
- ISBN:9787502350789
《醫林撮要》是2006年8月科技文獻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鄭敬先。本書以漢文撰寫,包括治療內、外、婦、兒、五官各科疾病的經驗效方2700餘首,是一部結合臨床套用的大型方書。
十三卷,朝鮮醫學名著,朝鮮內醫鄭敬先原撰,楊禮壽增補,約成書於朝鮮宣祖十三年(公元1579年,相當於中國明萬曆七年)。全書為木活字版,以漢字撰寫,包括治療內、外、婦、兒、五官各科疾病地經驗效方2700餘首,是一部切合臨床...
《醫林撮要》是2006年8月科技文獻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鄭敬先。本書以漢文撰寫,包括治療內、外、婦、兒、五官各科疾病的經驗效方2700餘首,是一部結合臨床套用的大型方書。內容簡介 《醫林撮要》十三卷,朝鮮醫學名著,朝鮮內醫鄭敬先原撰,楊禮壽增補,約成書於朝鮮宣祖十三年(公元1579年,相當中國明萬曆...
發灰丸,中醫方劑名。出自《醫學正傳》卷五。主治小便溺血。組成 小兒胎髮(如無,以壯年無病人頭髮,剪下者為上,自落者次之。燒灰)。用法用量 上為末,別用新取側柏葉搗汁,調糯米粉,打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白湯送下;或煎四物湯送下尤妙。主治 小便溺血。重要文獻摘要 《醫林撮要》:...
②《本草撮要》:入足厥陰、手陽明經。功能主治 涼血,止血,散瘀,消腫。治吐血,衄血,血崩,腸風,血痢,血淋,跌扑損傷,燙傷。①朱震亨:吐血、衄血、腸風下血,並用紅者為末,入童溺、薑汁及酒調服,可代鬱金。②《綱目》:湯火傷灼,研末麻油調塗。③《醫林纂要》:補肝緩肝,破血去熱。④《百草...
③《醫林纂要》:"甘,熱。"【歸經】入肝、脾、胃經。①《得配本草》:"入足太陰經。"②《本草求真》:"入肝。"③《本草再新》:"入肝、脾、肺三經。"④《本草撮要》:"入足太陰、陽明經。"功用主治 補中緩肝,活血和瘀。治產後惡露不行,口乾嘔噦,虛羸血痢。①《唐本草》:"功體與石蜜同,而冷...
③《醫林纂要》:甘而微辛,連皮澀。入腎、肺經。①《綱目》:入腎、肺。②《雷公炮製藥性解》:入肺、肝、腎三經。③《本草求真》:入命門,兼入肺、大腸。④《本草撮要》:入足陽明、手太陰經。功能主治 補腎固精,溫肺定喘,潤腸,治腎虛喘嗽,腰痛腳弱,陽痿,遺精,小便頻數,石淋,大便燥結。①...
③《醫林纂要》:"甘而微辛,連皮澀。"【歸經】入腎、肺經。①《綱目》:"入腎、肺。"②《雷公炮製藥性解》:"入肺、肝、腎三經。"③《本草求真》:"入命門,兼入肺、大腸。"④《本草撮要》:"入足陽明、手太陰經。"【功用主治】補腎固精,溫肺定喘,潤腸,治腎虛喘嗽,腰痛腳弱,陽痿,遺精,小便頻數...
③《本草撮要》:入手足少陰、太陰、陽明經。功能主治 清熱降火,利竅,消腫。治時行熱病,積熱煩渴,吐瀉,水腫,尿閉,齒衄,丹毒,燙傷。①《本經》:主身熱,腹中積聚邪氣,皮中如火燒,煩滿,水飲之。②《本草經集注》:解巴豆毒。③《別錄》:除時氣熱盛,五臟伏熱,胃中熱,煩滿,口渴,水腫,小腹...
穇子,中藥材名。本品為禾本科植物_子的種仁。功能主治為:補中益氣,厚腸胃。來源 本品為禾本科植物_子的種仁。性味歸經 甘,溫。①《救荒本草》:甘。②《綱目》:甘澀,無毒。③《醫林纂要》:甘苦,溫。《本草撮要》:入手足太陰、陽明經。功能主治 《綱目》:補中益氣,厚腸胃。形態特徵 一年生草本,...
玉米,中藥材名。本品為禾本科植物玉蜀黍的種子。功能主治為:①《綱目》:調中開胃。②《醫林纂要》:益肺寧心。③《本草推陳》:為健胃劑。煎服亦有利尿之功。來源 本品為禾本科植物玉蜀黍的種子。性味歸經 ①《綱目》:甘,平,無毒。②《醫林纂要》:甘,淡,微寒。《本草撮要):入手、足陽明經。功能...
【炮製】《醫林纂要》:礜石醋淬煅須七次。【性味】辛甘,熱,有毒。①《本經》:味辛,大熱。②《吳普本草》:神農、歧伯:辛,有毒。黃帝:甘,有毒。李氏:大寒。③《別錄》:甘,生溫、熟熱,有毒。【歸經】《本草撮要》:入手、足太陰經。宜忌 內服宜慎。①《本草經集注》:得火良。棘針為之使。
《醫林撮要》:“熟黃地(酒浸一宿,焙乾,四兩)、肉蓯蓉(酒浸一宿,切,焙)、山藥膝(去苗,切,酒浸一宿,焙)各二兩,澤瀉、杜仲(去皮,慢火炒絲斷)、山茱萸、柏子仁(微炒,另研)、茯苓、石膏(煅)、巴戟、遠志、赤石脂各一兩,五味子六兩。右末,蜜圓桐子大。每服二十圓,空心溫酒下。[《良方》...
③《醫林纂要》: “甘,熱。”入肝、脾、胃經。①《得配本草》:“入足太陰經。”②《本草求真》:“入肝。”③《本草再新》:“入肝、脾、肺三經。”④《本草撮要》:“入足太陰、陽明經。”【功效主治】補中緩肝,活血和瘀,解毒消腫。治產後惡露不行,口乾嘔噦,虛贏血痢,痢疾,跌打損傷,痹證,...
③《醫林纂要》:生微辛苦,熟則純甘。入肺、脾經。①《本草求真》:入肺,兼入脾。②《本草撮要》:入手、足陽明經。功能主治 健脾,化滯。治消化不良,久痢,咳嗽。①《日用本草》:寬中下氣,散胃中邪滯。②《綱目》:下氣補中,利胸膈腸胃,安五臟,令人健食。③《醫林纂要》:潤腎命,壯元陽,暖...
③《本草撮要》:入手足太陰、陽明經。功能主治 清熱,利水。治暴熱煩渴,黃疸,水腫,淋病,帶下,瘰癧,痄腮。①《本經》:主女子赤沃。止血養精,保血脈,益氣,令人肥健嗜食。②《千金食治》:益筋力,去伏熱。治五種黃病,生搗絞汁冷服一升,日二。③崔禹錫《食經》:利小便,除水脹。④孟詵:食之...
2、《醫林撮要》:“烏苓通氣散治一切疝氣。烏藥、當歸、芍藥、香附、糖球、陳皮(各一錢),茯苓、白朮去蘆、檳榔、玄胡索、澤瀉(各五分),木香、甘草(各三分)。右作一服,姜三片,水煎服。”3、《中華泌尿男科學古典集成》:“烏苓通氣散治一切疝氣,無問遠近寒熱,風濕寒氣。烏藥、當歸、芍藥、香附、...
《本草撮要》:入手、足太陰經。《別錄》:主小兒赤丹;漬薴汁療渴,安胎。《藥性論》:味甘,平。《日華子本草》:味甘,滑,冷,無毒。《浙江民間草藥》:性寒,味酸,無毒。【功用主治】治熱病大渴、大狂,血淋,癃閉,吐血,下血,赤白帶下,丹毒,癰腫,跌打損傷,蛇蟲咬傷。《別錄》:主小兒赤丹;漬薴...
《醫林撮要》:“龍蛻散催生秘傳。蟬退(一兩,燒存性),大蛇蛻(一條,燒存性),滑石(半兩),葵子(一兩,微炒)。右末。每服一錢,順流水微溫暖調下,不可使熱湯。(《得效·婦人門》。丹溪方,治難產,用益母草熬膏,白湯調下,加油蜜、童便和勻,治難產)。”《男女科古今名醫秘方》:“如腰痛甚見紅...
【歸經】《本草撮要》:入手太陰、厥陰經。功能主治 益氣補虛。①《飲膳正要》:利五藏,肥美人。②《醫學入門》:醒酒。③《醫林纂要》:壯筋骨,長氣力。④《隨息居飲食譜》:補虛,令人肥健。注意 ①《食療本草》:發諸氣病,不可多食。亦發瘡疥,動風。②寧原《食鑒本草》:食多生熱痰。③《綱目...
《海外回歸中醫善本古籍叢書(6)》是2003年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鄭金生。內容簡介 本書系《海外回歸中醫善本古籍從書》之六,收有3種明代醫書,2種清初醫書,均在我國失傳。其中《程齋醫抄撮要》主要集錄明初醫書中的婦科和兒科內容;《醫林統要通玄方論》為明代綜合性醫書,內容涉及內、外、婦、兒...
④《醫林纂要》:酸鹹,平。①《本草求真》:入脾。②《本草撮要》:入手大陰經。功能主治 ①《食療本草》:補五臟。②《醫林纂要》:消腫去瘀。形態特徵 體細長形,長約60厘米;前端略粗,向後漸細,腹面平。頭寬。吻稍厚。前端鈍。服側位,長圓形。中等大,瞬裙平橫外露;服後有小形噴水孔。鼻孔位於...
②《本草撮要》:“入足太陰、陽明經。”【功用主治】清熱,利水,消腫,解毒。治熱痢,黃疸,癰腫,疔瘡。① 《別錄》:“主消渴,熱痹。”②陶弘景:“補,下氣,雜鱧魚作羹,亦逐水。”③ 《唐本草》:“久食大益人,合鮒魚為清羹,食之主胃氣弱,不下食者至效,又宜老人。”④孟詵:“和鯽魚作羹,...
③《醫林纂要》:甘,熱。入肝、脾、胃經。①《得配本草》:入足太陰經。②《本草求真》:入肝。③《本草再新》:入肝、脾、肺三經。④《本草撮要》:入足太陰、陽明經。功能主治 補中緩肝,活血和瘀。治產後惡露不行,口乾嘔噦,虛羸血痢。①《唐本草》:功體與石蜜同,而冷利過之。②《食療本草》...
②《醫林纂要》:"甘鹹苦,寒。"【歸經】入脾、腎經。①《得配本草》:"入足少陰經。"②《本草再新》:"入心、脾、腎三經。"③《本草撮要》:"入手足少陰、厥陰經。"【功用主治】活血,利水,祛風,解毒。治水腫脹滿,風毒腳氣,黃疸浮腫,風痹筋攣,產後風痙、口噤,癰腫瘡毒;解藥毒。①《本經》:"塗...
③《醫林纂要》:"甘,溫。"【歸經】入肝、腎經。①《本草經疏》:"走肝、腎血分。"②《本草撮要》:"入手太陰、足厥陰、少陰經。"【功用主治】養陰退熱。治虛勞骨蒸羸瘦,消渴,脾虛滑泄,下痢口噤,崩中,帶下。①《滇南本草》:"補中止渴。"②《綱目》:"補虛勞羸弱,治消渴,中惡,益產婦,治女人崩...
必勝膏別名蔥蜜膏、蔥蜜掩,製法是將患處刺破,加生蜜桿貼之。別名 蔥蜜膏、蔥蜜掩 處方 老蔥。製法 將患處刺破,加生蜜桿貼之。功能主治 疔瘡惡腫。蔥蜜膏(《絳囊撮要》)、蔥蜜掩(《醫林纂要》卷十)。拔毒膏 馬齒莧(杵汁成膏)、赤石脂(為末)。上藥並蜜共熬成膏。痘後癰毒。塗上腫處。
川芎一兩。二味各為極細末,和勻,麵糊丸,梧子大,每服五十丸,溫酒下。又方加大黃一兩,每服二錢,薑湯下。”2.《醫林撮要》:“《宣明》雞屎醴飲。治鼓脹,朝食則不能暮食,痞滿壅塞。桃仁、大黃、乾雞屎(等分)。右末。每服二錢,水盞半,姜三片,煎湯調下,食遠臨臥服。[《正傳.脹門》]”
③《本草撮要》:"入手足太陰、陽明經。"【功用主治】清熱,利水。治暴熱煩渴,黃疸,水腫,淋病,帶下,瘰癧,痄腮。①《本經》:"主女子赤沃。止血養精,保血脈,益氣,令人肥健嗜食。"②《千金·食治》:"益筋力,去伏熱。治五種黃病,生搗絞汁冷服一升,日二。"③崔禹錫《食經》:"利小便,除水...
”2.《醫林撮要》:“經驗天靈蓋散,治勞瘵,取蟲。天靈蓋(二指大,白丹煎湯洗,酥炙黃),檳榔(五枚,研),阿魏(研)、甘遂(連珠者,研。各二錢),辰砂(一錢,另研),安息香(銅刀切,研細,各三分)。右七味,各研細。每服三錢,後湯調下。薤白(二七莖),桃枝、柳枝、酸石榴皮、桑枝、梅枝(各七寸...
⑤《醫林纂要》:補中,益氣血,殺蟲,治疳積。來源 本品為鼬科動物豬獾的肉。冬季捕捉。性味歸經 酸,平。①《食療本草》:平,味酸。②《綱目》:甘酸,平,無毒。③《醫林纂要》:甘鹹,平。《本草撮要》:入手、足太陰經。功能主治 補脾胃,利水道。治虛勞羸瘦,水脹,久痢小兒疳積。①《唐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