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泉子·謝卻荼蘼》是清代詞人納蘭性德所寫的一首詞。全詞以清新流暢的白描筆調,表達情感真摯而深沉的感情。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酒泉子·謝卻荼蘼
- 創作年代:清朝
- 作品出處:《納蘭詞》
- 文學體裁:詞
- 作者:納蘭性德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詞句注釋,白話譯文,作品鑑賞,文學賞析,名家點評,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酒泉子1
謝卻荼蘼2,一片月明如水。篆香3消,猶未睡,早鴉啼。
嫩寒4無賴5羅衣薄,休傍闌乾6角。最愁人,燈欲落,雁還飛。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 酒泉子:詞牌名,原為唐教坊曲。《金奩集》入“高平調”。一般以溫庭筠體為正格。全詞以四平韻為主,四仄韻兩部錯葉。
- 茶蘼(tú mí):落葉或半常綠蔓生小灌木,攀緣莖,莖綠色,莖上有鉤狀的刺,上面有多個側脈,形似皺紋,夏季開白花。
- 篆(zhuàn)香:盤香,為篆字形狀。
- 嫩寒:輕寒,春寒。
- 無賴:無奈。
- 闌(lán)乾:即欄桿。
白話譯文
荼蘼花已經謝了,天上的月亮如清水般明亮透徹,小篆墨香已經消失,我卻還沒睡著,已經聽到早晨的鴉鳥啼叫了。
氣候有些許寒意,我所穿的衣服已經快遮擋不住這微寒了,倚靠在闌乾邊休息,一整天來,發著愁,直到燈又要熄滅了,只有大雁還從天空上飛過。
作品鑑賞
文學賞析
這是一首延續了花間詞風格特點的詞,例如內容屬於離思別愁、閨情綺怨,詞風具有“香軟”的特點等。
上片第一句中“茶縻”是一種薔薇科草本植物,它的花期是在春後,一直延到盛夏才會開,所以古人以它為花中最晚的,是春季花季的終結。可見由於這個原因,荼藤被賦予了一層傷感的、悲情的文化內涵。此外,荼藤在佛教中也有寓意,有人以為它就是所謂的彼岸花,這就給荼藤賦予了更多的讓人聯想的深意,所以納蘭性德以一句“謝卻茶縻”開頭,點出時間的同時,更傳達了春華殆盡的含義。
後面諸句都是在這種情懷下的延伸。“一片月明如水”一句極為醒目,在一片明月如水的夜色中,茶藤慢慢凋零。情景交融,一何緊密。然後,或許是不忍卒觀這窗外景致,倦眼目乏,將眼神又放回閨中,篆香也殆盡。似乎怎么也忘懷不了對窗外茶蘑謝去的傷感,一聲早鴉又將深思勾去。
下片主寫一個“寒”,天氣是“嫩寒”,而人的心也是寒的。長夜難眠,披衣起坐窗前,晚風鑽進薄薄的一層羅衣,不禁打了一個寒噤,馬上想到,不應痴痴地再次獨倚欄桿啊。最後一句“雁還飛”說氣溫回暖,又進一步將情懷如水的寒突出來,所以說正是這燈花欲落,南雁北歸時刻,最是愁煞人。
這首詞是長夜懷人有思之作。詞句有窮,而意蘊難盡,直寫情懷,卻鬱結難解,真摯可憐。
名家點評
晚清詞家陳廷焯《詞則·閒情》卷三:“情詞淒婉,似韋端己手筆。”